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上五大维度所代表的含义1、履约:用户平时履行是否约定。其实说白了还是信用问题,这点和芝麻信用分是一样的,看重信用。比如银行贷款、信用卡每期还款是否按时还款都是需要考量的。2、安全:用户个人信息是否真实。微信、QQ、财付通、理财通等账户实名认证的消息足够完善、真实是必要因素。而且账户的安全性是否足够高、是否经常更换联系方式、地址等也很重要。

3、财富:用户的个人理财情况。资产的构成不止是账户上的资金,还有理财行为也是一个标准。在腾讯理财通的会员等级将是一个增益的buff。4、消费:用户的个人消费情况。其实不止是资产情况,还有平时在腾讯众多平台的消费习惯,行为喜好等。例如各类资产的构成中购物、支付、缴费、出行、公益等所占有的比例。5、社交:回归到微信最初始的功能社交,用户的人脉关系如何,良好的人脉关系有助于提升社交指数。

把微信零钱转入零钱通有什么风险和好处?

为什么微信支付赶不上支付宝

微信零钱与零钱通的关系就好比支付宝与余额宝的关系,当然,读者可能对于这两者的关系都不是很明白,金老师在这里讲解讲解。1、微信零钱与零钱通的关系。微信零钱,也就是当你利用银行里的钱转入微信零钱的资金的显示,比如转入100元,在未使用的情况下,微信零钱的显示也会是100元。但是,在这里就需要了解清楚,微信零钱里的钱显示的数字并非是真实的钱,又可以理解为真实的钱。

怎么讲?微信零钱显示的数字仅仅是一种类似虚拟的货币显示,代表你在微信零钱里有多少钱,进而完成微信零钱与零钱之间的红包、转账、兑付等收付款交易。但是,这个数字并非是真实的货币,仍旧是虚拟的数值。而真实的货币,也就是将100元转入微信零钱时,其实是转入了微信零钱背后的公司,这家公司负责管理你在微信零钱里的一切所做出的支付、收款等业务,并且据实记录与管理、改变。

当然,真实的资金被对背后管理的公司所管理。而零钱通呢?零钱通是一个具有“零钱收息”的好作用,也就是在微信零钱里日常的资金可以转入至零钱通里,然后有着利息收入。而零钱通本身并没有利息收入的能力,而是通过背靠着的“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是主要投资货币类产品的基金,比如国债、逆回购、银行储蓄、大额存单、银行理财、保险理财、信托等,属于中低风险等级理财。

当然,风险系数低,对于本金并没有影响。而零钱通就是作为一个链接微信零钱与背后货币基金的入口,相当于一个平台。2、把微信零钱转入零钱通有什么风险和好处?微信转入零钱通的好处就是,微信零钱里日常使用的资金能有利息收入,现在年化利率2.5%左右,一万元一年有着250元左右的利息收入。当然,零钱通里的资金相当于微信零钱的资金,在支付的时候,能即时支付。

各大银行纷纷推出扫码支付,它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影响大吗?

目前还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银行扫码支付在中国渐渐进入无现金支付时代的背景下,扫码支付成为主要方式。对于扫码支付这杯羹,又加了银行前来来“分享”。谈起扫码支付不得不提支付宝和微信,那银行对它们的影响大吗?1. 银行扫码支付随着人们支付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到了扫码支付的行列中。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了“龙支付”。

“龙支付”是整合了现有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等全系列产品。具备建行钱包、建行二维码、全卡付、龙卡云闪付、随心取、好友付款、AA收款、龙商户等八大功能。中国建设银行建行自主研发了二维码产品,支持二维码付款、二维码收款、二维码取款等功能,支持主扫、被扫。其中付款码采取TOKEN技术生成,每分钟动态更新,保障用户账户安全。

中国工商银行推出手机扫码取现快捷服务。推出的手机扫描二维码取现服务,客户无需使用银行卡,只需打开工行手机银行客户端中的“扫一扫”功能,扫描工行自动取款机(ATM)屏幕上显示的二维码,即可在工行遍及全国的ATM上轻松取现金。据统计,仅9月中旬以来就有数十万客户“扫码取现”,累计取现金额超过1.3亿元。2. 能不能造成影响银行扫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相比在手续费上有一定的先天“优势”,银行的个人二维码付款、收款均无手续费,而支付宝和微信要是想提现超出一定的金额,是需要付手续费的。

从使用习惯上讲,人们普遍选择的是微信和支付宝,特别是在今年支付宝红包雨等活动的影响下,支付成为扫码支付的不二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就会坐以待毙,在一些城市,银行的扫码支付也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活动,在一些大学校园内为了推广银行扫码支付,有些银行和校园周围的商户达成了合作,推行使用银行扫码支付,并给予不同金额的减免活动,让大学生们下载银联钱包等各种银行扫码软件,有意培养一种使用习惯。

用户无疑是微信、支付宝、银行所关注的焦点。2017年11月,微信的月度独立设备数是95573万台,支付宝是55280万台,银联钱包为618万台,差距还很大,从用户粘性上,微信的月度有效时间为186.3亿小时,支付宝为7.54亿小时,银联钱包数据未知,想必不会太高(不妨做几个参考,有道云笔记App,154万小时;央视新闻App,146万小时;百度糯米App,142万小时)。

从银联钱包的用户增长来看,2017年上半年,月度独立设备数整体呈下降态势,7月~11月,数据开始逐步增长,但2017年11月的数据也就比2016年12月的数据略高而已。从上面这个数据看,银行扫码支付和微信、支付宝无疑是存在差距的,所以用户层面并未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央行推出新规扫码将要限额的情况下,扫码支付也面临着新的改变,对于银行扫码支付是挑战也是机遇。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微信  支付  财付  平台  通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