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献记载中,关于帝王陵墓设置机关的记载最早来自于《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的描述: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这段话不算长,可是内容很丰富,也是历来研究秦始皇陵的学者所必定引用的文字。这里面就提到了,陵墓中有所谓的“机弩矢”,一旦有人靠近,就会触发机关,引起弩箭发射。可是有一个问题,司马迁记载的这些,是不是全都可靠呢?答主认为,有些内容是可信的,比如他说陵墓中有水银做的江河大海,而现代考古学者通过科技检测发现,秦始皇陵的水银含量确实存在异常。

他说的埋藏公观百官,其实不是埋真人,而是埋藏象征性的关键机构,也能够为考古材料所证实。但是,有些内容也未必可靠。机弩矢,顾名思义,就是有一定机关的弩。通过民族学调查可以知道,过去有些少数民族猎人在山林里捕猎猛兽也会用到类似的装置,最常见的就是把弓弩拉开并安放好箭矢,通过一个机关让弓弩保持这个状态。当猎物经过时,机关松弛,箭矢射出。

问题在于,这样的装置保持一两天是没问题的,可是时间久了就会失效。因为古人制作弓弩的材料都是竹、木、筋、角等天然材料。通过处理加工,弓弩的弹性很强。但如果一直让弓弩处于张开的状态,就会导致弹性衰退。古人甚至不会让弓弩长期上弦,不用的时候就要解下弓弦。所以,对弓弩的材料特性如此了解的古人,又怎么会用这样的装置呢?另外秦始皇陵的地下结构,并不是像地下室那样,有一个封闭空间,那种结构的墓葬要到了汉代才出现。

秦陵的基本结构是带墓道的土坑墓,埋葬之后,地下基本上没有可以安放机弩矢的空间。此外,考古工作者虽然没有发掘汉代帝陵,但是诸侯王墓还是发掘了不少,里面同样没有这样的机关暗器。因此,我们可以推知,《史记》当中关于秦陵采用机弩矢的说法,可靠性并不高。至于其他的一些记载毒气、莫邪剑等机关暗器的古代文献,因为流传中的问题,可靠性还远不如《史记》,就更不足以作为绝对证据了。

不过,没有那些机关,并不意味着没有防盗设施。最常用的防盗手段,就是深埋,以及想办法加固墓葬。比方说,已经发掘的一些汉代诸侯王墓采用黄肠题凑的结构,一般的盗墓贼根本挖不开。还有的直接用大石块把墓道填满。(黄肠题凑模型)为何如此大动干戈?原因也简单的很,就是不希望被盗墓。当然,这些办法根本挡不住盗墓贼。最后还是曹丕醒悟了,他说: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

 10/11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机关  盗墓  全是  小说  古代  盗墓小说里的机关全是真的  古代的墓的机关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