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这是什么鱼 热带鱼 鱼身和鳗鱼相似 身体长脑袋大圆 颜色是彩虹

估计是鳝鱼。
肺鱼
花鸟鱼虫

请问这是什么鱼 热带鱼 鱼身和鳗鱼相似 身体长脑袋大圆 颜色是彩虹

2,鱼缸养鱼头很大很圆的鱼叫什么

起头之后的罗汉或者魔鬼

鱼缸养鱼头很大很圆的鱼叫什么

3,鲻科鱼类各个物种该怎样区分鉴定

1、鲻科鱼类的身体呈纺锤形,但头顶宽扁,由正前方看去,呈V字形,眼睛多有脂睑覆盖,体色常为银白或乳白色,多半被覆着大圆鳞。两枚背鳍分开较远,基底短;胸鳍则位置较高;尾鳍形状从截平到分叉均有。它的侧线与一般鱼类单一条侧线管的情形不同,而是由体侧13~15条鳞片上的纵沟组成。此外,它的鳃耙密,肠道长,管状胃有嗉囊的构造,显示出它是藻食和底泥食性的鱼类。   2、乌鱼体延长,微侧扁,略呈圆柱体形。头中大,常宽而平扁。口小,端位或近下位。前颌骨能伸出;颌齿细小或无齿。鳞中大,头部被圆鳞,体被弱栉鳞,鳍上亦常被小圆鳞;头部及体侧的侧线发达。鳃耙细长,形成滤过器,可滤取泥砂中之有机物,且具有强韧之胃,有助于磨碎食物。具二个相当分离的背鳍,第一背鳍具IV硬棘,第二背鳍具I硬棘,7-10软条;臀鳍具III硬棘,8-10软条;胸鳍具腋鳞或无;腹鳍腋鳞发达;尾鳍内凹或稍分叉形。
仁兄,海豚不是鱼类啊 ,它是哺乳动物。大多数鱼类都是卵生。海豚,鲸等都是哺乳动物,它们是胎生 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冷血动物,大都卵生,产卵的数量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鲻科鱼类各个物种该怎样区分鉴定

4,脑门挺大的鱼叫什么鱼

鳙鱼,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是淡水鱼的一种。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是四大家鱼之一。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头部较大而且宽,口也很宽大且稍微上翘。眼位比较低。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层。

5,怎样区分八爪鱼是不是新鲜

     这次在我平时买菜的市场,看到那么新鲜的八爪鱼也算是头一招了吧,因为个头不是很大,一斤也不算太贵,12元。买了那些,才8块钱……   完美的身形,眼睛上方有个明显闪亮的椭圆型圆圈,那明亮的眼睛也有些闪光。身体滑溜滑溜的,很有弹性和张力,一点都不会软塌……这就是我眼中最新鲜的八爪鱼了。   这三个相同点: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   不同点:   1、鱿鱼,也叫柔鱼、枪乌贼。   2、墨鱼又称乌贼、花枝,与鱿鱼同属十腕目。   3、鱿鱼肉比墨鱼的鲜美。头和躯干比墨鱼的狭长,尤其躯干部末端很像标枪的枪头,因此叫枪乌贼。   4、章鱼又称八爪鱼,属于八腕目。就是有8只脚!   5、章鱼和墨鱼都有墨囊,可释放墨汁。最大的不同在于章鱼只有8腕,而且腕上的吸盘没有柄和齿环。   6、鱿鱼和墨鱼很像但一般情况下,见到的鱿鱼比墨鱼的个头要大很多,而且新鲜的墨鱼上会有很多墨汁,鱿鱼身体呈粉红色壮,墨鱼比较白一些。
我们常说八爪鱼有八只脚,可是也有人说是八只触手。那到底八爪鱼有几只手,几只脚? 该如何分辨手和脚呢?以下提供几种方法帮各位分辨八爪鱼的手和脚,如果各位还有更好 的方法,欢迎一起交换心得: 方法一:先抓一只八爪鱼,再用铁锤往它的头打下去,八爪鱼会去摸自己头的就是手,其它的就是脚啰。 方法二:如果是母八爪鱼的话,先假装要去××她,那猛说不要时一直挥动的那几只就是手,其它几只夹得紧紧的就是脚。 方法三:放个屁给它闻,会捂住鼻子的就是手,其它的就是脚。 方法四:给它一台计算机,放在键盘上的就是手,盘在椅子上缩起来的就是脚。 方法五:夏天到了,会抓香港脚的就是手,被抓的当然就是脚啰。 方法6:往它身上撒一把土,抓起毛巾的就是手,其它就是脚。 方法7:丢100百元在地上,先踩住的是教,然后拿起来的是手。 方法8:冬天到了,捂住脑袋的是手。 方法9:碰到首长,先伸出来的是手,碰到下级则正好相反。 方法10:给它一张支票,先伸从来的是手,给它一张选票,先拿住的是脚。 方法11:把它放到汽车上,抓住方向盘的是手。
只要是还活着,肯定新鲜了

6,有脚的鱼叫什么名字

会走路的鱼为龟壳攀鲈栖息于静止、水流缓慢、淤泥多的水体。当水体干涸或环境不适时,常依靠摆动鳃盖、胸鳍、翻身等办法爬越堤岸、坡地,移居新的水域,或者潜伏于淤泥中。龟壳攀鲈的鳃上器非常发达,能呼吸空气,故离水较长时间而不死,当水体缺氧、离水、或在稍湿润的土壤中可以生活较长时间。龟壳攀鲈以小鱼、小虾、浮游动物、昆虫及其幼虫等为食。龟壳攀鲈原产于中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攀鲈属分布于亚洲,西达印支半岛,南至越南,全球仅有2个种,产于中国东南部至印度,为亚洲特有属。扩展资料:龟壳攀鲈约一年半达至成熟,体长约12厘米就能繁殖。最大体长可达25厘米以上。两性异型不明显,雄性头略大圆钝,具较浓暗的婚姻色,雌性头小略尖,腹部略胀。繁殖期于春夏五至七月,在水生沉水及挺水植物茂盛处产卵,大型成熟个体可产约二千粒浮性卵,具领域及亲代抚育行为。雌雄亲鱼的鉴别:繁殖季节雌鱼生殖孔凸出且尖,腹部较大,轻压肛门可挤出少许成熟的卵粒,尾部黑斑略显菱形。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鱼
海里有一种叫石鱼的鱼类,其鳍进化成出抓握的能力,找到和身体、形状差不多的地方,抓住附近硬物来固定其身,利用伪装捕获猎物,海滩上,滩涂鱼,用特化的胸鳍行走,结合尾鳍进行跳跃。
“四脚鱼”“娃娃鱼”希望采纳!
大鲵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 大鲵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最近科学家研究:娃娃鱼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娃娃鱼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英文:Chinese giant salamander。观赏蛙蛙鱼,其实它的真正名字是东方蝾螈,并不是真正的娃娃鱼。东方蝾螈可以在鱼缸饲养,还要经常见见阳光,不过不要太多。 怎样饲养 蝾螈可以放在大的玻璃鱼缸内饲养,便于观察其活动。缸底铺些洗净的沙砾碎石,注入30厘米深的潭水或井水,并投入少量金鱼藻等水草,布置成与捕捉场所相似的生态环境。沙石有吸附污物的作用;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并供蝾螈产卵用。
应该是蝾螈,但也有可能是娃娃鱼,使娃娃鱼的话还是交给动物园一类吧,毕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弹涂鱼!海边很常见!会爬的!娃娃鱼是两栖动物不是鱼!

7,被称为淡水人称水中霸王的鱼是

食人鲳 不是水中霸王 是水中狼族·····水中霸王是鱤·····
淡水霸王鱼,它的全名叫鳡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鳡属。俗称:黄鱄、黄钻、黄颊鱼、竿鱼、水老虎、大口鳡、鳏。   它身体细长,亚圆筒形,头尖长。吻尖,呈喙状。口大,端位,下颌前端正中有一坚硬突起与上颌凹陷处相嵌合。无须,眼小,稍突出。下咽齿3行,齿末端呈钩状。鳞细小。背鳍较小,其起点位于腹鳍之后;尾鳍分叉很深。体背灰褐色,腹部银白色,背鳍、尾鳍深灰色,颊部及其它各鳍淡黄色。   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层。游泳力极强,性凶猛,行动敏捷,常袭击和追捕其它鱼类,一旦受其追击就难有逃脱者,属典型的掠食性鱼类。性成熟为3-4龄,亲鱼于4-6月在江河激流中产卵。幼鱼从江河游入附属湖泊中摄食、肥育,秋末以后,幼鱼和成鱼又到干流的河床深处越冬。生长十分迅速,性成熟以后,体长还在持续增加,最大个体长达2米,重可达60公斤。   分布甚广,我国自北至南的平原地区各水系皆产此鱼。生长迅速,2龄鱼体重3.5公斤。天然产量高,为江河、湖泊中的大型经济鱼类之一。但因大量吞食其它经济鱼类,又被视为养殖业中的“害鱼”之首。其肉质鲜美,一向被列入大型上等食用鱼类。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8.1-20.8克,脂肪1.3-5.4克,热量84-132千卡,钙11-24毫克,磷144-203毫克,铁0.7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1.7毫克。其肉入药鲜用,具有暖中、益胃、止呕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反胃吐食等症,宜常服。   [地方名]: 竿鱼、大口鳡、介鱼、黄钻、虎鱼、横杆子、黄尖、横色、鳡条。   [形态特征]: 大型凶猛性鱼类。体长,其形如梭。头锥形。吻尖长,口端位,口裂大,吻长远超过吻宽。下咽齿扁形,尖端勾状,3行。下颌前顶端有一尖硬的骨质突起,与上颌前端的凹陷相嵌合。眼小。鳃耙稀疏。无须。腹部回。鳞小。侧线鳞100以上。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胸鳍不达腹鳍,腹鳍不达臀鳍,尾鳍深叉形。体色微黄,腹银白,背鳍、尾鳍青灰色,其余各鳍黄色。   [产地、产季]: 鳡鱼是大型经济鱼类,分布很广,全国各大江河、湖泊、大型水库等大水面均产,春秋两季为生产旺季。因其凶猛食鱼,是清野除害的主要对象,人工也不养殖,所以产量逐年减少,北方已不多见。
食人鲳又名水虎鱼,英文名Piranha(或) ,生活在南美洲奥里洛科河和亚马逊河流域,体长不一,可达50厘米长,鱼身粗胖,颚宽大,牙齿犹如剃刀,可相互扣紧。水虎鱼十分危险,特别是干旱季节水位下降时。平时以其他鱼类为食,饥饿时也会群起袭击进入水里的陆生动物和人,只需几分钟便可将猎物吃得只剩骨头。食人鲳是卵生鱼类,一年可繁殖多次,雌鱼在产卵期可产3000至5000粒卵,受精卵经过36至48小时就可孵化出仔鱼,而仔鱼在48小时后吸收完体内的蛋黄素后就会自己摄食,幼鱼经过15至18个月即发育成熟。由于缺乏生态制约因素,食人鲳没有天敌,极易大量繁殖。一旦在某一流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它们就会大量“屠杀”水中其他鱼类,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水虎鱼俗称食人鱼,它的头占全身的比例很大,向后倾斜有厚骨。大圆眼睛有时血红,满嘴三角形的尖齿,像剃刀一样锐利。不管遇到任河动物只要张口一咬,就会咬下整齐的一块肉,大小有如一枚直径2公分半的硬币。   水虎鱼往往成群觅食,有时一群多达数百条,它们杀伤的速度十分惊人。1996年2月,一辆公共汽车在马瑙斯市东面200千米的地方,从一个渡口滚下了水虎鱼经常出没的乌鲁布河。9个小时后,拯救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发现在这次意外事件中遇难的38名乘客中,多数已在水虎鱼利齿之下仅余枯骨。   尽管时常有这种情况出现,但很多专家都认为,一般人传说的水虎鱼对人类的危险未免过甚其辞。   促使水虎鱼袭击其他动物,可能不只是一种因素,而是几种因素的结合,包括饥饿、水位低落及聚集在一个地区的同类太多。水虎鱼目光锐利,能用视觉、嗅觉及对水波震动的灵敏感觉觅食,闻到了血腥味,它会发狂,张开嘴,像剑一般地向血腥味的来源地点冲击,速度非常快,人类肉眼所能见到的,只是一闪而过的一团模糊黑影。   水虎鱼有胆量攻击比它大几倍的动物,如果水虎鱼攫食的对象是条大鱼,它先咬断大鱼的尾部,使其无法移动。吃的时候,每条水虎鱼在大鱼身上咬一口,用力向后一拉,扯下鱼肉,同时留出空位,让另一条水虎鱼进食,它们以快得无法相信的速度,瞬息便吃完捕获的食物。水虎鱼饥饿难忍时,连鸟类都难保安全,贴水面而飞的苍鹭、白鹭和野鸭,有时会突然消失于浪花与鲜血之中。
鱤鱼 水中霸王

8,须鲸和齿鲸是什么原因

须鲸与齿鲸的区别在于:1。在生物上的位置不同须鲸尾于须鲸亚目齿鲸尾于齿鲸亚目。2。鼻孔的结构不同,须鲸的鼻孔大多“V”呈形,而齿鲸的鼻口则只有一个。3。须鲸为滤食性的动物。他们的鲸须一般长在上鄂,喉腹部有褶折,当它们取食时喉腹部变得异常之大。像我们用的雨伞一样。他们一般比较喜欢磷虾一类高热量的食物。而齿鲸是捕食鱼类、乌贼、以及哺乳类等。食性较须鲸广得多。4。也是最简单的一般来须鲸的体形会比较大但也有须鲸体形比齿鲸小的,如小蓝鲸与抹香鲸的体形想差就很大抹香鲸就大得多。
邻居关系
齿鲸 齿鲸类的体形变异比较大,最小的种类体长仅有1米左右,最大也在20米以上。口中具有圆锥状的牙齿,但不同种类牙齿的形状、数目相差也很大,最少的仅具1枚独齿,最多的则有数十枚,有的还隐藏在齿龈中不外露,所以也是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外鼻孔只有1个,因此呼吸换气时只能喷出一股水柱。头骨左右不对称。鳍肢上具有5指。胸骨较大。没有锁骨。没有盲肠。主要以乌贼、鱼类等为食,有的还能捕食海鸟、海豹以及其他鲸类等大型动物。齿鲸类在全世界共有淡水豚科、抹香鲸科、剑吻鲸科、一角鲸科、尖嘴海豚科、鼠海豚科、海豚科和领航鲸科等8个科,大约34属、72种。 齿鲸的分布 (二) 喙鲸中的一个属“中喙鲸(mesoplodon)”,包含的11个种别都分布於远洋区,南半球的一种喙鲸分布於极地四周,而阿氏贝喙鲸则在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出没,贺氏中喙鲸居住於南方的温带海域中,似乎是在极地的四周,但在北太平洋的温带海域也可发现。这个属的其他几个种也居於北太平洋,包括:银杏齿喙鲸,分布於暖温带到热带水域;胡氏中喙鲸,分布於冷温带;史氏中喙鲸,分布於副极地到冷温带之间海域。在北太平洋,梭氏中喙鲸居於副北极带到冷温带间的水域;杰氏中喙鲸,居於暖温带到热海带,而初氏中喙鲸的分布令人好奇;在北太平洋的温带和南非洲的海岸之外皆有其踪影。当然,这些种类的分布范围可能比我们目前所知的大许多。另一种不寻常的分布类型是属於哥氏中喙鲸,分布於南半球的各水域中,但也在荷兰的北海(north sea)沿岸出现。柏氏中喙鲸居住於各海洋的热带及暖温带区域。 有些分类学家把朗氏中喙鲸归入中喙鲸属(mesoplodon),而有些则主张其应自成一属indopacetus,因为所有相关的知识只由两个头颅骨而来,一个在澳洲东岸收集到的,另一个则是在非洲东岸,故对其型态与分布所知甚少。最近,有新种的喙鲸在东热带太平洋被观察到的纪录,也许就是令人难以捉摸的朗氏中喙鲸,也许是一全然不同的新种。在海豚之中,种别最多的是lagenorhynchus,分布於北大西洋副北极地带的北大西洋水域至南极之间。沙漏斑纹海豚居於极地四周、副热带地区及大西洋的外海。在南美洲的南岸,不论太平洋或大西洋沿岸都可发现皮氏斑纹海豚。暗色斑纹海豚(dusky dolphin)分布於极地四周,温带的大多数陆棚区和南半球的一些小岛四周。在北半球,白喙斑纹海豚 (white-beaked dolphins)和大西洋白边海豚居住於北大西洋;前者在较北方的水域出没,直达到副北极地区;而后者分布於温带海洋,两者的分布范围有重叠之处。太平洋斑纹海豚则在北太平洋的温带离岸区出现。 须鲸的种类虽少,但个头都很大,最小的种体长也大于6米。如蓝鲸体长可达33米,体重190吨,相当于33头大象或300多头黄牛的体重,它的一条舌头就有4吨重,它的力气也无比巨大,有1250千瓦,能曳行588千瓦的机动船,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曾出现过的最大动物。这是海的恩惠,只有在海里才能长得这么大: 一来是食物丰富,蓝鲸虽体躯巨大,却以小得和它无法相比的磷虾为食。这种虾数量多,容易捕,养得起这些大肚子汉。二来是水的浮力大,支撑着蓝鲸的巨大体躯。非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体重5吨左右,若非洲象的体重再增加,它的四肢就支撑不住了,所以不能长得太大。但在海里却不然,动物基本上处于失重状态,再大也能浮得起来。但也不能无限增大,超过一定限度,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 就不能满足需要了。 硕大无比的蓝鲸从大小上堪称“兽中之王”;长须鲸也不算小,长可达27米,重95吨;能歌善舞、鳍肢特别长的座头鲸长有穿憨扁窖壮忌憋媳铂颅18米,重65吨;体短身胖、栖身北极海域的北极露脊鲸长18米多,重可达114吨;嘻游近岸的灰鲸也长15米,重16吨;小须鲸虽属强中之末,体长也达10米多,重约5吨。这都是些重要的猎捕对象,经济价值很高。 须鲸多以磷虾等浮游动物为食,为了能吃饱肚子,它们的口里长出了特殊的须,用以从大量海水中过滤食物,这是哺乳动物中最奇特的适应之一。须在上腭两侧排成两列,每一列有须300~400枚,每一枚须成三角形板状,也称须板。须板上端宽,下端尖,外缘平滑,内缘长满像头发一样的须毛,板的方向与头的方向相垂直。从头的侧面看,须板像梳头的梳子那样排列整齐,相邻两须板间的距离为0.5~1.3厘米。捕食时,须鲸张开巨口,将磷虾和海水一起吞入口内,然后口一闭,水从须板间滤出,食物就被过滤在须上,再下咽入肚。 座头鲸捕食方法更为巧妙,先在水下朝上发射一串串气泡,在水面形成一个很大的圆圈,气泡就像气枪一样使磷虾受惊而向圆圈中心集中,座头鲸张着口从圈中心浮出吞而食之。鲸的口是很大的,尤以露脊鲸为甚,其头长占18米体长的1/3,口有6米长,须板长4米多,口一张,十几个成年人可以从容出入,称其吞舟之鱼实在不为过分。由于口大,取食的效率很高,每头露脊鲸每天要吃3~4吨磷虾。

9,河豚鱼

河豚的肉非常肥美,而且除了鱼骨外没有什么刺。将鱼肉切成条,加少许洋葱用锡纸包好放在热热的铁板上料理,一阵欢快的“刺刺啦啦”的响声过后,鱼肉边缘微微卷起,显得紧实饱满,其味道口感颇有些像田鸡腿,吃起来鲜美无比。   河豚鱼不仅肉鲜味美,而且带有肉刺的鱼皮,胶质丰富,厚度足有五毫米,呈半透明状。凉拌的做法看上去不错,鱼皮被切成寸许的小块儿,简单调味,吃在嘴里非常韧,牙齿会遇到轻微的抵抗,还能似有似无地感觉到有些鱼皮上的肉刺儿,口感很独特。   红烧是很家常的做法,清理好的河豚整只放在锅里调味炖40多分钟,最能体现河豚的肥美。胶质浓厚的鱼皮软腻非常,一定要趁热吃,而且要把有刺的一面卷在里面,食之粘口,囫囵吞下,是很新奇的体验。据说这样吃下去就像给胃穿了一件衣服,可以起到养胃的作用。如果有幸遇到一条河豚的精白一定要尝,鲜嫩肥美,妙不可言。
把眼睛和内藏都扣出来,注意千万不要弄破了,有毒。做法和其他鱼差不多,但河豚肉比较嫩。先让厨师吃,以免中毒! 河豚,古名肺鱼,俗语称气泡鱼、吹肚鱼、青郎君;学名叫河豚。全体椭圆形,前部钝圆,尾部渐细。背鳍一个,无腹鳍,无鳞或披刺鳞,体背灰褐。河豚本息于西太平洋水域的中、下层海水中。性成熟的河豚每年3月由外海溯长江而上至扬中段前后区域交配产卵。 怎么吃安全? 每年清明前后,甚至有千里之外的文人墨客跑到南京、扬中等地“拼死吃河豚”,专家认为,因为许多人不了解安全的烹饪技术,食河豚的方法不科学才会导致中毒频发。此鱼的卵巢和肝脏有剧毒,0.0005克河豚毒素或0.001克河豚酸就足以使1公斤重的小狗死亡。 有关专家说,应该广泛宣传有关河豚的正确知识。例如,有人误以为河豚的籽最鲜美,结果导致中毒。其实,宰杀河豚鱼是一道非常繁琐的程序,稍有不慎,便容易引起中毒,鱼卵巢是绝对不能吃的,鱼内的血一定要清理,蒸煮必须一小时以上等,这些技术都必须专门系统地学习。 近年来,一些地区在当地食品卫生部门以及饮食行业协会的严格监督及安全指导下,开展了河豚安全烹饪研究。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河豚品种的改进也为安全食用提供了可能。如果在鱼种、水质、饵料等方面采取一些扎实有效的控毒措施,降低毒性,生产出完全符合无公害产品质量要求的河豚,结果是比较安全的。 所以,尽管河豚的鱼肉鲜美,还是要提醒食用者,没有专业的技术,吃河豚一定不要自己在家烧,要到有专业水准的饭店食用,以防中毒。 河豚鱼分类:暗纹东方鲀: 鲀科 fugu abscurus (abe)体背部和腹部各有一群小刺,有的个体背腹部小刺在胸鳍前后方相连接。提上部具4~5条不规则的褐色横纹,并散步许多尖状小黄点。随着鱼体增长横纹有不明道消失。胸鳍后上方及背鳍基底均有一淡色的黑斑。主要产于我国近海,亦进入江河或居于淡水湖泊中。体长一般150~250毫米,大者可达300毫米。内脏和血液有毒。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黄海、渤海及一些江河、湖泊中。红鳍东方鲀:红鰭东方豚 鲀科fugu rubripes (temminck et schlegel) (黑挺巴、黑蜡头)体亚圆筒形,背面和腹面被小棘。上下颌各具2个啄状呀板。体则皮褶发达,胸斑后方具黑色斑纹多条。臀全部白色。暖温性中下层有毒类。全长最大可达750毫米。受刺激后迅速吸入水或空气,鼓体张棘,以此威吓御敌。肝和卵巢剧毒,误食会致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见于东海和黄渤海。假晴东方鲀:鲀科 fugu pseudmmus(chu) (黑艇巴、黑蜡头)体亚圆筒形,背面和腹面被小刺。吻圆鱼屯。口小。上下颌各具有2个啄状呀板。体则皮褶发达,散布小斑,随生长模糊。体则胸鳍后上方具1圆形大黑斑,边缘白色,胸斑后方无黑色斑纹。臀鳍部分或全部黑色。暖温性下层有毒渔类。全长可达500毫米。肝和卵巢具“河豚毒素”,剧食会致死。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暖温水海域。我国产于东海渤海,可进入长江,黄河下游。黄鳍东方鲀: 鲀科fugu xanthopterus(temminck et schlegel) (艇巴、花蜡头、黄天霸)体形部和腹部各有一群密生小刺。提上半部具蓝白色相间的波纹状条纹。各鳍艳黄色。为我国沿海见的有毒鱼类。皮肤、血液和内脏有剧毒,剧食会致死。一般体长150—250毫米。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可见。纹腹叉鼻鲀:鲀科 Arothron hispidus (Linnaeus)体无鳞,被小鈍刺,小刺有时埋于皮下不显著,但在肛门前方有一群较大的鱼屯刺。鼻瓣为两分叉的皮质突起。体背侧有许多白色圆点,腹部具有若干条白色纵纹。暖水性有毒鱼类。体长一般100~210毫米,大者体长可达500毫米左右。我国在海南岛上海和西沙群岛一带可捕到。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仅见于海南。虫纹东方豚:鲀科 fugu vermicularis (Temminck et schlegel ) ( 面艇巴、气鼓、鸡蜡头)体光滑无刺,上半部褐色,有许多圆或蠕虫状淡蓝色斑纹,在胸鳍后方有一具淡色圆的褐色斑。臀部和尾鳍下圆白色。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及河口。体长一般150~200毫米。血液和内脏毒性较小,经加工处理后可食用。分布于北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紫色东方豚鲀科 fugu porphyreus (temminck et schlegel) (面艇巴)体光滑无刺 。体上斑纹随鱼体生长而变化,一般体长在300毫米以下时,体背方密布褐色小点,随个体生长斑点渐消失而呈致紫色。胸鳍后上方及背鳍基部各有一深褐色大圆斑。个体较大,可达400毫米。血液和内脏有毒,经加工处理后可食用。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近海。我国产于东海北部和黄海。棕斑腹刺豚鲀科 Gastrophysus spadiceus ( Richardson ) (王鸡鱼、金龟鱼)背腹部具小刺,腹面自头部至肛门前有许多纵向的小沟。鼻囊圆突状。体背侧绿色。尾鳍凹形。上叶尖端和下叶圆白色。腮孔黑色。中篩骨长方形,长为宽的2倍余。暖水性底层鱼类体长一般为130~250毫米,大者可达540毫米左右。内脏有毒,经加工处理后方可食用。我国南海较习见。分布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东海和黄海。
简介  河豚鱼口小头圆,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大的长达1米,重10千克左右,眼睛平 时是蓝绿色,还可以随着光线的变化自动变色...河豚虽然有剧毒,但其肉鲜美柔嫩无比,人们常把河豚鱼片与日本绘画相提并论,柔和细腻,回味无穷。   河豚鱼的肝脏、血液、卵巢、生殖腺、鱼子均有毒,食后舌、唇、手、足失去知觉,全身麻木,血压下降,很快便会窒息死亡。    河豚鲁(Spheroides vermicularis)又名鲀,有上百个品种,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剧毒素的鱼类。中毒多发生在日本、东南亚及我国沿海、长江下游一带。 毒性  有毒物质为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对热稳定,需220℃以上方可分解;盐腌或日晒不能破坏。鱼体中含毒量在不同部位和季节有差异,卵巢和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鱼死后内脏毒素可渗入肌肉,而使本来无毒的肌肉也含毒。产卵期卵巢毒性最强。 临床表现和治疗  河豚毒素可引起中枢神经麻痹,阻断神经肌肉间传导,使随意肌出现进行性麻痹;直接阻断骨骼纤维;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及动脉压急剧降低。潜伏期10分钟~3小时。早期有手指、舌、唇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四肢无力、发冷、口唇和肢端知觉麻痹。重症患者瞳孔与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以致发展到全身麻痹、瘫痪。呼吸表浅而不规则,严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衰竭。目前对此尚无特效解毒剂,对患者应尽快排出毒物和给予对症处理。 [编辑本段]预防  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新鲜河豚鱼应统一加工处理,经鉴定合格后方准出售。

文章TAG:头大圆是什么鱼头大  大圆  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