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评选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受青睐。诺贝尔奖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如果能当选诺贝尔奖候选人,足以引领领域浪潮。为什么诺贝尔奖能成为世界最高荣誉奖,甚至吸引无数科学家、政治家、作家为之疯狂。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认为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应该是克拉克奖,而不是诺贝尔奖。

莫言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奖?他有哪些精彩的作品?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看了一些朋友的回答,有不少人竟然认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下简称诺奖),是西方文化战略需要,实在无法理解这个论断是怎么来的,这也太高看西方国家,太低看莫言的文学成就了。2012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19时,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这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奖的中国籍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当晚即向获得2012年诺奖的莫言发出贺辞,称:“莫言的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深切关注,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中国人对诺奖的百年孤独终于得到释放。中国广大民众特别是当代作家,对诺奖的期盼太久了,简直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莫言获得诺奖给他们送去了一副最好的灵丹妙药,当时用“莫言获奖,举国欢腾”来形容,也不为过。

但当掌声停止,鲜花打蔫时,在全国又浮起某些怀疑之声:莫言凭啥获得诺奖?他是中国最好的作家吗?他的作品有这么的文学成就吗?的确,就某一方面而言,莫言未必是最优秀的,比如在语言上,他有些粗糙,不如余华精粹;在故事结构上,可能不比王安忆紧凑;在社会效应上,比不上逝去的路遥贡献。但我们不能据此就说莫言不配获得诺奖,

诺奖的重要评委,瑞典文学院院士,精通中国文学的马悦然说的好:“诺贝尔文学奖不是一个世界冠军,奖是颁发给一个好的作家,莫言是一个好的作家,世界上好的作家可能有几千个,但是每年只能够颁发给一个作家。今年我们选的是莫言,明年选另外一个,不是一个世界冠军奖,就是一个颁发给很好的作家的一个奖”,莫言好在哪里呢,他评什么获得诺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给莫言拟就的获奖理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红高粱》和长篇小说《酒国》《檀香刑》《生死疲劳》以及2011年8月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蛙》等,他的作品获得过国内外很多文学奖项的肯定,其中重要的有:1987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8年“联合文学奖(台湾);2001年法国“儒尔·巴泰雍外国文学奖”;2003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2004年获“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第十三届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2006年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2008年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2008年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2011年中国第“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莫言的成功在于他认为长篇小说文体,应尝试着摆脱西方文学统治,从现代性的幻想中抽身出来,回过头来从民间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在深邃而神秘的中国文学传统中寻找丰富资源,或许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奇迹,从而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本土的文体发展道路,莫言在《檀香刑》的“后记”中说:“民间说唱艺术,曾经是小说的基础。

时至今日,原本是民间艺术的小说,逐渐成为庙堂里的雅词。今天,对西方文学的借鉴已经压倒了对民间文学的继承。檀香刑很可能是一本过时的书。《檀香刑》是我创作过程中有意识的大步后退,可惜我的后退还不够。“莫言走的是开放的本土化路线,也就是具有现代表达技巧的本土化写作。正如著名作家、评论家雷达先生所说,“本土化就是我们学了西方的东西之后,又融进了自己的一些东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开放性的前提下,在知道世界文学的走向后,走本土化的道路,关注脚下的这片土地,从自己民族的存在出发”。


文章TAG:为什么会有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  莫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