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摩拜保证不动押金,但为何不愿意免押金?在交通运输部在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也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对用户押金实施“即租即押、即即退”的模式,并鼓励共享单车企业免押金提供服务。对此,作为共享单车的龙头老大,ofo小黄车与摩拜单车先后做出回应。

共享单车为什么要收押金?

共享单车为什么要收押金

ofo、摩拜保证不动押金,但为何不愿意免押金?在交通运输部在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也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对用户押金实施“即租即押、即还即退”的模式,并鼓励共享单车企业免押金提供服务。对此,作为共享单车的龙头老大,ofo小黄车与摩拜单车先后做出回应。ofo称:小黄车对此期待已久,表示热烈欢迎。

摩拜也表示:对指导意见表示欢迎和支持。同时,双方还提到自己的押金已交由第三方金融机构进行安全托管和监管,确保专款专户,100%确保用户押金安全。由银行代为管理,专款专用了,也就是说,摩拜和ofo均无权通过这笔押金直接获得收益,那么为什么还要收押金呢?在收押金这件事上,摩拜似乎很固执。继ofo、小蓝单车、永安行都先后接入了芝麻信用免押金后,摩拜却没有任何免押金政策,而且随着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摩拜的押金池不断在膨胀。

年初,摩拜公布其注册用户已超过1000万,4月28日又对外宣称:由于全面接入微信,短短一个月内,新增了2400万注册用户。也就是说,摩拜如今的用户数量至少达到3400万,每人缴纳299元的押金,意味着摩拜拥有高达101.66亿的押金池!反观ofo。ofo虽然可以通过芝麻信用实现区域性免押金,但650分以上的信用分和仅上海用户可申请的规定,对于绝大部分用户而言,并不能免押金。

虽然ofo没有摩拜的押金规模,但在其同样庞大的用户量下,押金总额也达到了30亿左右的。巨额押金,共享单车们如何处理?去年9月,摩拜公关负责人曾对外称:从财务角度出发,摩拜用这笔资金购买一些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后来由于押金退还频频出现问题,在用户和有关部门的质疑声中,摩拜将巨额押金交给了招商银行第三方监管。

不能再继续赚利息了,押金对摩拜还有何作用呢?我们跳出共享单车行业来思考,任何一个企业,在银行存个上百亿都是顶级VIP级别的客户了,面对这样的客户,别的不说,至少在企业贷款上,银行势必会给到该客户最大的金额和最低的利息吧?你或许会问,备受资本青睐的ofo和摩拜需要贷款吗? 我们再来算一笔账。日产10万辆单车,钱从哪来?在4月的周年庆上,摩拜宣布:已经累计投放超过365万辆共享单车,并且,和富士康达成合作后,单日产能超过10万辆。

摩拜官方称,如今一台摩拜单车的成本约1800元,日产10万辆的话,那么一天光是生产单车的费用就高达1.8亿元。截止至今,摩拜总共融资达30亿元,算起来还不够一个月造车的钱。营销、运营,钱从哪来?除了造车之外,运营的开销也不小。运营成本,首推免费骑和红包车。从3月开始,摩拜和ofo前后推出了免费骑行,之后又升级成红包车。

红包金额更是从最开始摩拜的1到100元,上升到ofo的最高5000元大礼包。其次,日常搬运、维修、管理、办公场地等都得花钱。成本在不断增加,但深陷免费、红包大战的共享单车们,造血能力的增长远远跟不上成本的增加,融资固然能解决一部分需求,但更重要还是得依靠银行贷款,这样一来,押金的角色就很微妙了。换了谁,会愿意取消押金呢?。

共享单车收取的押金都到了哪?

共享单车收取的押金都到了哪

刚开始的时候押金真的是秒充秒退,现在就甭想了,充值确实是秒充,秒退你就做梦吧。我十天前申请退小鸣押金,先是在APP上各种拒绝,各种异常。然后再打几百遍才能接通的客服电话,客服告诉你一万种不给你退的理由,最常用的套路就是你的押金是去年充值的或者是几个月前充值的,超过了他们所设定的期限,然后就变成问题押金了,需要特殊处理,然后让你提供各种资料,比如哪一天缴的押金?通过什么渠道缴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各种各样人为设置的条件,假如你一样没有或没答对,对不起,你回去想好了再重新打电话给我。

为什么城市里有免费的公共自行车,还要搞收费的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为什么要收押金

看了几篇回答,都扯得太远。其实公司或者说私人企业投资到收费自行车领域目的很明确,就是圈钱。什么解决市民出行最后几公里,那都是冠冕堂皇的扯淡。注意,我前面提到的是“圈钱”而不是“赚钱”!这不仅仅是一字之差,赚钱是通过提供有偿服务获得利润;而圈钱则不同,圈钱往往是通过前期的忽悠让被忽悠的人把一笔钱自愿交到那人手上,圈钱兼具诈骗和传销的特质。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共享单车到底是赚钱还是圈钱。一辆共享单车每天能被使用多长时间呢?我的结论是平均3~4小时,而且是最高限。结论来源是:上班族只有早晚上下班才使用单车,而不同单位上下班时间相差不多,所以单车被重复使用的几率多为两次。也就是说每辆单车一天内上下班时间被使用次数不过四次而已,即便非上下班时间被偶尔使用,一天内还是不超过8次这个平均极限。

30分钟一元,一辆单车每天的平均极限收入为8元。这里我们不取极限值,取上中等6元,每月按30天计算,每辆单车月收入仅180元!180元这个数我们先记下,让我们来看看单车的造价和保养维修的花销。据说膜拜单车造价3000元左右,其他单车造价尽管没确切数字,但目测绝没到千元。180元/月和3000/辆比较大家能看出什么?对了,一年半多才收回投资,而且以目前共用单车的损耗程度和市政公共自行车的保养经验向你们可以得出:收入都不够维修费!这也不是赚快钱的节奏啊!没错,靠收费盈利很显然不是共用单车的初衷,也肯定不是赚钱的节奏。

那么,向你们来看看他是不是符合圈钱的模式呢?大家都知道共享单车是要收入押金的,收多少各公司有差距,我们取个公众任可的200元。具媒体报道某共享单车收取的押金高达每辆20个用户,也就是说每辆车收的押金高出车辆造价的若干倍。这就是典型的圈钱!至于目前因为竞争激烈,有些公司使用减免押金或赠送费用以及忽略管理漏洞让用户得利等,这些都是挤垮对手的手段,一旦决出胜负,留下的那家公司肯定不会再供应免费午餐,而且对于此前违规使用单车的用户会不会秋后算账都很难说了。


文章TAG:单车  押金  共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