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车企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中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如克莱斯勒沦落到被菲亚特收购,通用汽车次年破产(后变卖品牌重组),五十铃也因品控问题加上经济冲击而推出北美车市;其次还有消失的庞蒂克,土星,上汽合并南汽等等,欧洲也有诸多车企受到冲击,但是又如何了呢?从进入2000年开始,截止到2010年期间,汽车的价格几乎以每年5%-9%的比例下降;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原材料价格飙升的阶段中,车辆的价格也不例外的持续下探。

随后的十年更是以更高的比例下探,但是在这十年中的劳动力成本是持续升高的哦;理论上车企的压力会更大,这种现象要如何理解呢?原因其实再简单不过,DPI的增长等于汽车消费市场的体量的快速膨胀;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往往指一些暴利行业,早期的汽车生产销售也差不多,因为市场的体量很小则单车的利润率就要足够大。

今天的特殊车型比如房车仍有这种特点,以2020年全国2.81亿的汽车保有量,与房车10万多辆的保有量对比;这种车型的生产与改装厂商不追求单车利润,靠走量能活下来吗?但是随着DPI的增长决定了越来越多人都能消费得起汽车,那么适当降低利润率,以“薄利多销”的模式面对市场,得到的结果是既能扩大品牌影响力又能赚个盆满钵满,何乐不为?DPI的增速基本等于大宗消费品(不讨论房)的下探速度,所以才会出现人均开支配收入越来越多,而汽车的价格越来越低的现象,这是个很有意思但又普遍存在的现象。

目前可以说燃油汽车的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这点从新能源汽车即可得到印证。当一辆插电式混动汽车能做到综合品质与同级燃油汽车相当或更强,而且价格又相同的时候;燃油汽车的利润空间有多大也就显而易见了,因为这种车型保留了燃油汽车基础的五大总成,同时增加了电机、电控和动力电池组,电机的成本不低于普通内燃机,电控系统IGBT的成本也很高,动力电池组既然是混动小容量也是动辄数万元,为什么价格会相同呢?相信至此应该已经有答案了,答案就是现阶段仍然以燃油动力为核心的各大车企,其利润率还是很理想的;但原材料上涨的比例却不是那么夸张,标准大致如下。

橡胶轮胎再加3%各类钢材平均提升300元/吨芯片幅度暂时无法确定电解液成本提升幅度较大化工相关涨幅在个位数各类原材料成本的增长,归拢包堆能让一辆车的制造成本增加多少呢?也许是利润的十分之一,也许是某些外国品牌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是某些豪华品牌的上百分之一?不论多少似乎都能在利润空间内压缩,那么就绝对出现有些两种情况。

温和一些的情况是有实力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总成的车企可无视原材料增长带来的压力,车辆的价格是不会增长的;那么其他企业打造的同级车辆如果价格提升的话,这些没有竞争力的车难道不等于将市场份额拱手想让吗?所以不会有车企敢于上调车辆的价格,否则必然会被淘汰。激烈一些的情况则会是有技术实力的车企此时不升反降,结果必然是激活其他企业的“求生欲”;最终是压缩利润空间,继续在合理的调整范围内让车辆的价格越来越低。

所以不用担心原材料的上涨会造成汽车价格的上涨,这不太符合市场规律;至于有些企业因芯片产能不足而减产,那只能说明这些企业属于要被淘汰的那一撮。车用芯片曾经多是欧美日生产,大有垄断的意思;但本质还是采购的成本比自主研发生产的成本低,所以诸多自主品牌才会选择采购。但是欧美日韩迟迟不进入后疫情阶段,而是沦落于疫情而短期看不到转机的时候;为了稳定产能早已有些中企进行了研发与生产,打破技术垄断已经不是新闻了。

现在好多人买车都在等国6,那么对国4、国5都有什么影响?

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越来越严,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也越来越高。汽车尾气排放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所以,整治汽车排放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家对汽车排放标准已达国五标准。而北京已达京六排放。网传一些省市在2019年元月1日实施国六标准,但没有如约而至。是燃油不达标还是汽车技术不过关?不得而知。汽车排放标准以国三为分界线。

国三汽车增加了尾气处理系统,然后上升到国四到现有的国五。当国四国五实施时,国二随之淘汰。并且强制不允许上路。(黑车例外)。虽然国家调整了汽车使用年限,但是一般车辆真正使用15年以上并不多。何况I5年后一年两检。随着排放标准提高。15年的车能排放达标吗?达不了标的车子自动报废了。如果国六实施,那影响最大的是国三了,而现在国三车辆很多。

特别是柴油机货车,从08年开始到十五年后是2023年强制报废。货运市场的主力。预计2023年国三车辆大幅报废。特别是近几来,国三限行,限买卖已影响了国三的车辆。因此,国三自然淘汰势在必行。即使不淘汰,达不到排放标准也强制报废了。国三报废后,接着就是国四了。现在汽车销售是国五标准,即使国六实施,仍然有过渡期,国五近些年不会有问题的。

要限行,限买卖也只是国三,国四罢了。根据以上分析,购车的朋友,国六没实施之前。如果有需要购车,尽管去买,没多大影响。即使实施国六,至少先淘汰三和国四。总有几到十年内没问题,一台车又能用多少年呢?想买就买,不必等。如果国六出台,国七又不远了。难道永远等下去?要么别买燃油车,去买不靠谱的纯电动汽车吧。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展望  驾驶  智能  未来  影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