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推荐的书值得阅读吗?

罗辑思维推荐的书值得阅读吗

不请自来。首先我觉着读不读罗振宇先生推荐的四本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诸多逻辑学的经典著作值得一遍遍细读,尤其是黑格尔的《逻辑学》。黑格尔的《逻辑学》,是讲的他的“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尚未外化为“自然”,人类则更没有出现,它纯粹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由这个抽象概念转化、过渡到了黑格尔逻辑学概念中,黑格尔的逻辑学分为三个发展“段落”,首先是“有”即存在,其次是“本质”,最后是逻辑“概念”。

“有”是黑格尔“逻辑学”的起点,是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之开端 。通过“有”这一始于“无”的抽象概念,即对立由统一的关系,推演出了更高一个概念,便是联系“有”与“无”变化的“变”的概念。“变”的结果,使原本毫无规定性、极不确定的东西,开始具有了一定性,从而使人们可以认识到“变”的结果自然就有了“质”的东西。

。。。。。。总之,黑格尔的《逻辑学》与其哲学极具枯涩,其观点也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但黑格尔对人类社会领域做出的深入研究,确实彰显了一位哲学大师著书立说的精神,从其《逻辑学》中引用了大量的自然科学事例和数字材料,也足以证明了这一点。列宁曾指出:“在黑格尔这部最唯心的著作中,唯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

罗振宇和高晓松的区别是什么?

今天要谈两个胖子。首先,我不是处于个人喜好及体重特别关注胖子群体,只是恰好我喜欢的这两个家伙都是胖子。我曾经跟不止一个朋友说过,如果每周只能看一个节目,我会选择《晓说》(or《晓松奇谈》,如果能够看两个节目,我会再加上《罗辑思维》。我对这两个胖子的喜爱都是从他们不务正业开始的,不是说他们原来做的不好,只是我不关心(罗胖子@央视、高胖子@音乐人)。

有人说一千万出一个罗胖子、一亿人才出一个高胖子,嘿嘿,深的我心。罗胖子@罗辑思维我是罗辑思维的第一批第二波普通会员。原因是他刚开始招收会员时我并不知道。还是一个哥们向我打听,能搞定罗振宇的会员不?我在真正开始认识这个胖子。之所以是普通会员,我认为一个说不清楚的社群,也说不清楚有啥服务,花1200门/年去体验太贵。

我曾经说过“罗辑思维”是我13年最大的收获,每天60S,每周60M,部分缓解了信息过载的症状。罗胖自己定位也很清楚——你身边的读书人。1、有那么一本书2、我帮你挑3、我知道你忙我读给你听4、觉得好的话要不要买一本留作纪念啊?这种基于信任模式的社群经济(会员达300W )转化率还是很高的,我就曾经话四百多块大洋买了罗胖推荐的一盒不知道是什么的书,回来后一直没空打开看。

直到有一天,习惯6:30坐在马桶上排毒的我发现罗胖的视频迟到了,我当时真以为这个胖子睡过了或者生病了。又有一天我发现居然错误重发了前一天的音频。“天真”的我明白了原来罗胖并不像他自己宣称那样每天6:00爬起来说一段刚好60s的话。申音走了,脱不花MM来当CEO了,杜若鹏都来了,这种炒股炒成股东的模式挺好,自由人的自由结合。

罗胖现在也毫无掩饰的开始买书、卖货、卖各种情趣用品。惯用打法为:1、在旧书摊里挖掘一本好书(最好已经断供);2、谈下独家版权;3、做一期长达60分钟的视频广告,要有趣、有料,但不能抖得太彻底(公司同事说了,剧透太多书没人买了)。这就给他的节目带来了限制,节目的来源是别人写的一本书,因为我得卖货啊。不能说的太白了,因为我得卖货啊。

后来我发现我打开罗辑思维视频节目已经从喜欢变成了习惯,多可怕的习惯啊。高胖子@晓说、晓松奇谈、anything else矮大紧老师一直是个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对校园民谣的贡献自不必说,对酒驾的献身说法也攫夺好过10期《人民法制》节目。那首《杀了他喂猪》也还让我乐呵了半个月。相比罗胖子,高胖子会潇洒许多,至少外人看上去没那么累。

罗胖子更像一个努力刻苦的学生,资质是中上,死磕自己愉悦大家,但感觉他好辛苦。高胖子则显得轻松些,可能跟他总拿个扇子有关系,但我会告诉你那扇子的主要用途是档肚子吗?高胖子无疑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小主,显赫的家室背景也使他更容易做到。基本上是个北京大小侃爷的头一份,基本上没有他不能侃的。世界杯黑幕、奥斯卡秘闻、兄弟会真相,我要是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也得拜倒在他的牛仔裤下啊!高胖子性情中人,follow my heart的杰出代表,我清楚的记得他在《奇葩说》中的一次辩题“没有爱情了,要不要分手?”节目组太损了,高胖子“大肚”地让蔡康永先选,康永识相的把高胖子的观点留给了他自己。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罗振宇  罗罗振宇  强烈推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