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无印良品在中国有200家店,而在日本只有100多家。其官方网站上的公告是2月22日发布的。同一天,无印良品中国总部表示,问题“天然水”从未在mainland China销售,“碳酸水”此前曾在中国大陆销售。目前“所有店铺都被下架”,但今年,无印良品在中国的日子不好过。

华为手机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华为手机能成功是必然的,但能如此成功真的有点出乎意料。华为升级成功在于技术和品牌的影响力。华为冲击高端成功得益于品牌影响力。不要说华为因为美国制裁而一炮而红。我们看到余承东说华为手机能继续成功,是因为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共同努力。

为什么MUJI在日本便宜,在中国却这么贵呢?

MUJI的确存在这种问题。MUJI商品在中国本的价格比在日本的要贵大概20%-30%,如果你以为这是因为这种差价并非认为设置的,而是复杂的全球代工和进出口贸易系统带来的结果。按正常情况,有脑的零售制造商,都会把产能转移到中国或者更廉价的东南亚,MUJI也在这么做,而且近几年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的比例越来越多,

但也阻挡不了它强迫症发作,产品质量和技术要求,中国和东南亚的工厂达不到就是达不到。所以,如果MUJI有星座的话,它一定是个处女座,它的强迫症还体现在运输成本上。尽管有些产能被留在了日本,但是还是有相当部分数量的产品是MADEINCHINA,但是这家公司处女座爱折腾的毛病又出来了,会选择把生产好的产品全部贴上日文吊牌先送到日本,再由日本选择分出,哪一块儿给中国市场,再送到中国,再贴上中文标签。

为何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却节节败退?

1980年“無印良品MUJI”诞生于日本,主推各类生活日常用品,并一度成为了日本80年代的代表品牌,其简单优质的设计风格刚好迎合了“泡沫经济”下日本人的心态,自品牌成立以来就收货了一大批忠实粉丝。但进过无印良品店里的人都知道,无印良品的价格偏贵,尽管在它的本土国家日本卖的价格很便宜,但是引进中国后关税费一交,价格肯定也往上涨了,

所以在“三幅”、“名创优品”、“哎丫丫”这种平价店在中国大大小小的街头都能看到的情况下,无印良品确实在中国市场没多大优势。再加上我们中国巨头淘宝和京东等网购平台,价格方面会更加便宜,不过无印良品家的质量确实还可以,而且产品主打简单低调;小清新文艺风,很适合那种文艺范人群购买。但了解无印良品的人都知道,在2000年的时候,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以“无印良品”为注册商标,不管是店名,店面风格、里面的产品类别、物品摆放风格都跟日本的“無印良品MUJI”大同小异!而且当时日本的“無印良品MUJI”正准备在中国以简体字“无印良品”作为其注册商标......所以被北京棉田公司用了此名,日本“無印良品MUJI”开始了打官司之旅,但在2017年的时候,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日本起诉失败,而且还赔付了北京棉田四十一万多的经济损失费,

九次降价也救不了业绩,无印良品为何在中国失宠?

相信今天的大家对无印良品这个品牌都不会陌生,无印良品(MUJI)创始于日本,其本意是“没有商标与优质”。虽然极力淡化品牌意识,但它遵循统一设计理念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不诠释着“无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它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2005年,无印良品入驻上海,但业绩一直不太理想,2015年,在中国市场的降价策略调整下,中国才刮起了一阵无印良品热潮,无印良品营收也达到史上最高的3075亿日元。

无印良品的定位在日本本土一直都是大众化品牌,但从无印良品的中国战略来看,无印良品的中国市场定位与其在日本本土市场定位有着极大的差异,无印良品在本土定位为快时尚的中端产品,但在中国则是定位高端品牌。在日本,无印良品随处可见,便利店、地铁小店甚至在部分自动贩卖机中,都可以见到其商品,而在中国,无印良品的店铺通常远离超市卖场,店铺选址都在一线城市高端商场之中,

但是如果小米上去超过苹果或者华为,我觉得会很难。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小米手机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对于苹果、三星或者华为来说,从上到下都不难。对于小米来说,从下到上很难。要知道低端市场很容易被对手蚕食。如果人人都是供应商的解决方案,为什么只有小米好?一旦需要拼刺刀,任何人都可以让它划算。

由于其在中国市场高定价的战略定位,无印良品一度被视为中国中产阶级的标准。在中国市场没有实施降价策略之前,同种商品的差价可以高达日本的2倍甚至更多。在中国,无印良品的小笔记本售价25元,在日本的零售价为315日元(约合人民币20元)。然而,今年,无印良品在中国的日子并不好过。无印良品饼干早在今年1月15日就检测出了两种致癌物。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检测报告称,其于2018年8月至10月期间从香港多个地方购买了58款曲奇饼干,部分检测样本被检出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环氧丙烷和丙烯酰胺。


文章TAG:无印良品为什么在中国那么  印良品  失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