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月球潮汐力的影响,一些海洋生物随着海浪被冲到海岸之上在时刻发生着,但是在之前的漫长历史时间中,这些海洋生物要么重新回到海洋,要么不适应脱水的环境而死亡,而就在4亿年前的某一时刻,一些特殊的鱼类在反复地冲刷到海岸上之后,没有立即回到海水中,而是努力地去适应陆地上更充足的阳光、更温暖的环境,在这种外界环境变化的刺激下,身体新陈代谢水平明显加快,身体机能变得越来越强劲,于是越来越倾向于喜欢被冲刷到海岸去捕食、去“享受”,然后逐渐演化出了具有类似“足部”的肉鳍,在岸边的生活能力和捕食效率更高,成为陆地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祖先。

从海洋到陆地,这是智慧文明产生的第三步。动物从海洋到陆地,其发展演化速度不断加快,地球上出现的几次生物大爆发,都与新环境的演变有直接的关系。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不断进化过程中,那些身体更加灵活、适应环境能力更强的生物,最终在地球各种自然灾难和剧烈气候变化过程中幸存下来,脑容量日益增加,智力水平也随之提升,体型也相应变大。

随着6500万年前小行星的撞击,当时在地球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恐龙灭绝,给智力更高的哺乳动物提供了舞台和空间,然后类人猿在这些哺乳动物之中显现了突出优势。后来,在类人猿中相继出现了分化,一些不满足于在森林里行动和捕食的群体,比如腊玛古猿,逐渐进行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也从森林走向与草原的交界地带,不但拓展了生存空间,也逐渐找到了另外一种生存的方式,那就是与自然进行“抗争”,改造和重新适应自然环境,从而更加有利于自己种群的发展。

以直立的方式从森林走向草原,这是智慧文明产生的第四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人类智慧文明形成的催化剂人类智慧文明的形成,除了刚才分析的历史进程提供的时间保障之外,还有一些必须的条件,使人类与其它动物能够根本区分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脑容量的攀升。这个是首要的生理基础。脑容量的提升,意味着接收、处理和反馈外界刺激信息的能力和效率的增加,为更好地适应和改造自然、提升与其它动物的生态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这个是智慧文明产生的前提和主要判断标准。人类祖先在与自然博弈的过程中,以脑容量提升为基础,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去延伸和拓展自己的能力,先是利用自然形成的工具,来达到捕猎和生活的需要。后来在此基础上,能够利用自然环境下的相关物质条件,创造更加适合使用、更加有效、更方便携带的人工工具,工具的原料也从石器、木材逐渐发展为金属和合金等。

三是学会利用和保存火种。这个是推动智慧文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会利用和保存火种,要比制造和使用工具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得多。学会了这个技能,人类祖先不但更加高效地制作食物,减少疾病发生,而且还能够创造更加温暖的生活环境、阻止大型动物的入侵,同时还可以利用火来烧荒,拓展生存空间,为农业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语言的产生。各种动物之间都会有特定的方式进行交流,只不过这些方式有的是本能、有的是信息素、有的是气味或者声音,只有人类是用一定的逻辑和发音规律来组织这种交流方式的。语言的产生,使得人类文明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交流效率越来越高,后来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是建立在语言交流和后续文字记载的基础之上。黑猩猩使用工具和智慧文明的差别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对野生动物进行观测时,发现了不少可以利用工具的案例。

比如,黑猩猩可以利用树枝掏白蚁、巴拿猴利用石块砸碎坚果壳、卷尾猴用树枝驱赶蛇虫等,这是否意味着它们已经具备了智慧文明产生的基础条件了呢?实际上并不是,通过刚才的分析,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智慧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这个制造和使用工具,前提是“制造”,“使用”是方式,“制造”是利用现有的材料,对之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改造,使之更加有效地去加以应用,而不是简单地去使用即有材料,这一点是最本质的区别。

黑猩猩可以利用树枝掏白蚁、巴拿猴利用石块砸碎坚果壳、卷尾猴用树枝驱赶蛇虫,这些案例中,它们所使用的工具,并非是通过制造而来,而是多数是利用现成的材料,也就是说拿来就用,这只能表明它们具备比其它大多数动物有较高的智力水平,与智慧文明产生的条件还相差甚远。另外,黑猩猩会使用工具,只是在较高智力上的一种本能反应,很多都是出于模仿,比如对人类行为方式的模仿,这是一些高级哺乳动物所具有的一种能力。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工具  黑猩猩  猩猩  全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