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是否快递送上门这件事情,我们要承认的是,这确实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毕竟服务对象千差万别,喜好和生活习惯各有不同。但是我还是比较看好送上门的模式,而不是快递柜,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 快递柜的盈利模式不太明朗,别看一个小小的快递柜,成本一大堆,开发成本,场地成本,维护成本,电费,等等,而收入项目前来说比较成熟的就两条,向利润已经很薄的快递收费 和 广告收入。

对比相对稳定的支出,这种收入项是不是就不太稳定而且有风险呢?当然,市面上也有推广快递柜的画出各种各样的大饼,尤其是面对资本市场,但是就目前来说,我还没有看到特别可靠的盈利模式。2. 客户习惯的脆弱性,很多人说快递柜可以培育收件人的习惯,当大家都习惯用快递柜了,那么这个市场就起来了。其实仔细想想,即使退一万步,大家真的习惯了用快递柜,这种习惯的持续性也是不可靠的。

举个例子,如果场地费上涨,快递柜移到了小区外500米;又或者说为了获取更多的盈利,快递柜放在了超市的最里面(国外自提点的常用做法);这时候客户还会想用快递柜吗?如果这时候恰好有一家快递能保证送上门呢?所以客户习惯的不是快递柜,而是在某个位置上的快递柜。3. 放弃了快递的核心价值,快递的核心价值有三点,安全、时效、服务,那么当快递员把快递放入快递柜的时候,有两种情况:收件人在家中 - 这时候三点核心价值完全丧失,不能当场验视,未完成最后100米,未核实收件人收件人不在家中 - 那么对比替代方案(放在物业或者再次递送),丧失了安全和服务。

虽然评论中也有人提到是因为女生单独在家,不习惯快递员上门,其实这也完全可以通过替代方案解决,诸如放在菜鸟驿站(顺便说下,菜鸟驿站并不是丧失了交互场景,而是交互场景的转移,把交互场景转移到了其他的门店,为线下门店引流)。4. 最后说下我说的交互场景,这里面的商业想象空间太大了,如果有一支可靠的高素质快递员团队,能搭载的业务是非常多的。

其实我之前举的试衣服的例子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其实还有很多种交互场景的例子,比如京东的线上购买电话卡业务,需要快递员在送件时候上门进行身份验视。至于等客户试衣服的例子中,我们做个初步推算,在寄件端产生4票快递,反向物流产生3票快递,如果就算快递员在门外等半个多钟头,那正常情况下差不多这半个钟头也就能送7-8票快递,成本相当。

那如果是在包邮服务中,这7票快递给个大客户价也就总共25块钱左右,对于一些品牌商,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节省了来回发货退货的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客户体验。除开增值服务不谈,交互场景对加深客户的品牌认知也是很有效的。即使在现在这样一个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也离不开线下面对面的碰撞和交互。为什么大家对顺丰的品牌认可度比较高,我相信离不开顺丰快递员们统一整洁的服装和良好的服务态度。

如何看待联邦快递进入中国35年水土不服,市值跌去2000亿的新闻?

如何看待联邦快递进入中国35年水土不服,市值跌去2000亿的新闻

联邦快递在过去的16个月里,公司市值较历史高价跌去293.23亿美元(约合RMB2025.75亿元),而且在中国市场明显出现“水土不服”,错失中国快递业的黄金发展周期,其中原委确令人深思。成立于1971年的联邦快递,2018年实现营收655亿美元,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第155位。曾几何时,以联邦快递、UPS、DHL、TNT为代表的四大国际快递巨头占据着全球物流业的主要市场份额。

作为一家1984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快递企业,虽然在国际快递业务市场份额较高,但在中国国内市场却未能深耕细作,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布局仍显不足。相对于国内快递企业,一方面借助电子商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加速抢占囯际业务,剑指国际市场。一方面深耕中国市场,牢牢掌握中国快递市场的主动权。特别是近年来,国内主流快递企业纷纷上市,除在业务量一直保持优势,更是不断创新,研究物流新科技。

从菜鸟无人驾驶技术到顺丰第一机场,再到百世的智慧供应链体系,无一不是深刻把握市场的具体表现。相比国内快递企业的密集布局,进入中国市场35年的联邦快递“固步自封”。这是它“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因素是,2018年6月,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宣布推出针对创业者的本地配送网络,这无疑在美国快递市场分了一块大蛋糕。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快递  国产  龙头  概念股  股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