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主驾驶座位如果能用来载客,意味着搭载能力的明显提高,潜在的商业价值巨大。至于大型客车和卡车,驾驶员的人力成本也是不小的支出,而且不能让每个司机工作强度太大,工作时间太长,以免疲劳驾驶导致不良后果。而无人驾驶则可以很好地缓解甚至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无人驾驶汽车就是冲着商用而不是家用市场来的。尽管无人驾驶可以解放驾驶员,让驾驶员免于进行无趣的驾驶行为。

但是,在成本面前,大多数消费者不会对无人驾驶感兴趣的。毕竟,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忙碌到连驾驶时间都需要利用起来。但是,有朝一日,无人驾驶系统能把成本降低到大多数消费者都能接受的水平,那么快速普及也是很有可能的。至于说技术问题,无人驾驶会不会难以适应复杂的路况?这个是不需要担心的事情。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系统完全可以逐步完善到适应复杂路况,甚至可以比我们人类驾驶员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快的反应速度。

应对复杂路况和紧急情况非但不会成为无人驾驶的障碍,反而很有可能成为无人驾驶面对人类驾驶员的一大优势。因此,如果有朝一日无人驾驶普及开了,司机这个行业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生存空间的。这不意味着以后就不会有驾驶员了,也不代表司机都会失业了。驾驶可能不会再作为一种工作技能存在,而是个人体验乐趣的方式。而驾驶员可能会在科技发展创造出来的新岗位上继续发挥自己的力量。

无人驾驶汽车这么火,属于它的时代来临了吗?

无人驾驶汽车还在“养成阶段”·真正到来还需要很长时间近日,有关无人驾驶和高度(完全)自动驾驶的话题又超热了,究其原因应当与特斯拉FSD系统涨价有关;可是特斯拉官网对这台“完全自动驾驶系统”的解释是不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这种前后矛盾的定义也是非常可笑,这个品牌的营销内容没有什么值得讨论。其次则是部分品牌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开始试运营,这倒是真的,不过车辆还是在副驾驶配备了安全员,对于车辆的“一举一动”进行着全时监控,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

再次则是部分特殊车型的完全无人自动驾驶,这也是事实存在的,比如文远知行就有这样的小巴士;但是想要完全脱离后台的“遥控”还是很难保证可靠性,且试用的场景是封闭的疫区,所以也不具备代表性。无人驾驶汽车究竟何时能普及?个人观点是短期内不可能普及,初期只能在出租车和特种车型进行测试,其中会包括在工业园区或港口码头测试的摆渡车或卡车;想要让普通私家车实现无人驾驶或高度自动驾驶似乎不现实,撇开系统鲁棒性和硬件标准不谈,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都是对智能驾驶汽车的考验。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无人驾驶  谈谈  出租车  包括  无人驾驶包括哪些  谈谈无人驾驶出租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