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很难长期做下去,做久了很烦。还有,大部分人不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这也是必然的。作为一名餐饮经营者,我经历过美团前身的团购,也别无选择,只能身处现在的美团外卖。既然大品牌这么难,怎么做?对于一个400万人左右的五线城市,仓库配送是一体化的。从前端采购仓储到终端配送,我们家都会做,它也会配合线上平台进行系统化管理。

如果在一个人口15万的县城区域,利用美团的模式给超市做配送,市场前景怎么样

如果在一个人口15万的县城区域,利用美团的模式给超市做配送,市场前景怎么样

如果给一个15万人的县城做商超配送,有前景吗?说实话,没啥前景。在很多年前,我曾经做过一个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就是给一个约400万人的五线城市做仓配一体化运作,从前端的采购入库仓储,到终端的配送全部由我们一家来做,并且也会搭配线上平台,做系统化的管理。最终计算出来的情况是,如果仅仅是做仓配,投入高,利润非常薄。

而不管是仓储还是配送,都是一个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的行业。一个金杯面包车送货,一次可以装一吨的货,但是一个超市一般一次就要100公斤左右就顶天了,一些小超市,有时候一次就要一两件方便面和水,客单价都只有几百块,配送费用就更低了,如果量小了,完全覆盖不住一个车的成本。一个400万人口的城市做下来都这么困难了,一个15万人口的县城自然就更别说能够做得好了。

我们当时在做分析时遇到这个问题,也想了一些对应的办法最直接能够让自己利润提高的方式就是,成为商超的供应商。我们不单单是做配送,我们还是货源,商超相当于是在我们这里进货。这样,仓配的成本就能够通过货物的销售利润有效的覆盖。当然,这样做是有难度的。首先,很多的大品牌都是区域代理的模式,整个中国版图基本都被瓜分光了,一个新的渠道分销商其实很难加入到其中。

要做,就只有挤垮其他的渠道,但是超市和其他渠道合作了那么久,一个新渠道取而代之的难度高。既然大品牌这么难,那么如何做呢?可以选择同品类的小品牌入手。一些小品牌,没有自己的渠道,虽然说是全国销售,但是能力有限,还有很多的市场空白。这些小品牌,质量一般般,但是价格便宜,对于小县城来说,其实是非常好的补充。

朋友开小餐馆的,他想把美团做好,但是听前辈说美团现在不好做赚不到钱,这是真的吗?

朋友开小餐馆的,他想把美团做好,但是听前辈说美团现在不好做赚不到钱,这是真的吗

作为一名餐饮经营者,既经历过了美团的前身团购,又无可奈何的置身于现在的美团外卖其中。说起美团让我对他是又爱又恨。爱美团是美团能有今天的成就可以说是在我们这一批努力而又执着的餐饮人陪伴和见证下取得的。恨美团是因为就是一个现实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 一个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无可厚非,然而不计后果刮地三尺竭泽而渔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没有厨房也没有一个厨师却做了最大的网络餐厅,王兴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格局。美团团购的衰败已经注定了外卖的走向和结局。外卖的两端即是顾客又是商家都是平台的衣食父母,没见过美团对亲人还有一丁点人情冷暖,让亲人甘愿为他肝脑涂地。美团的做法就是榨取最后一点剩余价值,商家努力与否品质如何都不是关键,他要培育的就是一群可以随时被淘汰宰杀的笨蛋鸡。

当一个企业没有了人情味而只追求利益时就只能背弃初心走向没落。因为他只追求赤裸裸的利益。决定了这一切的最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王兴的当地运营商制度,这个制度充分的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加速了外卖的兴起为美团外卖初期开疆拓土扩大地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美团外卖对这些人而言只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美团的兴衰对他们并没有必然关系,利益最大化成了王兴和落地运营商不谋而合的契合点,这些人为了利益最大化对商家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冒着已经严重违反反垄断法的条款强制商家在单一平台独家经营,以提高公司比例、缩小经销范围为条件强制商家做出选择,转嫁客户补贴让商家买单,这只能让商家裸奔。后果只有一个:顾客的饭菜质量越来越差,优质商家越来越少。而王兴并没有从团购平台的没落中吸取教训,使得现在的外卖蓬勃发展,突然死亡。对于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来说,好的企业文化没有好的制度是致命的。


文章TAG:美团做销售支持怎么样  美团  前景  销售  支持  市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