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只建议微信官方账号里的“服务号”。至于做微信官方账号能学到什么,因为我最近刚好是微信官方账号,下面是我从个人经历中得出的看法。如果你还在微信官方账号做自媒体,或者在企业做微信官方账号运营,我宁愿给你八条新媒体运营的建议,比较实用。说到微信官方账号,确实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也要看你怎么看微信官方账号。

2019年,你为什么不做公众号?

感谢邀请!我为什么好久不玩微信公众号?我作为前沿时报河北新闻的总监,最初用的新媒体平台是官方微信(微信公众号)。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公众微信号属于独立的信息源,就是说,你不把官方微信里的文章发出去就没有点击量,好比你把文章藏起来怎么能有人看到?要想看到必须多次转发朋友圈,自头条诞生后前沿时报新媒体申请了头条平台。

当我把文章写好并审核通过后,由于采访太忙,忘记发送朋友圈了,结果一看文章有200多个阅读量,我纳闷,没发出文章哪来的阅读量?后来知道了,你的文章即使自己没发送,可头条官方有推荐量,经常把我的文章推荐到我居住的城市,头条有城市条目,比如我的城市是保定,由于我文章写的也是保定的事,文章就到了保定条目里,很多喜欢头条的人在保定头条就能看到。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做公众号?

大家好,我是羽翼课堂创始人Benny,好吧,从公众号诞生之日起,基本这些人每年都会说这样的话。我看也有很多人开始唱衰抖音了,挺没意思,仁者见仁吧,这话题讨论起来没劲,也没什么意义。如果你还在做公众号自媒体,或者在企业做公众号运营,那我宁愿给你8个新媒体运营的建议,这个更实在,01熟悉的事熟悉的场景没有吸引力,打破认知才是吸引点。

一般做新媒体内容,大致有4种:1)针对熟悉的事物讲熟悉的东西2)针对熟悉的事物讲陌生的东西3)针对陌生的事物讲熟悉的东西4)针对陌生的事物讲陌生的东西很显然,第一种“熟悉的事物讲熟悉的东西”太过贫乏,激不起什么兴趣;第四种“陌生的事物讲陌生的东西”只会带来生疏感,让人避而远之,第三种和第二种是比较受欢迎的,都是在打破人的固有认知,带来一些新的认知和惊喜,能引发用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当然,我个人更喜欢第二种,从熟悉的事物出发,带来更丰满、新颖的内容,因为喜欢=熟悉 意外。做新媒体运营,一定得培养“逆向思维”,也就是打破一些常态,提出反向的观点,制造冲突,比如《如何管理你的老板?》、《好身材大多是吃出来的》、《我是从何从CEO一步步做到普通员工》等等。一个出乎意料,内容又情理之中的选题角度,会颠覆大伙常规认知,从而引发兴趣,借此有效的牵住用户,

而且,这种打破认知的内容,不点开看看你就浑身难受!02好奇心和与“我”相关,是内容吸引人的强劲保障。每天无数新媒体内容漫天飞,不到一秒的时间扫描标题,用最快的速度跳跃式阅读,喜欢就看,不喜欢就关闭,爱了就关注点个赞,憎恶了就取关甚至举报,这就是当前新媒体内容的现状。那人们一般会对什么内容感兴趣呢?有2个方向在我看来是肯定的:1)满足好奇心的好奇心是人类行为的内在核心动机之一,也是内容创作最可靠的一种选题方向,人的好奇心是永无止境的,

所有未知的、新知的、颠覆创新的、提高技能的、涨见识的、留有悬念的......等等,都容易吊起人的兴趣。2)与我相关的人们永远都会关心与自己相关的内容,但是你讲的其他内容可就未必了,这就像人们永远关心的是一个产品给“我”带来什么好处。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注意力超级稀缺的时代,内容与用户强关联,与“我”高度相关,这才更有机会!不管是视频、音频,还是图文、条漫,在做内容时可以首先突出与“我”相关,多使用用户关注圈内的信息,

比如很多账号会刻意塑造一个人物形象,讲述与目标人群相似经历的故事,让读者产生“那不是我吗?”结果是高参与度。还有的会明确描述地区、年龄、方言、性别、职业、社会身份等标签。对应人群的,让用户一眼就能知道这些信息与“我”有关,比如“8090后社交指南”。03有槽点,个性更完整,


文章TAG:为什么做公众号  公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