这些都导致给乘客配备降落伞的效率很低,远没有看起来那么有效。民航飞机比较重,暂时没有降落伞保证其安全着陆。民航飞机的飞行性能和机体特点决定了这种飞机很难配备整体式降落伞。对于较大的民航客机来说,安装降落伞可能得不偿失,降落伞也可能失效。

客机为什么没有降落伞?

谢谢邀请。首先跳伞是个需要训练的技术活儿,不是随便谁都能办到。跳出的姿势、开伞、空中操控、落地一系列动作如果没有经过学习,基本上就是自寻死路,即便侥幸落下来也百分之百摔伤。其次,乘客不是军人,机组乘员也不是军官,在性命攸关时能不能有序组织一群平民从飞机上跳下去是个难题。想象一下老幼妇孺在机舱门口挤做一团,胆小如鼠的死活不跳还对抗机组,那画面如此荒诞,以至于轻易就能知道那将是和坠机一样不可控制的灾难。

最后,客机的设计是在高空对舱内增压,舱门根本打不开,如果要跳伞,必须下降到一定高度,对机舱减压,这个过程对于民航机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大多数空难发生在起飞和着陆阶段,空中飞行阶段出事的很少,即便有也大多是是炸弹或者导弹攻击,根本来不及反应。起飞着陆阶段的时间不够完全减压、组织乘客跳出,也许连开伞高度都不够。

飞机上为什么不配备降落伞?

降落伞不管是用于空降兵还是军用飞机逃生,其实都是在相对较低的高度才适合使用,而民航客机出于经济性考虑,主要飞行在10000米以上高度,这里的气温已经非常低,要比地面低60摄氏度左右,除了极少数携带供氧御寒的特殊装备的情况(比如特种部队高空渗透),军机也不在这个高度上下跳伞。当然,民航客机也可以下降到适合跳伞的高度,但这又涉及到其座舱为了高空飞行,飞行全程都是密闭加压的。

如果要在空中打开舱门,首先要座舱加压系统释压,这就已经足够造成飞机设计、操作和运行上极大的麻烦。另外,民航客机为照顾噪音和机体结构等考虑,不少中小机型的发动机都采用尾吊式布局,加上普遍的下单翼设计,从前、后舱门跳出都可能撞到主翼或被吸入发动机(为此要跳伞的军用运输机都有相应的设计来避免)。即使可以解除座舱加压,打开舱门,民航乘客中老弱幼病残孕即使跳伞也将死伤惨重。

过于胆怯者也许在跳伞时机完全错过后仍然没有勇气跳下去。其他乘客即使跳下去了,在没有受过训练的条件下,落地的伤亡将非常大。如果为每个人都装备全程自动操作,即使在昏迷状态下也能将人安全落地的救生系统,成本又将非常高。这还没考虑到落区情况完全不确定,在高山、冰川、海洋、沼泽、林区等情况下,即使伞兵部队盲目跳伞也可能遭遇重大伤亡。

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民机制造业选择了完全放弃跳伞考虑,尽全力保障飞机安全可靠的办法。其中也包括飞机地面/水面迫降后再用滑梯逃生等措施。虽然全世界不时会有空难消息,有的还死伤惨重,特别是因为不能跳伞,有的事故是全机无一生还,但这要和全球民航业庞大的运输量比较来看,综合而言,民航运输仍是人类迄今最安全的交通手段,因坐飞机送命比你在国内地面遇到交通事故的概率还要低。

为什么不能给民航飞机本身加降落伞?

民航机的飞行性能和机体特征决定了这个机型很难装备整体性的降落伞。为了安全起见,给民航客机安装降落伞,或是给每个乘客配备降落伞的呼声一直很高。从原理来说,降落伞确实有可能能在危急关头拯救一架飞机和飞机上的乘客。但从实际考虑,实际情况并不是那么理想。首先,民航客机在飞行过程中最为危险的就是起飞和降落阶段,这两个阶段发生的事故差不多占了整个民航事故的70%。

比如发动机故障、副翼故障、飞机本身的机械原因、鸟撞、风切变等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都使得起降过程成为最容易发生事故的阶段,也是事故发生时最难纠正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高度低,速度低,正确操作有限,时间非常紧迫,降落伞很难发挥作用。试想一下,能救飞机的降落伞面积巨大,收放机构复杂。能否在低空低速下打开或关闭,动作机构是否有时间完成动作,飞行员是否有机会决定是否释放降落伞,这些都充满了未知。


文章TAG:民航机为什么没有降落伞  降落伞  民航  配备  飞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