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2007年,英国《独立报》评出了改变世界的101项发明。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及另一发明算盘都赫然在列。

而其中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都是宋朝的科技成果。公元1258年以后,中国的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欧洲人从阿拉伯书籍中得到了火药方面的知识。火药的运用对新型兵器的制造和应用,对军队发展、军事研究和政权巩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指南针的出现是社会需求促进科技发展的最好证明,到宋代,人们对人工磁化方法和使用磁针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导致了指南针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指南针最直接的应用领域就是航海,指南针帮助人们获得了全天候航行的能力,使人类能在茫茫大海上自由航行。这一时期,许多新航线被开辟,航程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各国人民间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海运业迅速发展,造船技术也在宋代达到鼎盛。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纸张则是文字最有效的载体,印刷帮助我们实现了高效率的文化传播。

宋代,雕版印刷术更加发达,趋于鼎盛,并广泛普及。据《梦溪笔谈》记载,宋仁宗庆历年间,平民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成为世界印刷史或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其基本原理与近现代铅字排印方法完全相同。由于科技比较发达,将火药大规模运用于了军事,加之造船技术、军事工程技术比较先进,在冷兵器时代,如在唐岛之战、合川钓鱼城之战等局部战斗中,能够具有相当的实力,使敌人受到重创,这些延缓了南宋的衰亡。

沈括的《梦溪笔谈》被史学家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比如:在中国整个古代科学史上,有一位至今依然被供奉在神一般位置上的人,被国内外称为中国古代科学的坐标式人物!他的著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科学史的里程碑!这个神就是北宋学神沈括!这部著作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梦溪笔谈》!沈括有多牛?放眼几千年中华历史,唯一人耳!你说厉害不厉害!这里不对他的人品做点评,只说他为什么是全才式的学神!地质学家、天文学家、考古学家、数学 药理学 磁学 光学 水力学 形而上学 气象学 地理学 地图学 植物学 动物学 建筑学 n农学 经济学 军事战略方针民族 音乐 占卜……你有没有看累,反正我是已经花眼了。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地磁偏角这回事,可是一千年前的沈括已经知道了;今天我们熟知的月亮不发光,是反射太阳的光,这样的天文知识,在一千年前不可思议,但沈括同样知道了!他也是最早制作出3D地形图的人;石油,是沈括发现并命名的,沿用到今天,包括日本也用这个命名。确定了北极星的位置,纠正了阳历阴历的错误……毫不夸张的说,沈括是整个中国科学史中最最卓越的人物!卓越到我们常常忍不住揣测他是从未来穿越而来的人物!感慨与反思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

”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用那个时代的话语来说,叫做“亡天下”;用今天的话语来说,大妨称为“文明的中断”。到宋代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形成了一座高峰,这当然不是偶然的,应该说,宋朝对科技教育的重视,为其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宋朝的书院开设了科学课程,一生都致力于书院建设的朱毒主张:“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地方的州县学校也设置了科学课程,胡援主持湖州州学时,便将州学分为“经义”、“治事”两斋,其中“治事”斋开设治民、讲式、堰水和算历四项课程,要求学生“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

在宋朝,朝廷常常对出色的科技发明者给予奖励,如冯继升改良了火药法,朝廷赐衣物束帛。在科技领域有突出才能的人通常会被列入“奇才异行”名录,可以直接选拔进政府机构。同时,还实行奖学金制度,如医学院学生成绩为上等者,每月给钱十五贯,中等者给钱十贯,下等者给钱五贯。科技教育成就了宋朝的科技繁荣,涉及农业、天文、地矿、医药、数学等领域的百项科技成果,使得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也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有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宋朝涉及农业领域的科技成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而导致许多剩余劳动力投身于手工业、商业和社会服务业各个领域,使得宋代社会手工业、商业异常活跃,呈现出异于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风貌。有人估算,北宋时期的GDP产值占据当时世界的50%,真可谓富甲天下。

中国历史上历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各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历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各有哪些

中国历史学家众多,首推五人是:1孔两司马加王范。首著《春秋》的孔夫子,著《史记》司马迁,著《资治通鉴》司马光,近代金石专家王国维,著《中国通史简篇》范文澜。中国文学家更多,当代鲁迅、郭沬若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古代屈原和曹雪芹。中国历史科学家也很多,光两弹一星就汇聚了无数精英。三钱作为代表(钱学森、钱守维、钱三强),地质之光李四光,古代创造地球浑天仪的张衡。

科学为什么没在古代中国诞生,我们到底缺少了什么,造成近代落后?

说科学没有在古代中国诞生,那是无知,那是历史虚无主义。请读读外国科学家李约瑟名著:中国科技史。一个中国人竟然没有外国人更知中国老祖宗,不感到害羞吗?在五千年前,中国黄帝的妻子就创造了中国蚕桑养殖与缫丝技术,是世界丝绸之路的历史源头!中国的神农就尝百草,成为中医创始人之一。在夏商周年代,中国的金属冶炼技术就炉火纯青,达到世界最高境界,象著名的司母戊鼎重型大鼎,成为周王朝定国神器,以致东周时有诸侯问此鼎轻重,成为东周王朝虚弱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代吴王墓出土的剑,二千年后闪烁寒光,削金如泥!中国古代天文学,有专门天官负责天文研究,画出星斗分布运行图。中国数学在当年是屈指可数世界一流。中国的化学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已登峰造极,成为世界火药发明的源头!中国的指南针为全世界航海各国交流开辟了先河!中国的造纸与印刷术为后来科学与文明传播保存与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的农业科技领先世界一千多年……所以,说科学没在古代中国诞生,那是不实之词!中国科技落后只是近代二三百年的事。

为什么近代落后?在如下几种原因:第一种原因,落后的边民民族打断中华科技进步在汉唐时代,中国不断被匈奴契丹等落后少数民族进攻。北宋以降,边陲落后少数民族集团如金,元,满占领中原,夺取全国政权,不言而喻,落后而暴力者带来落后生产方式与思维方式,这些都打断中国科技创新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第二种原因,闭关自守封杀了中国与世界科技交流之路从明代末期到清代,为了防止倭寇对中国攻袭,曾经有过封海政策,江浙渔民不仅不准出海,而且还退后一百里,这种被动防御闭关自守政策,犹如将中国装进黑屋子里与世隔绝,很难与世界各国交流。

第三个原因是重文轻武导致科技落后。历代都很重视儒家思想,有一半是讲天下的。而儒家则重于治国安民,轻于科技创新。朝廷招聘人才完全靠科举,而科举主要注重文学而不是技能,注重子史典籍的收集,注重八股文治国,选拔士子。俗话说“学而优则仕”,这个学习不包括冶金、数学、化学、天文、农业。这只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圈子,哪里有善,哪里就有繁荣。所以按照这种导向,国家精英经济差,科技没人管。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意蕴  演进  科技  时代  我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