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的邀请。的确,摩拜单车和ofo已经悄然开始收割用户,对骑行收费。现在除了哈罗单车,2元包月的可能性不大。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黄啸的赛车令人担忧。摩拜单车找到了美团的靠山,哈罗逆袭成功后将继续领跑。突然有一天,我被一个有钱人家吸引,去了一个人家的家里,然后换了一个用了很久的名字。

ofo摩拜哈罗现在怎么样?摩拜被美团收购后,目前共享单车市场格局是什么样的?

ofo摩拜哈罗现在怎么样摩拜被美团收购后,目前共享单车市场格局是什么样的

创新观察者一刘认为,目前共享单车的行业格局扑朔迷离,说三足鼎立,恐怕摩拜和小黄车都站不住脚。7月2号,艾媒咨询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关注度虽然有所下降,但热度不减。1月7日,一汽宣布与摩拜单车合作,摩拜共享汽车开始上线。3月初,小黄车获得阿里领投,蚂蚁金服跟投的8.66亿美元的E2-1轮融资。

3月13日,哈罗单车率先在全国推行信用免押模式,随后摩拜和小黄车都跟进。4月3日,美团27亿美元全资收购摩拜单车,管理团队留任,但25天后原CEO王晓峰离职,创始人胡玮炜出任CEO。5月,由于资金紧张,小黄车开始发动员工售卖车身广告,企图从B端寻找大规模变现的可能和途径。6月1日,永安行公告披露,哈罗单车获得蚂蚁金服领投,苏创投建银国际等跟投的20.6亿元全新一轮融资。

6月初,众多媒体曝出小黄车资金链紧张,总部开始大规模裁员,高管变动,COO张严琪离职的新消息,但小黄车予以否认。6月17日,小黄车宣布,b2b营收突破1亿,全国百城盈利。但这点收入与其承担的债务来说是杯水车薪。以上事件,或许揭示了共享单车行业格局的变动。但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共享单车行业,小黄车和摩拜的两强格局稳定,不过这是基于5月份的行业数据作出的判断。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5月份的时候,小黄车的月活是2937.7万,摩拜单车是2526.6万,哈罗单车只有529.1万,哈罗单车与前两者差距悬殊。但两个月之后,哈罗单车COO韩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现在哈罗单车日订单量接近2400万,已居共享单车行业首位。不仅如此,阿里巴巴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在上课时更是透露,哈罗单车日订单数已经超过摩拜和小黄车的总和。

另据哈罗单车给第一财经的数据,他们是在6月27日傍晚的时候,日订单数量突破2400万的。正因为如此,共享单车的行业格局,才显得扑朔迷离,难以判断。5月份的时候,哈罗单车月活还只是小黄车的一个零头,但两个月之后,哈罗单车的订单量已经超过2400万,并且超过前两者的总和,那这个月活起码超过3000万。也就是说在这两个月当中,哈罗单车实现了爆发性的增长,从500万到3000万,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跨越。

共享单车的行业格局,两个月之前还是两位老大哥带着一个跟班小弟,两个月之后,两位老大哥都变成小弟了。如果哈罗单车公布的数据属实,现在说共享单车三足鼎立,都站不住脚了。因为老大是老二和老三的订单之和,完全已经居于行业主导地位了。现在一个普遍的认识是,小黄车堪忧,摩拜已经找到了美团这个靠山,哈罗逆袭成功之后将继续领跑。

如果摩拜和ofo倒闭了,自行车该怎么处理?

在未饱和的市场环境中,一切的衍变都是背后利益群体的角逐,随着互联网创业进入深水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创业目的已发生偏移,投机行为盛行。大多数初创企业希望达到一定规模后被收购。无论ofo还是膜拜单车,均无法短时间占领全部市场。这个市场最终只有12家活得很好。膜拜单车成本在3000元他们的宣传,专业人士估计实际成本在1000左右。

仅在深圳投放3万辆的成本就是3000万,这还没算其他运营成本。Ofo虽然单车成本很便宜,但是因为自身的运营策略和方法,在校园市场可以以很低的成本进行。但随着空间的增大,其运营成本呈几何级数增长。这一点已经有人分析过了。所以它的后期运营成本可能会比礼拜高。既然这个市场空间这么大,而很多投资机构又无法进入ofo膜拜的有限目标,那就只能通过曲线来分享这个利益蛋糕。


文章TAG:摩拜现在怎么样了  摩拜  ofo  哈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