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的话,无论是ofo小黄车还是摩拜单车都已经退出了,国外市场综合来看的话,出海算得上是一个失败,同时也烧掉了不少钱。摩拜单车的海外关闭,其实并不能算得上是摩拜单车的失败,目前来看摩拜单车相比于小黄车来说,运营还都算比较健康,与此同时在受到了美团的收购之后,其实美团对于阿摩拜单车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够为美团提供千万级别的订单入口量就已经可以了,完全可以转化成广告的营销费用。

而目前来说摩的摩拜单车在这方面也做得确实不错,毕竟即便是摩拜单车没有小黄车那样量大,但依旧还有着七八百万的日,订单入口量。综合来说的话,摩拜单车算得上是这一场大战中的唯一幸存者,也是唯一能够目前来说良性运转的幸存者,小黄车已经被押金折腾的起不来了,而哈罗单车借助于支付宝体系,目前的路也是走的比较稳重。

摩拜单车最终会和ofo合并吗,如果合并的话又会有什么影响

谢谢诚邀。摩拜与ofo的合并是必然,但这只是少数人的狂欢,多数人将是“被宰割”的对象,这就是资本逐利的本性使然!也许历史有惊人相似的地方,我们在“打着互联网”幌子下,已经有了这样的先例,为互联网泡沫经济铺平了道路,大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践踏”之旅。可是看似“繁荣昌盛”的背后,以“互联网为中心”裙带资本主义,其实从来都是“先养后宰”,合并只不过是“宰割”用户的开始,肥了资本方。

滴滴与快的合并为摩拜与ofo提供了“恶例”众所周知,当年的滴滴与快的也是现在摩拜与ofo一样的路径,先是各自采取“烧钱补贴”模式,迅速占领市场,从而获得大量的用户与市场规模。刚刚开始时,广大的用户群体得到了滴滴和快的的“补贴”的福利,但当用户习惯培养起来以后,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只是“诱饵”,资本的本性就是“垂钓”用户上钩。

当时光来到2017年时,合并的滴滴与快的不再是“傻乎乎”撒钱的主,也没有了昔日的豪气,更没有了“你追我赶”地以用户利益为中心,而是以用户的钱包为中心。如今,事实上在多数城市,滴滴的车费实际上高于出租车,乘客成为了“独家宰割”对象。与此同时,滴滴司机也成为滴滴公司的赚钱工具。事实上,滴滴与快的的合并就是背后的资本在驱动,而非真正的在做企业。

投资人的大量资金投入,是该到回炉的关键时期,投资人的钱从来不是做慈善的。资本方的钱一分不会少。要么靠IPO圈钱,甩掉包袱,要么靠宰割用户赚钱。滴滴与快的无疑为摩拜与ofo合并提供了“恶例”。摩拜与ofo合并可能出现单车出行“辛迪加”呈上,合并后的滴滴打车,不外乎是互联网出行的的“辛迪加”,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行业垄断寡头。

与其说是独角兽企业,还不如说是新的“印钞公司”。实际上,对于用户和行业来说,并不是好事。如今我们再来看合并后的滴滴,出行场景并没有创新发展,用户利益并没有因此得到保障。并没有带来三方利益增长,而资本方成为了唯一赢家!而摩拜与ofo的未来之路,也是合并。其目的不外乎两点:1.为IPO圈钱提供可能,为资本方回本与赚钱提供可能;2.为正真盈利做准备,宰割用户是必然。

换句话说,摩拜与ofo的合并,直接结果是资本营造单车市场的“辛迪加”,是资本的甩包袱与撤离的前兆,最终买单的是用户一方!摩拜ofo的合并最大赢家是资本方输家是用户如上面的两点分析,摩拜与ofo的合并,事实上是资本方撤离的重要的一步,是资本回炉与抽离的热身赛,而非单车出行的正常市场竞争。所以,摩拜与ofo的合并最大的赢家是资本方,最大的输家肯定是用户群体,也许还有未来的散户投资者。

ofo、摩拜、哈罗现在怎么样?摩拜被美团收购后,目前共享单车市场格局是什么样的?

创新观察者一刘认为,目前共享单车的行业格局扑朔迷离,说三足鼎立,恐怕摩拜和小黄车都站不住脚。7月2号,艾媒咨询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关注度虽然有所下降,但热度不减。1月7日,一汽宣布与摩拜单车合作,摩拜共享汽车开始上线。3月初,小黄车获得阿里领投,蚂蚁金服跟投的8.66亿美元的E2-1轮融资。

3月13日,哈罗单车率先在全国推行信用免押模式,随后摩拜和小黄车都跟进。4月3日,美团27亿美元全资收购摩拜单车,管理团队留任,但25天后原CEO王晓峰离职,创始人胡玮炜出任CEO。5月,由于资金紧张,小黄车开始发动员工售卖车身广告,企图从B端寻找大规模变现的可能和途径。6月1日,永安行公告披露,哈罗单车获得蚂蚁金服领投,苏创投、建银国际等跟投的20.6亿元全新一轮融资。

6月初,众多媒体曝出小黄车资金链紧张,总部开始大规模裁员,高管变动,COO张严琪离职的新消息,但小黄车予以否认。6月17日,小黄车宣布,b2b营收突破1亿,全国百城盈利。但这点收入与其承担的债务来说是杯水车薪。以上事件,或许揭示了共享单车行业格局的变动。但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共享单车行业,小黄车和摩拜的两强格局稳定,不过这是基于5月份的行业数据作出的判断。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5月份的时候,小黄车的月活是2937.7万,摩拜单车是2526.6万,哈罗单车只有529.1万,哈罗单车与前两者差距悬殊。但两个月之后,哈罗单车COO韩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现在哈罗单车日订单量接近2400万,已居共享单车行业首位。不仅如此,阿里巴巴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在上课时更是透露,哈罗单车日订单数已经超过摩拜和小黄车的总和。

另据哈罗单车给第一财经的数据,他们是在6月27日傍晚的时候,日订单数量突破2400万的。正因为如此,共享单车的行业格局,才显得扑朔迷离,难以判断。5月份的时候,哈罗单车月活还只是小黄车的一个零头,但两个月之后,哈罗单车的订单量已经超过2400万,并且超过前两者的总和,那这个月活起码超过3000万。也就是说在这两个月当中,哈罗单车实现了爆发性的增长,从500万到3000万,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跨越。

两个月前,自行车共享的行业格局是两个哥哥带一个弟弟。两个月后,两个哥哥都成了弟弟。如果哈罗单车公布的数据是真的,那么说自行车共享是三足鼎立的国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老大是二三阶之和,已经完全占据了行业领先地位。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黄啸的赛车令人担忧。摩拜单车找到了美团的靠山,哈罗逆袭成功后将继续领跑。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摩拜  单车  入驻  国家  开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