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和智慧文明相比,这种行为方式并非出于自发,不能代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重要节点和阶段。更重要的是,黑猩猩不具备智慧文明形成的其它催化条件,比如学会和保存火种、语言的交流等等,这似乎是作为比人类历史还要长的它们,始终无法逾越的鸿沟。总结一下黑猩猩也会使用工具,表明它们拥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而人类智慧文明的产生,是各种历史条件、自身因素和外在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具备客观的必然性,也有难以复制的偶然性,不能因为黑猩猩具有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丁点儿相似点,就说明它们具备了进化为智慧文明的条件。

连猩猩都打不过,人类这么弱,人类祖先是怎么活下来的?

从战斗力的角度看,人赤手空拳与大猩猩打架胜率几乎为零,这一点仅仅是从大猩猩一拳甚至可以打碎防弹玻璃就能看出来了。不但是大猩猩,人赤手空拳与大多数同体型的野生动物PK,落败的通常都是人类。那么问题来了,人类的战斗力如此之弱,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从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人类的祖先在如今的地球上,如果找一种与人类基因最为接近的动物,许多小伙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黑猩猩。

从网上的许多文章中,我们能够找到许多关于“人与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9%”的说法。但是,这个说法如果放在20世纪的80年代以前是有据可查的,因为这个数据是在1975年《科学》杂志上的一篇名为《人类和黑猩猩的进化在两个层面上》的论文上找到的。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科学家并未完成对人类和黑猩猩的全部基因测序,因此当时的数据是基于人和黑猩猩部分基因的比对得出来的。

而最新的数据是在2005年科学家对黑猩猩完成了全部的基因测序(2001年人类的基因测序已经结束)之后,再与人的基因进行了全部的比对得出的,结果是72%。所以,以后不要再说人与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9%,因为另外的1%并不能将人和黑猩猩彻底地分离开来。从目前考古界和科学界对已发现的化石的分析看,人类的祖先与黑猩猩至少在700万年前就已经分道扬镳了,原因是科学家在中非发现了一个最早的人科头骨化石,通过对化石进行的年代测量得出,该化石生存的年代约为600-700万年前。

正是这700万年前的独立演化,才造就了人类与黑猩猩如此之大的差异。虽然关于人类的起源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但是科学家们通过对生活在距今约440万年前始祖地猿的化石分析得出,始祖地猿是最早的人科动物。不过,始祖地猿并不是人类最早的直系祖先,目前科学界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在距今约300万年前出现的南方古猿才是人类最早的直系祖先。

从始祖地猿到南方古猿,人类祖先是如何度过的?从始祖地猿出土的地质层看,它们还像现在大多数的灵长类动物一样生活在密林之中,而且主要的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并且它们的大脑只有现代人的不足20%大小。如此小的大脑,再加上始祖地猿所处的地质层中,没有发现任何的器具,它们是如何躲避猛兽的呢?答案就在习性里,由于始祖地猿生活在密林之中,而且食物以植物的果实为主,所以,它们属于树栖动物。

在树上能够采集到各种各样的野果,同时也能规避陆地上的猛兽,而且密林也有利于它们躲避来自天空中的猛禽。就这样,始祖地猿靠着树上的生活慢慢的进化着。到了距今约360万年前,一部分的地猿进化成为了阿法南方古猿,此时的它们依然生活在密林之中,靠着与地猿同样的树上生活来躲避危险。一直到距今约300万年前,一部分的阿法南方古猿走出密林来到宽阔的草原之后才进化出了南方古猿。

从已发现的南方古猿的化石看,虽然当时的它们脑容量只有现代人的35%左右,但是,相比较地猿,它们已经聪明了不少。尽管如此,人类文明的起点是石器时代,而石器时代是从距今约280万年开始的,那么从300万年前-280万年前,这20万年的时间内,没有工具,将自己暴露在草原之上的南方古猿是怎么度过的呢?科学家通过电脑模拟南方古猿的惯性和运动学得出,此时的南方古猿已经具备了直立行走的能力,而直立行走相比较屈膝行走能省下一半左右的能量,再加上不用经常的在树上攀爬和上下树,这也就意味着南方古猿对能量的需求降低了。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工具  黑猩猩  猩猩  全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