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血红蛋白低是什麽原因化验了铁含量3906高总铁结合力4467低不饱

贫血,铁39.06高,总铁结合力44.67低,不饱和铁结合力5.61低,只能说不是缺铁性贫血但现有资料不足以做进一步的推论。
铁是血红蛋白能够发挥其运输氧气功能的关键,没有铁其就不能运输氧气铁是血红素的中间位置,是结合氧气的位置,至关重要

血红蛋白低是什麽原因化验了铁含量3906高总铁结合力4467低不饱

2,血清铁低不饱和铁结合力总铁结合力高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可能是缺铁性贫血引起的,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可能是铁的摄入不足,铁的吸收不好,也可能是消化性溃疡癌变引起的失血。一般这种情况可以进一步查胃镜,肠镜,肿瘤因子等检查,查明铁性贫血的原因针对病因治疗,必要时间可以用硫酸亚铁,复方阿胶浆补血治疗。

血清铁低不饱和铁结合力总铁结合力高是怎么回事

3,总铁结合力294884tibc低是什么意思

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是指血清中转铁蛋白能与铁结合的总量,反映血浆转铁蛋白的水平,通常情况下仅有约1/3的转铁蛋白与铁结合,也就是说还有2/3的转铁蛋白能与铁结合,这2/3的转铁蛋白反映了TIBC。缺铁性贫血的时候机体缺铁,能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比通常情况还要少,故未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超过2/3,自然TIBC升高。
任务占坑

总铁结合力294884tibc低是什么意思

4,缺铁性贫血患者为什么总铁结合率升高

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用一个通俗的比喻给你说吧。平时铁是在血清里呈游离状态,铁蛋白的作用就是与铁结合并负责把铁转运到全身各个地方。所有的铁蛋白中,与铁结合的铁蛋白所占比率就叫总铁结合率。这就好比火车要从一个地方往另外一个地方拉煤,平时不缺煤用的时候,火车就慢慢拉,用5辆火车拉煤就够用了;但现在煤供不应求了,要10辆火车才够用。同样的道理,平时组织细胞不缺铁,铁蛋白就不必要每个都用来转运铁,只用其中一部分来劳动就够用了;但现在组织细胞缺铁了,铁蛋白只有全部用来转运了。

5,什么是血清铁总结合力

血清总铁结合力 铁从肠道吸收后经血流运送到红细胞生成系统,这一过程是由铁与β—球蛋白结合生成的转铁蛋白来完成的,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就代表血清转铁蛋白的含量。 [英文缩写]TIBC [参考值]48.3~68.0μmol/L(270~379μg/d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升高:口服避孕药、妊娠晚期。 2.病理性升高:缺铁性贫血。 3.病理性降低: (1)转铁蛋白的丢失,如肾病、尿毒症等; (2)转铁蛋白的合成不足,如遗传性转铁蛋白缺乏症; (3)铁蛋白减少,见于肝硬化、血色沉着症; (4)其他疾病,如慢性感染贫血、恶性肿瘤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铁中毒等。 [要求]空腹12小时取静脉血。

6,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时总铁结合力是减低还是不低

八版内科学也是不低,但是96年110题给出的答案是减低,按照最新的教材来应该认为不低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sideroblastic anemia(简称sa。)是一组铁利用障碍性疾病。特征为骨髓中出现大量环状铁粒幼红细胞,红细胞无效生成,组织铁储量过多和外周血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本病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还有维生素b6反应性贫血。获得性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铁利用不良,血红素合成障碍和红细胞无效生成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环节。与血红素合成有关的各种酶和辅酶的缺乏,活性减低和活性受阻是本病的发病机理。任何原因影响这些酶的活性均可导致铁利用不良和血红素合成障碍,结果形成低色素性贫血,铁在红细胞及各组织内大量堆积,使红细胞形态及功能受损,致红细胞过早破坏即无效生成。铁大量沉积于各组织内,形成血色病,影响各组织器官功能。

7,总铁结合力是属于地中海贫血吗

你的论述理解不能总铁结合力和血清铁一般同时测定(一)血清铁测定【参考值】亚铁嗪显色法:男性11~30μmol/L,女性9~27μmol/L。【临床意义】1.血清铁增高 ①肝细胞损害;②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③血液病,包括非缺铁性贫血、再障及白血病。2.血清铁降低:主要为缺铁性贫血。(二)血清总铁结合力【参考值】亚铁嗪显色法:男性50~77μmol/L,女性54~77μmol/L。【临床意义】1.生理性变化 新生儿降低,女青年和孕妇增高。2.病理性变化 ①降低:转铁蛋白合成减少,如肝硬化、转铁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征、肿瘤及非缺铁性贫血等;②增高:转铁蛋白合成增加,如缺铁性贫血和妊娠后期;转铁蛋白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炎和肝细胞坏死。总之,非缺铁性贫血降低,缺铁性贫血增高,而不是什么属于地中海贫血
应该不是吧。

8,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铁是合成红细胞中主要成分-血红蛋白的原料,当身体铁缺乏时,就会影响血红蛋白合成。长期明显铁缺乏时,血红蛋白量减少,红细胞体积变小,形成缺铁性贫血,也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缺乏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摄入、吸收铁的量太少,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以及身体需铁增加(生长发育期、孕期),进入的铁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而致铁绝对或相对的缺乏。因此少年儿童、妇女、老人更易于发生铁缺乏。缺铁可造成贫血,影响智力发育,使易于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影响肌肉功能,使骨骼生长延缓等。二、为什么摄入足够的铁还会贫血?铁摄入足够与否?从上述可知,决定于三个方面:即摄入量、可吸收的量以及需要的量。据2002年调查的结果看,平均每人每日23.2mg、农村23.1mg、大城市24.3mg,与我国人一般需要的量比较,似乎并无不足,但为什么仍然有较高的贫血发生率?究其原因,除了有的是铁摄入较低、不能满足需要外,主要的还是铁的吸收问题。原来,食物中铁有血红素铁与非血红素铁两种类型:食物中的血红素铁(主要在动物性食物中,约占其铁含量的40%左右),可被肠细胞直接吸收。它不受食物植酸等因素的干扰,而且胃粘膜分泌的“内因子”有促进其吸收的作用,所以血红素铁的吸收率远比非血红素铁(及离子铁)高;非血红素铁或离子铁在食物中,大多数与蛋白质、氨基酸及其它有机酸等结合,铁在吸收前必须先经溶解,与有机部分分离、还原为亚铁离子后,才能被吸收。膳食中有很多成分能促进或抑制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抑制吸收的有磷酸盐、碳酸盐、植酸、草酸、鞣酸等,这些成分可与非血红素铁形成不溶性的铁盐而阻止铁的吸收,也就是谷类等植物性食物铁吸收率低的主要原因。碱或碱性药物可使非血红素铁形成难溶的氢氧化铁,阻碍铁的吸收。萎缩性胃炎以及胃大部切除时,胃酸分泌减少也影响铁的吸收。能提高非血红素铁吸收的有,抗坏血酸能将铁还原为亚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与亚铁形成可溶性螯合物,而有利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半胱氨酸也有类似作用。肉、鱼、禽类中的“肉因子”(其化学本质尚不清楚),不但使肉类本身铁的利用率高,且可提高植物性食物铁的吸收率。膳食中含钙高时,可除去干扰铁吸收的植酸、磷酸和草酸根,改善铁的吸收,但过量的钙不仅无助铁吸收,且可使之降低。此外,身体中铁的营养状况也能影响铁的吸收,当机体需要铁多时,铁吸收就增加,需铁少时就会减少。摄入铁多时肠内铁量增高,其吸收率下降,但吸收量仍有增加。孕期、生长发育可使铁的需要增加;月经过多,钩虫感染,痢疾,血吸虫病等都可增加铁的丢失。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已被用尽,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的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蛋白浓度降低,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亦均降低。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病因 缺铁性贫血可发生于下列几种情况; 一、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在生长快速的婴幼儿、儿童、月经过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铁的需要量增多,如果饮食中缺少则易致铁性贫血。 二、铁的吸收不良: 因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者比较少见。 三、失血: 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癌、钩虫病、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痔出血、服用水杨酸盐后发生胃窦炎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的疾病,妇女月经过多和溶血性贫血伴含铁血黄素尿或血红蛋白尿等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一个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铁耗竭期,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减低,此时并无贫血,若缺铁进一步加重。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出现缺铁性贫血。

文章TAG:铁低总铁结合力高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