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大咖老孟说:“研究需要分清楚手边事和天边事,空谈哲学上的大框架,不屑于谈具体的技术手段,是一种科研上的空想主义,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才能使科学研究向前推进,真正难的研究是在具体的问题上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创新。”PS:我只想在导师研究领域下开展自己的分支研究,一步步进行小的创新,这不是畏手畏脚,这是客观事实和稳步前进,也是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

05有计划才能有的放矢读硕读博一定要有自己的计划,有了计划才能按部就班,有的放矢。比如长远来看,做好博一到博四几年的计划;中期来看,做好博士每一年的计划;短期来看,做好读博中每个月、每周,甚至是每天的计划。之后按照计划去实施,你会发现自己收获的不仅是成功,更多的是喜悦、自信与成就感。博士大咖老刘说:“建议博一狠狠地努力一年,一是阅读大量文章,了解你的方向的研究内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二是学技术,做到可以和你的师兄师姐导师无障碍交流,提出新想法,独当一面。

博二可以开始写论文,但是不要写多,先写一两篇,找找感觉。写完论文后做项目,全流程跟进,期间不断学技术看文献,做完项目再集中写一波论文,然后基本就毕业了。”PS: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事还是多做计划比较好。06独立思考、独立研究才能行稳致远要会独立思考,尝试独立研究,有时候也要学会把导师的话当成耳旁风,有时候你的导师所说的可能根本就是错的,最可怕的就是那种啥也不懂还爱指挥的导师,如果再遇到个老实巴交,老师让做啥就做啥的学生,那研究生期间恐怕就没啥成果了,搞不好毕业都费劲。

所以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太过依赖他人。当然,如果是大牛导师,学术能力很强的,那还是要听的,不过到时给的只能是建议,具体的研究还需要自己去做,从长远来看,你需要脱离导师开展研究。博士大咖老肖说:“读博要养成自我意识,不要想着什么事都靠别人,靠导师,尤其是在学术上,导师带的学生很多,不会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指导你,尤其是在你的研究方向与导师研究方向有差异时,更要学会自我独立研究。

”PS:我自己的经验是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导师很多时候对你的研究是不懂装懂,与其随便指手画脚,不如自己独立研究来的痛快。结语当然,每个成为学术大咖的学者都会有自己成功的经验,或者自己总结出来的教训。除上述之外,还比如学者对科研问题的品味,对科研问题的认识,对自我能力的培养,或者科研心态,自身身体素养等也是影响一个人成为学术大咖的重要特质。

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有没有中年危机?

学术工作者如何做好科研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中年危机肯定有。只不过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中年”危机,在时间上来说,有可能会更晚一些。一般职场上说的“35岁”危机,我觉得对于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说,“45岁”危机的说法可能更合适。一些人才计划和基金项目也会卡45岁这个门槛。一般来说,博士毕业再做一期博士后,最年轻的也要30岁左右了。

这个时候,很多人才像小学徒一样刚刚出师,能拿到长期稳定职位的很少。很多高校是要求非升即走的,而一些研究机构现在也纷纷改制,建立下属公司。如果比较幸运的话,再用5到10年的时间就可以拿到编制(或者叫终身职位)。这个时候一般是介于35岁到40岁之间。但是,幸运的总是少数,如果到时候没有拿到长期职位(或者叫铁饭碗),很多人还需要再到国外镀金或者再做一期“特聘研究员”。

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最惨的是40到50岁这个阶段,遭遇裁员或者无法续聘。这个时候一般家里的老人都多多少少开始出现身体不好的迹象,小孩子又没有成年,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由于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专业方向往往很窄,社会需求很小。而且一般知识分子,多少都有些清高且眼高手低的毛病,让他们送外卖或者快递他们基本也做不来。

为什么现在中国安心做科研的人越来越少?

学术工作者如何做好科研

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一:繁重的经济压力。这是先决条件,科研人员也是普通人,也需要成家立业。国内生活经济成本高昂,尤其是房价高、医疗成本高,让科研人员长期陷入相对贫困状态。而国家对于科技研发的一线人员没有给予很好的安顿。对于科研工作,只有先解决经济压力,才能轻装上阵,遵循科研规律和个人兴趣,安安静静的搞科研。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压力  科研人员  科研机构  工作者  科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