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两年,网购经历屈指可数,体验并不好。后来我和日本的朋友讨论,他告诉我,根据日本的统计,日本电商只占总销售额的67%左右。也就是说,日本电商完全被实体店毁了,所以他们一般都是从实体店买东西,很少在网上买。网购选择电商的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商品在实体店买不到,只能通过网络购买。但是,这种问题在日本零售业并不是问题。首先,日本的商店追求一站式的购物体验,也就是说一个商店基本上就是百货商店,什么都有,不像国内的商店,分为五金店或者服装店。

为什么日本网购起步比中国早,却没有出现疯狂网购的现象?

为什么日本网购起步比中国早,却没有出现疯狂网购的现象

日本网购发展速度比中国慢有很多现实原因,比如服务好,购物体验棒,还有法律层面的限制导致网店商品的价格和实体店基本上一致等等。不过,有一个原因被忽视了,就是一种消费或者文化惯性的存在。有了这种文化惯性,人们虽然会欢迎新生事物,但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速度不会那么快。可能对于媒体人来说,更感慨的是,在互联网兴起后,日本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也要小得多。

虽然像朝日新闻产经新闻这样的媒体在进入21世纪后,订阅量也开始呈下滑趋势,但下滑的幅度并想中国这样几乎是塌方似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那么轻易改变的文化惯性?它表面上看是一种对生活习惯的坚持,但更深层的背景是作为消费者和产品提供者之间的一种信任的延续,而不是纯商业层面只是考虑到成本和便利这些很功利化的因素那么简单。

举个未必恰当的例子,就是如果我和某一个朋友之间只是因为互有利益需要而形成的合作关系,那么当有一个更符合双方利益需要的新合作伙伴出现时,可能我就会很快喜新厌旧,选择去和新的合作伙伴交朋友但如果我和这个朋友之间不只是功利化的合作关系,而是在合作之外,双方已经有了深度的信任,那么这种关系的牢固程度也就会强得多。

功利化的合作关系可以很快地建立起来,信任可是日久见人心,要日积月累,不容易建立起来,也就不那么容易被替代掉。这是值得商家或者说产品提供者思考的地方究竟要和消费者受众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如果消费者受众只是逐利的目标,只是因为没有更好更便捷的选择而不得不建立的一种关系,那么这种关系的粘性度必然是脆弱的,易被替代的。

为什么日本的实体店如此发达,但是电商网购却很落后呢?

为什么日本的实体店如此发达,但是电商网购却很落后呢

在日本两年,网购的经历屈指可数,体验也不好。实体店几乎是完爆电商的。由于工作原因,就要派驻日本两年,这倒是没什么,工作需要嘛,抵达日本后,同事带我去了住处,开始帮我收拾,因为本着轻装简便的原则,我基本上没带什么生活用品,因为我想着,到了地方再直接网购就好了,既方便又省事儿,何必从家里带呢。于是我便去登录了日本的电商购物网站,买了一堆日用品和床单被褥之类的,当时也没在意。

不过买的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因为在国内如果网购的话,看中了什么就直接下单就好了,当然了如果需要砍价的话就另当别论,但是在日本的电商下单之后,他一直追着我问各种问题,包括个人喜好等等,弄得我还挺烦,毕竟网购就是为了节省时间,他这样问来问去,反而浪费不少时间。不过东西寄过来,我也就可以接受了。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让我有些大大的眼睛,我从网上买了一个烧水壶,然后偶尔再逛街边超市的时候,发现了一模一样的手表,既然卖的比我从网上买的还便宜,而且便宜的还不少,这就让我很奇怪,因为一般网购来说,都是要比实体店便宜很多的,但是这个电水壶明显是要比实体店贵不少。

于是我又特地留意了一下其他商品,居然每一样卖的都比实体店贵,只不过是贵多贵少的问题,这就很难让我理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从电商上网购东西,速度并不快,像国内这种第2天或者第3天就到达,那是很难的,所以从价格和速度来说,我这几次购物是毫无优势的。后来和日本的朋友探讨,他对我说,从日本统计的数据来看,日本的电商仅占销售总额的67%左右,也就是说,日本电商是被实体店给完爆的,所以他们平常也是会从实体店买东西,很少网购。

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可以说减少中间环节,网上购买促进消费是全球趋势,但为什么日本如此特殊。没有价格优势。第一,房租成本。说到这,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因为电商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突破空间限制。原则上租金应该很低或者不要。像国内的电商,大部分只是有仓库,基本没有租金的麻烦。


文章TAG:日本国内网购平台有哪些  网购  疯狂  平台  日本  国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