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A股中小板上市条件,想在A股上市企业需要“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相比之下,美国资本市场却“照单全收”值得注意的,2018年这182家公司当中,高达81%的企业都是亏损状态下上市,诸如爱奇艺、B站、虎牙、拼多多、蔚来汽车、流利说、优信等等……美国为什么敢让亏损企业上市?专家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美国采用注册制的模式,其做空制度和退市制度也比较完善,公司运营出现重大问题,可以进行退市处理,并且对投资人而言暂时亏损的企业没关系,增长潜力反而更吃香。

爱奇艺,三年亏损近百亿元,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别亏损:25.75亿、30.74亿和37.36亿,IPO上市当天融了141亿。拼多多,三年亏损13亿元,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分别亏损:2.92亿元、5.25亿元12.17亿元,IPO上市当天融了110亿。蔚来汽车,三年亏损百亿元,2016年、2017年和截至2018年上半年分别亏损:25.733亿元人民币、50.212亿元人民币和33.255亿元人民币,IPO上市当天融了68亿。

B站,三年亏损13亿元,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别亏损:3.735亿元、9.115亿元和1.838亿元,IPO上市当天融了30亿。为什么人们会投资不盈利的上市公司?创业研究公司PitchBook的新兴技术首席分析师保罗·康德拉表示:“不盈利首次公开募股增多反映了公开和私人市场普遍偏好增长能力而不是盈利能力。

”他说:“就像大萧条以来的大部分复苏时期那样,投资者没有那么关注盈利空间,而是继续对那些具有长期未来扩张或颠覆潜力的企业给予高度肯定。”换句话说,投资者现在愿意买入,补贴和发展一家可以在以后赚很多钱的公司。他们认为,这些公司未来的利润将可以大大弥补当前的损失。我们不如把这种情况称为“亚马逊原型”。零售巨头亚马逊收入虽然多,但利润很少,但就是这种方式亚马逊不断增加业务,投资未来盈利的新举措,而这一策略创造了它今天的奇迹,也被许多公司尝试复制。

为什么国内那些互联网科技巨头都跑到香港或美国上市?

这是个很经典的问题。早期互联网公司中,绝大多数走的都是海外投资、离岸注册的VIE架构和赴美上市的路径,原因总的来说就是: 国外股市宽进严出,美国股市严进宽出 。1,外资与离岸注册妨碍A股上市早期成长性非常棒的互联网公司去银行求贷款时,银行的答复通常是:你们除了服务器还有别的能抵押的东西吗?没有的话贷不出来啊!由于没有可抵押的实体资产,银行拿不到贷款,而当时国内的风险投资又没有起步,所以早期的互联网公司只能求助于境外的风投。

但为什么一定要采取离岸注册呢?当时我国法律规定,境外资金投资电信相关的企业(含互联网在内)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合资企业基本上不可能获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合资企业纷纷采取了VIE架构(在国内被称为“协议控制”,是指境外注册的待上市实体与境内的业务运营实体相分离,境外的待上市实体通过协议的方式控制境内的业务实体),绕过这一层政策监管,得以获批。

但濒临上市时,中国证监会又把VIE架构视为规避法律政策、质疑其合法性,不予境内上市。 所以早期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局面:缺钱——引入外资——合资企业VIE架构——海外上市。我们熟知的BAT都是如此。之所以强调早期,是因为那时候人民币基金确实非常少,境外投资者只能用外资基金来投,现在有了人民币基金,情况就好多了。

2,国内A股采用审核制,美国、香港采用注册制后期的互联网企业仍然去香港或境外上市的主要原因:审批差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A股采用的审核制,不但审核的内容多、耗费的时间长,通常积压在A股的IPO数目都能从中国排队排到纽约了,所以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即使没有用外资,也会转道去美国、香港上市。通常来说,在A股申请文件制作与申报需要等2-3个月,申请文件审核需要等3-9个月,更别提上市前公司要进行一系列重组与改制活动。

而海外采取的注册制则会省却至少一半时间。3,A股盈利要求高,香港股市也要求有盈利能力,而美国对盈利无要求对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赴美上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符合盈利要求。互联网企业成长快、烧钱快,所以总是处于缺钱状态,一般在C轮融资以后就要准备上市做大规模筹资了,但是多数企业这时可能才刚刚开始盈利、甚至还没有盈利,不符合A股及港股连续三年盈利才能上市的条件。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互联网  协会  上市公司  上市  公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