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杨博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位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慈祥的老人,他说他六十岁,是退休了被公司返聘做技术指导的。我的感觉是和我八十岁的老爷爷差不多吧。他果然是研究很多,仅仅是研究而已,没有实践经验,每次开会的时候大家都讨论下一步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此时他就会滔滔不绝的讲个两小时,但都是理论知识,不能用到现场生产中,我们告诉他理论和实际的差距很大,他就会说他是项目负责人他说了算。

好了,实在是没有办法,团队人员就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实验,结果总是失败,他为了有自己的面子,就不停的要求实验,时间很有限,就这样实验几次时间就不够了,为了完成客户的要求,团队成员不得不按照我们之前计划好的去做,但是只能加班连夜去赶,虽然还是有瑕疵,总算是达到客户要求了,但是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杨博就到老板面前汇报了结果,他避重就轻的把功劳都归于自己了,这时团队人员对此行为很是不满。

其实归根结底是老一点的领导层思维陈旧死主要的原因之一。二,几十年的制度从未改变二十年前的人和现在全民狗仔时代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公司却没有与时俱进,所以导致的后果就是员工的心里不满。有人说员工在离职前已经对公司积怨已深,有很多的不满,慢慢的累计起来忍受着,并且自身也会调整,最后实在是不能忍了才会选择离职,其实离职对员工自己也是很大的损失,大家都想安定下来工作的。

但是公司却没有给到大家这方面的关心和与时俱进的改革。我记得芳芳,一个来公司五年的女孩,在公司做前台,其实每天的工作也很简单,接电话,给各个会议室里准备水和饮料,还有就是客人来的时候接待到该去的地方,工资也不算低。她有一天突然提出离职了,主管虽然很意外但是也没有办法,就让她等等招到新人后交接好再走,她说没问题就留下等着。

芳芳说她要离职是公司思想太老旧了,不能再忍受下去了,穿了五年绿色的厂服,感觉自己都快绿了,这只是一个小事。还有每天要早到公司半小时,集合,宣誓,然后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大家其实心里都很讨厌,错误的事情为什么要坚持呢!有一个老员丽丽工来公司十年了,用一句话说就是已经被体制化了,她说才来的时候自己才二十岁,每天看到这一切感觉是那么的激情澎湃,每天举起右手宣誓“不断超越,开创未来”感觉自己是那么的高大上,过年回家对家里的人讲的绘声绘色,家里人都感觉她在城市里过的很好,逢人便夸自己的女儿很厉害。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瑞德,他在监狱了被管束了二十年,忘记自己曾经也是那个叛逆的少年,所以在监狱里也过的有声有色,人人认识,但是出去就不能自己生活了,这就是时间的力量,时间可以让人遗忘,也可以让人改变。说短也是很短的,结婚生子,转眼间也过去了,丽丽还是作业员,天天重复着同一件事,其实感觉也挺好的。

三,都21世纪了,还用独裁这一套台资公司都有一套处罚员工的制度,有几十条不同的处分员工的条列,堪比法律条令了。这就是公司的主管们想得到的办法,他们总是想给公司省点表面上的钱,在董事长面前邀功,说自己的这个处分条例,给公司赚了多大一笔钱。但是从来没有换位考虑过,并且不听别人的建议,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只要老板在乎这笔小钱就行。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员工提交了一个提案改善,把流水线更改一点,每天可以帮公司省下来一个人工,那么公司每个月就省下了一个人的工资和吃饭社保等福利费用,那么公司为什么不能节省的钱分10%给提案改善的人呢?不仅不给,如果员工没有提案改善还要被扣工资。现在社会都是民主社会了,人人都可以把眼前的不满发布到网络上,把认为不合理的行为公之于众,那么公司是不是该适时的改变了呢!四,不相信大陆人会管理台资企业的思想一直还处于二十年前,他们认为台湾人思想先进,但是二十年来的变化真的是翻天覆地,人人都有文化,大多数现在的年轻人都是高素质的,有先进的文化知识,还有高科技的大脑,同时也具备管理才能,但是公司没有意识到,不相信大陆人也能管理。

用二十年前的台湾人人来管理公司,只是将陈旧的管理延续下来,没有创新,没有新的思想。因为一直在一个公司工作,交际圈基本都限制在公司内部的人,所以人的想法都是一成不变的,以前的制度可能非常有效,但是过了这么多年人的想法不一样,那当然也要相应的做些调整。就像很多民营大企业每年都会招聘校园大学生,大学生虽然没有工作经验,可是他们有思想,有在学校锻炼出来的管理方式,他们参加的学生会,社团都可以锻炼到领导能力的。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衰败  企业  破产  旗下  申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