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背后的邪恶手段有哪些?

现在互联网卖货有哪些途径呢

2000年9月,西湖畔,初出江湖的马云给金庸敬茶。那时,他脑海中的大数据,不过是老爷子的十四天书和自家的十八罗汉。然而,在万里之外美国西海岸,他的同行贝佐斯,此时已能用大数据构筑陷阱。当月,亚马逊对68张DVD,实行差别定价。定价依据来自网站收集的用户数据。一张《泰特斯》碟片,新客报价22.74美元,对购买力强的老客,报价26.24美元。

亚马逊利润因此增加。但一个月后,就有用户发现这一秘密,论坛上群情激奋。最终,贝佐斯亲自道歉,说这只是实验,定价是随机设定的,以后再也不敢了。一颗慢性毒药,就这样埋于互联网洪荒年代,毒性足以贯穿此后岁月。那时的网民都天真,并且足够骄傲,以为电脑只是工具,数据只是痕迹,一切都可驾驭。18年过去了,一切并没有按最美好的构想发展。

我们向海市蜃楼招手,迎来的却是乌云摧城;我们向草原深处呐喊,引来的却是嗜血狼群;我们制造了数据洪流,也被洪流吞噬。洪流早已淹没我们的生活。如影随形的广告,从门户上霸占视觉,在飘窗中扭动身姿,最后化妆栖身于信息潮。它们无处不在并时刻迭代,你搜索和输入的每一个字符,都能引发广告海啸。而今,它们已进化到可以听懂声音。

客厅的智能电视,卧房的智能音箱,掌中的智能手机,你的声音,正时刻被采集,并在复杂推算后,为你订制广告。这仅仅是开始,当掌握足够多数据后,洪流已能制造漩涡。在知乎,关于大数据杀熟的提问,有15000余人关注,800多个回答。绝大多数答案,都讲述在电商和旅游平台上,遭遇诡异的价格。你刷新页面,见到的价格,可能是根据你的荷包和欲望,量身设定的价格。

无数数据流在虚空中盘旋冷笑,看着你跳进精巧的陷阱。 在国外,亚马逊早已不玩这些低级手段。去年7月起,他们对网站上所有商品实行了动态定价。鞋类除臭剂制造商Jacobs说,一旦有媒体提到他们产品,亚马逊价格就会上涨。例如,当一家新闻网站推荐了该除臭剂,亚马逊价格会从9.99美元飙到18美元。Uber的研究则更近一步。

他们发现,当手机电量低时,用户更容易接受1.5倍,甚至2倍的提价。没人知道他们用这个发现做了什么。20世纪初,镭刚发现时,被当做是保健品。含铅汽油问世后,是向全球推广的高科技。从1870年到1912年,整整42年,被西方称为“大飞行时代”。那时,鸦片被用来小儿止啼,吸粉成为社交礼仪,海洛因是白领回家后的解压神药,而且能治疗咳嗽、胃癌和抑郁症。

我们总是欢呼着拥抱高科技,却看不到怒涛下的暗潮。二在数据强权的时代,每个人都如蝼蚁,所到之处总会留下数据轨迹。轨迹中记录了你的出行路线、工作内容、餐饮喜好、休闲娱乐,记录了消费和财富,也记录了情绪和欲望。起初,巨头们如野兽,沿着轨迹,蹑足潜行,仅作观望。后来,它们开始截取轨迹,测算取样。最后,它们汇总这些轨迹,并编织成数据牢笼,掌控我们的生活。

广告轰炸和大数据杀熟,并不是大数据阴暗面的全部。随着数据洪流激涨,我们必须做好更艰难的心理准备。首先,我们可能迎来一个隐私消亡的未来。2007 年,英国报纸称,《1984》作者乔治·奥威尔的伦敦故居外,周围183 米内,有 32 个摄像头。那已是11年前了,而今,摄像头只多不少,而且更为智能。在人工智能加持之下,摄像头可以分析行踪,解读唇语,捕捉表情。

在大都市中,再难找到一个可以倾诉的树洞。哪怕是深夜公园的寂寞哭诉,也可能被机器默默记录。互联网上,更不可能有树洞了。连浓眉大眼的facebook都叛变了,还有谁可以相信?最隐私的博客日志,在服务器上早被拆解万遍;最安全的云端相册,在工程师眼中不过自家花园;哪怕是功能单一的生活软件,后台也会拼命搜刮你尽可能多信息:短信记录、支付习惯,甚至相册照片。

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刷单,而埋在深处的野望,无需多言。2017年6月,《财经》报道称,国内个人信息泄露数有55.3亿条,平均每人4条。还记得那个被骗子骗走学费后,自杀的山东女孩徐玉玉么?她的所有信息,在黑市上只值5毛钱。 失控的数据洪流,冲垮她的生活,带走她的生命,也最终淹没了她的死讯。在消灭隐私之后,失控的数据洪流,将更进一步,控制我们的生活。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互联网  浅谈  运营  模式  手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