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材质的变化,带来最重要的改变不是手感,反而是配色......今年年初,突然之间渐变色的玻璃后盖就火了,于是乎大家就看见了我们现在的手机市场样子,各种各样奇葩的名字,各种各样奇葩的配色,有的像是苍蝇的眼睛,有的像是水沟里的汽油反光。其实这样的东西,2017年HTC就在塑料背壳上面尝试过了。那么苹果整条产品线配色思路其实与其他厂商都不一样。

对于苹果来说,由于使用了大量铝制材质,导致机身本身是不可能作出各种颜色的,但是好的是铝制材质本身的颜色就已经透露出一种科技感,于是乎在Mac电脑、iPad这些产品上,苹果的配色一直很稳妥,包括耳机也是一样,出了这么多年的耳机,现在也还是纯白色。但是手机不一样,苹果的颜色管理用在手机上的时候,采用的反而是激进的做法。

iPhone 5上,苹果就采用了镀膜的工艺把金属做成了深蓝色的效果,但是陷入了掉漆门;于是乎在iPhone 5s上,苹果通过氧化工艺直接在金属上上色,推出了土豪金,在当时大多数消费者只有黑白两种金属机器选择的时候,苹果打响了颜色大战的第一枪,紧接着就是iPhone 6s的玫瑰金,iPhone 7的金属亮黑,iPhone Xr的多彩版本,iPhone 11 Pro的军绿色。

苹果的配色核心就是不随大流,你们怎么玩是你们的事情,反正我要做不一样的东西。内部的结构这不是开玩笑,我问过的朋友里面差不多一半,说苹果的工业设计,你们觉得最好的地方在哪里?他们讲的都是苹果内部设计做得非常优秀,整体的结构排布让人看着很舒服,看着就像是火箭或者卫星那样高科技产品内部才会有的走线,而且维修起来也相对方便一些。

嗯,其实这一点很重要,对于不在意的厂商,完全不回去在乎内部结构应该设计成什么样子,认为消费者肯定不会去看里面的内容。可是谁知道呢?细节决定了一切。同样是HTC,当年外观上采用一体化设计确实很亮眼,但是拆开机器一看才知道,使用的是AB双主板,中间放电池的设计,两个主板之间用两根飞线接到一起......你能想象拆开机器后崩溃的心情吗?大家真的可以去看一看苹果所有产品的内部结构,尤其是MacBook电脑和iPhone手机,在对比一下其它品牌的电脑和手机内部结构,你就知道为什么苹果会被称作为“艺术品”了。

有人说ios生态系统很好,你觉得好在哪里?

有人说ios生态系统很好,你觉得好在哪里

他好在软件安装渠道单一,不好也在单一!单一到他只有一家应用商店 只有一个下载app的渠道,他可以审核把控这些app的质量和安全情况.他应用商店只有他官方一家,付费氛围好,不像国内的应用市场,五花八门的,流氓软件,广告软件,恶意吸费,等等 不能被把控 苹果在安装渠道上进行了控制.不符合的软件一律不让上他的平台,大家都要按照平台的规则玩,不遵守规则,微信都给你下架他控制了应用市场,想在他的平台赚钱,也被苹果抽取很高比例的分成,虚拟商品 游戏币 高达30% 无奈于苹果用户付费习惯好,花钱买软件,花钱买虚拟服务的 大把 .所以这个是有两面性的。

乔纳森·伊夫离职,苹果的首席设计师是如何炼成的?

  苹果公司历史上最重要的设计师Jonathan Ive。  1992年,Jonathan Ive在自己25岁那年加入苹果做设计师。在苹果的前五年,他工作得并不开心,时任CEO Gilbert Amelio管理下的苹果公司是一个让Jonathan Ive“每天醒来都能看到关于公司的负面新闻”的公司,提拔他做上“苹果首席设计师”这个位置的上一任“首席”——Robert Brunne在离职后也曾试图劝说过Ive离开苹果,但Jonathan Ive并没有下定决心,一直说想再等等看。

  设想一下,如果Jonathan Ive当时跳槽了,可能后来的一切就改写了。  1997年,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返回苹果,他参观Jonathan Ive所负责的设计工作室后发现与Jonathan Ive在设计理念方面契合,乔布斯对Ive的一句评价是:“他理解苹果是一个以产品为先的公司,所以他不只是一个设计师。

”  1998年苹果推出iMac,这件事成为苹果公司命运的转折点之一,也被视为是Jonathan Ive和乔布斯联手的开始。此后,苹果在2001年推出音频播放器iPod,将以个人电脑为主营产品的苹果成功转型为电子消费品公司,并在内部从此确立了设计师参与工程、硬件每个环节的工作模式。当时iPod产品的负责人、后来智能家居产品Nest的创始人Tony Fadell对媒体形容过,Jonathan Ive的工作是“以一种尽可能优雅的方式将电池、硬盘、屏幕等技术和硬件整合起来。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乔纳森  伊夫  设计师  辞职  苹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