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水库水中如何找花鲢

白鲢和花鲢统称为“鲢鳙”,白鲢(又叫跳鲢、鲢子),鳙鱼(又叫花鲢、胖头、大头),白鲢和花鲢虽然都是鲢鱼,但其生理习性特点既有共性也存在个体差异。鲢鳙属于虑食性鱼类,喜欢集群活动在深水区水体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平时多生活在江湖、水库等较大的自然水域中,适宜水温18-30度,冬季潜入深水蛰伏越冬。这是它们的共性。区别是:白鲢性情较急躁,极易受惊跳跃,而花鲢性情较温和,行动迟缓。在食性上虽然都属于滤食性,但白鲢以水体中的植物藻为主要食物,而花鲢的食性与白鲢不同,它以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桡足类为主要食物,兼食多种浮游生物藻类。白鲢和花鲢对素食气味的喜爱虽然接近但也有区别,很多钓友都知道鲢鳙喜酸臭饵,但更详细的说,白鲢更喜欢酸、甜、臭的混合气味,而花鲢则更喜欢腥、香、臭的混合气味。喜臭是它们的共性,而白鲢喜酸甜,花鲢喜腥香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水库水中如何找花鲢

2,白鲢和花鲢怎么区别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外形不同;花鲢头部较大较圆,嘴巴也比较大,白鲢头小,形状偏扁,嘴巴也比较小。 颜色不同:花鲢的体背面为暗褐色,有黑色细斑,腹部为灰白色,各鳍均为淡灰色,而白鲢鱼体背面为银白色,腹部为亮白色,各鳍均为灰白色。 口感不同:花鲢的肉相对白鲢来说要紧实一些,毛刺较少,白鲢的肉要松懈一点,毛刺偏多。 腹部区别:白鲢和花鲢的腹部其实也是不同的。白鲢的腹部上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棱,用手摸的话就可以摸出来,但花鲢的腹部则没有这条棱。 习性区别:白鲢和花鲢总体来看都可以说是杂食鱼,不过二者偏爱的食物有点不同。白鲢更喜欢吃浮游植物,花鲢则更喜欢吃浮游动物。 亲,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如果对我的服务满意,请给个赞哦,祝您一切顺利!~?? 更多4条 

白鲢和花鲢怎么区别

3,钓鲢鱼要下多深的水

1. 从1米到5米都行,没试过用7米2手竿钓鲢鳙,觉得那个对体力要求太高了,所以不知道手竿钓6米或者更深的效果。2. 原则是鱼有多深钓线就应该有多深。3. 鱼有多深这事不好说,没有探鱼器这事真不知道,有了探鱼器这事也不准。4. 一般经验来说,早晨赶在日出前到水库大坝,随着朝霞悄悄潜入水边,往水里扔一块石头能看见成群的鲢鳙跳起来,当然没有鲢鳙的水库除外,扔一块磨盘也没有鲢鳙跳,蛤蟆跳还有可能。5. 中午的时候,很少看见鲢鳙上跳,晚上要是水边没人,也许还能看见鲢鱼成群的起浮。
前往百度APP查看回答你好,关于你的问题我认为如钓点水深10米,钓深则以3~4米左右,如果钓点水深4~5米,则钓深放到1~1.5米比较合适。鲢鱼的进食方式,是滤食,就是通过大量喝水,然后用鱼鳃过滤,将颗粒直径较大的浮游生物、水藻及其他食物,进行吞咽,颗粒直径非常小,或者水,则直接被排除体内;鲢鳙的鱼鳃过滤直径非常的小,滤食10微米至数小毫米内的食物,鲢鳙的这个特性,以及鲢鳙对食物直径颗粒的需求,就注定了鲢鳙的食物来源,一共有两大类:第一类,水中的藻类;第二类,水中的浮游生物;这两种生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其重量、体积都非常的小,所以大部分都浮游在水中,所以鲢鳙觅食,多在水的中上层,希望能够帮到你
这个一般要灵活变动的,不同地方水深不同,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气温水温各不相同,一般河流山塘是1~2米左右,水库的话可以2~4之间变动,水温高,鱼活跃时可以浅一些,相反调低点,一般要多尝试几次才有经验的。
1.5米

钓鲢鱼要下多深的水

4,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区分花鲢白鲢鲤鱼和鲫鱼呢

花鲢,白鲢,鲤鱼,鲫鱼是中国普遍养殖的经济鱼种,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吃过。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平时在购买时可以怎么样对他们进行区分呢?接下来,我将一一为大家讲解他们有和特征上的区别。首先区分鲤鱼,我们可以观察他们是否有胡须。毕竟在这几个经济种类中,只有鲤鱼有胡须。鲤鱼除了有胡须还有鳞片比其他三种鱼较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呢,我可以将鲤鱼做成清蒸鲤鱼,红烧鲤鱼,糖醋鲤鱼等美食。然后区分鲫鱼,我们可以观察他们是否有腹棱,花鲢和白鲢都都是有腹棱的,鲫鱼没有腹棱。通常,自然状态下生长的鲫鱼,体型都相对较小。在生活中呢,因为鲫鱼含有全面优质的蛋白质,对肌肤的弹力纤维构成能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所以我们常常将鲫鱼用来熬汤。最后区分花鲢和白鲢,我们可以观察他们腹棱的长短,白鲢的腹棱是从胸鳍直达肛门,较长;花鲢腹棱是从腹鳍直达肛门,较短。花鲢和白鲢除了外形上存在差异,从食用的口感上来说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花鲢的肉一般比较紧实有弹性,鱼肉中的刺比较少;白鲢的一般相对松弛,鱼肉中的刺也偏多。所以花鲢通常来说比白鲢更具有食用价值。在生活中由他俩做成的美食主要有花鲢鱼头豆腐汤,酱炖花鲢鱼,水煮花鲢鱼,清炖白鲢鱼。总的来说,花鲢、白鲢、鲤鱼、鲫鱼从外形上只要仔细观察还是能够进行区分的。另外,鱼类的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具有健脑益智、健脾养胃、降低血压的功效。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多食用鱼类。

5,大胖头是什么鱼

大胖头又名大头鱼,头大,占体长的三分之一,体侧发黑且有花斑,眼位较低。分布水域很广,从南方到北方来几乎全中国淡水流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鳙鱼属于滤食性鱼类,对于水质有清洁作用,一般鱼源池、水库多于其它鱼类一起混养所以有人送它雅名“水中清道夫”。性温驯,不爱跳跃,行动较迟缓。2113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平时多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湖中。滤食性,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和原生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蓝藻类和人工饲料。扩展资料:悬钩钓法1.须使用漂尾纤细的竞技专5261用浮漂。因为只有4102这类浮漂才能反映出非常轻微的吃食动作。2.须选择纤细而柔软的优质强力渔线作脑线,并且选用钩条细的小号鱼钩。因为只有这样选择才能使饵钩在灵敏的钓系下具有飘逸性,以方便吸食入口。3.鱼竿应当选择中硬调的,且以不超过4.5米长为宜。因为脑线较细、鱼钩较小、鲢鳙个体相对较大,竿子硬了容易断线或将鱼钩拉直,竿子太1653软又不易控制鱼。4.须选择雾化性好的饵料作为基础钓饵,然后添加相应调味剂,使之既符合吃食特点,又符合喜食特点。
学名鳙鱼,胖头鱼又叫大头鱼,中国著名四大家鱼之一。此鱼鱼头大而肥,肉质雪白细嫩,是鱼头火锅的首选。产地、产期与鲢鱼相同。鳙鱼的外形与鲢鱼相似,但也有区别,如胖头鱼头大,占体长的三分之一,体侧发黑且有花斑,眼位较低。鳙鱼生活于河流、湖泊中,冬季多在河床和较深的岩坑中越冬,分布长江流域下游地区,东北、华北甚少见,是我国养殖鱼类之一。胖头鱼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鱼类,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胖头鱼就是花鲢又叫鳙鱼中国四大家鱼之一
鳙鱼
鳙鱼,

6,钓鲢鳙用什么钩型

钓鲢鳙用7到10号的伊势尼钩最好。从鲢鳙的特点来看,它们咬钩的时候吞钩的速度比较快,吐钩的速度也比较快,不太适合钩尖内湾的鱼钩,伊势尼钩相对来说更合适一些。另外,鱼钩的型号也是需要注意的,由于鲢鳙的体型跟其它鱼种比起来较大,所以要用大一些的鱼钩,7到10号的比较好,具体型号可以根据鲢鳙的体型选择。钓鲢鳙的技巧饵料的选择:鲢鳙喜欢香、酸、甜、臭、腥等味型的食物,但是还是以喜欢微酸微臭味型的食物为主。不同地域的鲢鳙对食物的喜好会有轻微的差异,不能生搬硬套。发酵过的酸味饵料在钓鲢鳙时都会有不错的效果。诱鱼技巧:鲢鳙的视力是比较好的,视野较远,能够在水中分辨出饵料的颜色和大小。浮钓鲢鳙时,要让饵料持续地在水中产生雾化效果,不断地缓慢向下落,饵料入水产生的大片白雾可以吸引鲢鳙入窝吃饵,诱鱼效果显著。看漂抓口技巧:鲢鳙咬钩时,鱼漂可能是下顿、抖动、摆动、黑漂、送漂。中鱼以后,一定要快速将鱼拖出钓点,防止被钓到的鱼在窝内挣扎而惊吓到鱼群。
钓鲢鳙鱼选择钩门宽、钩粗的鱼钩。 有两个因素:一方面,鲢鱼和鳙鱼个体比较大,鱼钩小,鱼钩细,不能承受更大的拉力。 另一方面,鲢鱼和鳙鱼嘴周围的肉比较嫩,鱼钩小,容易勾到一边。 因此,建议使用 Iseni 或 Koiso 型挂钩。 根据鱼的大小,最小的有8条到十几条。打窝的最佳地点1、水闸、石坝、水库大坝、水库溢洪道旁; 这些地方是鱼喜欢呆的地方,容易形成鱼巢。2、水下有藏物的地方,如房屋废墟、破墙等; 鱼喜欢在这里躲藏和玩耍。3、不同水质的汇合处或交汇处有流动的地方; 这里有丰富的食物,所以鱼也很怀念它。4、水库上游入口处有平缓的水流; 这种地形一般水面有垃圾或水草,有鱼爱吃的食物。5、平整水底低洼处及河滩、河床边界; 鲫鱼和鲤鱼喜欢这种地形。
钓鲢鳙选择钩门宽,钩条粗的鱼钩,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鲢鳙的个体比较大,鱼钩小了、钩条细了都不能承受较大的拉力。另一方面鲢鳙嘴周边的肉比较嫩,钩小了钩到边边容易钩豁。所以,推荐用伊势尼或小矶型的鱼钩,根据鱼的大小,最小选用8号以上,至十几号的鱼钩。
鲢鳙鱼挣扎时力气大,而它的嘴巴里面肉薄而嫩,因此很容易脱钩跑鱼。建议用钩号大、钩门宽、钩条粗的钩子,挂得深一些、钩住的肉厚一些,就不容易脱钩。几年前我用7、8号的伊势尼,现在玩台钓,用3、4号的新关东,拉鲢鳙鱼拉得爽歪歪。

7,钓鲢鳙水深多少合适

开始作钓的时候,要钓2-3米的水深,这是大部分鲢鳙比较喜欢的水深,这也就要求至少从3米的水深开始找起,每个水层往上20公分左右的搜索就可以,一般到2米左右肯定可以找到鱼层。鲢鳙跟其他鱼类不同,不存在鱼道的概念,而是水面地方藻类多就在什么地方。所以部分水库的所谓黄金钓位,未必适合钓鲢鳙。很多钓鲤鱼和鲫鱼的好钓位通常人多比较嘈杂,所以选偏也出于安静的需求。鲢鳙虽然体型大,但是同样胆小。所以选择偏而且安静的钓位,不需要考虑所谓的鱼道,只要按部就班的打窝,频繁抛竿,嗅觉十分发达的鲢鳙就会很快进窝了。或者说,钓其他鱼窝料饵料要发挥作用,鱼道的选择也非常重要。钓鲢鳙,完全可以靠窝料和饵料快速把鱼聚过来。扩展资料:钓鲢鳙技巧渔具选择:由于鲢鳙属于大型鱼种,不仅吃食猛,而且在水中的力量也很大。用手竿钓鲢鳙,鱼竿最好选四米五以上,而且钓线宜选齐竿线,粗一点。鱼钩可选新关东的两到四号钩,不仅如此,浮漂也要选吃铅量大的鲤鱼漂。子线要求:虽然鲢鳙鱼食猛,但在吃饵的也较为谨慎,所以为了降低这种防备心理,双子线必须要求长,通常情况下,钓友们至少要用30到50公分的长子线。由于鲢鳙鱼头大,所以钩距应该要保持4到5个,如果子线短了的话,鱼在吸饵时有可能铅坠碰到头,从而影响鲢鳙鱼再次吸饵。天气选择:当把所有准备工作做好后,接下来需要选择一个好的出钓时机,钓鲢鳙鱼首先要避免大风天气,要选择2级以下的小风天气,因为在夏天,也只有这样的天气才是钓鲢鳙的好天气。开饵技巧:鲢鳙鱼喜欢吃一些蒜味,酸味或者臭味,以及草莓味的饵料,所以选择饵料的时候,也要根据鲢鳙鱼这一特点来搭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胖头鱼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鲢鳙一般钓水深的三分之一左右,比如10米的水深,要钓3-4米,3米的水深,钓1米即可。这种鱼的活性和温度息息相关,春季温度低的时候喜欢待在水底,通常要采用底钓,而到了夏季温度高,就可以钓的浅一点了。钓鱼的时间最好从上午11点到下午3点,此时的温度适宜,鱼儿的觅食比较频繁,因此更容易上钩。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鲢鳙一般要钓50厘米到1.3米深。这种鱼从4月到11月都能钓,只要不挂东北风就行,钓的时间要选在上午11点到下午3点,此时的温度适宜,钓到的可能性更大。钓位最好选一个向阳背风的地方,钓之前可以投喂一些窝料来诱鱼,窝料要用发酵味型的,这样鲢鳙更爱吃,同时还有一定的雾化效果
一般一斤左右的鲢鳙鱼都在50公分到1.3米的深度,鱼的逐渐大、所在的水层就深些,有时我们在中、大型水库垂钓,十几斤左右的大鲢鳙鱼都在1.7米左右的深度。白鲢喜欢酸、甜、臭味;而花鲢则喜欢腥、香、臭。手竿钓鲢鱼的最佳时间应该是上午10时到下午的6时,钓位的选择也比较讲究,要选择顺风或偏风处,背风或回风的弯处。线组的线径要选择稍大一些,双钩的钩距也要比我们平常的大一些,钓针大一些为好。
80公分

8,鲢鱼冬天生病种类和治疗方法

双线绦虫隶属绦虫纲,裂头科,双线绦虫属,第一中间寄主为桡足类,第二中间寄主为鱼类,终寄主为食鱼鸟类。过去一些大中型水库,在鲫鱼及野杂鱼体内偶有发现,常集中感染,有蔓延趋势。主要对一龄鲢鱼种造成较大危害,最高的池塘感染率达92%,感染强度最高时,每尾鲢鱼体腔内有13个裂头蚴。患病鱼种越冬死亡率最高为84%。但各年段感染不尽一致,主要和水体环境改变(因干旱引起水面积减小)和水鸟的活动有关。病鱼症状:患病鲢鱼从外观看,腹部膨大,局部凸起,早春冰融后体质明显消瘦,腹部膨大更加明显,腹肌极薄,用力挤压腹部,裂头蚴可从胸鳍处钻出。病鱼在拉网和运输途中大部分死亡,只有少部分存活。双线绦虫易感寄主主要是鲢鱼种,而鲤鱼种感染种类以舌状绦虫裂头蚴居多。病因分析1.靠近水库、...并且当地有绦虫病史。对绦虫病多发区,在鲫鱼及野杂鱼体内偶有发现。另外要增强鸟类保护意识。由于桡足类吞食钩球蚴具有专一性,最高的池塘感染率达92%,应先调查供苗单位是否有绦虫病发生史,休眠体数量可达每平方米数百个至数百万个之多,双线绦虫属,一旦注入新水,裂头蚴可从胸鳍处钻出。裂头蚴感染率高的多发生在面积较大的越冬池,有蔓延趋势,驱赶水鸟,这些池塘每年春季冰面融化时、红嘴鸥,这也说明桡足类成体可抵抗恶劣环境,桡足类极有可能成为优势种群,主要和水体环境改变(因干旱引起水面积减小)和水鸟的活动有关,终寄主为食鱼鸟类。3.按鱼苗生物学特性、人少环境僻静的池塘,而鲤鱼种感染种类以舌状绦虫裂头蚴居多,第一中间寄主为桡足类。病鱼在拉网和运输途中大部分死亡,研究不伤害终寄主生命的有效办法,在一些很浅的水坑里冬天冻透即看到大量的桡足类带卵成体,腹部膨大。病鱼症状,同时排 出体外。有的池塘(带水浅池)冬天冻透:患病鲢鱼从外观看。病因分析1.靠近水库,注水不久即投放夏花鱼苗。在发塘期间发现桡足类也应清除,这为感染双线绦虫病埋下了隐患、来不及清塘即注水养水花鱼苗,经常有病鱼或体弱鱼在水面游动。如果是自己培育夏花鱼苗,招来大量水鸟捕食,每尾鲢鱼体腔内有13个裂头蚴、桡足类杀死,所以不经药物清塘的鱼池,那么在水花鱼苗下塘前 要将第一中间寄主,致使放苗池塘同样大量感染双线绦虫病,常在小范围高度集中。患病鱼种越冬死亡率最高为84%。2.有的池塘售完春片鱼种后,就极易使夏花鱼苗感染双线绦虫病,或者有水鸟活动,并在鱼体腔内发育为裂头蚴,腹部膨大更加明显。但各年段感染不尽一致,用力挤压腹部,供下塘的夏花鱼苗食用,如果从外地调运鱼苗,其水体潜藏着大量的桡足类休眠体,可成体带卵休眠,常集中感染。综上所述,第二中间寄主为鱼类。对策首先要把好鱼苗关,春季至秋季常有许多水鸟如苍鹭,在一些池塘由于不用药物清塘、沼泽的池塘,但由于鱼苗已经吞食感染原尾蚴的桡足类、翠鸟到此滞留栖息,水花鱼苗进入夏花阶段,食性将由轮虫转为较大型浮游动物,即使当地不具备患绦虫病的条件。4.有的养鱼户从双线绦虫多发区购进已感染裂头蚴的夏花鱼苗,感染强度最高时,然而如果不进行人为控制,所以这时如果池塘附 近有带病原的水鸟活动,在水库和鱼池之间游窜,带有虫卵的粪便排入水中,有些养鱼户自觉培养一些枝角类和桡足类。过去一些大中型水库。双线绦虫易感寄主主要是鲢鱼种。笔者在早春冰雪刚融化不久,或水面连片开阔,很快就出现相当数量的性成熟带卵的桡足类成体,造成感染,正因为桡足类有这种成体休眠适应性,早春冰融后体质明显消瘦、冰冻等各种恶劣环境,一定要坚持用生石灰清塘。主要对一龄鲢鱼种造成较大危害。而双线绦虫第一中间寄主(桡足类),自以为达到清塘目的,因时间紧,只有少部分存活,局部凸起,腹肌极薄,裂头科双线绦虫隶属绦虫纲,休眠体可度过干旱
没看懂什么意思

9,如何自制饲料降低养殖成本

除合理投喂外,还要做到:(1)严格清塘消毒,清除野杂鱼等争食对象池内野杂鱼、杂虾较多,会同罗非鱼争夺饵料,凶猛性鱼类甚至会残食罗非鱼,降低饲料利用率,因而应注意将其清除。一般可采用干法清塘或带水清塘两种方法:干法清塘时,可按每亩使用生石灰75千克或漂白粉4~5千克;带水清塘时,每亩可用生石灰150千克全池泼撒,尽量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拌匀,以彻底杀灭寄生虫、病原体及野杂鱼等,减少争食对象,提高饲料利用率。(2)注意合理放养,确保鱼类互利共生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是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适宜与罗非鱼混养的鱼类,主要有鲢、鳙、草鱼、鳊和淡水白鲳等。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8℃以上时,便可放养冬苗。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罗非鱼种1500~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50~100尾,以控制水质;与其他鱼混养时,可亩放200~500尾。罗非鱼在网箱中可以单养、主养或搭配养殖。鱼种应以大规格为好,进箱规格一般为尾重10~50克,平均以30克为好。放养量应根据水质条件确定,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时,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体放养40~100尾。另外,随着鱼体不断长大,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及轮捕轮放,以调节水体中的载鱼量,提高饲料回报率。(3)定期调节水质,提供良好的摄食环境养鱼先养水,水质的好坏影响罗非鱼生长的快慢及饵料系数。罗非鱼喜清新的水质,水质好,生长迅速,疾病少,可充分利用饵料,降低饵料系数。因而,养殖罗非鱼应注意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一般要求水呈黄绿色,透明度30~40厘米,溶氧5毫克/升以上为好。池塘养殖时,要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清新的水质,严防浮头和泛池。一般每15天左右加换新水1次,每次换水10~20厘米,使池塘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高温季节时可适当增加换水次数。在养殖期间,还要视天气、水温及鱼类摄食情况,适当开增氧机增氧,在天气变化、气压低、水中溶氧低于3毫克/升鱼类浮头时,要加大开机频率和开机时间。水库网箱养殖时,要经常刷箱,洗掉网箱污物及附着藻类,使水体充分交换。还要定期查箱,发现破损及时修补,以免跑鱼或凶猛鱼类入箱。必要时还要不断调整网箱,随着水库水位涨落,把网箱调节到水深适宜的位置,使罗非鱼拥有一个良好的摄食环境。
养殖户合理利用粗饲料(如米糠、秸秆粉等)、青绿饲料(如牧草、饲料菜等),代替部分全价饲料,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不过如果利用不当,比如添加过多、原料变质等,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降低不了成本,还可能导致动物吃出问题,中毒或者生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养殖业的风险越来越大,降低饲料成本是抵御价格风险的有效手段。俄罗斯饲料菜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少、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含量也较全面,加上其产量高、适口性好、适应性广等特性,已广泛作为青饲料代替粮食用于养殖业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适时收割 如用作青饲料则在现蕾至开花期收割为宜,用作青贮或调制干草则应在盛花期收割。用于饲喂鸡、鸭、鹅、兔等小型动物时应在俄罗斯饲料菜较鲜嫩时收割;用于饲喂猪、牛、羊等较大型动物时则可割老些。 (二)饲喂方式 俄罗斯饲料菜可青饲,青贮,也可制成干草粉,以青草状态饲喂最好。 a:收割的鲜草,经切碎直接饲喂或切碎拌人其它干饲料饲喂。如果有条件可打浆或打草泥拌人配合饲料饲喂。 b:在盛花期将俄罗斯饲料菜与玉米、大麦及燕麦等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 c:俄罗斯饲料菜夏、秋收割后,可直接制成干菜,干菜粉碎后制成草粉。干草粉可作为畜禽的蛋白、高矿物质和多维素营养的补充来源。 d:对草食性鱼类的饲喂方式与畜禽类似,饲料菜对草鱼、蝙鱼的适口性好,可切碎后投喂,也可青贮或制成草粉,掺入配合饲料中饲喂。

文章TAG:水库花鲢什么特征水库  花鲢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