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第七世代的主机御三家都开始发展自己的体感外设,索尼PS3对应的PS Move,微软XBox360对应的Kinect,任天堂Wii对应的控制器(俗称鸡腿)、平衡板(Wii Balance Board)等。这些需要借助特殊体感才能正常游玩的游戏也常常是独占游戏。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任天堂公布了新型号Switch,即Switch Lite,这款精简版的游戏机在原版基础上去掉了很多功能,特别是手柄不再支持可拆卸,没有红外感应器与HD震动,这意味着即便是Switch Lite同样兼容Switch的游戏,但是同一款游戏在这两款游戏机上面体验可能完全不同,甚至无法游玩。

4.团队问题有一些较小的团队,由于人数不足、技术有限、时间紧迫等多种原因,没有能力开发多个版本。Falcom社长近藤季洋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知名RPG游戏《伊苏》系列的最新作《伊苏9》为何只有PS4版本,别无其他,只是Falcom没有开发Switch游戏的能力而已。5.无法移植其他平台PS3使用的是特殊的Cell处理器,不仅开发游戏非常困难,而且想要将游戏移植更是难上加难,因此PS3平台上面的移植游戏较少。

还有一些是像XBox360版的《忍者龙剑传2》官方称丢失了部分源代码,并且版权在微软手中,因此也无法移植到其他平台。游戏为何要跨平台跨平台游戏与移植游戏同一款游戏在多个游戏平台发售,这样的游戏叫做跨平台游戏,通常在游戏发售前都会标明该游戏未来发售的游戏平台。如果在游戏发售后再登录其他游戏平台,新登录的平台版本的游戏通常称之为移植游戏。

跨平台原因游戏跨平台的原因并没有游戏独占的原因那么复杂,目的很简单,多发行一个平台就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销量。现如今电子游戏的研发费用与宣传费用日益增加,而销售定价大多数依旧保持在传统的59.99美元范围内,想要在避免因涨价而遭受玩家口诛笔伐的前提下收回成本并试图盈利,增加游戏销量无疑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对于3A大作这样的游戏,传言R星(Rockstar Games)耗时8年烧掉8亿美金制作的《荒野大镖客2》,一旦失败,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显然从结果上看它成功了。但是曾经的硬件巨头世嘉也曾在《莎木》上耗费巨资,结果却叫好不叫座,最终世嘉被《莎木》拖垮,宣布退出硬件市场转为软件开发商。《最终幻想》之父坂口博信也曾在2000年耗费1.5亿美元的巨资带头开发《最终幻想》系列电影,没想到这次堪称史克威尔(SQUARE)公司经营史上最大的一次风险投资惨遭滑铁卢,受到重创的史克威尔(SQUARE)最终与日本国民级RPG《勇者斗恶龙》(DQ)的开发商艾尼克斯(ENIX)合并,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史克威尔·艾尼克斯(SQUARE ENIX),即玩家口中的SE。

那些体量较大的游戏制作厂商都在游戏平台的选择方面小心谨慎,体量较小的游戏制作厂商、工作室、独立开发团体更是如此。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没有相对稳定的靠山,没有平台给予的政策照顾,独占的风险会非常大,稍不留神便会万劫不复。多平台发售,包括之后的移植到其他平台,都是为了增加游戏销量。并不是每一位玩家都拥有索尼、微软和任天堂三家的游戏机的,多数玩家只有其中一台。

对于数字版游戏来说,连实体光盘(卡带)的材料费用、生产加工费用、销售渠道费用都可以节省下来,卖一套游戏挣一份钱,只要用户数量足够多,带来的利益足够弥补开发商多平台和移植所耗费的额外成本,那么这笔买卖就可以考虑。这也是很多游戏厂商宁愿让Steam抽成30%也要登录Steam商城的原因。哪些游戏会移植不少人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是否能够在我所拥有的平台上玩到某款游戏?”。

现在多数游戏在发售前的宣传中都会注明发售平台,没有提及到的平台那么可以认定为首发无望了。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等待该游戏的移植。至于时间,一年?十年?永远?都很难说。只能结合上文提到的,根据游戏制作商与游戏平台厂商的具体情况分析。像索尼第一方工作室的《战神》,任天堂自家的招牌《塞尔达》,微软独占杀手锏《光环》都是不会移植的!然而我们也会看到:Only On PlayStation的《仁王》在PC平台推出了《仁王 完全版》索尼资助的独占交互大作《底特律:成为人类》将要登录PC平台并在EPIC商城独占1年任天堂在手机上推出了《超级马里奥跑酷》和《马里奥医生世界》微软的跨平台战略基本上已经打通了Windows与XBox,多数游戏基本上已经实现了跨平台,连《光环》都不例外。

 5/7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移植  Steam  手游  steam  ios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