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突然死亡,病程较长,可拖延20-30天,死亡率在10%-20%。3、成年鸡白痢:呈慢性经过或隐性感染。一般不见明显的临床症状,有的病鸡表现鸡冠萎缩;有的病鸡鸡冠逐渐变小、发绀。病鸡时有下痢症状。四、药物防治:1、痢特灵(0.04%拌料)投喂,连喂7天、停药3天后再投喂5-7天。2、氯霉素(0.1%拌料)投喂,连喂4-5天。

小鸡拉稀不吃食,要吃什么药?

很多人认为,小鸡拉稀,就是感冒引起的,其实有时不是的,鸡舍内外的温差大。小鸡非常容易出现拉稀的现象。以后在遇到小鸡拉稀的情况时,小心处理,不要和感冒弄混了。那么现在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综合防治措施:   【1】粗蛋白(豆粕等)水平过高,蛋鸡机体吸收不完全,从而刺激肠道,加快代谢,造成鸡的粪便发黄发稀。 日粮中的石粉添加量过多或增加过快,会导致蛋鸡的血钙过高,肾脏负担加重,引起肾肿,最终导致拉稀。

【2】饲料中的原料如玉米、花生粕等发生霉变,其毒素会刺激并破坏蛋鸡肠黏膜,使肠黏膜的通透性增加,造成蛋鸡腹泻。 【3】为增强食欲,防止啄羽、啄肛等现象发生,在饲料中添加过多的食盐,也会使鸡出现剧烈腹泻。有人在鸡拉稀期间,用抗病毒药加抗生素治疗暂时有效,停药后复发,然后当蛋鸡的产蛋率上升至75%~80%时,拉稀症状自行减少,如果是这种情况一般可判断为非病原性腹泻。

【4】应该适当的控制饮水,在鸡饲料中添加喵想益生菌,可以对鸡拉稀有缓解的作用,长期喂食有利于防止鸡拉稀。当然,除此以外,一般鸡群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或金属类中毒、食盐中毒等都可引起较为严重的腹泻,拉稀等现象。 搞好防疫及环境卫生,加强通风,减少疾病发生率,防止肠道疾病。当鸡群发病时及时控制,缩短治疗时间,防止激发大肠杆菌及肠道疾病。

鸡发蔫,拉白屎喂点什么药好?

养殖业最怕的不是卖不起高价,最怕的是禽畜发病。养殖鸡也是这样。家禽怕禽流感,又怕鸡瘟。鸡发蔫、拉白屎也不容小视。我们先了解一下鸡的发病情况,再来适当喂药。一、此病的传染源就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患病的鸡排出的是白色的糊状粪便。此病既可以平行感染,也可以垂直感染。1.平行感染此病主要是由病鸡和带菌鸡传染、鸡经消化道感染的。

因病鸡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把饲料、垫料、饮水和用具污染了。雏鸡吃了这些食料、饮了这用水、接触到这些被污染了的物品就会被感染。鸡通过交配、断喙等方面也能被传染此病。2.垂直感染被感染的鸡恢复健康之后,其体内可以长期带有此菌。带菌的鸡所产出的受精卵有小部分会被病菌污染,在此病的垂直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带菌的卵黄中含有大量的病菌,不但可以传给下一代的雏鸡,使其发病(这些病雏鸡会传给同群的健康鸡,成为同群的传染源),也可以通过蛋壳、羽毛、孵化器等传给同一批或者下一批的雏鸡,从而将此病绵延不断的传向四面八方。二、本病的流行特点患发此病的主要是鸡,不同品种的鸡易感性略有差异:1.重型鸡的易感性比较轻型鸡要高一些。

2.母鸡的易感性比较公鸡要高一些。3.雏鸡的易感性比成年鸡要高一些。急性白痢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前的雏鸡(病程有时可延续至3周龄以后),可造成雏鸡大批死亡。4.其次是火鸡,别的禽类只是偶然发生。三、发病症状:1.潜伏期:4~5夭2.带菌种蛋孵出的雏鸡:出壳后不久就虚弱昏睡,3~7日龄发病量逐增,10日龄左右到达死亡高峰。

3.病鸡症状:【1】离群呆立,精神委靡,缩颈低头,两个翅膀往下低垂,闭目打盹,后躯下坠,身躯变短。【2】怕冷,鸡挤堆,靠近温热的地方,时而发出尖叫。【3】多数发病的雏鸡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明显的看出其后腹部快速地收缩。【4】一部份病雏腹泻,排出的粪便呈白色糨糊状,肛门周围的绒毛经常被粪便污染,绒毛被沾结在一起,干结后阻挡住肛门排便。

病雏鸡的肛门周围炎症和排便困难而引起鸡的疼痛,所以病鸡会在排便时发出痛苦的叫声。【5】3周龄以后的鸡死亡很少。【6】成年鸡感染后症状不明显,只是减少产蛋,孵化率降低,死脑数量增加。【7】有些突然严重感染的成年鸡,也可能引起急性败血性白痢病。病鸡精神不振,低头缩颈半闭目式的睡眠状,无食欲,羽毛没有光泽并且松乱,消瘦很快,鸡冠苍白萎缩,有时排暗青色、暗粽色的稀粪便,产蛋明显减少,少数病鸡有死亡。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肠胃  好吃  管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