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柏坡旁边的水库啥时候建的

岗南水库!建于1958年。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岗南村。库区北岸有著名的革命历史纪念地——西柏坡

西柏坡旁边的水库啥时候建的

2,西柏坡水库什么时候建的

西柏坡水库又名岗南水库,据资料记载,1958年为修建岗南水库,西柏坡人民从富饶的米粮川搬迁到高岗旱岭上。所以,西柏坡水库是1958年建的。

西柏坡水库什么时候建的

3,介绍一下西柏坡的历史

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全镇辖16个行政村,28个自然庄,1600户,6040口人。 南临西柏坡纪念馆,作为革命圣地,政治优势显著,背靠京、津、石家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较明显。全镇以旅游业和绿色食品开发加工业为主导产业。   中国命运定于此村”,这是时任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的朱穆之同志的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是作家阎涛同志在其创作西柏坡纪实文学《东行漫记》时概括出的一句名言,并作为这部纪实文学的副题(1999年该书再版时就以此作为书的名称)。溯源  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1935年,该村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又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遂改名为“西柏坡村”。西柏坡被选为解放全中国、筹备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不仅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而且有多年来建立起来的革命基础和政治优势。 西柏坡西柏坡,这个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水土肥美。她位于平山县中部,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西柏坡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这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   平山县革命发动较早,大革命时期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到1946年,全县党支部为608个,共产党员由1931年的60人发展到19535人,人民群众听党的话,群众基础较好。自抗日战争以来,平山县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根据地所环抱。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第四军分区和第二军分区领导机关所在地,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等首脑机关也曾在这里居住长达三年半之久。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的模范县,西柏坡是个模范村。西柏坡1937年冬建党,到1948年时已有党员40名,分布在33户,占全村人数的12.3%,占全村户数的33%。西柏坡村一带村庄稠密,相距多在1-2公里,且沿滹沱河分布,依山傍水滩地肥美,地宽粮丰,稻麦两熟。对于西柏坡一带以及平山县的经济条件,聂荣臻元帅曾这样说过:“平山县可称得上是我们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利于保障军民的经济供给,为党中央驻地提供物质基础。圣地  石家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西柏坡始建于唐代,原名柏卜,民国时始称西柏坡。全镇辖 西柏坡16个行政村,28个自然庄,1600户,6040口人。南临西柏坡纪念馆,作为革命圣地,政治优势显著,背靠京、津、石家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较明显。全镇以旅游业和绿色食品开发加工业为主导产业。   西柏坡镇位于太行山东麓,区域总面积5.5万亩,林地面积2.7万亩。该区域拥有华北地区内陆最大水面,水面面积达7000亩。该地区地处暖温带,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12.5℃。指挥部  1948年党中央、毛主席移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   周恩来总理评语道“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 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经过紧张的筹备,1947年7月12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正式成立。当然,为了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中央工委当时对外称“工校”和“劳大”。刘少奇任校长,朱德为董事,分别称胡校长(胡服,刘少奇化名)、朱校董。   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之后,帮助晋察冀野战军打了四次规模较大的胜仗,歼敌6.2万余人。其中解放石家庄战役尤为著名。1947年10月31日,朱德参加了晋察冀野战军区司令部召开的旅以上干部会议,与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等共同拟定了攻打石家庄的战略部署。11月1日,又致电聂荣臻、萧克,要求晋察冀军区必须充分准备好人员的补充。8月6日至12日,在朱德总司令的周密布置下,晋察冀野战军歼敌2.4万余人,胜利解放了石家庄。在总结作战经验教训时,朱总司令欣然写下了《七律·攻克石门》:“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尽灭全师收重镇,不叫胡马返秦关。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编辑本段现状  1988年黄镇将军参观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有着光辉的历西柏坡(7张)史,西柏坡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革命战争年代,西柏坡人民踊跃支前 西柏坡,参军参战,有200多名柏坡儿女光荣牺牲;1958年为修建岗南水库,西柏坡人民从富饶的米粮川搬迁到高岗旱岭上,人均耕地面积由原来的5亩变为0.3亩,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特别是1998年岗南水库被定为省会人民饮用水源地后,西柏坡的水产养殖、工矿企业被取缔,为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环境,山场禁伐禁牧,畜牧养殖业发展也受到限制,群众致富的路子又被砍断,再一次做出奉献。交通  西柏坡位于平山县中部,距平山县城45公里,距省会石家庄85公里,距京石高速石家庄入口处79公里,207国道横贯全境,16个行政村全部分散在国道两侧,公路畅通,交通便利。旅游  全国的西柏坡纪念馆位于镇区中心位置,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每年到这里参观旅游的人次达50万之多。 西柏坡距北方小桂林天桂山30公里,距佛教圣地五台山90公里, 西柏坡距避暑圣地驼梁70公里,距中山国古都遗址35公里,距温泉疗养度假村40公里,是辗赴以上旅游景点的中转站。镇党委、政府借旅游业迅猛发展之势,修建了西柏坡森林公园,栽植绿化、观赏及各类经济树木180万棵。并在公园内增辟赶考、回归、科苑、十二生肖园等景点24个。景区内空气清新,百鸟鸣啾,柏坡湖碧波荡漾,帆影点点,是垂钓、划船、度假的好去处。同时,还修建了占地300亩,拥有110多个品种,30000余株牡丹的西柏坡牡丹园,每年的4--5月牡丹盛开时,举办牡丹节。   西柏坡纪念馆是中国革命旧址纪念馆。西柏坡在河北省平山县内,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58年,因修建水库、革命遗址搬迁。1970年开始,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进行复原建设,复原总面积为16440平方米。1977年,新建西柏坡纪念馆,建筑面积为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旧址和纪念馆同时开放。   该馆藏品原件较多,革命文物有2000多件,其中一级品8类15件。基本陈列有革命遗址复原陈列和纪念馆辅助陈列。复原陈列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同志的旧居,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中共中央九月会议会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中共中央接见国民党和平代表旧址等。纪念馆辅助陈列,通过文物、文献、图片、资料,系统形象地反映了中共中央和领袖们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   风土人情。西柏坡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凤凰山、卧虎山、唐塔垴、将军坡、母亲岭、驴山等都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西柏坡人杰地灵,中央各部委曾在这里工作战斗过,是新中国诞生的摇篮。特产  西柏坡盛产柿子、黑枣、优质薄皮核桃、中华大杏、酸枣等干鲜果品和花椒、豆类、花生、谷黍、高梁等山区小杂粮,另外农家散养鸡蛋,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也深受游客的青睐。境内有全国知名企业三鹿乳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奶源基地之一--------西柏坡圣地奶牛养殖场,采用山区无污染的绿色饲料喂养,封闭式机器挤奶,现正实施扩建工程。文教  (1)西柏坡教育质量名列全县前茅,境内有中学一所,希望小学三所,学生入学率达100%。   (2)镇区中心有卫生院一座,村村设有卫生所,基本满足了病人看病的需求。   (3)西柏坡文化站是河北省试点文化站之一,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文化站备有图书室、电脑室、多功能教室和健身、音乐器材,功能齐全,条件优越,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招商  西柏坡镇位于平山县中部,岗南水库西北岸。全镇总面积37845亩,其中山场面积3.2万余亩,人口6040人,距县城46公里。西柏坡是全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毛主席在此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每年来此旅游达100万人次。西柏坡镇两面环水,沿水线30公里,207国道贯穿全境。已招商投资了3万亩的西柏坡森林公园,栽植了柏树、松树、火炬及核桃、杏梅7000余亩,建成1000亩的牡丹园,为革命圣地增绿了新景观。 2002年规划三个开发区:1、讲里经济林、生态林建设工程,山场面积1500亩。2、霍家沟生态治理工程,山场面积915亩。3、陈家峪生态林工程,山场面积1500亩。 优惠政策:1、客商可无偿使用现有的水、电、路等设施。2、承包、租赁或买断未开发的荒山,三年免交承包费。3、五年内免交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地方税收。4、在西柏坡的开发项目,可无偿使用“西柏坡”、圣地等相关的冠名权。5、对介绍引进来我镇投资搞开发的,据引进资金其期限长短、利率高低,按1-30%给予中介人一次性奖励。6、凡受聘于镇城内的管理和科技人才,享受高薪及退休保险待遇。

介绍一下西柏坡的历史


文章TAG:西柏坡水库什么时候西柏坡  水库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