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顺丰速运的快递员,一天的工作是怎样的?

暑假在顺丰深圳实习跟着快递员跑了俩月,大致描述一下当时我跟的师傅一天的工作状况:师傅姓刘,来自河南,30出头,退伍军人,自驾面包车,略帅,跟其他三个师傅一起,组成一个小组,负责一个片区,具体到师傅本人我们俩跑的就是一个工业园,在白石洲那边儿。每天早上八点钟到分部,签到,领取自己区域的快件,装车。(插一句,不是所有的快递员都有自己的车,大部分还是像我们所见的电动车,顺丰统一配的) 有自己车的,就可以跑工业园区以及家居城商场这样的需要大件配送的区域,公司补助油费,基本不用额外掏钱,好像师傅提过公司有帮助快递员买车的补助或者政策,记不清就不细说了。

面包车这个分部差不多有十多辆的样子,其他就是电动车了。装好件,开车到工业园,路边吃个早饭,八点半左右开始派件,园区内有十来家大小公司工厂。快件包括一般的文件,样品,以及比较大的货物。开始我们是一起派送的,作为一个女生,可能比较少见,挺多人都挺好奇的,之后就慢慢熟悉了,我开始独立派件,园区不算太大,加上周围的员工宿舍楼,一上午也可以派完了。

派件的同时,师傅的巴枪会不时地响起,有需要收件的,我们就尽快赶过去。十二点钟基本可以完事儿。开车回到分部,将收件统一寄出。我师傅一般回家吃饭,或者叫外卖。然后就可以休息了。中间的工夫没有什么快递,之前说过几个人的小组是轮班作业的,下午这段时间的收派较少,组内的其他成员就代劳了。他们的上班时间就是上午八点到下午六点钟。

下午五点钟左右,回到分部,继续将要派送的快件装车,去往工业园,一般下午这个时间收件比派件要多,所以会比较辛苦,在我见过的快递单中,顺丰单的填写是最耗时的,这部分工作在熟悉之后,我就可以全权代劳了,还好没出过什么差错。跟派件一样,一般公司会将要寄出的物品统一归置到前台,便于一起收。除了前台,我们去的最多的地方是仓库,所以师傅跟很多库管师傅们都挺聊得来。

有时候包装来不及,我们也帮忙一起打包。回到分部,将货物一一填单寄出。一般到晚上9点钟之前,收工,回家。顺丰的收派班次很多,基本上赶在9点钟之前的那班车就可以了。这是一个顺丰收派员的日常。多提一下,配电动车的快递员会辛苦加倍,除了坏天气的影响,跑商业区还好,公司的件都不会太重,也有电梯,但是跑居民区就惨点,尤其我们那个分部周围是大量的城中村,七八层的楼房没有电梯,要背着全部的快递上上下下,确实很辛苦。

你个人认为最理想的职场管理模式应该是怎样的?

所谓管理,就是“管人”和“理事”。 管人包括招聘员工,培训员工,跟员工谈心,培养员工。管事包括计划任务,分配任务,沟通协调,监督管理。管理者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对于管理员工完成任务,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任务驱动型管理者分配任务给员工,员工根据管理者分配的任务,一条一条完成,员工可以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完成任务。

这种模式很适合结构化任务, 那什么是结构化任务呢? 就是任务可以根据步骤一步一步完成,更多是操作性任务,需要细心,按时完成,可以建立统一的SOP,由SOP来保证任务的质量。这种可以学习一百年前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把任务细化,学习标杆,然后一遍一遍的熟练以后,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计件工资,运用工资激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所以这种模式多运用于重复性的劳动,缺点就是工资对于员工的激励到一定程度就不起作用了,而且员工一直做重复性劳动容易疲倦,对工作会倦怠。这个模式还运用于非重复性工作的刚毕业新人员工或者初级员工, 当员工刚进公司的时候,管理者能够把任务分解,分配给员工,可以促进员工上手,掌握工作中的技能。目标驱动型管理者制定目标,不具体分配任务,具体怎么做,还是要员工自己去做,提高员工的自主性,让员工对任务负责。

这种模式适合知识管理者, 因为知识工作者每天对着电脑,没有办法把任务细化,然后监督执行。比如说,上司叫你写一个文案,你对着电脑,没有办法知道你有没有在想文案,还是在想昨天看的美剧。所以给定文案这个目标,然后定一个deadline, 这样让员工去完成,只要能完成任务,不用管员工查了多少资料,改了多少遍。

那对于这类员工,怎么管理的,Google发展了一套OKR管理法。OKR是一套严密的思考框架和持续的纪律要求,旨在确保员工紧密协作,把精力聚焦在能促进组织成长,可衡量的贡献上。目标(Objective):目标是驱动组织朝期望方向前进的定性追求的一种简洁的描述,用来衡量我们要做什么关键结果(Key result):关键结果是一种用于衡量目标达成的定量描述,用来回答我们是否达成目标管理者每个月份与员工确定目标,还有就是完成目标所需要达成的关键结果,管理者只需要监督OKR,员工自己OKR来完成任务。

这样解放了员工,不用每天都跟上司回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也解放了上司,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做计划,沟通交流,培养员工上。价值观驱动型管理者不负责分配具体的任务,也不设定目标,而是营造氛围,让员工自动来完成任务。海底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海底捞的服务好,服务都是员工来做,那怎么让员工来做好服务呢? 海底捞从企业文化入手,做了如下服务员配有保姆,每个员工回到宿舍,保姆铺床,打扫卫生, 出去跟都可以跟别人吹牛了,享受服务,见过吃过,这样去到店里的时候,才能服务好别人公司包吃包住,鼓励员工谈恋爱,如果有两个员工恋爱了,给员工租单间员工做的很好,如果被其他公司挖走,有嫁妆,店长给8万,区长给一个店。

所有员工的钱,寄一部分给父母,用邮政银行,到村里的时候大喇叭喊,可以提高员工父母的自豪感, 所有一个村,一个村的人把孩子送到海底捞真正做到把员工当家人,当员工被服务好,则这个员工面对客人的刁难,受到委屈的时候,还是能服务好客人。所以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对于工厂重复劳动,或者初级员工,可以使用任务驱动型,效率最高,对于知识工作者,可以使用目标驱动模式, 这个模式最有效,当然最理想的是用价值观驱动员工,这个需要管理者有很高管理能力和对行业的理解能力,也是最难达成的。

为什么人只要习惯了一种工作模式就很难走出来?

首先,谢谢邀请!其实见到这个问题心里也有同感,每个人从事的职业不同,会有不同的观点,说说个人的看法。本人研究生毕业三年了,很惭愧的说自己已经在被现在的生活一点点同化,每天固定的生活方式,起床,吃饭,上班,工作,下班,有时会加班,看看剧,洗漱睡觉。可能从大方向看,大多数人都是这个生活节奏,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曾经的激情澎湃,少年时的梦想,做事的冲动劲头正在一点点的消失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之中。

还记得曾经上学时,为了拿到好成绩而拼搏的场景,大家相互比拼,关了灯还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看书,早早的起床,地下室里还在背古诗,记得为了争取时间,书桌里只放一袋方便面。还记得大学时自己为了拿到奖而夜以继日,通宵的设计方案,寻找对策,为了一场考试而泡图书馆,为了一个专业设计而全身心的投入。还记得读研究生时,为了一个课题而满世界寻找答案,完成设计时的欣喜若狂,为了一个项目而付出每个周末,为了论文放弃每个假期。

可能现在说起来很多人会觉得这孩子真傻,也可能会说那么努力有什么用,还不是和其他人一样来到一样的单位,做一样的工作,是的,可是现在我羡慕当初的自己,为了一个小目标而付出全部,尽心尽力,永远走在下一个目标的路上,没有终点,不停歇,永远能看到一条小路上的风景。现在的自己,可以自己赚钱了,有了稳定的工作,有了固定的生活圈,可是生活就是在循环,就是在稳定中,让自己的身体有了惯性,有了对现实环境的依赖,让生活的圆形上少了很多切线。

短短的几年就有这种感觉,也许未来更多年里这种感觉会越来越严重,生活的惯性,如何跳出来?个人觉得是目标和动力,给自己一个目标吧,一个新的方向,一个追求,并且达到后有成就感,有收获,在心里设定自己想要的,然后就去努力得到,这个过程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给自己点动力,这样也许就能慢慢的接近新的圈子吧,更大的圈子,一个自己更满意的圈子。


文章TAG:问工作模式怎么回答  工作模式怎么理解  工作  工作模式  模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