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名校排行

1清华2北大3南开4复旦5江苏第9是厦门大学

中国名校排行

2,2019全国大学最新排名是怎样

00:00 / 00:17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大学我知道

2019全国大学最新排名是怎样的

3,全国师范大学排名2019最新排名是怎样的

2019全国师范大学排名如下:在以上公布的中国校友会网2019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中,北京师范大学雄居中国师范类大学排行榜榜首,全国高校排名第19名,是中国大陆地区综合办学实力最强的师范类大学。师范大学,是中国的设置历史最为悠久的专类大学,传统意义上的“师范大学”,主要是指培养各类师资力量的高等院校,但就现代意义来讲,“师范大学”不仅担负着培养高水平的师资使命,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更被赋予了一种全新意义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的标识。现在的师范大学正由过去单一的培养文、理、工、教人才向更为全面的综合性大学拓展。师范大学是最接近教育本质的大学。截至2019年全国现共有师范类高等院校143所,其中国家双一流工程高校共有6所,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共有4所,省属重点共有33所。

全国师范大学排名2019最新排名是怎样的

4,天津大学和中南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四个学校2019年度最新综合实力排名如何

感谢邀请。近期软科发布了201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一时间都引爆了全国网友的热议,大家也可以从朋友圈里面看到关于这份大学的排行,软科发布的大学排行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每年高考填报志愿都可以供许多学生和家长进行参考,软科对于国内大学排名的依据也主要是从生源质量上,这就意味着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地区以及华东地区的高校占据很大的优势,而偏远地区的高校则不然。那么具体排名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看看。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从上面的排名我们可以看出来,国内高校第一集团仍然是清华北大两所高校,毕竟这两所高校的实力要高于其他高校很多,但是清华还是主攻工科,重点放在高端科研的探索,而北大则是以文理为主,清华要比北大占了一些便宜排名要高也很正常。比较有争议的第3名在这份榜单当中是浙江大学,也算名副其实。前10名的其他高校主要还是一些老牌强校,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研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名提升,中山大学排名第九,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十,也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榜单当中的高校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母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每个大学的排名都有不同的标准,如果认为自己所在的高校排名低了,其实也很正常,毕竟有一定的误差,这也是在做难免,不过从整体来看,大学的排名还是比较客观的。
感谢邀请。近期软科发布了201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一时间都引爆了全国网友的热议,大家也可以从朋友圈里面看到关于这份大学的排行,软科发布的大学排行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每年高考填报志愿都可以供许多学生和家长进行参考,软科对于国内大学排名的依据也主要是从生源质量上,这就意味着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地区以及华东地区的高校占据很大的优势,而偏远地区的高校则不然。那么具体排名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看看。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从上面的排名我们可以看出来,国内高校第一集团仍然是清华北大两所高校,毕竟这两所高校的实力要高于其他高校很多,但是清华还是主攻工科,重点放在高端科研的探索,而北大则是以文理为主,清华要比北大占了一些便宜排名要高也很正常。比较有争议的第3名在这份榜单当中是浙江大学,也算名副其实。前10名的其他高校主要还是一些老牌强校,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研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名提升,中山大学排名第九,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十,也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榜单当中的高校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母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每个大学的排名都有不同的标准,如果认为自己所在的高校排名低了,其实也很正常,毕竟有一定的误差,这也是在做难免,不过从整体来看,大学的排名还是比较客观的。中国师范类大学不少,一共有140多所。这些师范类大学中,985大学有两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11大学有: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在双一流名单里,又增加了首都师范大学的名字。因此,全国师范类大学的前十名都在这里。我认为的排名是这样:1.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所以北京师范大学跟北大是一家人。北京师范大学不单纯是个师范大学,在科研方面,文理科都不输那些综合性院校。我刚做的统计,在文科类的排名里,北师大可以排第五,在清华之后。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进入了A类,遥遥领先于其他师范类学校。还要北师大是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学校,这点傲视群雄,连清华也要甘拜下风。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另一重镇上海的第一师范大学,它的历史不长,是建国后几所院校的部分系合并而成的,不过这几所院校来头不小,圣约翰大学,中国最好的教会大学、浙大、同济、复旦、光华大学等,都是著名大学,因此,一开始它的起点就很高,1959年就被评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2个A类学科。华东师大虽然没有出诺贝尔奖奖获得者,也培养了很多名人,比如周有光,吕思勉等,现在著名的知性主持人董卿也是华师大毕业的。3.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是党在东北建的第一所高校,它一开始叫做“东北大学”,现在的东北大学另有其主,由于好几个学校都曾叫过东北大学,当时为了争夺这个名号,大家颇争执了一阵,不过这里就不表了。后来改为东北师范大学,曾经改为吉林师范大学,最后又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在1981年,东北师大就首批有了硕士和博士点,1996年首批进入211大学名单。现在大家已经感受不到东北的厉害了,从建国以后到本世纪前,东北一直我国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能源基地、战略要地,也是科教的高地。比如,历史上短暂又辉煌的哈军工,直到今日还很厉害的哈工大,大连理工大学等,作为东北的第一师范大学,东北师大自然在国内地位很高。不过,随着东北经济的衰落,东北的大学整体也有衰落。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6个A类。4.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历史悠久,出身名门,最早的是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这个学校早已没有,但在1992年,有人启用了三江大学这个名字办了一所民办高校,现在基本是民办高校的龙头。后来,又合并了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的一些院系,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南京民国最著名几所高校的孩子,所以也是备受重视,跟东北师大的待遇一模一样,一个是工业老大哥那里的白富美,一个是前政治文化中心的大家闺秀,也是1981年有博士、硕士点,1996年入选211大学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也同样获得了6个A。从长远来看,南师大会超过东北师大。5. 首都师范大学。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谁是最被忽视的大学之一,里面就有首都师范大学。在中国第一师范的光环下,首都师范一直像个不起眼的小丫头,没人注意,直到第四轮学科评估时,大家才惊讶地发现这个小丫头相貌清丽,不输名门闺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在学科评估中有5个A类:马哲、教育学、世界史、美术和中文。首都师范的崛起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它在北京。房子最关键的因素是地段、地段和地段,对大学来说,地段也是极为重要,比如去了西安的交通大学跟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学差距越来越大。好地方容易吸引人,北京也财大气粗,它名下的大学都是进步神速。在将来,也许首都师范的排名还会上升,当然,现在它的录取分数线已不低,俨然是名校的录取线了。6.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也是我国的一个教育大省,高校众多,历史悠久。原因是武汉是九省通衢之路,经济发达,思想活跃,是我国中部的一个中心。华中师大地位略逊于东北师大和南师大,是2005年进入的211名单。不过华中师大有一个值得说的地方,它是在中原大学的教育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中原大学的创始人之一是邓小平。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中师范大学获得了4个A。7. 华南师范大学。看名字就知道,跟华中师大是类似,华南师大是华南地区最好的师范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8.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看着跟师范好像没关系,其实它是个合并校,是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一看西南师范大学,大家就明白了,就是军区概念,每个地区的一个最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类。9.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中国的地理中心,古都,西部的教育重地。曾经,长安像钻石般闪亮,西安带了点祖上的荣光,但平实了很多。同西交大一样,还可以,有底蕴,但不是众人的目光所在。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10. 湖南师范大学。曾经的文脉之地,岳麓书院,朱熹坐而论道,大儒云集,文脉绵长,到了民国,建立了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后来演变为湖南师大。湖南三江四水,虎踞龙盘之地,各种文化在此交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的一个文化中心,在近代更是涌现了许多人物,领袖。但现在,不知为何,不论经济还是文化,都缺少了声音,湖南的大学相比其他省份,进步不明显,湖南师范大学也泯然众人矣。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以上十所师范大学,各有其不凡之处,才貌俱佳,希望各位考生努力,看看能折哪朵花魁!
感谢邀请。近期软科发布了201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一时间都引爆了全国网友的热议,大家也可以从朋友圈里面看到关于这份大学的排行,软科发布的大学排行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每年高考填报志愿都可以供许多学生和家长进行参考,软科对于国内大学排名的依据也主要是从生源质量上,这就意味着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地区以及华东地区的高校占据很大的优势,而偏远地区的高校则不然。那么具体排名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看看。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从上面的排名我们可以看出来,国内高校第一集团仍然是清华北大两所高校,毕竟这两所高校的实力要高于其他高校很多,但是清华还是主攻工科,重点放在高端科研的探索,而北大则是以文理为主,清华要比北大占了一些便宜排名要高也很正常。比较有争议的第3名在这份榜单当中是浙江大学,也算名副其实。前10名的其他高校主要还是一些老牌强校,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研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名提升,中山大学排名第九,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十,也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榜单当中的高校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母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每个大学的排名都有不同的标准,如果认为自己所在的高校排名低了,其实也很正常,毕竟有一定的误差,这也是在做难免,不过从整体来看,大学的排名还是比较客观的。中国师范类大学不少,一共有140多所。这些师范类大学中,985大学有两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11大学有: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在双一流名单里,又增加了首都师范大学的名字。因此,全国师范类大学的前十名都在这里。我认为的排名是这样:1.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所以北京师范大学跟北大是一家人。北京师范大学不单纯是个师范大学,在科研方面,文理科都不输那些综合性院校。我刚做的统计,在文科类的排名里,北师大可以排第五,在清华之后。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进入了A类,遥遥领先于其他师范类学校。还要北师大是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学校,这点傲视群雄,连清华也要甘拜下风。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另一重镇上海的第一师范大学,它的历史不长,是建国后几所院校的部分系合并而成的,不过这几所院校来头不小,圣约翰大学,中国最好的教会大学、浙大、同济、复旦、光华大学等,都是著名大学,因此,一开始它的起点就很高,1959年就被评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2个A类学科。华东师大虽然没有出诺贝尔奖奖获得者,也培养了很多名人,比如周有光,吕思勉等,现在著名的知性主持人董卿也是华师大毕业的。3.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是党在东北建的第一所高校,它一开始叫做“东北大学”,现在的东北大学另有其主,由于好几个学校都曾叫过东北大学,当时为了争夺这个名号,大家颇争执了一阵,不过这里就不表了。后来改为东北师范大学,曾经改为吉林师范大学,最后又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在1981年,东北师大就首批有了硕士和博士点,1996年首批进入211大学名单。现在大家已经感受不到东北的厉害了,从建国以后到本世纪前,东北一直我国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能源基地、战略要地,也是科教的高地。比如,历史上短暂又辉煌的哈军工,直到今日还很厉害的哈工大,大连理工大学等,作为东北的第一师范大学,东北师大自然在国内地位很高。不过,随着东北经济的衰落,东北的大学整体也有衰落。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6个A类。4.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历史悠久,出身名门,最早的是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这个学校早已没有,但在1992年,有人启用了三江大学这个名字办了一所民办高校,现在基本是民办高校的龙头。后来,又合并了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的一些院系,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南京民国最著名几所高校的孩子,所以也是备受重视,跟东北师大的待遇一模一样,一个是工业老大哥那里的白富美,一个是前政治文化中心的大家闺秀,也是1981年有博士、硕士点,1996年入选211大学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也同样获得了6个A。从长远来看,南师大会超过东北师大。5. 首都师范大学。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谁是最被忽视的大学之一,里面就有首都师范大学。在中国第一师范的光环下,首都师范一直像个不起眼的小丫头,没人注意,直到第四轮学科评估时,大家才惊讶地发现这个小丫头相貌清丽,不输名门闺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在学科评估中有5个A类:马哲、教育学、世界史、美术和中文。首都师范的崛起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它在北京。房子最关键的因素是地段、地段和地段,对大学来说,地段也是极为重要,比如去了西安的交通大学跟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学差距越来越大。好地方容易吸引人,北京也财大气粗,它名下的大学都是进步神速。在将来,也许首都师范的排名还会上升,当然,现在它的录取分数线已不低,俨然是名校的录取线了。6.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也是我国的一个教育大省,高校众多,历史悠久。原因是武汉是九省通衢之路,经济发达,思想活跃,是我国中部的一个中心。华中师大地位略逊于东北师大和南师大,是2005年进入的211名单。不过华中师大有一个值得说的地方,它是在中原大学的教育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中原大学的创始人之一是邓小平。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中师范大学获得了4个A。7. 华南师范大学。看名字就知道,跟华中师大是类似,华南师大是华南地区最好的师范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8.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看着跟师范好像没关系,其实它是个合并校,是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一看西南师范大学,大家就明白了,就是军区概念,每个地区的一个最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类。9.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中国的地理中心,古都,西部的教育重地。曾经,长安像钻石般闪亮,西安带了点祖上的荣光,但平实了很多。同西交大一样,还可以,有底蕴,但不是众人的目光所在。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10. 湖南师范大学。曾经的文脉之地,岳麓书院,朱熹坐而论道,大儒云集,文脉绵长,到了民国,建立了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后来演变为湖南师大。湖南三江四水,虎踞龙盘之地,各种文化在此交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的一个文化中心,在近代更是涌现了许多人物,领袖。但现在,不知为何,不论经济还是文化,都缺少了声音,湖南的大学相比其他省份,进步不明显,湖南师范大学也泯然众人矣。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以上十所师范大学,各有其不凡之处,才貌俱佳,希望各位考生努力,看看能折哪朵花魁!有关高校排行榜的问题,争议似乎越来越多。今年之前公布的两个高校排行榜,第一个世界大学排行榜因为清华北大的断崖式下跌而倍受关注;接下来公布的软科最好大学排行榜,又因为东华理工大学的就业数据没错而饱受诟病。现在公布的泰晤士大学排行榜,也算是公认的四大大学排行榜之一,但排名的结果似乎跟大家的印象有很大差别。先不说武汉大学的问题。先看看该榜单对国内高校的排名,清华北大位列前二,这是各大排行榜的共识,位次差别也不大,华东五校分列三到七位,也不出意外,第三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93,这也是中国大陆高校仅有的排进前100的高校。但是前面这七所高校与其他高校的差距就很大了,排在第八的武汉大学也在300名开外,让人惊讶的是南方科技大学,排在了大陆高校第十,而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高校基本500名开外,体现出来的差距似乎过大。所以总体上感觉这个排名不是特别靠谱。武汉大学在绝大多数榜单中的排名都在10到15名,能够进入前十的时候不多。在他之前的很多时候是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有时候同济和华中科技大学会排在他前面。武汉大学的优势是学科种类齐全,优势学科多,比如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武汉大学共有19个A类学科,位居全国高校第七,但是A+学科只有四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作为一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缺少优势的基础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似乎缺少一些说服力。虽然说武汉大学排在第八位也不算过分,但是与其他同层次高校差距过大似乎不合常理。
感谢邀请。近期软科发布了201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一时间都引爆了全国网友的热议,大家也可以从朋友圈里面看到关于这份大学的排行,软科发布的大学排行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每年高考填报志愿都可以供许多学生和家长进行参考,软科对于国内大学排名的依据也主要是从生源质量上,这就意味着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地区以及华东地区的高校占据很大的优势,而偏远地区的高校则不然。那么具体排名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看看。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从上面的排名我们可以看出来,国内高校第一集团仍然是清华北大两所高校,毕竟这两所高校的实力要高于其他高校很多,但是清华还是主攻工科,重点放在高端科研的探索,而北大则是以文理为主,清华要比北大占了一些便宜排名要高也很正常。比较有争议的第3名在这份榜单当中是浙江大学,也算名副其实。前10名的其他高校主要还是一些老牌强校,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研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名提升,中山大学排名第九,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十,也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榜单当中的高校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母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每个大学的排名都有不同的标准,如果认为自己所在的高校排名低了,其实也很正常,毕竟有一定的误差,这也是在做难免,不过从整体来看,大学的排名还是比较客观的。中国师范类大学不少,一共有140多所。这些师范类大学中,985大学有两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11大学有: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在双一流名单里,又增加了首都师范大学的名字。因此,全国师范类大学的前十名都在这里。我认为的排名是这样:1.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所以北京师范大学跟北大是一家人。北京师范大学不单纯是个师范大学,在科研方面,文理科都不输那些综合性院校。我刚做的统计,在文科类的排名里,北师大可以排第五,在清华之后。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进入了A类,遥遥领先于其他师范类学校。还要北师大是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学校,这点傲视群雄,连清华也要甘拜下风。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另一重镇上海的第一师范大学,它的历史不长,是建国后几所院校的部分系合并而成的,不过这几所院校来头不小,圣约翰大学,中国最好的教会大学、浙大、同济、复旦、光华大学等,都是著名大学,因此,一开始它的起点就很高,1959年就被评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2个A类学科。华东师大虽然没有出诺贝尔奖奖获得者,也培养了很多名人,比如周有光,吕思勉等,现在著名的知性主持人董卿也是华师大毕业的。3.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是党在东北建的第一所高校,它一开始叫做“东北大学”,现在的东北大学另有其主,由于好几个学校都曾叫过东北大学,当时为了争夺这个名号,大家颇争执了一阵,不过这里就不表了。后来改为东北师范大学,曾经改为吉林师范大学,最后又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在1981年,东北师大就首批有了硕士和博士点,1996年首批进入211大学名单。现在大家已经感受不到东北的厉害了,从建国以后到本世纪前,东北一直我国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能源基地、战略要地,也是科教的高地。比如,历史上短暂又辉煌的哈军工,直到今日还很厉害的哈工大,大连理工大学等,作为东北的第一师范大学,东北师大自然在国内地位很高。不过,随着东北经济的衰落,东北的大学整体也有衰落。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6个A类。4.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历史悠久,出身名门,最早的是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这个学校早已没有,但在1992年,有人启用了三江大学这个名字办了一所民办高校,现在基本是民办高校的龙头。后来,又合并了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的一些院系,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南京民国最著名几所高校的孩子,所以也是备受重视,跟东北师大的待遇一模一样,一个是工业老大哥那里的白富美,一个是前政治文化中心的大家闺秀,也是1981年有博士、硕士点,1996年入选211大学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也同样获得了6个A。从长远来看,南师大会超过东北师大。5. 首都师范大学。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谁是最被忽视的大学之一,里面就有首都师范大学。在中国第一师范的光环下,首都师范一直像个不起眼的小丫头,没人注意,直到第四轮学科评估时,大家才惊讶地发现这个小丫头相貌清丽,不输名门闺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在学科评估中有5个A类:马哲、教育学、世界史、美术和中文。首都师范的崛起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它在北京。房子最关键的因素是地段、地段和地段,对大学来说,地段也是极为重要,比如去了西安的交通大学跟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学差距越来越大。好地方容易吸引人,北京也财大气粗,它名下的大学都是进步神速。在将来,也许首都师范的排名还会上升,当然,现在它的录取分数线已不低,俨然是名校的录取线了。6.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也是我国的一个教育大省,高校众多,历史悠久。原因是武汉是九省通衢之路,经济发达,思想活跃,是我国中部的一个中心。华中师大地位略逊于东北师大和南师大,是2005年进入的211名单。不过华中师大有一个值得说的地方,它是在中原大学的教育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中原大学的创始人之一是邓小平。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中师范大学获得了4个A。7. 华南师范大学。看名字就知道,跟华中师大是类似,华南师大是华南地区最好的师范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8.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看着跟师范好像没关系,其实它是个合并校,是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一看西南师范大学,大家就明白了,就是军区概念,每个地区的一个最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类。9.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中国的地理中心,古都,西部的教育重地。曾经,长安像钻石般闪亮,西安带了点祖上的荣光,但平实了很多。同西交大一样,还可以,有底蕴,但不是众人的目光所在。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10. 湖南师范大学。曾经的文脉之地,岳麓书院,朱熹坐而论道,大儒云集,文脉绵长,到了民国,建立了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后来演变为湖南师大。湖南三江四水,虎踞龙盘之地,各种文化在此交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的一个文化中心,在近代更是涌现了许多人物,领袖。但现在,不知为何,不论经济还是文化,都缺少了声音,湖南的大学相比其他省份,进步不明显,湖南师范大学也泯然众人矣。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以上十所师范大学,各有其不凡之处,才貌俱佳,希望各位考生努力,看看能折哪朵花魁!有关高校排行榜的问题,争议似乎越来越多。今年之前公布的两个高校排行榜,第一个世界大学排行榜因为清华北大的断崖式下跌而倍受关注;接下来公布的软科最好大学排行榜,又因为东华理工大学的就业数据没错而饱受诟病。现在公布的泰晤士大学排行榜,也算是公认的四大大学排行榜之一,但排名的结果似乎跟大家的印象有很大差别。先不说武汉大学的问题。先看看该榜单对国内高校的排名,清华北大位列前二,这是各大排行榜的共识,位次差别也不大,华东五校分列三到七位,也不出意外,第三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93,这也是中国大陆高校仅有的排进前100的高校。但是前面这七所高校与其他高校的差距就很大了,排在第八的武汉大学也在300名开外,让人惊讶的是南方科技大学,排在了大陆高校第十,而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高校基本500名开外,体现出来的差距似乎过大。所以总体上感觉这个排名不是特别靠谱。武汉大学在绝大多数榜单中的排名都在10到15名,能够进入前十的时候不多。在他之前的很多时候是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有时候同济和华中科技大学会排在他前面。武汉大学的优势是学科种类齐全,优势学科多,比如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武汉大学共有19个A类学科,位居全国高校第七,但是A+学科只有四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作为一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缺少优势的基础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似乎缺少一些说服力。虽然说武汉大学排在第八位也不算过分,但是与其他同层次高校差距过大似乎不合常理。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2019年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是近几次争议最大的,如东华理工大学就因软科将其就业数据缺失导致排名过低而在官网、微博发文质疑。当时,小西看到这个排名,有点纳闷的是昆明理工大学的排名在250名,有个师弟在昆工,加上王牌专业存在交叉,小西算是有点了解的,单论实力来说起码也在100-150名区间才算比较合适。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软科:上图是小西整理后的2019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软科(1-200名),之前在另外一个问答中也有不少朋友质疑武汉大学未进入前10,即国内大学前10名是哪些学校。往年,这个也是各类排名发布后争议最大的地方,当然除了清华、北京的前2名外的3-10名,您心中的前10是哪些呢?注:上图是之前的照片,现在校门口有不小的变化,多了一个地下广场。小西从零几年来长沙求学,一直待在中南大学,学校周边的小饭店都吃腻啦(口味重,食堂菜太清淡啦。)。在学校住过南校区的升华学生公寓、校本部的桃花公寓ABC栋、研究生公寓北楼、教工宿舍,直到自己在长沙买房搬出去。小西看了下中南大学排名21,属于较正常的排名,学校近些年基本稳在20名左右。不过,在2018年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统计中,中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数量排名国内高校第3,之前也有多个专利以过1亿元的价格转让,在产学研等方面做的挺好。另外,就是小西的专业-环境工程在2018年11月顺利进入ESI学科前1%,棒棒的。另外,小西看了下邻居湖南大学排在28名,在"双一流"评估不理想后,其实发展挺快,相信在下一次评估中升A不是问题呢,加油。最后,其实第三方的排名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在数据采集方面,得需要学习的配合,但是学校没有提供数据的义务,这里面就需要多方协和合作,共同进步。▼关注帅小西De头条号。小西陪你聊大学、考研、读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和人生。
感谢邀请。近期软科发布了201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一时间都引爆了全国网友的热议,大家也可以从朋友圈里面看到关于这份大学的排行,软科发布的大学排行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每年高考填报志愿都可以供许多学生和家长进行参考,软科对于国内大学排名的依据也主要是从生源质量上,这就意味着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地区以及华东地区的高校占据很大的优势,而偏远地区的高校则不然。那么具体排名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看看。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从上面的排名我们可以看出来,国内高校第一集团仍然是清华北大两所高校,毕竟这两所高校的实力要高于其他高校很多,但是清华还是主攻工科,重点放在高端科研的探索,而北大则是以文理为主,清华要比北大占了一些便宜排名要高也很正常。比较有争议的第3名在这份榜单当中是浙江大学,也算名副其实。前10名的其他高校主要还是一些老牌强校,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研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名提升,中山大学排名第九,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十,也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榜单当中的高校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母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每个大学的排名都有不同的标准,如果认为自己所在的高校排名低了,其实也很正常,毕竟有一定的误差,这也是在做难免,不过从整体来看,大学的排名还是比较客观的。中国师范类大学不少,一共有140多所。这些师范类大学中,985大学有两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11大学有: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在双一流名单里,又增加了首都师范大学的名字。因此,全国师范类大学的前十名都在这里。我认为的排名是这样:1.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所以北京师范大学跟北大是一家人。北京师范大学不单纯是个师范大学,在科研方面,文理科都不输那些综合性院校。我刚做的统计,在文科类的排名里,北师大可以排第五,在清华之后。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进入了A类,遥遥领先于其他师范类学校。还要北师大是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学校,这点傲视群雄,连清华也要甘拜下风。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另一重镇上海的第一师范大学,它的历史不长,是建国后几所院校的部分系合并而成的,不过这几所院校来头不小,圣约翰大学,中国最好的教会大学、浙大、同济、复旦、光华大学等,都是著名大学,因此,一开始它的起点就很高,1959年就被评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2个A类学科。华东师大虽然没有出诺贝尔奖奖获得者,也培养了很多名人,比如周有光,吕思勉等,现在著名的知性主持人董卿也是华师大毕业的。3.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是党在东北建的第一所高校,它一开始叫做“东北大学”,现在的东北大学另有其主,由于好几个学校都曾叫过东北大学,当时为了争夺这个名号,大家颇争执了一阵,不过这里就不表了。后来改为东北师范大学,曾经改为吉林师范大学,最后又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在1981年,东北师大就首批有了硕士和博士点,1996年首批进入211大学名单。现在大家已经感受不到东北的厉害了,从建国以后到本世纪前,东北一直我国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能源基地、战略要地,也是科教的高地。比如,历史上短暂又辉煌的哈军工,直到今日还很厉害的哈工大,大连理工大学等,作为东北的第一师范大学,东北师大自然在国内地位很高。不过,随着东北经济的衰落,东北的大学整体也有衰落。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6个A类。4.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历史悠久,出身名门,最早的是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这个学校早已没有,但在1992年,有人启用了三江大学这个名字办了一所民办高校,现在基本是民办高校的龙头。后来,又合并了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的一些院系,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南京民国最著名几所高校的孩子,所以也是备受重视,跟东北师大的待遇一模一样,一个是工业老大哥那里的白富美,一个是前政治文化中心的大家闺秀,也是1981年有博士、硕士点,1996年入选211大学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也同样获得了6个A。从长远来看,南师大会超过东北师大。5. 首都师范大学。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谁是最被忽视的大学之一,里面就有首都师范大学。在中国第一师范的光环下,首都师范一直像个不起眼的小丫头,没人注意,直到第四轮学科评估时,大家才惊讶地发现这个小丫头相貌清丽,不输名门闺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在学科评估中有5个A类:马哲、教育学、世界史、美术和中文。首都师范的崛起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它在北京。房子最关键的因素是地段、地段和地段,对大学来说,地段也是极为重要,比如去了西安的交通大学跟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学差距越来越大。好地方容易吸引人,北京也财大气粗,它名下的大学都是进步神速。在将来,也许首都师范的排名还会上升,当然,现在它的录取分数线已不低,俨然是名校的录取线了。6.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也是我国的一个教育大省,高校众多,历史悠久。原因是武汉是九省通衢之路,经济发达,思想活跃,是我国中部的一个中心。华中师大地位略逊于东北师大和南师大,是2005年进入的211名单。不过华中师大有一个值得说的地方,它是在中原大学的教育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中原大学的创始人之一是邓小平。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中师范大学获得了4个A。7. 华南师范大学。看名字就知道,跟华中师大是类似,华南师大是华南地区最好的师范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8.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看着跟师范好像没关系,其实它是个合并校,是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一看西南师范大学,大家就明白了,就是军区概念,每个地区的一个最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类。9.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中国的地理中心,古都,西部的教育重地。曾经,长安像钻石般闪亮,西安带了点祖上的荣光,但平实了很多。同西交大一样,还可以,有底蕴,但不是众人的目光所在。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10. 湖南师范大学。曾经的文脉之地,岳麓书院,朱熹坐而论道,大儒云集,文脉绵长,到了民国,建立了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后来演变为湖南师大。湖南三江四水,虎踞龙盘之地,各种文化在此交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的一个文化中心,在近代更是涌现了许多人物,领袖。但现在,不知为何,不论经济还是文化,都缺少了声音,湖南的大学相比其他省份,进步不明显,湖南师范大学也泯然众人矣。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以上十所师范大学,各有其不凡之处,才貌俱佳,希望各位考生努力,看看能折哪朵花魁!有关高校排行榜的问题,争议似乎越来越多。今年之前公布的两个高校排行榜,第一个世界大学排行榜因为清华北大的断崖式下跌而倍受关注;接下来公布的软科最好大学排行榜,又因为东华理工大学的就业数据没错而饱受诟病。现在公布的泰晤士大学排行榜,也算是公认的四大大学排行榜之一,但排名的结果似乎跟大家的印象有很大差别。先不说武汉大学的问题。先看看该榜单对国内高校的排名,清华北大位列前二,这是各大排行榜的共识,位次差别也不大,华东五校分列三到七位,也不出意外,第三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93,这也是中国大陆高校仅有的排进前100的高校。但是前面这七所高校与其他高校的差距就很大了,排在第八的武汉大学也在300名开外,让人惊讶的是南方科技大学,排在了大陆高校第十,而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高校基本500名开外,体现出来的差距似乎过大。所以总体上感觉这个排名不是特别靠谱。武汉大学在绝大多数榜单中的排名都在10到15名,能够进入前十的时候不多。在他之前的很多时候是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有时候同济和华中科技大学会排在他前面。武汉大学的优势是学科种类齐全,优势学科多,比如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武汉大学共有19个A类学科,位居全国高校第七,但是A+学科只有四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作为一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缺少优势的基础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似乎缺少一些说服力。虽然说武汉大学排在第八位也不算过分,但是与其他同层次高校差距过大似乎不合常理。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2019年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是近几次争议最大的,如东华理工大学就因软科将其就业数据缺失导致排名过低而在官网、微博发文质疑。当时,小西看到这个排名,有点纳闷的是昆明理工大学的排名在250名,有个师弟在昆工,加上王牌专业存在交叉,小西算是有点了解的,单论实力来说起码也在100-150名区间才算比较合适。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软科:上图是小西整理后的2019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软科(1-200名),之前在另外一个问答中也有不少朋友质疑武汉大学未进入前10,即国内大学前10名是哪些学校。往年,这个也是各类排名发布后争议最大的地方,当然除了清华、北京的前2名外的3-10名,您心中的前10是哪些呢?注:上图是之前的照片,现在校门口有不小的变化,多了一个地下广场。小西从零几年来长沙求学,一直待在中南大学,学校周边的小饭店都吃腻啦(口味重,食堂菜太清淡啦。)。在学校住过南校区的升华学生公寓、校本部的桃花公寓ABC栋、研究生公寓北楼、教工宿舍,直到自己在长沙买房搬出去。小西看了下中南大学排名21,属于较正常的排名,学校近些年基本稳在20名左右。不过,在2018年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统计中,中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数量排名国内高校第3,之前也有多个专利以过1亿元的价格转让,在产学研等方面做的挺好。另外,就是小西的专业-环境工程在2018年11月顺利进入ESI学科前1%,棒棒的。另外,小西看了下邻居湖南大学排在28名,在"双一流"评估不理想后,其实发展挺快,相信在下一次评估中升A不是问题呢,加油。最后,其实第三方的排名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在数据采集方面,得需要学习的配合,但是学校没有提供数据的义务,这里面就需要多方协和合作,共同进步。▼关注帅小西De头条号。小西陪你聊大学、考研、读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和人生。若论综合实力的话,当然是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占便宜了,但是我还是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之所以说综合实力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占便宜,是因为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都是工科特别强的大学,但是医学都比较弱,另外两所则医学很强。而医学实力在各个高校综合实力排行榜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另外要说明一点,我说的占便宜并不代表排名靠前。但是就我的印象里,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还是比较强的,我倾向于选择这两所高校。如果参考软科2019年中国大学的排名,大致评判标准如下:上图中我用黑色圆圈标出来的选项是我认为对一个大学的实力来说比较重要的参考。生源质量说明了学生和社会的选择;科研质量是大学实力的保证;培养结果和科技转化是大学对社会的反馈,这四项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当然不同人站在不同的出发点上去看,得到的观点是不一样的。至于科研方面的论文规模和留学生比例,这个与学校的规模和学校的专业性质有很大的相关,我并不认为科研规模能够代表科研质量。上图是软科给出的排名,从图中可以看出四所高校得分差别不大,都处于15-21名之间,名次接近。软科给出的排名中,四川大学综合实力更强,其次是东南大学和天津大学,最后是中南大学。因为医学的加持,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综合实力排名要比其生源质量好很多。但是对于选择学校而言,看综合排名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具体专业大类才是更值得考虑的。如果要在四所学校里做选择:如果你要学医,就去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两所医学都不错,比如四川大学的口腔医学出来待遇很高。如果你要学工科,基本可以选择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比较不错;当然如果是材料矿业类工科,可以考虑中南大学。如果你想学理学,有这样的分数,基本可以考虑其他高校了。如果你想学文史类学科,上面高校中四川大学相对来说可以考虑一下,不过也还是建议多考虑一下四所之外的其他学校。
感谢邀请。近期软科发布了201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一时间都引爆了全国网友的热议,大家也可以从朋友圈里面看到关于这份大学的排行,软科发布的大学排行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每年高考填报志愿都可以供许多学生和家长进行参考,软科对于国内大学排名的依据也主要是从生源质量上,这就意味着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地区以及华东地区的高校占据很大的优势,而偏远地区的高校则不然。那么具体排名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看看。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从上面的排名我们可以看出来,国内高校第一集团仍然是清华北大两所高校,毕竟这两所高校的实力要高于其他高校很多,但是清华还是主攻工科,重点放在高端科研的探索,而北大则是以文理为主,清华要比北大占了一些便宜排名要高也很正常。比较有争议的第3名在这份榜单当中是浙江大学,也算名副其实。前10名的其他高校主要还是一些老牌强校,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研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名提升,中山大学排名第九,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十,也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榜单当中的高校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母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每个大学的排名都有不同的标准,如果认为自己所在的高校排名低了,其实也很正常,毕竟有一定的误差,这也是在做难免,不过从整体来看,大学的排名还是比较客观的。中国师范类大学不少,一共有140多所。这些师范类大学中,985大学有两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11大学有: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在双一流名单里,又增加了首都师范大学的名字。因此,全国师范类大学的前十名都在这里。我认为的排名是这样:1.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所以北京师范大学跟北大是一家人。北京师范大学不单纯是个师范大学,在科研方面,文理科都不输那些综合性院校。我刚做的统计,在文科类的排名里,北师大可以排第五,在清华之后。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进入了A类,遥遥领先于其他师范类学校。还要北师大是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学校,这点傲视群雄,连清华也要甘拜下风。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另一重镇上海的第一师范大学,它的历史不长,是建国后几所院校的部分系合并而成的,不过这几所院校来头不小,圣约翰大学,中国最好的教会大学、浙大、同济、复旦、光华大学等,都是著名大学,因此,一开始它的起点就很高,1959年就被评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2个A类学科。华东师大虽然没有出诺贝尔奖奖获得者,也培养了很多名人,比如周有光,吕思勉等,现在著名的知性主持人董卿也是华师大毕业的。3.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是党在东北建的第一所高校,它一开始叫做“东北大学”,现在的东北大学另有其主,由于好几个学校都曾叫过东北大学,当时为了争夺这个名号,大家颇争执了一阵,不过这里就不表了。后来改为东北师范大学,曾经改为吉林师范大学,最后又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在1981年,东北师大就首批有了硕士和博士点,1996年首批进入211大学名单。现在大家已经感受不到东北的厉害了,从建国以后到本世纪前,东北一直我国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能源基地、战略要地,也是科教的高地。比如,历史上短暂又辉煌的哈军工,直到今日还很厉害的哈工大,大连理工大学等,作为东北的第一师范大学,东北师大自然在国内地位很高。不过,随着东北经济的衰落,东北的大学整体也有衰落。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6个A类。4.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历史悠久,出身名门,最早的是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这个学校早已没有,但在1992年,有人启用了三江大学这个名字办了一所民办高校,现在基本是民办高校的龙头。后来,又合并了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的一些院系,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南京民国最著名几所高校的孩子,所以也是备受重视,跟东北师大的待遇一模一样,一个是工业老大哥那里的白富美,一个是前政治文化中心的大家闺秀,也是1981年有博士、硕士点,1996年入选211大学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也同样获得了6个A。从长远来看,南师大会超过东北师大。5. 首都师范大学。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谁是最被忽视的大学之一,里面就有首都师范大学。在中国第一师范的光环下,首都师范一直像个不起眼的小丫头,没人注意,直到第四轮学科评估时,大家才惊讶地发现这个小丫头相貌清丽,不输名门闺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在学科评估中有5个A类:马哲、教育学、世界史、美术和中文。首都师范的崛起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它在北京。房子最关键的因素是地段、地段和地段,对大学来说,地段也是极为重要,比如去了西安的交通大学跟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学差距越来越大。好地方容易吸引人,北京也财大气粗,它名下的大学都是进步神速。在将来,也许首都师范的排名还会上升,当然,现在它的录取分数线已不低,俨然是名校的录取线了。6.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也是我国的一个教育大省,高校众多,历史悠久。原因是武汉是九省通衢之路,经济发达,思想活跃,是我国中部的一个中心。华中师大地位略逊于东北师大和南师大,是2005年进入的211名单。不过华中师大有一个值得说的地方,它是在中原大学的教育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中原大学的创始人之一是邓小平。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中师范大学获得了4个A。7. 华南师范大学。看名字就知道,跟华中师大是类似,华南师大是华南地区最好的师范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8.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看着跟师范好像没关系,其实它是个合并校,是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一看西南师范大学,大家就明白了,就是军区概念,每个地区的一个最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类。9.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中国的地理中心,古都,西部的教育重地。曾经,长安像钻石般闪亮,西安带了点祖上的荣光,但平实了很多。同西交大一样,还可以,有底蕴,但不是众人的目光所在。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10. 湖南师范大学。曾经的文脉之地,岳麓书院,朱熹坐而论道,大儒云集,文脉绵长,到了民国,建立了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后来演变为湖南师大。湖南三江四水,虎踞龙盘之地,各种文化在此交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的一个文化中心,在近代更是涌现了许多人物,领袖。但现在,不知为何,不论经济还是文化,都缺少了声音,湖南的大学相比其他省份,进步不明显,湖南师范大学也泯然众人矣。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以上十所师范大学,各有其不凡之处,才貌俱佳,希望各位考生努力,看看能折哪朵花魁!有关高校排行榜的问题,争议似乎越来越多。今年之前公布的两个高校排行榜,第一个世界大学排行榜因为清华北大的断崖式下跌而倍受关注;接下来公布的软科最好大学排行榜,又因为东华理工大学的就业数据没错而饱受诟病。现在公布的泰晤士大学排行榜,也算是公认的四大大学排行榜之一,但排名的结果似乎跟大家的印象有很大差别。先不说武汉大学的问题。先看看该榜单对国内高校的排名,清华北大位列前二,这是各大排行榜的共识,位次差别也不大,华东五校分列三到七位,也不出意外,第三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93,这也是中国大陆高校仅有的排进前100的高校。但是前面这七所高校与其他高校的差距就很大了,排在第八的武汉大学也在300名开外,让人惊讶的是南方科技大学,排在了大陆高校第十,而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高校基本500名开外,体现出来的差距似乎过大。所以总体上感觉这个排名不是特别靠谱。武汉大学在绝大多数榜单中的排名都在10到15名,能够进入前十的时候不多。在他之前的很多时候是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有时候同济和华中科技大学会排在他前面。武汉大学的优势是学科种类齐全,优势学科多,比如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武汉大学共有19个A类学科,位居全国高校第七,但是A+学科只有四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作为一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缺少优势的基础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似乎缺少一些说服力。虽然说武汉大学排在第八位也不算过分,但是与其他同层次高校差距过大似乎不合常理。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2019年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是近几次争议最大的,如东华理工大学就因软科将其就业数据缺失导致排名过低而在官网、微博发文质疑。当时,小西看到这个排名,有点纳闷的是昆明理工大学的排名在250名,有个师弟在昆工,加上王牌专业存在交叉,小西算是有点了解的,单论实力来说起码也在100-150名区间才算比较合适。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软科:上图是小西整理后的2019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软科(1-200名),之前在另外一个问答中也有不少朋友质疑武汉大学未进入前10,即国内大学前10名是哪些学校。往年,这个也是各类排名发布后争议最大的地方,当然除了清华、北京的前2名外的3-10名,您心中的前10是哪些呢?注:上图是之前的照片,现在校门口有不小的变化,多了一个地下广场。小西从零几年来长沙求学,一直待在中南大学,学校周边的小饭店都吃腻啦(口味重,食堂菜太清淡啦。)。在学校住过南校区的升华学生公寓、校本部的桃花公寓ABC栋、研究生公寓北楼、教工宿舍,直到自己在长沙买房搬出去。小西看了下中南大学排名21,属于较正常的排名,学校近些年基本稳在20名左右。不过,在2018年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统计中,中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数量排名国内高校第3,之前也有多个专利以过1亿元的价格转让,在产学研等方面做的挺好。另外,就是小西的专业-环境工程在2018年11月顺利进入ESI学科前1%,棒棒的。另外,小西看了下邻居湖南大学排在28名,在"双一流"评估不理想后,其实发展挺快,相信在下一次评估中升A不是问题呢,加油。最后,其实第三方的排名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在数据采集方面,得需要学习的配合,但是学校没有提供数据的义务,这里面就需要多方协和合作,共同进步。▼关注帅小西De头条号。小西陪你聊大学、考研、读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和人生。若论综合实力的话,当然是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占便宜了,但是我还是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之所以说综合实力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占便宜,是因为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都是工科特别强的大学,但是医学都比较弱,另外两所则医学很强。而医学实力在各个高校综合实力排行榜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另外要说明一点,我说的占便宜并不代表排名靠前。但是就我的印象里,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还是比较强的,我倾向于选择这两所高校。如果参考软科2019年中国大学的排名,大致评判标准如下:上图中我用黑色圆圈标出来的选项是我认为对一个大学的实力来说比较重要的参考。生源质量说明了学生和社会的选择;科研质量是大学实力的保证;培养结果和科技转化是大学对社会的反馈,这四项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当然不同人站在不同的出发点上去看,得到的观点是不一样的。至于科研方面的论文规模和留学生比例,这个与学校的规模和学校的专业性质有很大的相关,我并不认为科研规模能够代表科研质量。上图是软科给出的排名,从图中可以看出四所高校得分差别不大,都处于15-21名之间,名次接近。软科给出的排名中,四川大学综合实力更强,其次是东南大学和天津大学,最后是中南大学。因为医学的加持,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综合实力排名要比其生源质量好很多。但是对于选择学校而言,看综合排名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具体专业大类才是更值得考虑的。如果要在四所学校里做选择:如果你要学医,就去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两所医学都不错,比如四川大学的口腔医学出来待遇很高。如果你要学工科,基本可以选择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比较不错;当然如果是材料矿业类工科,可以考虑中南大学。如果你想学理学,有这样的分数,基本可以考虑其他高校了。如果你想学文史类学科,上面高校中四川大学相对来说可以考虑一下,不过也还是建议多考虑一下四所之外的其他学校。简单的说几点:1、在科大的量子未出来前,凝聚态主要看南大,教育部评估常年第一,鼎盛时期一个物理系光院士就十多个,师资很豪华,闵院士拿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期间,说实话那时候其他学校的存在感不是很强。2、既然这么多人喜欢吹捧中科大,那我们就来谈谈科大,顶尖人才培养比如院士和杰青,南大的数量都是在科大之上的;科大理科发文主要集中在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物理主要是量子,国内有学者发文证明其保密性并非宣传的那样,可以自行搜索,这里不多谈;化学主要做无机化学 ,以水热为代表 ,国内有很多学者不太瞧得上,以钱逸泰为首培养了四个院士出来,这个水平确实不错,但是呢钱院士自从发了那篇别人重复不出来的正刊就基本不活跃了。3、没经过任何合并的,华东五校就南大一家,正刊要发就发一作,不像其他高校喜欢靠附属医院发文,就这样还要挂个共同作者。
感谢邀请。近期软科发布了201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一时间都引爆了全国网友的热议,大家也可以从朋友圈里面看到关于这份大学的排行,软科发布的大学排行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每年高考填报志愿都可以供许多学生和家长进行参考,软科对于国内大学排名的依据也主要是从生源质量上,这就意味着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地区以及华东地区的高校占据很大的优势,而偏远地区的高校则不然。那么具体排名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看看。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从上面的排名我们可以看出来,国内高校第一集团仍然是清华北大两所高校,毕竟这两所高校的实力要高于其他高校很多,但是清华还是主攻工科,重点放在高端科研的探索,而北大则是以文理为主,清华要比北大占了一些便宜排名要高也很正常。比较有争议的第3名在这份榜单当中是浙江大学,也算名副其实。前10名的其他高校主要还是一些老牌强校,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研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名提升,中山大学排名第九,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十,也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榜单当中的高校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母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每个大学的排名都有不同的标准,如果认为自己所在的高校排名低了,其实也很正常,毕竟有一定的误差,这也是在做难免,不过从整体来看,大学的排名还是比较客观的。中国师范类大学不少,一共有140多所。这些师范类大学中,985大学有两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11大学有: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在双一流名单里,又增加了首都师范大学的名字。因此,全国师范类大学的前十名都在这里。我认为的排名是这样:1.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所以北京师范大学跟北大是一家人。北京师范大学不单纯是个师范大学,在科研方面,文理科都不输那些综合性院校。我刚做的统计,在文科类的排名里,北师大可以排第五,在清华之后。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进入了A类,遥遥领先于其他师范类学校。还要北师大是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学校,这点傲视群雄,连清华也要甘拜下风。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另一重镇上海的第一师范大学,它的历史不长,是建国后几所院校的部分系合并而成的,不过这几所院校来头不小,圣约翰大学,中国最好的教会大学、浙大、同济、复旦、光华大学等,都是著名大学,因此,一开始它的起点就很高,1959年就被评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2个A类学科。华东师大虽然没有出诺贝尔奖奖获得者,也培养了很多名人,比如周有光,吕思勉等,现在著名的知性主持人董卿也是华师大毕业的。3.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是党在东北建的第一所高校,它一开始叫做“东北大学”,现在的东北大学另有其主,由于好几个学校都曾叫过东北大学,当时为了争夺这个名号,大家颇争执了一阵,不过这里就不表了。后来改为东北师范大学,曾经改为吉林师范大学,最后又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在1981年,东北师大就首批有了硕士和博士点,1996年首批进入211大学名单。现在大家已经感受不到东北的厉害了,从建国以后到本世纪前,东北一直我国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能源基地、战略要地,也是科教的高地。比如,历史上短暂又辉煌的哈军工,直到今日还很厉害的哈工大,大连理工大学等,作为东北的第一师范大学,东北师大自然在国内地位很高。不过,随着东北经济的衰落,东北的大学整体也有衰落。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6个A类。4.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历史悠久,出身名门,最早的是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这个学校早已没有,但在1992年,有人启用了三江大学这个名字办了一所民办高校,现在基本是民办高校的龙头。后来,又合并了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的一些院系,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南京民国最著名几所高校的孩子,所以也是备受重视,跟东北师大的待遇一模一样,一个是工业老大哥那里的白富美,一个是前政治文化中心的大家闺秀,也是1981年有博士、硕士点,1996年入选211大学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也同样获得了6个A。从长远来看,南师大会超过东北师大。5. 首都师范大学。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谁是最被忽视的大学之一,里面就有首都师范大学。在中国第一师范的光环下,首都师范一直像个不起眼的小丫头,没人注意,直到第四轮学科评估时,大家才惊讶地发现这个小丫头相貌清丽,不输名门闺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在学科评估中有5个A类:马哲、教育学、世界史、美术和中文。首都师范的崛起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它在北京。房子最关键的因素是地段、地段和地段,对大学来说,地段也是极为重要,比如去了西安的交通大学跟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学差距越来越大。好地方容易吸引人,北京也财大气粗,它名下的大学都是进步神速。在将来,也许首都师范的排名还会上升,当然,现在它的录取分数线已不低,俨然是名校的录取线了。6.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也是我国的一个教育大省,高校众多,历史悠久。原因是武汉是九省通衢之路,经济发达,思想活跃,是我国中部的一个中心。华中师大地位略逊于东北师大和南师大,是2005年进入的211名单。不过华中师大有一个值得说的地方,它是在中原大学的教育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中原大学的创始人之一是邓小平。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中师范大学获得了4个A。7. 华南师范大学。看名字就知道,跟华中师大是类似,华南师大是华南地区最好的师范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8.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看着跟师范好像没关系,其实它是个合并校,是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一看西南师范大学,大家就明白了,就是军区概念,每个地区的一个最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类。9.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中国的地理中心,古都,西部的教育重地。曾经,长安像钻石般闪亮,西安带了点祖上的荣光,但平实了很多。同西交大一样,还可以,有底蕴,但不是众人的目光所在。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10. 湖南师范大学。曾经的文脉之地,岳麓书院,朱熹坐而论道,大儒云集,文脉绵长,到了民国,建立了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后来演变为湖南师大。湖南三江四水,虎踞龙盘之地,各种文化在此交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的一个文化中心,在近代更是涌现了许多人物,领袖。但现在,不知为何,不论经济还是文化,都缺少了声音,湖南的大学相比其他省份,进步不明显,湖南师范大学也泯然众人矣。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以上十所师范大学,各有其不凡之处,才貌俱佳,希望各位考生努力,看看能折哪朵花魁!有关高校排行榜的问题,争议似乎越来越多。今年之前公布的两个高校排行榜,第一个世界大学排行榜因为清华北大的断崖式下跌而倍受关注;接下来公布的软科最好大学排行榜,又因为东华理工大学的就业数据没错而饱受诟病。现在公布的泰晤士大学排行榜,也算是公认的四大大学排行榜之一,但排名的结果似乎跟大家的印象有很大差别。先不说武汉大学的问题。先看看该榜单对国内高校的排名,清华北大位列前二,这是各大排行榜的共识,位次差别也不大,华东五校分列三到七位,也不出意外,第三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93,这也是中国大陆高校仅有的排进前100的高校。但是前面这七所高校与其他高校的差距就很大了,排在第八的武汉大学也在300名开外,让人惊讶的是南方科技大学,排在了大陆高校第十,而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高校基本500名开外,体现出来的差距似乎过大。所以总体上感觉这个排名不是特别靠谱。武汉大学在绝大多数榜单中的排名都在10到15名,能够进入前十的时候不多。在他之前的很多时候是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有时候同济和华中科技大学会排在他前面。武汉大学的优势是学科种类齐全,优势学科多,比如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武汉大学共有19个A类学科,位居全国高校第七,但是A+学科只有四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作为一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缺少优势的基础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似乎缺少一些说服力。虽然说武汉大学排在第八位也不算过分,但是与其他同层次高校差距过大似乎不合常理。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2019年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是近几次争议最大的,如东华理工大学就因软科将其就业数据缺失导致排名过低而在官网、微博发文质疑。当时,小西看到这个排名,有点纳闷的是昆明理工大学的排名在250名,有个师弟在昆工,加上王牌专业存在交叉,小西算是有点了解的,单论实力来说起码也在100-150名区间才算比较合适。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软科:上图是小西整理后的2019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软科(1-200名),之前在另外一个问答中也有不少朋友质疑武汉大学未进入前10,即国内大学前10名是哪些学校。往年,这个也是各类排名发布后争议最大的地方,当然除了清华、北京的前2名外的3-10名,您心中的前10是哪些呢?注:上图是之前的照片,现在校门口有不小的变化,多了一个地下广场。小西从零几年来长沙求学,一直待在中南大学,学校周边的小饭店都吃腻啦(口味重,食堂菜太清淡啦。)。在学校住过南校区的升华学生公寓、校本部的桃花公寓ABC栋、研究生公寓北楼、教工宿舍,直到自己在长沙买房搬出去。小西看了下中南大学排名21,属于较正常的排名,学校近些年基本稳在20名左右。不过,在2018年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统计中,中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数量排名国内高校第3,之前也有多个专利以过1亿元的价格转让,在产学研等方面做的挺好。另外,就是小西的专业-环境工程在2018年11月顺利进入ESI学科前1%,棒棒的。另外,小西看了下邻居湖南大学排在28名,在"双一流"评估不理想后,其实发展挺快,相信在下一次评估中升A不是问题呢,加油。最后,其实第三方的排名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在数据采集方面,得需要学习的配合,但是学校没有提供数据的义务,这里面就需要多方协和合作,共同进步。▼关注帅小西De头条号。小西陪你聊大学、考研、读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和人生。若论综合实力的话,当然是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占便宜了,但是我还是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之所以说综合实力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占便宜,是因为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都是工科特别强的大学,但是医学都比较弱,另外两所则医学很强。而医学实力在各个高校综合实力排行榜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另外要说明一点,我说的占便宜并不代表排名靠前。但是就我的印象里,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还是比较强的,我倾向于选择这两所高校。如果参考软科2019年中国大学的排名,大致评判标准如下:上图中我用黑色圆圈标出来的选项是我认为对一个大学的实力来说比较重要的参考。生源质量说明了学生和社会的选择;科研质量是大学实力的保证;培养结果和科技转化是大学对社会的反馈,这四项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当然不同人站在不同的出发点上去看,得到的观点是不一样的。至于科研方面的论文规模和留学生比例,这个与学校的规模和学校的专业性质有很大的相关,我并不认为科研规模能够代表科研质量。上图是软科给出的排名,从图中可以看出四所高校得分差别不大,都处于15-21名之间,名次接近。软科给出的排名中,四川大学综合实力更强,其次是东南大学和天津大学,最后是中南大学。因为医学的加持,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综合实力排名要比其生源质量好很多。但是对于选择学校而言,看综合排名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具体专业大类才是更值得考虑的。如果要在四所学校里做选择:如果你要学医,就去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两所医学都不错,比如四川大学的口腔医学出来待遇很高。如果你要学工科,基本可以选择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比较不错;当然如果是材料矿业类工科,可以考虑中南大学。如果你想学理学,有这样的分数,基本可以考虑其他高校了。如果你想学文史类学科,上面高校中四川大学相对来说可以考虑一下,不过也还是建议多考虑一下四所之外的其他学校。简单的说几点:1、在科大的量子未出来前,凝聚态主要看南大,教育部评估常年第一,鼎盛时期一个物理系光院士就十多个,师资很豪华,闵院士拿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期间,说实话那时候其他学校的存在感不是很强。2、既然这么多人喜欢吹捧中科大,那我们就来谈谈科大,顶尖人才培养比如院士和杰青,南大的数量都是在科大之上的;科大理科发文主要集中在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物理主要是量子,国内有学者发文证明其保密性并非宣传的那样,可以自行搜索,这里不多谈;化学主要做无机化学 ,以水热为代表 ,国内有很多学者不太瞧得上,以钱逸泰为首培养了四个院士出来,这个水平确实不错,但是呢钱院士自从发了那篇别人重复不出来的正刊就基本不活跃了。3、没经过任何合并的,华东五校就南大一家,正刊要发就发一作,不像其他高校喜欢靠附属医院发文,就这样还要挂个共同作者。985高校有39所,每一所都实力强劲不敢保证,至少有一些末流985性价比不如顶级211或者一些顶级双非高校。真正实力强劲的只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些高校在国内高校里除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外是没有对手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北理工、西安交大、哈工大、华科、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师大、华东师范大学这些高校实力也是非常强劲,国内只有两财一贸可以录取分数线上与之较量;剩下的15所高校(国防科技大学除外)性价比都不如北邮和西电。最心仪的高校是西安交通大学,国内老牌实力高校,低调内敛,学风纯正,其次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这些高校实力都非常不俗,大学体验感非常好。
感谢邀请。近期软科发布了201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一时间都引爆了全国网友的热议,大家也可以从朋友圈里面看到关于这份大学的排行,软科发布的大学排行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每年高考填报志愿都可以供许多学生和家长进行参考,软科对于国内大学排名的依据也主要是从生源质量上,这就意味着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地区以及华东地区的高校占据很大的优势,而偏远地区的高校则不然。那么具体排名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看看。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从上面的排名我们可以看出来,国内高校第一集团仍然是清华北大两所高校,毕竟这两所高校的实力要高于其他高校很多,但是清华还是主攻工科,重点放在高端科研的探索,而北大则是以文理为主,清华要比北大占了一些便宜排名要高也很正常。比较有争议的第3名在这份榜单当中是浙江大学,也算名副其实。前10名的其他高校主要还是一些老牌强校,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研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名提升,中山大学排名第九,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十,也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榜单当中的高校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母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每个大学的排名都有不同的标准,如果认为自己所在的高校排名低了,其实也很正常,毕竟有一定的误差,这也是在做难免,不过从整体来看,大学的排名还是比较客观的。
感谢邀请。近期软科发布了201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一时间都引爆了全国网友的热议,大家也可以从朋友圈里面看到关于这份大学的排行,软科发布的大学排行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每年高考填报志愿都可以供许多学生和家长进行参考,软科对于国内大学排名的依据也主要是从生源质量上,这就意味着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地区以及华东地区的高校占据很大的优势,而偏远地区的高校则不然。那么具体排名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看看。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从上面的排名我们可以看出来,国内高校第一集团仍然是清华北大两所高校,毕竟这两所高校的实力要高于其他高校很多,但是清华还是主攻工科,重点放在高端科研的探索,而北大则是以文理为主,清华要比北大占了一些便宜排名要高也很正常。比较有争议的第3名在这份榜单当中是浙江大学,也算名副其实。前10名的其他高校主要还是一些老牌强校,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研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名提升,中山大学排名第九,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十,也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榜单当中的高校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母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每个大学的排名都有不同的标准,如果认为自己所在的高校排名低了,其实也很正常,毕竟有一定的误差,这也是在做难免,不过从整体来看,大学的排名还是比较客观的。中国师范类大学不少,一共有140多所。这些师范类大学中,985大学有两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11大学有: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在双一流名单里,又增加了首都师范大学的名字。因此,全国师范类大学的前十名都在这里。我认为的排名是这样:1.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所以北京师范大学跟北大是一家人。北京师范大学不单纯是个师范大学,在科研方面,文理科都不输那些综合性院校。我刚做的统计,在文科类的排名里,北师大可以排第五,在清华之后。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进入了A类,遥遥领先于其他师范类学校。还要北师大是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学校,这点傲视群雄,连清华也要甘拜下风。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另一重镇上海的第一师范大学,它的历史不长,是建国后几所院校的部分系合并而成的,不过这几所院校来头不小,圣约翰大学,中国最好的教会大学、浙大、同济、复旦、光华大学等,都是著名大学,因此,一开始它的起点就很高,1959年就被评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2个A类学科。华东师大虽然没有出诺贝尔奖奖获得者,也培养了很多名人,比如周有光,吕思勉等,现在著名的知性主持人董卿也是华师大毕业的。3.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是党在东北建的第一所高校,它一开始叫做“东北大学”,现在的东北大学另有其主,由于好几个学校都曾叫过东北大学,当时为了争夺这个名号,大家颇争执了一阵,不过这里就不表了。后来改为东北师范大学,曾经改为吉林师范大学,最后又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在1981年,东北师大就首批有了硕士和博士点,1996年首批进入211大学名单。现在大家已经感受不到东北的厉害了,从建国以后到本世纪前,东北一直我国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能源基地、战略要地,也是科教的高地。比如,历史上短暂又辉煌的哈军工,直到今日还很厉害的哈工大,大连理工大学等,作为东北的第一师范大学,东北师大自然在国内地位很高。不过,随着东北经济的衰落,东北的大学整体也有衰落。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6个A类。4.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历史悠久,出身名门,最早的是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这个学校早已没有,但在1992年,有人启用了三江大学这个名字办了一所民办高校,现在基本是民办高校的龙头。后来,又合并了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的一些院系,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南京民国最著名几所高校的孩子,所以也是备受重视,跟东北师大的待遇一模一样,一个是工业老大哥那里的白富美,一个是前政治文化中心的大家闺秀,也是1981年有博士、硕士点,1996年入选211大学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也同样获得了6个A。从长远来看,南师大会超过东北师大。5. 首都师范大学。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谁是最被忽视的大学之一,里面就有首都师范大学。在中国第一师范的光环下,首都师范一直像个不起眼的小丫头,没人注意,直到第四轮学科评估时,大家才惊讶地发现这个小丫头相貌清丽,不输名门闺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在学科评估中有5个A类:马哲、教育学、世界史、美术和中文。首都师范的崛起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它在北京。房子最关键的因素是地段、地段和地段,对大学来说,地段也是极为重要,比如去了西安的交通大学跟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学差距越来越大。好地方容易吸引人,北京也财大气粗,它名下的大学都是进步神速。在将来,也许首都师范的排名还会上升,当然,现在它的录取分数线已不低,俨然是名校的录取线了。6.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也是我国的一个教育大省,高校众多,历史悠久。原因是武汉是九省通衢之路,经济发达,思想活跃,是我国中部的一个中心。华中师大地位略逊于东北师大和南师大,是2005年进入的211名单。不过华中师大有一个值得说的地方,它是在中原大学的教育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中原大学的创始人之一是邓小平。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中师范大学获得了4个A。7. 华南师范大学。看名字就知道,跟华中师大是类似,华南师大是华南地区最好的师范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8.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看着跟师范好像没关系,其实它是个合并校,是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一看西南师范大学,大家就明白了,就是军区概念,每个地区的一个最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类。9.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中国的地理中心,古都,西部的教育重地。曾经,长安像钻石般闪亮,西安带了点祖上的荣光,但平实了很多。同西交大一样,还可以,有底蕴,但不是众人的目光所在。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10. 湖南师范大学。曾经的文脉之地,岳麓书院,朱熹坐而论道,大儒云集,文脉绵长,到了民国,建立了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后来演变为湖南师大。湖南三江四水,虎踞龙盘之地,各种文化在此交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的一个文化中心,在近代更是涌现了许多人物,领袖。但现在,不知为何,不论经济还是文化,都缺少了声音,湖南的大学相比其他省份,进步不明显,湖南师范大学也泯然众人矣。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以上十所师范大学,各有其不凡之处,才貌俱佳,希望各位考生努力,看看能折哪朵花魁!
感谢邀请。近期软科发布了201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一时间都引爆了全国网友的热议,大家也可以从朋友圈里面看到关于这份大学的排行,软科发布的大学排行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每年高考填报志愿都可以供许多学生和家长进行参考,软科对于国内大学排名的依据也主要是从生源质量上,这就意味着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地区以及华东地区的高校占据很大的优势,而偏远地区的高校则不然。那么具体排名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看看。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从上面的排名我们可以看出来,国内高校第一集团仍然是清华北大两所高校,毕竟这两所高校的实力要高于其他高校很多,但是清华还是主攻工科,重点放在高端科研的探索,而北大则是以文理为主,清华要比北大占了一些便宜排名要高也很正常。比较有争议的第3名在这份榜单当中是浙江大学,也算名副其实。前10名的其他高校主要还是一些老牌强校,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研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名提升,中山大学排名第九,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十,也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榜单当中的高校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母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每个大学的排名都有不同的标准,如果认为自己所在的高校排名低了,其实也很正常,毕竟有一定的误差,这也是在做难免,不过从整体来看,大学的排名还是比较客观的。中国师范类大学不少,一共有140多所。这些师范类大学中,985大学有两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11大学有: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在双一流名单里,又增加了首都师范大学的名字。因此,全国师范类大学的前十名都在这里。我认为的排名是这样:1.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所以北京师范大学跟北大是一家人。北京师范大学不单纯是个师范大学,在科研方面,文理科都不输那些综合性院校。我刚做的统计,在文科类的排名里,北师大可以排第五,在清华之后。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进入了A类,遥遥领先于其他师范类学校。还要北师大是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学校,这点傲视群雄,连清华也要甘拜下风。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另一重镇上海的第一师范大学,它的历史不长,是建国后几所院校的部分系合并而成的,不过这几所院校来头不小,圣约翰大学,中国最好的教会大学、浙大、同济、复旦、光华大学等,都是著名大学,因此,一开始它的起点就很高,1959年就被评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2个A类学科。华东师大虽然没有出诺贝尔奖奖获得者,也培养了很多名人,比如周有光,吕思勉等,现在著名的知性主持人董卿也是华师大毕业的。3.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是党在东北建的第一所高校,它一开始叫做“东北大学”,现在的东北大学另有其主,由于好几个学校都曾叫过东北大学,当时为了争夺这个名号,大家颇争执了一阵,不过这里就不表了。后来改为东北师范大学,曾经改为吉林师范大学,最后又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在1981年,东北师大就首批有了硕士和博士点,1996年首批进入211大学名单。现在大家已经感受不到东北的厉害了,从建国以后到本世纪前,东北一直我国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能源基地、战略要地,也是科教的高地。比如,历史上短暂又辉煌的哈军工,直到今日还很厉害的哈工大,大连理工大学等,作为东北的第一师范大学,东北师大自然在国内地位很高。不过,随着东北经济的衰落,东北的大学整体也有衰落。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6个A类。4.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历史悠久,出身名门,最早的是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这个学校早已没有,但在1992年,有人启用了三江大学这个名字办了一所民办高校,现在基本是民办高校的龙头。后来,又合并了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的一些院系,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南京民国最著名几所高校的孩子,所以也是备受重视,跟东北师大的待遇一模一样,一个是工业老大哥那里的白富美,一个是前政治文化中心的大家闺秀,也是1981年有博士、硕士点,1996年入选211大学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也同样获得了6个A。从长远来看,南师大会超过东北师大。5. 首都师范大学。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谁是最被忽视的大学之一,里面就有首都师范大学。在中国第一师范的光环下,首都师范一直像个不起眼的小丫头,没人注意,直到第四轮学科评估时,大家才惊讶地发现这个小丫头相貌清丽,不输名门闺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在学科评估中有5个A类:马哲、教育学、世界史、美术和中文。首都师范的崛起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它在北京。房子最关键的因素是地段、地段和地段,对大学来说,地段也是极为重要,比如去了西安的交通大学跟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学差距越来越大。好地方容易吸引人,北京也财大气粗,它名下的大学都是进步神速。在将来,也许首都师范的排名还会上升,当然,现在它的录取分数线已不低,俨然是名校的录取线了。6.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也是我国的一个教育大省,高校众多,历史悠久。原因是武汉是九省通衢之路,经济发达,思想活跃,是我国中部的一个中心。华中师大地位略逊于东北师大和南师大,是2005年进入的211名单。不过华中师大有一个值得说的地方,它是在中原大学的教育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中原大学的创始人之一是邓小平。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中师范大学获得了4个A。7. 华南师范大学。看名字就知道,跟华中师大是类似,华南师大是华南地区最好的师范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8.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看着跟师范好像没关系,其实它是个合并校,是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一看西南师范大学,大家就明白了,就是军区概念,每个地区的一个最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类。9.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中国的地理中心,古都,西部的教育重地。曾经,长安像钻石般闪亮,西安带了点祖上的荣光,但平实了很多。同西交大一样,还可以,有底蕴,但不是众人的目光所在。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10. 湖南师范大学。曾经的文脉之地,岳麓书院,朱熹坐而论道,大儒云集,文脉绵长,到了民国,建立了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后来演变为湖南师大。湖南三江四水,虎踞龙盘之地,各种文化在此交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的一个文化中心,在近代更是涌现了许多人物,领袖。但现在,不知为何,不论经济还是文化,都缺少了声音,湖南的大学相比其他省份,进步不明显,湖南师范大学也泯然众人矣。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以上十所师范大学,各有其不凡之处,才貌俱佳,希望各位考生努力,看看能折哪朵花魁!有关高校排行榜的问题,争议似乎越来越多。今年之前公布的两个高校排行榜,第一个世界大学排行榜因为清华北大的断崖式下跌而倍受关注;接下来公布的软科最好大学排行榜,又因为东华理工大学的就业数据没错而饱受诟病。现在公布的泰晤士大学排行榜,也算是公认的四大大学排行榜之一,但排名的结果似乎跟大家的印象有很大差别。先不说武汉大学的问题。先看看该榜单对国内高校的排名,清华北大位列前二,这是各大排行榜的共识,位次差别也不大,华东五校分列三到七位,也不出意外,第三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93,这也是中国大陆高校仅有的排进前100的高校。但是前面这七所高校与其他高校的差距就很大了,排在第八的武汉大学也在300名开外,让人惊讶的是南方科技大学,排在了大陆高校第十,而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高校基本500名开外,体现出来的差距似乎过大。所以总体上感觉这个排名不是特别靠谱。武汉大学在绝大多数榜单中的排名都在10到15名,能够进入前十的时候不多。在他之前的很多时候是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有时候同济和华中科技大学会排在他前面。武汉大学的优势是学科种类齐全,优势学科多,比如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武汉大学共有19个A类学科,位居全国高校第七,但是A+学科只有四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作为一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缺少优势的基础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似乎缺少一些说服力。虽然说武汉大学排在第八位也不算过分,但是与其他同层次高校差距过大似乎不合常理。
感谢邀请。近期软科发布了201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一时间都引爆了全国网友的热议,大家也可以从朋友圈里面看到关于这份大学的排行,软科发布的大学排行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每年高考填报志愿都可以供许多学生和家长进行参考,软科对于国内大学排名的依据也主要是从生源质量上,这就意味着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地区以及华东地区的高校占据很大的优势,而偏远地区的高校则不然。那么具体排名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看看。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从上面的排名我们可以看出来,国内高校第一集团仍然是清华北大两所高校,毕竟这两所高校的实力要高于其他高校很多,但是清华还是主攻工科,重点放在高端科研的探索,而北大则是以文理为主,清华要比北大占了一些便宜排名要高也很正常。比较有争议的第3名在这份榜单当中是浙江大学,也算名副其实。前10名的其他高校主要还是一些老牌强校,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研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名提升,中山大学排名第九,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十,也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榜单当中的高校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母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每个大学的排名都有不同的标准,如果认为自己所在的高校排名低了,其实也很正常,毕竟有一定的误差,这也是在做难免,不过从整体来看,大学的排名还是比较客观的。中国师范类大学不少,一共有140多所。这些师范类大学中,985大学有两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11大学有: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在双一流名单里,又增加了首都师范大学的名字。因此,全国师范类大学的前十名都在这里。我认为的排名是这样:1.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所以北京师范大学跟北大是一家人。北京师范大学不单纯是个师范大学,在科研方面,文理科都不输那些综合性院校。我刚做的统计,在文科类的排名里,北师大可以排第五,在清华之后。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进入了A类,遥遥领先于其他师范类学校。还要北师大是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学校,这点傲视群雄,连清华也要甘拜下风。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另一重镇上海的第一师范大学,它的历史不长,是建国后几所院校的部分系合并而成的,不过这几所院校来头不小,圣约翰大学,中国最好的教会大学、浙大、同济、复旦、光华大学等,都是著名大学,因此,一开始它的起点就很高,1959年就被评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2个A类学科。华东师大虽然没有出诺贝尔奖奖获得者,也培养了很多名人,比如周有光,吕思勉等,现在著名的知性主持人董卿也是华师大毕业的。3.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是党在东北建的第一所高校,它一开始叫做“东北大学”,现在的东北大学另有其主,由于好几个学校都曾叫过东北大学,当时为了争夺这个名号,大家颇争执了一阵,不过这里就不表了。后来改为东北师范大学,曾经改为吉林师范大学,最后又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在1981年,东北师大就首批有了硕士和博士点,1996年首批进入211大学名单。现在大家已经感受不到东北的厉害了,从建国以后到本世纪前,东北一直我国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能源基地、战略要地,也是科教的高地。比如,历史上短暂又辉煌的哈军工,直到今日还很厉害的哈工大,大连理工大学等,作为东北的第一师范大学,东北师大自然在国内地位很高。不过,随着东北经济的衰落,东北的大学整体也有衰落。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6个A类。4.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历史悠久,出身名门,最早的是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这个学校早已没有,但在1992年,有人启用了三江大学这个名字办了一所民办高校,现在基本是民办高校的龙头。后来,又合并了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的一些院系,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南京民国最著名几所高校的孩子,所以也是备受重视,跟东北师大的待遇一模一样,一个是工业老大哥那里的白富美,一个是前政治文化中心的大家闺秀,也是1981年有博士、硕士点,1996年入选211大学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也同样获得了6个A。从长远来看,南师大会超过东北师大。5. 首都师范大学。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谁是最被忽视的大学之一,里面就有首都师范大学。在中国第一师范的光环下,首都师范一直像个不起眼的小丫头,没人注意,直到第四轮学科评估时,大家才惊讶地发现这个小丫头相貌清丽,不输名门闺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在学科评估中有5个A类:马哲、教育学、世界史、美术和中文。首都师范的崛起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它在北京。房子最关键的因素是地段、地段和地段,对大学来说,地段也是极为重要,比如去了西安的交通大学跟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学差距越来越大。好地方容易吸引人,北京也财大气粗,它名下的大学都是进步神速。在将来,也许首都师范的排名还会上升,当然,现在它的录取分数线已不低,俨然是名校的录取线了。6.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也是我国的一个教育大省,高校众多,历史悠久。原因是武汉是九省通衢之路,经济发达,思想活跃,是我国中部的一个中心。华中师大地位略逊于东北师大和南师大,是2005年进入的211名单。不过华中师大有一个值得说的地方,它是在中原大学的教育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中原大学的创始人之一是邓小平。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中师范大学获得了4个A。7. 华南师范大学。看名字就知道,跟华中师大是类似,华南师大是华南地区最好的师范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8.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看着跟师范好像没关系,其实它是个合并校,是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一看西南师范大学,大家就明白了,就是军区概念,每个地区的一个最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类。9.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中国的地理中心,古都,西部的教育重地。曾经,长安像钻石般闪亮,西安带了点祖上的荣光,但平实了很多。同西交大一样,还可以,有底蕴,但不是众人的目光所在。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10. 湖南师范大学。曾经的文脉之地,岳麓书院,朱熹坐而论道,大儒云集,文脉绵长,到了民国,建立了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后来演变为湖南师大。湖南三江四水,虎踞龙盘之地,各种文化在此交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的一个文化中心,在近代更是涌现了许多人物,领袖。但现在,不知为何,不论经济还是文化,都缺少了声音,湖南的大学相比其他省份,进步不明显,湖南师范大学也泯然众人矣。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以上十所师范大学,各有其不凡之处,才貌俱佳,希望各位考生努力,看看能折哪朵花魁!有关高校排行榜的问题,争议似乎越来越多。今年之前公布的两个高校排行榜,第一个世界大学排行榜因为清华北大的断崖式下跌而倍受关注;接下来公布的软科最好大学排行榜,又因为东华理工大学的就业数据没错而饱受诟病。现在公布的泰晤士大学排行榜,也算是公认的四大大学排行榜之一,但排名的结果似乎跟大家的印象有很大差别。先不说武汉大学的问题。先看看该榜单对国内高校的排名,清华北大位列前二,这是各大排行榜的共识,位次差别也不大,华东五校分列三到七位,也不出意外,第三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93,这也是中国大陆高校仅有的排进前100的高校。但是前面这七所高校与其他高校的差距就很大了,排在第八的武汉大学也在300名开外,让人惊讶的是南方科技大学,排在了大陆高校第十,而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高校基本500名开外,体现出来的差距似乎过大。所以总体上感觉这个排名不是特别靠谱。武汉大学在绝大多数榜单中的排名都在10到15名,能够进入前十的时候不多。在他之前的很多时候是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有时候同济和华中科技大学会排在他前面。武汉大学的优势是学科种类齐全,优势学科多,比如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武汉大学共有19个A类学科,位居全国高校第七,但是A+学科只有四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作为一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缺少优势的基础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似乎缺少一些说服力。虽然说武汉大学排在第八位也不算过分,但是与其他同层次高校差距过大似乎不合常理。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2019年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是近几次争议最大的,如东华理工大学就因软科将其就业数据缺失导致排名过低而在官网、微博发文质疑。当时,小西看到这个排名,有点纳闷的是昆明理工大学的排名在250名,有个师弟在昆工,加上王牌专业存在交叉,小西算是有点了解的,单论实力来说起码也在100-150名区间才算比较合适。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软科:上图是小西整理后的2019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软科(1-200名),之前在另外一个问答中也有不少朋友质疑武汉大学未进入前10,即国内大学前10名是哪些学校。往年,这个也是各类排名发布后争议最大的地方,当然除了清华、北京的前2名外的3-10名,您心中的前10是哪些呢?注:上图是之前的照片,现在校门口有不小的变化,多了一个地下广场。小西从零几年来长沙求学,一直待在中南大学,学校周边的小饭店都吃腻啦(口味重,食堂菜太清淡啦。)。在学校住过南校区的升华学生公寓、校本部的桃花公寓ABC栋、研究生公寓北楼、教工宿舍,直到自己在长沙买房搬出去。小西看了下中南大学排名21,属于较正常的排名,学校近些年基本稳在20名左右。不过,在2018年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统计中,中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数量排名国内高校第3,之前也有多个专利以过1亿元的价格转让,在产学研等方面做的挺好。另外,就是小西的专业-环境工程在2018年11月顺利进入ESI学科前1%,棒棒的。另外,小西看了下邻居湖南大学排在28名,在"双一流"评估不理想后,其实发展挺快,相信在下一次评估中升A不是问题呢,加油。最后,其实第三方的排名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在数据采集方面,得需要学习的配合,但是学校没有提供数据的义务,这里面就需要多方协和合作,共同进步。▼关注帅小西De头条号。小西陪你聊大学、考研、读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和人生。
感谢邀请。近期软科发布了201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一时间都引爆了全国网友的热议,大家也可以从朋友圈里面看到关于这份大学的排行,软科发布的大学排行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每年高考填报志愿都可以供许多学生和家长进行参考,软科对于国内大学排名的依据也主要是从生源质量上,这就意味着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地区以及华东地区的高校占据很大的优势,而偏远地区的高校则不然。那么具体排名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看看。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从上面的排名我们可以看出来,国内高校第一集团仍然是清华北大两所高校,毕竟这两所高校的实力要高于其他高校很多,但是清华还是主攻工科,重点放在高端科研的探索,而北大则是以文理为主,清华要比北大占了一些便宜排名要高也很正常。比较有争议的第3名在这份榜单当中是浙江大学,也算名副其实。前10名的其他高校主要还是一些老牌强校,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研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名提升,中山大学排名第九,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十,也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榜单当中的高校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母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每个大学的排名都有不同的标准,如果认为自己所在的高校排名低了,其实也很正常,毕竟有一定的误差,这也是在做难免,不过从整体来看,大学的排名还是比较客观的。中国师范类大学不少,一共有140多所。这些师范类大学中,985大学有两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11大学有: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在双一流名单里,又增加了首都师范大学的名字。因此,全国师范类大学的前十名都在这里。我认为的排名是这样:1.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所以北京师范大学跟北大是一家人。北京师范大学不单纯是个师范大学,在科研方面,文理科都不输那些综合性院校。我刚做的统计,在文科类的排名里,北师大可以排第五,在清华之后。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进入了A类,遥遥领先于其他师范类学校。还要北师大是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学校,这点傲视群雄,连清华也要甘拜下风。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另一重镇上海的第一师范大学,它的历史不长,是建国后几所院校的部分系合并而成的,不过这几所院校来头不小,圣约翰大学,中国最好的教会大学、浙大、同济、复旦、光华大学等,都是著名大学,因此,一开始它的起点就很高,1959年就被评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2个A类学科。华东师大虽然没有出诺贝尔奖奖获得者,也培养了很多名人,比如周有光,吕思勉等,现在著名的知性主持人董卿也是华师大毕业的。3.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是党在东北建的第一所高校,它一开始叫做“东北大学”,现在的东北大学另有其主,由于好几个学校都曾叫过东北大学,当时为了争夺这个名号,大家颇争执了一阵,不过这里就不表了。后来改为东北师范大学,曾经改为吉林师范大学,最后又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在1981年,东北师大就首批有了硕士和博士点,1996年首批进入211大学名单。现在大家已经感受不到东北的厉害了,从建国以后到本世纪前,东北一直我国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能源基地、战略要地,也是科教的高地。比如,历史上短暂又辉煌的哈军工,直到今日还很厉害的哈工大,大连理工大学等,作为东北的第一师范大学,东北师大自然在国内地位很高。不过,随着东北经济的衰落,东北的大学整体也有衰落。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6个A类。4.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历史悠久,出身名门,最早的是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这个学校早已没有,但在1992年,有人启用了三江大学这个名字办了一所民办高校,现在基本是民办高校的龙头。后来,又合并了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的一些院系,南京师范大学也是南京民国最著名几所高校的孩子,所以也是备受重视,跟东北师大的待遇一模一样,一个是工业老大哥那里的白富美,一个是前政治文化中心的大家闺秀,也是1981年有博士、硕士点,1996年入选211大学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也同样获得了6个A。从长远来看,南师大会超过东北师大。5. 首都师范大学。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谁是最被忽视的大学之一,里面就有首都师范大学。在中国第一师范的光环下,首都师范一直像个不起眼的小丫头,没人注意,直到第四轮学科评估时,大家才惊讶地发现这个小丫头相貌清丽,不输名门闺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在学科评估中有5个A类:马哲、教育学、世界史、美术和中文。首都师范的崛起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它在北京。房子最关键的因素是地段、地段和地段,对大学来说,地段也是极为重要,比如去了西安的交通大学跟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学差距越来越大。好地方容易吸引人,北京也财大气粗,它名下的大学都是进步神速。在将来,也许首都师范的排名还会上升,当然,现在它的录取分数线已不低,俨然是名校的录取线了。6.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也是我国的一个教育大省,高校众多,历史悠久。原因是武汉是九省通衢之路,经济发达,思想活跃,是我国中部的一个中心。华中师大地位略逊于东北师大和南师大,是2005年进入的211名单。不过华中师大有一个值得说的地方,它是在中原大学的教育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中原大学的创始人之一是邓小平。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中师范大学获得了4个A。7. 华南师范大学。看名字就知道,跟华中师大是类似,华南师大是华南地区最好的师范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8.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看着跟师范好像没关系,其实它是个合并校,是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一看西南师范大学,大家就明白了,就是军区概念,每个地区的一个最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位于重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3个A类。9.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中国的地理中心,古都,西部的教育重地。曾经,长安像钻石般闪亮,西安带了点祖上的荣光,但平实了很多。同西交大一样,还可以,有底蕴,但不是众人的目光所在。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10. 湖南师范大学。曾经的文脉之地,岳麓书院,朱熹坐而论道,大儒云集,文脉绵长,到了民国,建立了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后来演变为湖南师大。湖南三江四水,虎踞龙盘之地,各种文化在此交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的一个文化中心,在近代更是涌现了许多人物,领袖。但现在,不知为何,不论经济还是文化,都缺少了声音,湖南的大学相比其他省份,进步不明显,湖南师范大学也泯然众人矣。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一个A类学科。以上十所师范大学,各有其不凡之处,才貌俱佳,希望各位考生努力,看看能折哪朵花魁!有关高校排行榜的问题,争议似乎越来越多。今年之前公布的两个高校排行榜,第一个世界大学排行榜因为清华北大的断崖式下跌而倍受关注;接下来公布的软科最好大学排行榜,又因为东华理工大学的就业数据没错而饱受诟病。现在公布的泰晤士大学排行榜,也算是公认的四大大学排行榜之一,但排名的结果似乎跟大家的印象有很大差别。先不说武汉大学的问题。先看看该榜单对国内高校的排名,清华北大位列前二,这是各大排行榜的共识,位次差别也不大,华东五校分列三到七位,也不出意外,第三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93,这也是中国大陆高校仅有的排进前100的高校。但是前面这七所高校与其他高校的差距就很大了,排在第八的武汉大学也在300名开外,让人惊讶的是南方科技大学,排在了大陆高校第十,而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高校基本500名开外,体现出来的差距似乎过大。所以总体上感觉这个排名不是特别靠谱。武汉大学在绝大多数榜单中的排名都在10到15名,能够进入前十的时候不多。在他之前的很多时候是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有时候同济和华中科技大学会排在他前面。武汉大学的优势是学科种类齐全,优势学科多,比如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武汉大学共有19个A类学科,位居全国高校第七,但是A+学科只有四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作为一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缺少优势的基础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似乎缺少一些说服力。虽然说武汉大学排在第八位也不算过分,但是与其他同层次高校差距过大似乎不合常理。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2019年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是近几次争议最大的,如东华理工大学就因软科将其就业数据缺失导致排名过低而在官网、微博发文质疑。当时,小西看到这个排名,有点纳闷的是昆明理工大学的排名在250名,有个师弟在昆工,加上王牌专业存在交叉,小西算是有点了解的,单论实力来说起码也在100-150名区间才算比较合适。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软科:上图是小西整理后的2019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软科(1-200名),之前在另外一个问答中也有不少朋友质疑武汉大学未进入前10,即国内大学前10名是哪些学校。往年,这个也是各类排名发布后争议最大的地方,当然除了清华、北京的前2名外的3-10名,您心中的前10是哪些呢?注:上图是之前的照片,现在校门口有不小的变化,多了一个地下广场。小西从零几年来长沙求学,一直待在中南大学,学校周边的小饭店都吃腻啦(口味重,食堂菜太清淡啦。)。在学校住过南校区的升华学生公寓、校本部的桃花公寓ABC栋、研究生公寓北楼、教工宿舍,直到自己在长沙买房搬出去。小西看了下中南大学排名21,属于较正常的排名,学校近些年基本稳在20名左右。不过,在2018年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统计中,中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数量排名国内高校第3,之前也有多个专利以过1亿元的价格转让,在产学研等方面做的挺好。另外,就是小西的专业-环境工程在2018年11月顺利进入ESI学科前1%,棒棒的。另外,小西看了下邻居湖南大学排在28名,在"双一流"评估不理想后,其实发展挺快,相信在下一次评估中升A不是问题呢,加油。最后,其实第三方的排名肯定有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在数据采集方面,得需要学习的配合,但是学校没有提供数据的义务,这里面就需要多方协和合作,共同进步。▼关注帅小西De头条号。小西陪你聊大学、考研、读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和人生。若论综合实力的话,当然是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占便宜了,但是我还是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之所以说综合实力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占便宜,是因为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都是工科特别强的大学,但是医学都比较弱,另外两所则医学很强。而医学实力在各个高校综合实力排行榜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另外要说明一点,我说的占便宜并不代表排名靠前。但是就我的印象里,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还是比较强的,我倾向于选择这两所高校。如果参考软科2019年中国大学的排名,大致评判标准如下:上图中我用黑色圆圈标出来的选项是我认为对一个大学的实力来说比较重要的参考。生源质量说明了学生和社会的选择;科研质量是大学实力的保证;培养结果和科技转化是大学对社会的反馈,这四项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当然不同人站在不同的出发点上去看,得到的观点是不一样的。至于科研方面的论文规模和留学生比例,这个与学校的规模和学校的专业性质有很大的相关,我并不认为科研规模能够代表科研质量。上图是软科给出的排名,从图中可以看出四所高校得分差别不大,都处于15-21名之间,名次接近。软科给出的排名中,四川大学综合实力更强,其次是东南大学和天津大学,最后是中南大学。因为医学的加持,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综合实力排名要比其生源质量好很多。但是对于选择学校而言,看综合排名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具体专业大类才是更值得考虑的。如果要在四所学校里做选择:如果你要学医,就去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两所医学都不错,比如四川大学的口腔医学出来待遇很高。如果你要学工科,基本可以选择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比较不错;当然如果是材料矿业类工科,可以考虑中南大学。如果你想学理学,有这样的分数,基本可以考虑其他高校了。如果你想学文史类学科,上面高校中四川大学相对来说可以考虑一下,不过也还是建议多考虑一下四所之外的其他学校。

5,中国大学物理学物理系专业排行榜

2017-2018年物理学类大学排名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 北京大学3 南京大学4 清华大学5 上海交通大学6 复旦大学7 吉林大学8 浙江大学9 西安交通大学10 华中科技大学11 山东大学12 中山大学13 南开大学14 武汉大学15 四川大学16 同济大学17 北京师范大学18 华中师范大学19 兰州大学20 山西大学

6,中国大学排名

根据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选专业》一书中对于国内700所左右的本科院校中的综合名次排名,前20名为: 1 = 浙江大学 2 = 北京大学 3 = 清华大学 4 = 上海交通大学 5 = 复旦大学 6 = 南京大学 7 = 中山大学 8 = 武汉大学 9 = 华中科技大学 10 = 四川大学 1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12 = 吉林大学 13 = 山东大学 14 = 西安交通大学 15 = 南开大学 16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 = 中南大学 18 = 中国人民大学 19 = 东南大学 20 = 北京师范大学

7,全国所有的一本学校排名

1 清华大学 2 厦门大学 3 北京大学 4 武汉大学 5 复旦大学6 中山大学 7 北京电影学院 8 中国人民大学 9 山东大学 10 华中科技大学 11 浙江大学 12 北京师范大学 13 四川大学 14 西安交通大学 15 中南大学 16 中国传媒大学 17 南京大学 18 同济大学 19 华南理工大学 20 吉林大学 21 西南大学 22 华东师范大学 23 重庆大学 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5 南开大学 26 东南大学 27 潍坊学院 28 苏州大学 29 深圳大学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31 华中师范大学 32 郑州大学 33 天津大学 34 上海大学 35 暨南大学36 湖南大学 37 北京理工大学 38 中央戏剧学院 39 青岛大学 40 江南大学 41 北京邮电大学 42 西南交通大学 43 南昌大学 44 上海交通大学 45 成都理工大学 46 海南大学 4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8 武汉理工大学 49 中央财经大学 50 东北大学

8,中国科技大学排名全国第几名

第8名2020年中国科技大学在全国高校排第8名。中科大作为研究型高校,一直保持着“小而精”的教学模式,而且还有“千生一院士”的美名,科研成果更是不计其数,一所学校就撑起了整个安徽的科研。在这份最新的排名之中排在了第八名。自从985工程和211工程成为“过去时”之后,“双一流”就正式成了评断国内大学的重要标准。不过,在两种标准交接的阶段,排在前列的大多数高校,依然是985和211工程大学的天下。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国内前两名,北京大学这次更是直接拿下了100分,直接排在了全国第一名,而中国科技大学则排在了第8名。中国科技大学在办学层次、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和就业情况等方面都很厉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中国科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985工程,首批20所学位自主审核高校之一,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她的创办被称为“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9,最强工科大学排名是怎样的

最强工科大学排名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最强工科大学排名如下:1、清华大学:工科类评估得分遥遥领先,工科类实力一枝独秀,共有14个工科学科得到A+,其中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水利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实力排名全国前2位。2、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的综合实力在持续进步,各类学科均表现不俗,工科类实力甚至仅次于清华的存在,工科一共有5个A+学科,其中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软件工程等学科排名全国前2名。3、哈尔滨工业大学:老牌的工科类院校,工科有3个A+学科,其中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排名全国前2名。另外还有4个A类学科,8个A-类学科,工科实力是非常强劲。4、上海交通大学:有2个A+类学科。其中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实力排名全国前2名有2个A+类学科。其中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实力排名全国前2名。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七子之一,工科类实力很强势的存在,工科有4个A+类学科,其中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学科是排名全国前2名。6、东南大学:位于南京,低调的实力派大学,特别是工科类实力非常强,有4个工科学科入选A+学科,其中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都位列全国实力前2名。7、天津大学:又一所老牌的实力派大学,在北方的名气要比南方大很多,有一个工科学科入选A+,3个A,9个A-学科,是前20名大学中A-学科入选最多的大学,可见工科实力强劲。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实力位居全国前2名。8、同济大学:以工科实力见长的综合类重点大学,工科有3个A+入围,其中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等学科实力排名全国前2名。9、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双子星大学之一,和武汉大学你追我赶,实力不相上下,但是在工科类学科实力方面华中科技大学是碾压武汉大学的,工科有3个学科入选A+A,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实力排名全国前2名。10、西安交通大学:老牌工科类传统强校,但是区域原因,近些年招生和人才招聘吸引力不足,科研经费也没有其他高校充足,实力稍有下滑,但是也有2个学科入围A+,其中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等学科实力排名全国前2名。

10,南京211大学有哪几所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共8所。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是一个教育发达的城市。有“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全国排名第三位。这个城市有8所211大学,培养了很多专业人才,吸引了很多高考学子的向往。根据2019年南京211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序,南京211大学有如下8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南京大学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著名高校,学校校园风景优美,办学条件好。学校开设了86个本科专业,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3个。学校教学环境好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科院教授以及多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为社会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东南大学创建于1902年,是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大学,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设有30个院系,76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生成绩良好,获得2016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级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办于1952年10月,是一个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开设有16个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55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学校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项等奖项。南京理工大学创办于1953年,是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学校有15个专业学院,9个国家重点学科,学校教学环境好,师资力量雄厚在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南京理工大学有3个学科排在前10位,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第一。南京师范大学创办于1902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著名高校。在2019南京211大学排名榜中学校办学实力强赢得很多学子青睐。学校有3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开设有26个二级学院,59个本科专业,其中有7个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前十。中国药科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2019南京211大学排名榜中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就业率最高的院校之一。学校有2个校区设有13个院部系,25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德国科学院院士等多名优秀教师,吸引了很多学子的青睐。南京农业大学创办于1902年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设有19个学院,62个本科专业,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办学实力强师资力量强大,为社会培养很多高级专业人才。学校王牌专业有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等。河海大学创办于1915年,是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拥有51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王牌专业是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在2019南京211大学排名榜中学校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2项。

文章TAG:2019全国大学最新排名全国  大学  最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