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那集他认真了!“人生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多牛掰的句子,多剽悍的人生。结尾还是那句话:如果每周只能看一个节目,我会选择《晓说》(or《晓松奇谈》,如果能够看两个节目,我会再加上《罗辑思维》。当喜欢变成习惯,我们应该尝试改变,万一变得更好呢?推荐我认为最好看的两期节目:罗辑思维31期《你的女神你不懂》晓松奇谈第二季《二叔》。

如何评价罗振宇和他的罗辑思维?

这几年,知识付费非常流行,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是罗辑思维。作为一个媒体人,罗振宇非常懂得包装自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无论干什么,一定要把我这张胖脸露出去”。罗振宇做知识付费得心应手,从音频到视频,从“罗辑思维”到“时间的朋友”,每一次都把公众对他本人的关注度推到了最高。毫不夸张的说,罗辑思维的最大赢家就是罗振宇本人。

无论是金钱上,还是知名度上,罗振宇可以说是双丰收。更让大家想不到的是,罗辑思维已经获得了腾讯的巨额投资,目前已经估值100亿左右。作为公司最主要的股东,罗振宇本人的身价暴涨30多亿。罗辑思维估值100亿?《罗辑思维》视频脱口秀在优酷、喜马拉雅等平台总播放量超过10亿次。2015年12月,作为《罗辑思维》出品人及主讲人罗振宇推出了付费订阅的内容平台“得到”,开始尝试和探索“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从简单的卖书商升级成为“知识服务运营商”。

2017年3月开始,《罗辑思维》节目由视频形态改为音频,由周播变成小日播,并全面转移至“得到”App。从本质上来看,罗辑思维是知识的服务商。那么这里面有一个很好玩的问题:为什么用户会愿意对知识付费?按照正常的逻辑来看,人们愿意为有价值的东西来付费。那么罗辑思维的价值是什么呢?简单来说,用户对知识有需求,而罗辑思维刚好能提供知识。

我们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识大爆炸时代。互联网发展的非常迅速,甚至是每隔几天都会冒出一些新名词,比如AI、区块链、OMO等,没有人能够全部理解每个名词的含义,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焦虑的现象。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你说,别害怕,我来跟你讲最新的东西。你说你愿不愿意付费呢?在某个访谈节目中,罗振宇本人也表示,罗辑思维讲的内容是为了抚慰用户对知识的焦虑。

总的来说,用户对知识有焦虑,罗振宇就抚慰你的焦虑,并且用通俗的语言跟你解释清楚那些新名词。另外,还有一些用户需要谈资,自媒体大咖就给你讲那些高大上的知识,让你有无穷的谈资。所以,用户心甘情愿的付费了。所以很多的投资机构都看到了罗辑思维的价值,比如说腾讯。对于腾讯而言,布局泛文娱势在必行,罗辑思维是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腾讯领投了罗辑思维新一轮9.6亿元的融资,投后估值大约在100亿。罗振宇狂赚30亿?作为罗辑思维的主讲人,也是最重要的IP,罗振宇无疑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从股权结构来看,罗振宇的占股比例也超过了30%。如果罗辑思维的整体估值在100亿,那么罗振宇所持有的股份价值就是30亿,真的是赚翻了!投资机构对罗辑思维的认同,更多也来自于对罗振宇本人的认同。

《罗辑思维》的罗振宇有多大影响

我以前是罗辑思维的铁杆粉丝,觉得他给我知识,而且能用看视频这么休闲的方式。于是我就到处推广罗辑思维,有一天广告做到我一个非常会读书的朋友那里,他给我泼了盆冷水,你如果迷信罗辑思维,将永远是个loser。我十分诧异,为什么这么成功且坦诚且能给我新视野新知识的人,不值得我崇拜,难道像你一样天天读论语道德经这种老不死的东西值得崇拜,再说了我也没有迷信呀,我对他说的知识只有百分之99%信呀,那剩下的1%是随时可以出现的打破牛顿力学的爱因斯坦时空观。

他说,你为什么不自己求证,自己打破。我想了想,笑着走开了。但是我真的是不知道怎么求证。因为无知,所以我觉得罗胖子讲的知识就是整体就是全部。然而,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翻阅了一本科技周刊,里面写到一个关于3D打印前景的问题,我曾经听罗辑思维讲过3D打印,反正讲得一片开阔、一片蔚蓝的前景,种种理由种种例子,无一不能说服有思考能力的我。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罗振宇  罗罗振宇  强烈推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