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车 火车 高铁 各是什么意思

火车中采用动车组模式运行的列车,速度快的是高铁,慢一点的是动车

动车 火车 高铁 各是什么意思啊

2,高铁是什么意思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设计标准等级高、可供列车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系统。高铁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科研学术领域有不同规定。我国将高铁定义为新建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含)至350公里(含),运行动车组列车的标准轨距的客运专线铁路。即:1、为客运专线铁路;2、设计时速为250公里~350公里;3、运行动车组列车;4、标准轨距。符合以上要求的,就是高铁。

高铁是什么意思

3,什么是高铁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速度一定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什么是高铁

4,高铁动车到底有什么区别什么是高铁什么是动车高铁指的是铁路不是车吗

高铁、动车与城际的区别:动车组,是以“D”为代号高铁,是以“G”为代号城际高速动车组,是以“C”为代号。但在运营中无论是动车还是高铁在铁路运输中都是以由CRH动车组执行的旅客列车。需要要跑出时速250公里及更高的时速,D和G字头的都需要走高速铁路。2007年,大家关注的铁路实现第六次大提速。CRH系列的电动车组以“和谐号”动车组的名字上线运营,因此几年内出现了像高铁、动车、城际铁路的新名词概念。所以很多名词概念都是混淆不清的。先说高铁,高铁也是高速铁路的简称。只不过他以运行速度的优势隔开了其它普通铁路。它也是属于铁路的分类,只是它有很高的运营速度,因此对线路建设、调度模式、上线车辆、人员操作等就会有更高的要求。我们还要注意生活中的误区,高速铁路是一条路。不代表在铁路上运行的车辆,比如纠正一个误区,由上海虹桥站开往北京南站的G2次旅客列车不是什么“京沪高铁”而是高速列车。然后再说城际铁路。城际铁路,就是在城市之间开通的旅客列车的铁路线。城际铁路一般是修建在人口比较众多,经济较发达,人口流动很大的地区。它的线路长度相对较短。车站位置位于市中心。通常在我国,城际铁路都是新建的,大部分设计时速都在250公里及以上。接着还要纠正一个误区。所谓“广珠轻轨”是错误的。最后再说说动车。动车组,是由若干辆自带动力的车辆和若干辆不带动力的车辆,组成固定的,不可更改的编组运行的一种列车(若干≤2)。动车组它和传统的列车由机车在列首拉动车辆编组不同。很多人认为动车组就是高速度,就是高铁。但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动车组的设计运行时速取决于功率、牵引力配置、转向架设计时速、空气动力学部件、受电弓、列车控制系统等多方面因素。动车可能是有高速,但它并不是高速铁路。
高铁、动车与城际的区别:动车组,是以“D”为代号高铁,是以“G”为代号城际高速动车组,是以“C”为代号。但在运营中无论是动车还是高铁在铁路运输中都是以由CRH动车组执行的旅客列车。需要要跑出时速250公里及更高的时速,D和G字头的都需要走高速铁路。2007年,大家关注的铁路实现第六次大提速。CRH系列的电动车组以“和谐号”动车组的名字上线运营,因此几年内出现了像高铁、动车、城际铁路的新名词概念。所以很多名词概念都是混淆不清的。先说高铁,高铁也是高速铁路的简称。只不过他以运行速度的优势隔开了其它普通铁路。它也是属于铁路的分类,只是它有很高的运营速度,因此对线路建设、调度模式、上线车辆、人员操作等就会有更高的要求。我们还要注意生活中的误区,高速铁路是一条路。不代表在铁路上运行的车辆,比如纠正一个误区,由上海虹桥站开往北京南站的G2次旅客列车不是什么“京沪高铁”而是高速列车。然后再说城际铁路。城际铁路,就是在城市之间开通的旅客列车的铁路线。城际铁路一般是修建在人口比较众多,经济较发达,人口流动很大的地区。它的线路长度相对较短。车站位置位于市中心。通常在我国,城际铁路都是新建的,大部分设计时速都在250公里及以上。接着还要纠正一个误区。所谓“广珠轻轨”是错误的。最后再说说动车。动车组,是由若干辆自带动力的车辆和若干辆不带动力的车辆,组成固定的,不可更改的编组运行的一种列车(若干≤2)。动车组它和传统的列车由机车在列首拉动车辆编组不同。很多人认为动车组就是高速度,就是高铁。但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动车组的设计运行时速取决于功率、牵引力配置、转向架设计时速、空气动力学部件、受电弓、列车控制系统等多方面因素。动车可能是有高速,但它并不是高速铁路。之所以很多人会把高铁和动车搞混,是和这两种列车的名字有关。高铁的全称是高速动车组旅行列车,而动车的全称是动车组旅行列车。虽然名字全称看上去差不多,但高铁和动车的区别其实还挺大的,做一下比较你就明白了。动车和高铁的车次不同,动车是以D开头的车次,D是汉字“动”的拼音字头;而高铁是以G开头的车次,G是汉字“高”的拼音字头。动车和高铁的速度也不同。动车的时速在200公里以上,而高铁的时速在300公里以上。动车和高铁使用的铁轨也不同。动车使用的铁轨既可以是高铁专用铁轨,也可以是经过改装后的普通铁轨,更具有兼容性;而高铁使用的铁轨则是专用铁轨,这也是它称之为高铁的原因。动车和高铁对行驶的要求不同。动车全线设置的站台比较多,主要跑的是城际线;而高铁可以称作是专线,所以全线设置的站台相比动车少了很多。最后,动车和高铁的动拖比不同。动车属于弱动力分散系统,动拖比通常在1:5、1:6;而高铁属于强动力分散系统,动拖比(动车+拖车)小于1:1,大于1:3。中国大陆作为近代化较晚的地区,这些科技类名词经常出现定义混乱,口语和书面语和术语含义严重剥离,同词异意的问题,在这个轨道交通领域尤为突出!国内的标准有些时候根本就是错的,因为定义方法错误产生了严重二义性,因此有必要的话,我会把定义分开地区解释。高铁:高速铁道的简称,营业线路最初诞生于日本,但由于日本的高速铁道一定是新建线路(新干线一词的根本由来),所以日本定义只定义了新建线路:线路大部分区间都满足最高行车速度200以上的线路。注意是以上,不含不超过200的情形。而欧(欧盟)美(UIC),则区分既有线改造和新建专线。改造的200以上,新建的250以上,至于区间的大部分等限制条件和日本都是基本一样的。我国高铁是最后起来的,所以标准较高,只定义新线250以上这一组,同样要求正线大部分都必须达速。所以根据定义,温勇事故当时线路确实不属于高铁(最高250以内),并且网上一些人胡扯的新干线按中国定义不属于高铁也属于造谣(因为整备新干线法案管辖线路最高速度限制为260,大于250,不属于该法案管辖的限速在285-320,更高,只有上越一条现在确实不满足)。总的来说,概括地说,大部分区间满足最高250以上持续运营的新线肯定是高铁。地铁:这个词在汉语就存在二义性,其实在国铁大铁路角度,地铁指的是地方铁道比如集通线等,而大家熟悉的一般是地下铁道的简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部分……国际比较通行的定义,无论欧美日,包括我国港澳台都通行的定义是:服务于城市内部或中短距离都市圈内通勤运输的,路权专有不具备和道路交通混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核心要素是必须专有路权不具备混行能力。而轻轨则是具备混行能力不要求一定路权专有。我国(不含港澳台),这里定义很奇葩,是用断面单向单位时间运力定义,一万到三万是轻轨,三万以上是地铁。但这个定义是错误的,因为地铁毕竟是列车根据编组不同运力就不同,这个定义会让同一个系统一会儿是地铁一会儿是轻轨!最典型的笑话就是北京八通和13号线!开通初期c车三辆编组,断面运力两万五,属于轻轨,过几年客流大了,改6辆准b车,断面运力达到四万六,又成地铁了但是系统啥都没变啊……所以国标定义根本就是错的、建议大家都按国际通行概念来记忆和区分地铁(轻轨)。当然服务于距地,限制于都市圈内这个大家都一样,如果变成广域运输的话,就相当于汉语里的火车了。动车:这是一个典型的口语严重背离学术定义的例子,口语里指的是国铁开行的d字头列车,但实际上动车组列车指的是单元化设计的列车。动车组按照动力单元位置和分配可以分为动力集中动车组和动力分散动车组,按照速递等级可分为常速(120以内),准高速(120-250)和高速动车组(250以上)这是车辆类别定义,和运输组织和用途根本无关。当然国外还有货运动车组,路用检修类的动车组等等。目前来说,高铁一定要用动车组,所以看到机车车辆那就肯定不是高铁范畴,但机车车辆可以达到准高速范畴!现代的地铁一定是动力分散动车组,因为地铁需要高加速,不是动力集中配置可以达到的。此外,根据燃料不同还有内燃电力的区别,早年确实有过蒸汽动车组。内燃动力分散动车组加减速性能(和爬坡性能)也不一定比电力的差,比如日本很多新性能内燃动车组加减速性能大大好于地铁。如果线路有坡度大于千分之40的连续陡坡,并且线路不设置揽胜和齿轨以及直线电机等非粘着驱动的话,就是传统靠钢轮钢轨爬坡的话,一定是动力分散动车组。因为大量的动轴可以极大削弱粘着需求,例如日本的箱根登山铁道,千分之80坡度,采用动力分散动车组上下山无需揽胜齿车或直线电机,就这么运营了快一百年……火车:最早是从蒸汽时代而来,外燃机时代能见着火,于是叫火车。现在基本上汉语中是长距离广域运输的代名词。也就是国铁线路,服务于广域运输的车次都属于口语里的火车,伴随高铁的诞生,有时候会刻意分开来说。你怎么来的?我坐火车(高铁)来的。当然这都是口语用于,并不属于术语范畴。
高铁、动车与城际的区别:动车组,是以“D”为代号高铁,是以“G”为代号城际高速动车组,是以“C”为代号。但在运营中无论是动车还是高铁在铁路运输中都是以由CRH动车组执行的旅客列车。需要要跑出时速250公里及更高的时速,D和G字头的都需要走高速铁路。2007年,大家关注的铁路实现第六次大提速。CRH系列的电动车组以“和谐号”动车组的名字上线运营,因此几年内出现了像高铁、动车、城际铁路的新名词概念。所以很多名词概念都是混淆不清的。先说高铁,高铁也是高速铁路的简称。只不过他以运行速度的优势隔开了其它普通铁路。它也是属于铁路的分类,只是它有很高的运营速度,因此对线路建设、调度模式、上线车辆、人员操作等就会有更高的要求。我们还要注意生活中的误区,高速铁路是一条路。不代表在铁路上运行的车辆,比如纠正一个误区,由上海虹桥站开往北京南站的G2次旅客列车不是什么“京沪高铁”而是高速列车。然后再说城际铁路。城际铁路,就是在城市之间开通的旅客列车的铁路线。城际铁路一般是修建在人口比较众多,经济较发达,人口流动很大的地区。它的线路长度相对较短。车站位置位于市中心。通常在我国,城际铁路都是新建的,大部分设计时速都在250公里及以上。接着还要纠正一个误区。所谓“广珠轻轨”是错误的。最后再说说动车。动车组,是由若干辆自带动力的车辆和若干辆不带动力的车辆,组成固定的,不可更改的编组运行的一种列车(若干≤2)。动车组它和传统的列车由机车在列首拉动车辆编组不同。很多人认为动车组就是高速度,就是高铁。但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动车组的设计运行时速取决于功率、牵引力配置、转向架设计时速、空气动力学部件、受电弓、列车控制系统等多方面因素。动车可能是有高速,但它并不是高速铁路。之所以很多人会把高铁和动车搞混,是和这两种列车的名字有关。高铁的全称是高速动车组旅行列车,而动车的全称是动车组旅行列车。虽然名字全称看上去差不多,但高铁和动车的区别其实还挺大的,做一下比较你就明白了。动车和高铁的车次不同,动车是以D开头的车次,D是汉字“动”的拼音字头;而高铁是以G开头的车次,G是汉字“高”的拼音字头。动车和高铁的速度也不同。动车的时速在200公里以上,而高铁的时速在300公里以上。动车和高铁使用的铁轨也不同。动车使用的铁轨既可以是高铁专用铁轨,也可以是经过改装后的普通铁轨,更具有兼容性;而高铁使用的铁轨则是专用铁轨,这也是它称之为高铁的原因。动车和高铁对行驶的要求不同。动车全线设置的站台比较多,主要跑的是城际线;而高铁可以称作是专线,所以全线设置的站台相比动车少了很多。最后,动车和高铁的动拖比不同。动车属于弱动力分散系统,动拖比通常在1:5、1:6;而高铁属于强动力分散系统,动拖比(动车+拖车)小于1:1,大于1:3。中国大陆作为近代化较晚的地区,这些科技类名词经常出现定义混乱,口语和书面语和术语含义严重剥离,同词异意的问题,在这个轨道交通领域尤为突出!国内的标准有些时候根本就是错的,因为定义方法错误产生了严重二义性,因此有必要的话,我会把定义分开地区解释。高铁:高速铁道的简称,营业线路最初诞生于日本,但由于日本的高速铁道一定是新建线路(新干线一词的根本由来),所以日本定义只定义了新建线路:线路大部分区间都满足最高行车速度200以上的线路。注意是以上,不含不超过200的情形。而欧(欧盟)美(UIC),则区分既有线改造和新建专线。改造的200以上,新建的250以上,至于区间的大部分等限制条件和日本都是基本一样的。我国高铁是最后起来的,所以标准较高,只定义新线250以上这一组,同样要求正线大部分都必须达速。所以根据定义,温勇事故当时线路确实不属于高铁(最高250以内),并且网上一些人胡扯的新干线按中国定义不属于高铁也属于造谣(因为整备新干线法案管辖线路最高速度限制为260,大于250,不属于该法案管辖的限速在285-320,更高,只有上越一条现在确实不满足)。总的来说,概括地说,大部分区间满足最高250以上持续运营的新线肯定是高铁。地铁:这个词在汉语就存在二义性,其实在国铁大铁路角度,地铁指的是地方铁道比如集通线等,而大家熟悉的一般是地下铁道的简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部分……国际比较通行的定义,无论欧美日,包括我国港澳台都通行的定义是:服务于城市内部或中短距离都市圈内通勤运输的,路权专有不具备和道路交通混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核心要素是必须专有路权不具备混行能力。而轻轨则是具备混行能力不要求一定路权专有。我国(不含港澳台),这里定义很奇葩,是用断面单向单位时间运力定义,一万到三万是轻轨,三万以上是地铁。但这个定义是错误的,因为地铁毕竟是列车根据编组不同运力就不同,这个定义会让同一个系统一会儿是地铁一会儿是轻轨!最典型的笑话就是北京八通和13号线!开通初期c车三辆编组,断面运力两万五,属于轻轨,过几年客流大了,改6辆准b车,断面运力达到四万六,又成地铁了但是系统啥都没变啊……所以国标定义根本就是错的、建议大家都按国际通行概念来记忆和区分地铁(轻轨)。当然服务于距地,限制于都市圈内这个大家都一样,如果变成广域运输的话,就相当于汉语里的火车了。动车:这是一个典型的口语严重背离学术定义的例子,口语里指的是国铁开行的d字头列车,但实际上动车组列车指的是单元化设计的列车。动车组按照动力单元位置和分配可以分为动力集中动车组和动力分散动车组,按照速递等级可分为常速(120以内),准高速(120-250)和高速动车组(250以上)这是车辆类别定义,和运输组织和用途根本无关。当然国外还有货运动车组,路用检修类的动车组等等。目前来说,高铁一定要用动车组,所以看到机车车辆那就肯定不是高铁范畴,但机车车辆可以达到准高速范畴!现代的地铁一定是动力分散动车组,因为地铁需要高加速,不是动力集中配置可以达到的。此外,根据燃料不同还有内燃电力的区别,早年确实有过蒸汽动车组。内燃动力分散动车组加减速性能(和爬坡性能)也不一定比电力的差,比如日本很多新性能内燃动车组加减速性能大大好于地铁。如果线路有坡度大于千分之40的连续陡坡,并且线路不设置揽胜和齿轨以及直线电机等非粘着驱动的话,就是传统靠钢轮钢轨爬坡的话,一定是动力分散动车组。因为大量的动轴可以极大削弱粘着需求,例如日本的箱根登山铁道,千分之80坡度,采用动力分散动车组上下山无需揽胜齿车或直线电机,就这么运营了快一百年……火车:最早是从蒸汽时代而来,外燃机时代能见着火,于是叫火车。现在基本上汉语中是长距离广域运输的代名词。也就是国铁线路,服务于广域运输的车次都属于口语里的火车,伴随高铁的诞生,有时候会刻意分开来说。你怎么来的?我坐火车(高铁)来的。当然这都是口语用于,并不属于术语范畴。说起高铁和动车,不少人觉得两者在潜意识里差不多,好像都是一回事似的,实则不然。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可以说来自于好几个方面,下边逐条分析。车次不同基本上外出的交通工具,都有其特有的“编号”,常见的公交车,火车,飞机等等。就拿飞机来说,国内所有航班的班次都是两个英文字母开头,这两个英文字母代表的就是某个航空公司。具体到普通火车,动车和高铁也是如此,从其车次名称可以很轻易地分辨出这列车属于哪种。高铁是以G开头的车次,G是汉字“高”的拼音字头;而动车是以D开头的车次,D是汉字动的拼音字头。所以在预定车票的时候,看清楚车次开头的字母就知道是高铁还是动车,简单明了。速度不同高铁和动车还有一个我们肉眼不可见的最大区别,那就是两者之间运行速度的区别。高铁的时速在300公里以上;而动车的时速在200公里以上。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基建的一张名片,在全世界都打出了名声,这跟其自身的运行速度以及平稳性,安全性有绝对性联系。众所周知,速度越快,对于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就越高,而中国高铁就兼具了这些属性。铁轨不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是高铁还是动车,对于铁轨的要求都比普通火车要高很多。高铁为了保证其运行速度和平稳性,对于铁轨的要求自然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高铁使用的铁轨是专用铁轨,这也是称之为高铁的原因。而动车使用的铁轨既可以是高铁专用铁轨,也可以是经过改装的普通铁轨。高铁只能在其专用铁轨上运行,而动车的选择则要宽泛一些,但是要求依然高于普通列车。行驶的要求不同高铁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快,3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基本上实现了国内一日抵达的梦想。有句老话说得好,不怕慢就怕站,火车的运行一旦站点多,自然整体的运行时间就多了。高铁可以称作是专线,所以全线设置的站台很少;而动车全线设置的站台就比较多,主要跑的是城际线。相信很多人都做过以前的绿皮火车,那叫一个酸爽,遇到站点不论大小都停靠,遇到别的火车一律让行,所以坐一次长途绝对印象深刻。高铁只在一些比较大的站点才会停靠,并且停靠的时间普遍比较短,这就大大缩短了整体的运行时间,直接缩短了运行时间。动车更像一个公交式的火车,整体运行距离相对较短,主要在省内各个城市之间运行。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设计标准等级高、可供列车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系统。其概念并不局限于轨道,更不是指列车。所以高铁二字更深层次的是一个概念,并非我们通俗理解当中的那种设计酷酷的白色火车。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出行需求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在这些现实因素下,出现的问题就是消费者的出行需求非常多样化。加上我国人员流动频率以及人员流动总量都堪称世界之最,这都要求国家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出行工具,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从步行,到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再到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客运汽车,火车,以及动车,高铁,飞机轮船等等,现在可选择的出行方式非常丰富。如果方式单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来说,肯定难以解决现实问题。高铁目前可以说是铁轨上运行的塔尖,而动车则是介于普通列车和高铁之间的一种存在,为的就是丰富我们的出行方式。
高铁、动车与城际的区别:动车组,是以“D”为代号高铁,是以“G”为代号城际高速动车组,是以“C”为代号。但在运营中无论是动车还是高铁在铁路运输中都是以由CRH动车组执行的旅客列车。需要要跑出时速250公里及更高的时速,D和G字头的都需要走高速铁路。2007年,大家关注的铁路实现第六次大提速。CRH系列的电动车组以“和谐号”动车组的名字上线运营,因此几年内出现了像高铁、动车、城际铁路的新名词概念。所以很多名词概念都是混淆不清的。先说高铁,高铁也是高速铁路的简称。只不过他以运行速度的优势隔开了其它普通铁路。它也是属于铁路的分类,只是它有很高的运营速度,因此对线路建设、调度模式、上线车辆、人员操作等就会有更高的要求。我们还要注意生活中的误区,高速铁路是一条路。不代表在铁路上运行的车辆,比如纠正一个误区,由上海虹桥站开往北京南站的G2次旅客列车不是什么“京沪高铁”而是高速列车。然后再说城际铁路。城际铁路,就是在城市之间开通的旅客列车的铁路线。城际铁路一般是修建在人口比较众多,经济较发达,人口流动很大的地区。它的线路长度相对较短。车站位置位于市中心。通常在我国,城际铁路都是新建的,大部分设计时速都在250公里及以上。接着还要纠正一个误区。所谓“广珠轻轨”是错误的。最后再说说动车。动车组,是由若干辆自带动力的车辆和若干辆不带动力的车辆,组成固定的,不可更改的编组运行的一种列车(若干≤2)。动车组它和传统的列车由机车在列首拉动车辆编组不同。很多人认为动车组就是高速度,就是高铁。但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动车组的设计运行时速取决于功率、牵引力配置、转向架设计时速、空气动力学部件、受电弓、列车控制系统等多方面因素。动车可能是有高速,但它并不是高速铁路。之所以很多人会把高铁和动车搞混,是和这两种列车的名字有关。高铁的全称是高速动车组旅行列车,而动车的全称是动车组旅行列车。虽然名字全称看上去差不多,但高铁和动车的区别其实还挺大的,做一下比较你就明白了。动车和高铁的车次不同,动车是以D开头的车次,D是汉字“动”的拼音字头;而高铁是以G开头的车次,G是汉字“高”的拼音字头。动车和高铁的速度也不同。动车的时速在200公里以上,而高铁的时速在300公里以上。动车和高铁使用的铁轨也不同。动车使用的铁轨既可以是高铁专用铁轨,也可以是经过改装后的普通铁轨,更具有兼容性;而高铁使用的铁轨则是专用铁轨,这也是它称之为高铁的原因。动车和高铁对行驶的要求不同。动车全线设置的站台比较多,主要跑的是城际线;而高铁可以称作是专线,所以全线设置的站台相比动车少了很多。最后,动车和高铁的动拖比不同。动车属于弱动力分散系统,动拖比通常在1:5、1:6;而高铁属于强动力分散系统,动拖比(动车+拖车)小于1:1,大于1:3。中国大陆作为近代化较晚的地区,这些科技类名词经常出现定义混乱,口语和书面语和术语含义严重剥离,同词异意的问题,在这个轨道交通领域尤为突出!国内的标准有些时候根本就是错的,因为定义方法错误产生了严重二义性,因此有必要的话,我会把定义分开地区解释。高铁:高速铁道的简称,营业线路最初诞生于日本,但由于日本的高速铁道一定是新建线路(新干线一词的根本由来),所以日本定义只定义了新建线路:线路大部分区间都满足最高行车速度200以上的线路。注意是以上,不含不超过200的情形。而欧(欧盟)美(UIC),则区分既有线改造和新建专线。改造的200以上,新建的250以上,至于区间的大部分等限制条件和日本都是基本一样的。我国高铁是最后起来的,所以标准较高,只定义新线250以上这一组,同样要求正线大部分都必须达速。所以根据定义,温勇事故当时线路确实不属于高铁(最高250以内),并且网上一些人胡扯的新干线按中国定义不属于高铁也属于造谣(因为整备新干线法案管辖线路最高速度限制为260,大于250,不属于该法案管辖的限速在285-320,更高,只有上越一条现在确实不满足)。总的来说,概括地说,大部分区间满足最高250以上持续运营的新线肯定是高铁。地铁:这个词在汉语就存在二义性,其实在国铁大铁路角度,地铁指的是地方铁道比如集通线等,而大家熟悉的一般是地下铁道的简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部分……国际比较通行的定义,无论欧美日,包括我国港澳台都通行的定义是:服务于城市内部或中短距离都市圈内通勤运输的,路权专有不具备和道路交通混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核心要素是必须专有路权不具备混行能力。而轻轨则是具备混行能力不要求一定路权专有。我国(不含港澳台),这里定义很奇葩,是用断面单向单位时间运力定义,一万到三万是轻轨,三万以上是地铁。但这个定义是错误的,因为地铁毕竟是列车根据编组不同运力就不同,这个定义会让同一个系统一会儿是地铁一会儿是轻轨!最典型的笑话就是北京八通和13号线!开通初期c车三辆编组,断面运力两万五,属于轻轨,过几年客流大了,改6辆准b车,断面运力达到四万六,又成地铁了但是系统啥都没变啊……所以国标定义根本就是错的、建议大家都按国际通行概念来记忆和区分地铁(轻轨)。当然服务于距地,限制于都市圈内这个大家都一样,如果变成广域运输的话,就相当于汉语里的火车了。动车:这是一个典型的口语严重背离学术定义的例子,口语里指的是国铁开行的d字头列车,但实际上动车组列车指的是单元化设计的列车。动车组按照动力单元位置和分配可以分为动力集中动车组和动力分散动车组,按照速递等级可分为常速(120以内),准高速(120-250)和高速动车组(250以上)这是车辆类别定义,和运输组织和用途根本无关。当然国外还有货运动车组,路用检修类的动车组等等。目前来说,高铁一定要用动车组,所以看到机车车辆那就肯定不是高铁范畴,但机车车辆可以达到准高速范畴!现代的地铁一定是动力分散动车组,因为地铁需要高加速,不是动力集中配置可以达到的。此外,根据燃料不同还有内燃电力的区别,早年确实有过蒸汽动车组。内燃动力分散动车组加减速性能(和爬坡性能)也不一定比电力的差,比如日本很多新性能内燃动车组加减速性能大大好于地铁。如果线路有坡度大于千分之40的连续陡坡,并且线路不设置揽胜和齿轨以及直线电机等非粘着驱动的话,就是传统靠钢轮钢轨爬坡的话,一定是动力分散动车组。因为大量的动轴可以极大削弱粘着需求,例如日本的箱根登山铁道,千分之80坡度,采用动力分散动车组上下山无需揽胜齿车或直线电机,就这么运营了快一百年……火车:最早是从蒸汽时代而来,外燃机时代能见着火,于是叫火车。现在基本上汉语中是长距离广域运输的代名词。也就是国铁线路,服务于广域运输的车次都属于口语里的火车,伴随高铁的诞生,有时候会刻意分开来说。你怎么来的?我坐火车(高铁)来的。当然这都是口语用于,并不属于术语范畴。说起高铁和动车,不少人觉得两者在潜意识里差不多,好像都是一回事似的,实则不然。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可以说来自于好几个方面,下边逐条分析。车次不同基本上外出的交通工具,都有其特有的“编号”,常见的公交车,火车,飞机等等。就拿飞机来说,国内所有航班的班次都是两个英文字母开头,这两个英文字母代表的就是某个航空公司。具体到普通火车,动车和高铁也是如此,从其车次名称可以很轻易地分辨出这列车属于哪种。高铁是以G开头的车次,G是汉字“高”的拼音字头;而动车是以D开头的车次,D是汉字动的拼音字头。所以在预定车票的时候,看清楚车次开头的字母就知道是高铁还是动车,简单明了。速度不同高铁和动车还有一个我们肉眼不可见的最大区别,那就是两者之间运行速度的区别。高铁的时速在300公里以上;而动车的时速在200公里以上。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基建的一张名片,在全世界都打出了名声,这跟其自身的运行速度以及平稳性,安全性有绝对性联系。众所周知,速度越快,对于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就越高,而中国高铁就兼具了这些属性。铁轨不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是高铁还是动车,对于铁轨的要求都比普通火车要高很多。高铁为了保证其运行速度和平稳性,对于铁轨的要求自然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高铁使用的铁轨是专用铁轨,这也是称之为高铁的原因。而动车使用的铁轨既可以是高铁专用铁轨,也可以是经过改装的普通铁轨。高铁只能在其专用铁轨上运行,而动车的选择则要宽泛一些,但是要求依然高于普通列车。行驶的要求不同高铁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快,3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基本上实现了国内一日抵达的梦想。有句老话说得好,不怕慢就怕站,火车的运行一旦站点多,自然整体的运行时间就多了。高铁可以称作是专线,所以全线设置的站台很少;而动车全线设置的站台就比较多,主要跑的是城际线。相信很多人都做过以前的绿皮火车,那叫一个酸爽,遇到站点不论大小都停靠,遇到别的火车一律让行,所以坐一次长途绝对印象深刻。高铁只在一些比较大的站点才会停靠,并且停靠的时间普遍比较短,这就大大缩短了整体的运行时间,直接缩短了运行时间。动车更像一个公交式的火车,整体运行距离相对较短,主要在省内各个城市之间运行。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设计标准等级高、可供列车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系统。其概念并不局限于轨道,更不是指列车。所以高铁二字更深层次的是一个概念,并非我们通俗理解当中的那种设计酷酷的白色火车。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出行需求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在这些现实因素下,出现的问题就是消费者的出行需求非常多样化。加上我国人员流动频率以及人员流动总量都堪称世界之最,这都要求国家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出行工具,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从步行,到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再到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客运汽车,火车,以及动车,高铁,飞机轮船等等,现在可选择的出行方式非常丰富。如果方式单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来说,肯定难以解决现实问题。高铁目前可以说是铁轨上运行的塔尖,而动车则是介于普通列车和高铁之间的一种存在,为的就是丰富我们的出行方式。这个问题代表了很多人存在的一个误区:认为动车和高铁都是车,只是速度不同的区别。其实这是错误的,动车和高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动车是车,高铁是线路。这个误区的形成与我国对不同速度等级动车组车次号使用D、G区分有关,如G1次、D1次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了高铁、动车的叫法。2007年第六次铁路提速时,为了区别于传统K、T、Z字头列车,诞生了D字头列车。随着我国高铁事业进一步发展,为了区别于低速动车组列车,又演化出G字头列车。G的本意是高速动车组,D的本意是动车组,两者实质上都是动车组列车,主要区别在于速度不同。运行速度在300公里或以上的车次,车次号一般用G;运行速度在250公里及以下的车次,车次号一般用D。此外,在定价体系中G字头列车的票价一般会比D字头列车贵。这里不纠结高铁、动车叫法有没有错,大家怎么习惯怎么来就好。我们只单纯探讨下动车组列车和高铁在我国的发展情况。CRH2型动车组:动车组列车:是指将动力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车厢既可以载客又具有牵引动力的列车形式。相比于传统火车头式动力集中性牵引方式,动车组列车由于多节车厢具备动力,具有牵引力强、启动速度快、加速度快、不用调换车头等优势,适合运用在发车密集的线路上,特别是高速铁路上。我国动车组已经形成适用于不同速度等级的族系,比如适用于时速200km——250km的CRH1型、CRH2型CRH5型、CRH6型动车组列车;适用于时速300km――350km的CRH3型、CRH380A型、CRH380B型、CR400AF型、CR400BF型等高速动车组列车。CR400AF复兴号高速动车组列车: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高速铁路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包括了线路、轨道、供电、信号、高速动车等各个子系统。在技术层面,国家铁路局发布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将设计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定义为高铁。在规划层面,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将部分时速200公里的的线路也纳入到高速铁路网的范畴。很多人认为采用无砟轨道的线路才是高铁,这个说法也是前面的、错误的: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是高铁的依据,例如京张高铁就是采用有砟轨道,其设计时速达到350公里;反而西成高铁、杭黄高铁等采用无砟轨道,设计时速只有250公里。高速铁路:理清了上述关系,可以有一个概念:高速铁路主要跑动车组列车;而动车组列车只要线路条件允许,既可以在高速铁路上运行,也可以在客货混跑的普速线路上运行。根据动车组车次编号一般规则,只要部分区段时速达到300公里车次都会是G字头。比如深圳北到重庆北的G1312次列车,在武广线上以300公里时速运行,转到汉宜线上则只能以200公里时速运行,而在宜万线凉雾到万州区间则只能以160公里时速运行。我国动车组运用、高速铁路建设历程2007年4月18日,全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开始实施,全国首次大规模开行时速2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首列D460次列车由上海站始发,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进入大规模高速动车时代。在运营初期,由于武广高铁、京津城际铁路等第一批高铁线路还在建设中,动车组列车主要在京沪铁路、京广铁路、广深铁路等既有线路上运行。说到动车组列车,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动车并不是和谐号,而是2000年12月28起在广深铁路上开始载客试运营的“蓝箭号”。经过试运营,“蓝箭号”于2001年1月8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最高时速200公里每小时。由于“蓝箭号”动车组的设计、制造、试验时间较短,加上系统整合经验不足,列车投入运行后逐渐暴露了一些质量问题,最终在2007年第六次铁路大提速时被CRH1A型和谐号动车组替换。“蓝箭号”主要在广深铁路上运营,使用时间不长,并且列车编号还是采用传统的T字头,故影响力远远不如后来的D字头动车组。“蓝箭号”动车组列车我国高速铁路投入使用时间则比动车组大规模应用时间要晚很多,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是2003年10月11日竣工通车的秦沈客运专线,线路全长404千米。秦沈客运专线带有浓厚的试验性质,主要为高铁线路建设、高速动车组试验积累数据和经验。2001年12月秦沈客专第一次综合试验,“神州号”双层内燃动车组最高时速达到210公里;2002年9月全线第二次综合试验,“先锋号”动车组最高时速达到292公里;同年11月全线第三次综合试验,“中华之星号”动车组创下最高时速321.5公里的新记录,这一纪录直到2008年4月才被CRH2C和谐号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上打破。2008年4月18日,合宁客运专线开通,这是我国第一条按时速250公里设计建造,并开行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的线路。随后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C字头列车首次出现;2009年12月26日,全长1068千米的武广高铁开通,我国第一次出现G字头列车。“中华之星号”动车组列车
高铁、动车与城际的区别:动车组,是以“D”为代号高铁,是以“G”为代号城际高速动车组,是以“C”为代号。但在运营中无论是动车还是高铁在铁路运输中都是以由CRH动车组执行的旅客列车。需要要跑出时速250公里及更高的时速,D和G字头的都需要走高速铁路。2007年,大家关注的铁路实现第六次大提速。CRH系列的电动车组以“和谐号”动车组的名字上线运营,因此几年内出现了像高铁、动车、城际铁路的新名词概念。所以很多名词概念都是混淆不清的。先说高铁,高铁也是高速铁路的简称。只不过他以运行速度的优势隔开了其它普通铁路。它也是属于铁路的分类,只是它有很高的运营速度,因此对线路建设、调度模式、上线车辆、人员操作等就会有更高的要求。我们还要注意生活中的误区,高速铁路是一条路。不代表在铁路上运行的车辆,比如纠正一个误区,由上海虹桥站开往北京南站的G2次旅客列车不是什么“京沪高铁”而是高速列车。然后再说城际铁路。城际铁路,就是在城市之间开通的旅客列车的铁路线。城际铁路一般是修建在人口比较众多,经济较发达,人口流动很大的地区。它的线路长度相对较短。车站位置位于市中心。通常在我国,城际铁路都是新建的,大部分设计时速都在250公里及以上。接着还要纠正一个误区。所谓“广珠轻轨”是错误的。最后再说说动车。动车组,是由若干辆自带动力的车辆和若干辆不带动力的车辆,组成固定的,不可更改的编组运行的一种列车(若干≤2)。动车组它和传统的列车由机车在列首拉动车辆编组不同。很多人认为动车组就是高速度,就是高铁。但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动车组的设计运行时速取决于功率、牵引力配置、转向架设计时速、空气动力学部件、受电弓、列车控制系统等多方面因素。动车可能是有高速,但它并不是高速铁路。之所以很多人会把高铁和动车搞混,是和这两种列车的名字有关。高铁的全称是高速动车组旅行列车,而动车的全称是动车组旅行列车。虽然名字全称看上去差不多,但高铁和动车的区别其实还挺大的,做一下比较你就明白了。动车和高铁的车次不同,动车是以D开头的车次,D是汉字“动”的拼音字头;而高铁是以G开头的车次,G是汉字“高”的拼音字头。动车和高铁的速度也不同。动车的时速在200公里以上,而高铁的时速在300公里以上。动车和高铁使用的铁轨也不同。动车使用的铁轨既可以是高铁专用铁轨,也可以是经过改装后的普通铁轨,更具有兼容性;而高铁使用的铁轨则是专用铁轨,这也是它称之为高铁的原因。动车和高铁对行驶的要求不同。动车全线设置的站台比较多,主要跑的是城际线;而高铁可以称作是专线,所以全线设置的站台相比动车少了很多。最后,动车和高铁的动拖比不同。动车属于弱动力分散系统,动拖比通常在1:5、1:6;而高铁属于强动力分散系统,动拖比(动车+拖车)小于1:1,大于1:3。中国大陆作为近代化较晚的地区,这些科技类名词经常出现定义混乱,口语和书面语和术语含义严重剥离,同词异意的问题,在这个轨道交通领域尤为突出!国内的标准有些时候根本就是错的,因为定义方法错误产生了严重二义性,因此有必要的话,我会把定义分开地区解释。高铁:高速铁道的简称,营业线路最初诞生于日本,但由于日本的高速铁道一定是新建线路(新干线一词的根本由来),所以日本定义只定义了新建线路:线路大部分区间都满足最高行车速度200以上的线路。注意是以上,不含不超过200的情形。而欧(欧盟)美(UIC),则区分既有线改造和新建专线。改造的200以上,新建的250以上,至于区间的大部分等限制条件和日本都是基本一样的。我国高铁是最后起来的,所以标准较高,只定义新线250以上这一组,同样要求正线大部分都必须达速。所以根据定义,温勇事故当时线路确实不属于高铁(最高250以内),并且网上一些人胡扯的新干线按中国定义不属于高铁也属于造谣(因为整备新干线法案管辖线路最高速度限制为260,大于250,不属于该法案管辖的限速在285-320,更高,只有上越一条现在确实不满足)。总的来说,概括地说,大部分区间满足最高250以上持续运营的新线肯定是高铁。地铁:这个词在汉语就存在二义性,其实在国铁大铁路角度,地铁指的是地方铁道比如集通线等,而大家熟悉的一般是地下铁道的简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部分……国际比较通行的定义,无论欧美日,包括我国港澳台都通行的定义是:服务于城市内部或中短距离都市圈内通勤运输的,路权专有不具备和道路交通混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核心要素是必须专有路权不具备混行能力。而轻轨则是具备混行能力不要求一定路权专有。我国(不含港澳台),这里定义很奇葩,是用断面单向单位时间运力定义,一万到三万是轻轨,三万以上是地铁。但这个定义是错误的,因为地铁毕竟是列车根据编组不同运力就不同,这个定义会让同一个系统一会儿是地铁一会儿是轻轨!最典型的笑话就是北京八通和13号线!开通初期c车三辆编组,断面运力两万五,属于轻轨,过几年客流大了,改6辆准b车,断面运力达到四万六,又成地铁了但是系统啥都没变啊……所以国标定义根本就是错的、建议大家都按国际通行概念来记忆和区分地铁(轻轨)。当然服务于距地,限制于都市圈内这个大家都一样,如果变成广域运输的话,就相当于汉语里的火车了。动车:这是一个典型的口语严重背离学术定义的例子,口语里指的是国铁开行的d字头列车,但实际上动车组列车指的是单元化设计的列车。动车组按照动力单元位置和分配可以分为动力集中动车组和动力分散动车组,按照速递等级可分为常速(120以内),准高速(120-250)和高速动车组(250以上)这是车辆类别定义,和运输组织和用途根本无关。当然国外还有货运动车组,路用检修类的动车组等等。目前来说,高铁一定要用动车组,所以看到机车车辆那就肯定不是高铁范畴,但机车车辆可以达到准高速范畴!现代的地铁一定是动力分散动车组,因为地铁需要高加速,不是动力集中配置可以达到的。此外,根据燃料不同还有内燃电力的区别,早年确实有过蒸汽动车组。内燃动力分散动车组加减速性能(和爬坡性能)也不一定比电力的差,比如日本很多新性能内燃动车组加减速性能大大好于地铁。如果线路有坡度大于千分之40的连续陡坡,并且线路不设置揽胜和齿轨以及直线电机等非粘着驱动的话,就是传统靠钢轮钢轨爬坡的话,一定是动力分散动车组。因为大量的动轴可以极大削弱粘着需求,例如日本的箱根登山铁道,千分之80坡度,采用动力分散动车组上下山无需揽胜齿车或直线电机,就这么运营了快一百年……火车:最早是从蒸汽时代而来,外燃机时代能见着火,于是叫火车。现在基本上汉语中是长距离广域运输的代名词。也就是国铁线路,服务于广域运输的车次都属于口语里的火车,伴随高铁的诞生,有时候会刻意分开来说。你怎么来的?我坐火车(高铁)来的。当然这都是口语用于,并不属于术语范畴。说起高铁和动车,不少人觉得两者在潜意识里差不多,好像都是一回事似的,实则不然。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可以说来自于好几个方面,下边逐条分析。车次不同基本上外出的交通工具,都有其特有的“编号”,常见的公交车,火车,飞机等等。就拿飞机来说,国内所有航班的班次都是两个英文字母开头,这两个英文字母代表的就是某个航空公司。具体到普通火车,动车和高铁也是如此,从其车次名称可以很轻易地分辨出这列车属于哪种。高铁是以G开头的车次,G是汉字“高”的拼音字头;而动车是以D开头的车次,D是汉字动的拼音字头。所以在预定车票的时候,看清楚车次开头的字母就知道是高铁还是动车,简单明了。速度不同高铁和动车还有一个我们肉眼不可见的最大区别,那就是两者之间运行速度的区别。高铁的时速在300公里以上;而动车的时速在200公里以上。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基建的一张名片,在全世界都打出了名声,这跟其自身的运行速度以及平稳性,安全性有绝对性联系。众所周知,速度越快,对于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就越高,而中国高铁就兼具了这些属性。铁轨不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是高铁还是动车,对于铁轨的要求都比普通火车要高很多。高铁为了保证其运行速度和平稳性,对于铁轨的要求自然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高铁使用的铁轨是专用铁轨,这也是称之为高铁的原因。而动车使用的铁轨既可以是高铁专用铁轨,也可以是经过改装的普通铁轨。高铁只能在其专用铁轨上运行,而动车的选择则要宽泛一些,但是要求依然高于普通列车。行驶的要求不同高铁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快,3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基本上实现了国内一日抵达的梦想。有句老话说得好,不怕慢就怕站,火车的运行一旦站点多,自然整体的运行时间就多了。高铁可以称作是专线,所以全线设置的站台很少;而动车全线设置的站台就比较多,主要跑的是城际线。相信很多人都做过以前的绿皮火车,那叫一个酸爽,遇到站点不论大小都停靠,遇到别的火车一律让行,所以坐一次长途绝对印象深刻。高铁只在一些比较大的站点才会停靠,并且停靠的时间普遍比较短,这就大大缩短了整体的运行时间,直接缩短了运行时间。动车更像一个公交式的火车,整体运行距离相对较短,主要在省内各个城市之间运行。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设计标准等级高、可供列车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系统。其概念并不局限于轨道,更不是指列车。所以高铁二字更深层次的是一个概念,并非我们通俗理解当中的那种设计酷酷的白色火车。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出行需求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在这些现实因素下,出现的问题就是消费者的出行需求非常多样化。加上我国人员流动频率以及人员流动总量都堪称世界之最,这都要求国家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出行工具,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从步行,到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再到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客运汽车,火车,以及动车,高铁,飞机轮船等等,现在可选择的出行方式非常丰富。如果方式单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来说,肯定难以解决现实问题。高铁目前可以说是铁轨上运行的塔尖,而动车则是介于普通列车和高铁之间的一种存在,为的就是丰富我们的出行方式。这个问题代表了很多人存在的一个误区:认为动车和高铁都是车,只是速度不同的区别。其实这是错误的,动车和高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动车是车,高铁是线路。这个误区的形成与我国对不同速度等级动车组车次号使用D、G区分有关,如G1次、D1次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了高铁、动车的叫法。2007年第六次铁路提速时,为了区别于传统K、T、Z字头列车,诞生了D字头列车。随着我国高铁事业进一步发展,为了区别于低速动车组列车,又演化出G字头列车。G的本意是高速动车组,D的本意是动车组,两者实质上都是动车组列车,主要区别在于速度不同。运行速度在300公里或以上的车次,车次号一般用G;运行速度在250公里及以下的车次,车次号一般用D。此外,在定价体系中G字头列车的票价一般会比D字头列车贵。这里不纠结高铁、动车叫法有没有错,大家怎么习惯怎么来就好。我们只单纯探讨下动车组列车和高铁在我国的发展情况。CRH2型动车组:动车组列车:是指将动力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车厢既可以载客又具有牵引动力的列车形式。相比于传统火车头式动力集中性牵引方式,动车组列车由于多节车厢具备动力,具有牵引力强、启动速度快、加速度快、不用调换车头等优势,适合运用在发车密集的线路上,特别是高速铁路上。我国动车组已经形成适用于不同速度等级的族系,比如适用于时速200km——250km的CRH1型、CRH2型CRH5型、CRH6型动车组列车;适用于时速300km――350km的CRH3型、CRH380A型、CRH380B型、CR400AF型、CR400BF型等高速动车组列车。CR400AF复兴号高速动车组列车: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高速铁路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包括了线路、轨道、供电、信号、高速动车等各个子系统。在技术层面,国家铁路局发布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将设计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定义为高铁。在规划层面,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将部分时速200公里的的线路也纳入到高速铁路网的范畴。很多人认为采用无砟轨道的线路才是高铁,这个说法也是前面的、错误的: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是高铁的依据,例如京张高铁就是采用有砟轨道,其设计时速达到350公里;反而西成高铁、杭黄高铁等采用无砟轨道,设计时速只有250公里。高速铁路:理清了上述关系,可以有一个概念:高速铁路主要跑动车组列车;而动车组列车只要线路条件允许,既可以在高速铁路上运行,也可以在客货混跑的普速线路上运行。根据动车组车次编号一般规则,只要部分区段时速达到300公里车次都会是G字头。比如深圳北到重庆北的G1312次列车,在武广线上以300公里时速运行,转到汉宜线上则只能以200公里时速运行,而在宜万线凉雾到万州区间则只能以160公里时速运行。我国动车组运用、高速铁路建设历程2007年4月18日,全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开始实施,全国首次大规模开行时速2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首列D460次列车由上海站始发,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进入大规模高速动车时代。在运营初期,由于武广高铁、京津城际铁路等第一批高铁线路还在建设中,动车组列车主要在京沪铁路、京广铁路、广深铁路等既有线路上运行。说到动车组列车,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动车并不是和谐号,而是2000年12月28起在广深铁路上开始载客试运营的“蓝箭号”。经过试运营,“蓝箭号”于2001年1月8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最高时速200公里每小时。由于“蓝箭号”动车组的设计、制造、试验时间较短,加上系统整合经验不足,列车投入运行后逐渐暴露了一些质量问题,最终在2007年第六次铁路大提速时被CRH1A型和谐号动车组替换。“蓝箭号”主要在广深铁路上运营,使用时间不长,并且列车编号还是采用传统的T字头,故影响力远远不如后来的D字头动车组。“蓝箭号”动车组列车我国高速铁路投入使用时间则比动车组大规模应用时间要晚很多,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是2003年10月11日竣工通车的秦沈客运专线,线路全长404千米。秦沈客运专线带有浓厚的试验性质,主要为高铁线路建设、高速动车组试验积累数据和经验。2001年12月秦沈客专第一次综合试验,“神州号”双层内燃动车组最高时速达到210公里;2002年9月全线第二次综合试验,“先锋号”动车组最高时速达到292公里;同年11月全线第三次综合试验,“中华之星号”动车组创下最高时速321.5公里的新记录,这一纪录直到2008年4月才被CRH2C和谐号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上打破。2008年4月18日,合宁客运专线开通,这是我国第一条按时速250公里设计建造,并开行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的线路。随后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C字头列车首次出现;2009年12月26日,全长1068千米的武广高铁开通,我国第一次出现G字头列车。“中华之星号”动车组列车高铁速度快,乘坐舒适,但是对轨道的要求高。而动车可以在改造过的有砟轨道上跑,适应面更广,当然代价就是速度降低。不过度降低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票价比高铁低。这样动车就介于高铁和普通火车之间,乘坐舒适性与高铁接近,而价格便宜,对于不很追求时间的乘客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加之可以停靠原来位于城区的普通火车站,乘降方便,也是一种不容小觑的优势。 综合这些因素,高铁和动车各有利弊,各有自己的市场需求。 当然,动车是不是还负载着一种未来的使命也未可知:那就是将来在普通火车线上升级换代用,逐渐替代绿皮车。现在出现的绿巨人动集列车,就已经是动车规格与票价了,不过速度是160。
高铁、动车与城际的区别:动车组,是以“D”为代号高铁,是以“G”为代号城际高速动车组,是以“C”为代号。但在运营中无论是动车还是高铁在铁路运输中都是以由CRH动车组执行的旅客列车。需要要跑出时速250公里及更高的时速,D和G字头的都需要走高速铁路。2007年,大家关注的铁路实现第六次大提速。CRH系列的电动车组以“和谐号”动车组的名字上线运营,因此几年内出现了像高铁、动车、城际铁路的新名词概念。所以很多名词概念都是混淆不清的。先说高铁,高铁也是高速铁路的简称。只不过他以运行速度的优势隔开了其它普通铁路。它也是属于铁路的分类,只是它有很高的运营速度,因此对线路建设、调度模式、上线车辆、人员操作等就会有更高的要求。我们还要注意生活中的误区,高速铁路是一条路。不代表在铁路上运行的车辆,比如纠正一个误区,由上海虹桥站开往北京南站的G2次旅客列车不是什么“京沪高铁”而是高速列车。然后再说城际铁路。城际铁路,就是在城市之间开通的旅客列车的铁路线。城际铁路一般是修建在人口比较众多,经济较发达,人口流动很大的地区。它的线路长度相对较短。车站位置位于市中心。通常在我国,城际铁路都是新建的,大部分设计时速都在250公里及以上。接着还要纠正一个误区。所谓“广珠轻轨”是错误的。最后再说说动车。动车组,是由若干辆自带动力的车辆和若干辆不带动力的车辆,组成固定的,不可更改的编组运行的一种列车(若干≤2)。动车组它和传统的列车由机车在列首拉动车辆编组不同。很多人认为动车组就是高速度,就是高铁。但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动车组的设计运行时速取决于功率、牵引力配置、转向架设计时速、空气动力学部件、受电弓、列车控制系统等多方面因素。动车可能是有高速,但它并不是高速铁路。之所以很多人会把高铁和动车搞混,是和这两种列车的名字有关。高铁的全称是高速动车组旅行列车,而动车的全称是动车组旅行列车。虽然名字全称看上去差不多,但高铁和动车的区别其实还挺大的,做一下比较你就明白了。动车和高铁的车次不同,动车是以D开头的车次,D是汉字“动”的拼音字头;而高铁是以G开头的车次,G是汉字“高”的拼音字头。动车和高铁的速度也不同。动车的时速在200公里以上,而高铁的时速在300公里以上。动车和高铁使用的铁轨也不同。动车使用的铁轨既可以是高铁专用铁轨,也可以是经过改装后的普通铁轨,更具有兼容性;而高铁使用的铁轨则是专用铁轨,这也是它称之为高铁的原因。动车和高铁对行驶的要求不同。动车全线设置的站台比较多,主要跑的是城际线;而高铁可以称作是专线,所以全线设置的站台相比动车少了很多。最后,动车和高铁的动拖比不同。动车属于弱动力分散系统,动拖比通常在1:5、1:6;而高铁属于强动力分散系统,动拖比(动车+拖车)小于1:1,大于1:3。
高铁、动车与城际的区别:动车组,是以“D”为代号高铁,是以“G”为代号城际高速动车组,是以“C”为代号。但在运营中无论是动车还是高铁在铁路运输中都是以由CRH动车组执行的旅客列车。需要要跑出时速250公里及更高的时速,D和G字头的都需要走高速铁路。2007年,大家关注的铁路实现第六次大提速。CRH系列的电动车组以“和谐号”动车组的名字上线运营,因此几年内出现了像高铁、动车、城际铁路的新名词概念。所以很多名词概念都是混淆不清的。先说高铁,高铁也是高速铁路的简称。只不过他以运行速度的优势隔开了其它普通铁路。它也是属于铁路的分类,只是它有很高的运营速度,因此对线路建设、调度模式、上线车辆、人员操作等就会有更高的要求。我们还要注意生活中的误区,高速铁路是一条路。不代表在铁路上运行的车辆,比如纠正一个误区,由上海虹桥站开往北京南站的G2次旅客列车不是什么“京沪高铁”而是高速列车。然后再说城际铁路。城际铁路,就是在城市之间开通的旅客列车的铁路线。城际铁路一般是修建在人口比较众多,经济较发达,人口流动很大的地区。它的线路长度相对较短。车站位置位于市中心。通常在我国,城际铁路都是新建的,大部分设计时速都在250公里及以上。接着还要纠正一个误区。所谓“广珠轻轨”是错误的。最后再说说动车。动车组,是由若干辆自带动力的车辆和若干辆不带动力的车辆,组成固定的,不可更改的编组运行的一种列车(若干≤2)。动车组它和传统的列车由机车在列首拉动车辆编组不同。很多人认为动车组就是高速度,就是高铁。但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动车组的设计运行时速取决于功率、牵引力配置、转向架设计时速、空气动力学部件、受电弓、列车控制系统等多方面因素。动车可能是有高速,但它并不是高速铁路。之所以很多人会把高铁和动车搞混,是和这两种列车的名字有关。高铁的全称是高速动车组旅行列车,而动车的全称是动车组旅行列车。虽然名字全称看上去差不多,但高铁和动车的区别其实还挺大的,做一下比较你就明白了。动车和高铁的车次不同,动车是以D开头的车次,D是汉字“动”的拼音字头;而高铁是以G开头的车次,G是汉字“高”的拼音字头。动车和高铁的速度也不同。动车的时速在200公里以上,而高铁的时速在300公里以上。动车和高铁使用的铁轨也不同。动车使用的铁轨既可以是高铁专用铁轨,也可以是经过改装后的普通铁轨,更具有兼容性;而高铁使用的铁轨则是专用铁轨,这也是它称之为高铁的原因。动车和高铁对行驶的要求不同。动车全线设置的站台比较多,主要跑的是城际线;而高铁可以称作是专线,所以全线设置的站台相比动车少了很多。最后,动车和高铁的动拖比不同。动车属于弱动力分散系统,动拖比通常在1:5、1:6;而高铁属于强动力分散系统,动拖比(动车+拖车)小于1:1,大于1:3。中国大陆作为近代化较晚的地区,这些科技类名词经常出现定义混乱,口语和书面语和术语含义严重剥离,同词异意的问题,在这个轨道交通领域尤为突出!国内的标准有些时候根本就是错的,因为定义方法错误产生了严重二义性,因此有必要的话,我会把定义分开地区解释。高铁:高速铁道的简称,营业线路最初诞生于日本,但由于日本的高速铁道一定是新建线路(新干线一词的根本由来),所以日本定义只定义了新建线路:线路大部分区间都满足最高行车速度200以上的线路。注意是以上,不含不超过200的情形。而欧(欧盟)美(UIC),则区分既有线改造和新建专线。改造的200以上,新建的250以上,至于区间的大部分等限制条件和日本都是基本一样的。我国高铁是最后起来的,所以标准较高,只定义新线250以上这一组,同样要求正线大部分都必须达速。所以根据定义,温勇事故当时线路确实不属于高铁(最高250以内),并且网上一些人胡扯的新干线按中国定义不属于高铁也属于造谣(因为整备新干线法案管辖线路最高速度限制为260,大于250,不属于该法案管辖的限速在285-320,更高,只有上越一条现在确实不满足)。总的来说,概括地说,大部分区间满足最高250以上持续运营的新线肯定是高铁。地铁:这个词在汉语就存在二义性,其实在国铁大铁路角度,地铁指的是地方铁道比如集通线等,而大家熟悉的一般是地下铁道的简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部分……国际比较通行的定义,无论欧美日,包括我国港澳台都通行的定义是:服务于城市内部或中短距离都市圈内通勤运输的,路权专有不具备和道路交通混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核心要素是必须专有路权不具备混行能力。而轻轨则是具备混行能力不要求一定路权专有。我国(不含港澳台),这里定义很奇葩,是用断面单向单位时间运力定义,一万到三万是轻轨,三万以上是地铁。但这个定义是错误的,因为地铁毕竟是列车根据编组不同运力就不同,这个定义会让同一个系统一会儿是地铁一会儿是轻轨!最典型的笑话就是北京八通和13号线!开通初期c车三辆编组,断面运力两万五,属于轻轨,过几年客流大了,改6辆准b车,断面运力达到四万六,又成地铁了但是系统啥都没变啊……所以国标定义根本就是错的、建议大家都按国际通行概念来记忆和区分地铁(轻轨)。当然服务于距地,限制于都市圈内这个大家都一样,如果变成广域运输的话,就相当于汉语里的火车了。动车:这是一个典型的口语严重背离学术定义的例子,口语里指的是国铁开行的d字头列车,但实际上动车组列车指的是单元化设计的列车。动车组按照动力单元位置和分配可以分为动力集中动车组和动力分散动车组,按照速递等级可分为常速(120以内),准高速(120-250)和高速动车组(250以上)这是车辆类别定义,和运输组织和用途根本无关。当然国外还有货运动车组,路用检修类的动车组等等。目前来说,高铁一定要用动车组,所以看到机车车辆那就肯定不是高铁范畴,但机车车辆可以达到准高速范畴!现代的地铁一定是动力分散动车组,因为地铁需要高加速,不是动力集中配置可以达到的。此外,根据燃料不同还有内燃电力的区别,早年确实有过蒸汽动车组。内燃动力分散动车组加减速性能(和爬坡性能)也不一定比电力的差,比如日本很多新性能内燃动车组加减速性能大大好于地铁。如果线路有坡度大于千分之40的连续陡坡,并且线路不设置揽胜和齿轨以及直线电机等非粘着驱动的话,就是传统靠钢轮钢轨爬坡的话,一定是动力分散动车组。因为大量的动轴可以极大削弱粘着需求,例如日本的箱根登山铁道,千分之80坡度,采用动力分散动车组上下山无需揽胜齿车或直线电机,就这么运营了快一百年……火车:最早是从蒸汽时代而来,外燃机时代能见着火,于是叫火车。现在基本上汉语中是长距离广域运输的代名词。也就是国铁线路,服务于广域运输的车次都属于口语里的火车,伴随高铁的诞生,有时候会刻意分开来说。你怎么来的?我坐火车(高铁)来的。当然这都是口语用于,并不属于术语范畴。说起高铁和动车,不少人觉得两者在潜意识里差不多,好像都是一回事似的,实则不然。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可以说来自于好几个方面,下边逐条分析。车次不同基本上外出的交通工具,都有其特有的“编号”,常见的公交车,火车,飞机等等。就拿飞机来说,国内所有航班的班次都是两个英文字母开头,这两个英文字母代表的就是某个航空公司。具体到普通火车,动车和高铁也是如此,从其车次名称可以很轻易地分辨出这列车属于哪种。高铁是以G开头的车次,G是汉字“高”的拼音字头;而动车是以D开头的车次,D是汉字动的拼音字头。所以在预定车票的时候,看清楚车次开头的字母就知道是高铁还是动车,简单明了。速度不同高铁和动车还有一个我们肉眼不可见的最大区别,那就是两者之间运行速度的区别。高铁的时速在300公里以上;而动车的时速在200公里以上。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基建的一张名片,在全世界都打出了名声,这跟其自身的运行速度以及平稳性,安全性有绝对性联系。众所周知,速度越快,对于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就越高,而中国高铁就兼具了这些属性。铁轨不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是高铁还是动车,对于铁轨的要求都比普通火车要高很多。高铁为了保证其运行速度和平稳性,对于铁轨的要求自然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高铁使用的铁轨是专用铁轨,这也是称之为高铁的原因。而动车使用的铁轨既可以是高铁专用铁轨,也可以是经过改装的普通铁轨。高铁只能在其专用铁轨上运行,而动车的选择则要宽泛一些,但是要求依然高于普通列车。行驶的要求不同高铁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快,3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基本上实现了国内一日抵达的梦想。有句老话说得好,不怕慢就怕站,火车的运行一旦站点多,自然整体的运行时间就多了。高铁可以称作是专线,所以全线设置的站台很少;而动车全线设置的站台就比较多,主要跑的是城际线。相信很多人都做过以前的绿皮火车,那叫一个酸爽,遇到站点不论大小都停靠,遇到别的火车一律让行,所以坐一次长途绝对印象深刻。高铁只在一些比较大的站点才会停靠,并且停靠的时间普遍比较短,这就大大缩短了整体的运行时间,直接缩短了运行时间。动车更像一个公交式的火车,整体运行距离相对较短,主要在省内各个城市之间运行。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设计标准等级高、可供列车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系统。其概念并不局限于轨道,更不是指列车。所以高铁二字更深层次的是一个概念,并非我们通俗理解当中的那种设计酷酷的白色火车。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出行需求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在这些现实因素下,出现的问题就是消费者的出行需求非常多样化。加上我国人员流动频率以及人员流动总量都堪称世界之最,这都要求国家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出行工具,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从步行,到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再到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客运汽车,火车,以及动车,高铁,飞机轮船等等,现在可选择的出行方式非常丰富。如果方式单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来说,肯定难以解决现实问题。高铁目前可以说是铁轨上运行的塔尖,而动车则是介于普通列车和高铁之间的一种存在,为的就是丰富我们的出行方式。这个问题代表了很多人存在的一个误区:认为动车和高铁都是车,只是速度不同的区别。其实这是错误的,动车和高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动车是车,高铁是线路。这个误区的形成与我国对不同速度等级动车组车次号使用D、G区分有关,如G1次、D1次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了高铁、动车的叫法。2007年第六次铁路提速时,为了区别于传统K、T、Z字头列车,诞生了D字头列车。随着我国高铁事业进一步发展,为了区别于低速动车组列车,又演化出G字头列车。G的本意是高速动车组,D的本意是动车组,两者实质上都是动车组列车,主要区别在于速度不同。运行速度在300公里或以上的车次,车次号一般用G;运行速度在250公里及以下的车次,车次号一般用D。此外,在定价体系中G字头列车的票价一般会比D字头列车贵。这里不纠结高铁、动车叫法有没有错,大家怎么习惯怎么来就好。我们只单纯探讨下动车组列车和高铁在我国的发展情况。CRH2型动车组:动车组列车:是指将动力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车厢既可以载客又具有牵引动力的列车形式。相比于传统火车头式动力集中性牵引方式,动车组列车由于多节车厢具备动力,具有牵引力强、启动速度快、加速度快、不用调换车头等优势,适合运用在发车密集的线路上,特别是高速铁路上。我国动车组已经形成适用于不同速度等级的族系,比如适用于时速200km——250km的CRH1型、CRH2型CRH5型、CRH6型动车组列车;适用于时速300km――350km的CRH3型、CRH380A型、CRH380B型、CR400AF型、CR400BF型等高速动车组列车。CR400AF复兴号高速动车组列车: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高速铁路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包括了线路、轨道、供电、信号、高速动车等各个子系统。在技术层面,国家铁路局发布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将设计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定义为高铁。在规划层面,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将部分时速200公里的的线路也纳入到高速铁路网的范畴。很多人认为采用无砟轨道的线路才是高铁,这个说法也是前面的、错误的: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是高铁的依据,例如京张高铁就是采用有砟轨道,其设计时速达到350公里;反而西成高铁、杭黄高铁等采用无砟轨道,设计时速只有250公里。高速铁路:理清了上述关系,可以有一个概念:高速铁路主要跑动车组列车;而动车组列车只要线路条件允许,既可以在高速铁路上运行,也可以在客货混跑的普速线路上运行。根据动车组车次编号一般规则,只要部分区段时速达到300公里车次都会是G字头。比如深圳北到重庆北的G1312次列车,在武广线上以300公里时速运行,转到汉宜线上则只能以200公里时速运行,而在宜万线凉雾到万州区间则只能以160公里时速运行。我国动车组运用、高速铁路建设历程2007年4月18日,全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开始实施,全国首次大规模开行时速2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首列D460次列车由上海站始发,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进入大规模高速动车时代。在运营初期,由于武广高铁、京津城际铁路等第一批高铁线路还在建设中,动车组列车主要在京沪铁路、京广铁路、广深铁路等既有线路上运行。说到动车组列车,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动车并不是和谐号,而是2000年12月28起在广深铁路上开始载客试运营的“蓝箭号”。经过试运营,“蓝箭号”于2001年1月8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最高时速200公里每小时。由于“蓝箭号”动车组的设计、制造、试验时间较短,加上系统整合经验不足,列车投入运行后逐渐暴露了一些质量问题,最终在2007年第六次铁路大提速时被CRH1A型和谐号动车组替换。“蓝箭号”主要在广深铁路上运营,使用时间不长,并且列车编号还是采用传统的T字头,故影响力远远不如后来的D字头动车组。“蓝箭号”动车组列车我国高速铁路投入使用时间则比动车组大规模应用时间要晚很多,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是2003年10月11日竣工通车的秦沈客运专线,线路全长404千米。秦沈客运专线带有浓厚的试验性质,主要为高铁线路建设、高速动车组试验积累数据和经验。2001年12月秦沈客专第一次综合试验,“神州号”双层内燃动车组最高时速达到210公里;2002年9月全线第二次综合试验,“先锋号”动车组最高时速达到292公里;同年11月全线第三次综合试验,“中华之星号”动车组创下最高时速321.5公里的新记录,这一纪录直到2008年4月才被CRH2C和谐号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上打破。2008年4月18日,合宁客运专线开通,这是我国第一条按时速250公里设计建造,并开行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的线路。随后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C字头列车首次出现;2009年12月26日,全长1068千米的武广高铁开通,我国第一次出现G字头列车。“中华之星号”动车组列车高铁速度快,乘坐舒适,但是对轨道的要求高。而动车可以在改造过的有砟轨道上跑,适应面更广,当然代价就是速度降低。不过度降低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票价比高铁低。这样动车就介于高铁和普通火车之间,乘坐舒适性与高铁接近,而价格便宜,对于不很追求时间的乘客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加之可以停靠原来位于城区的普通火车站,乘降方便,也是一种不容小觑的优势。 综合这些因素,高铁和动车各有利弊,各有自己的市场需求。 当然,动车是不是还负载着一种未来的使命也未可知:那就是将来在普通火车线上升级换代用,逐渐替代绿皮车。现在出现的绿巨人动集列车,就已经是动车规格与票价了,不过速度是160。高铁、火车、动车的区别:钢轨的区别、工作原理不同、速度不同一、钢轨的区别1、动车的钢轨:几十米就有个接口,火车行驶总是离不开“哐当哐当”的声音。车轮滚过钢轨连接处时,车轮震动、车厢震动、地面也震动,列车行驶一点儿都不平稳,简直就像在大风大浪的海面上行船一样。2、高铁的钢轨:高铁修路时按照季节,在钢轨热胀冷缩,伸得最长的时候,把一根根的钢轨焊接起来,这样钢轨就不会伸得更长,到了冬天冷缩的时候,就凭着钢材本身的抗拉强度,保持不变形。3、火车的钢轨:不能平稳前进,速度就不能提高,否则震动加剧就会形成翻车的事故。二、工作原理不同1、动车的开动:要火车头的车轮转起来,火车头自己先开动起来,然后拖动列车。火车头独自的重量,毕竟比不上整列火车,是不能一口气直接带动整列火车的。2、高铁的开动:总之,高铁原理,至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消除了钢轨连接口,列车才能够全速行驶;另一方面就是使用动车组,所有车轮一同运转,不仅团结力量大,而且动作一致,列车开动和变速都变灵活了。这样一来,高铁的速度就大大加快了。3、火车的开动:整列火车开动起来,其实是一节一节动起来的,有个相当长的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变速也一样,普通火车要跑这么快,就相当不容易了。三、速度不同1、高铁时速一般在每小时至少250公里,2、动车时速一般在200公里左右,特快旅客列车:使用时速达140-160公里的车底,运行在时速14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3、火车:使用时速达120公里以上的车底,停靠较大车站。
高铁、动车与城际的区别:动车组,是以“D”为代号高铁,是以“G”为代号城际高速动车组,是以“C”为代号。但在运营中无论是动车还是高铁在铁路运输中都是以由CRH动车组执行的旅客列车。需要要跑出时速250公里及更高的时速,D和G字头的都需要走高速铁路。2007年,大家关注的铁路实现第六次大提速。CRH系列的电动车组以“和谐号”动车组的名字上线运营,因此几年内出现了像高铁、动车、城际铁路的新名词概念。所以很多名词概念都是混淆不清的。先说高铁,高铁也是高速铁路的简称。只不过他以运行速度的优势隔开了其它普通铁路。它也是属于铁路的分类,只是它有很高的运营速度,因此对线路建设、调度模式、上线车辆、人员操作等就会有更高的要求。我们还要注意生活中的误区,高速铁路是一条路。不代表在铁路上运行的车辆,比如纠正一个误区,由上海虹桥站开往北京南站的G2次旅客列车不是什么“京沪高铁”而是高速列车。然后再说城际铁路。城际铁路,就是在城市之间开通的旅客列车的铁路线。城际铁路一般是修建在人口比较众多,经济较发达,人口流动很大的地区。它的线路长度相对较短。车站位置位于市中心。通常在我国,城际铁路都是新建的,大部分设计时速都在250公里及以上。接着还要纠正一个误区。所谓“广珠轻轨”是错误的。最后再说说动车。动车组,是由若干辆自带动力的车辆和若干辆不带动力的车辆,组成固定的,不可更改的编组运行的一种列车(若干≤2)。动车组它和传统的列车由机车在列首拉动车辆编组不同。很多人认为动车组就是高速度,就是高铁。但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动车组的设计运行时速取决于功率、牵引力配置、转向架设计时速、空气动力学部件、受电弓、列车控制系统等多方面因素。动车可能是有高速,但它并不是高速铁路。之所以很多人会把高铁和动车搞混,是和这两种列车的名字有关。高铁的全称是高速动车组旅行列车,而动车的全称是动车组旅行列车。虽然名字全称看上去差不多,但高铁和动车的区别其实还挺大的,做一下比较你就明白了。动车和高铁的车次不同,动车是以D开头的车次,D是汉字“动”的拼音字头;而高铁是以G开头的车次,G是汉字“高”的拼音字头。动车和高铁的速度也不同。动车的时速在200公里以上,而高铁的时速在300公里以上。动车和高铁使用的铁轨也不同。动车使用的铁轨既可以是高铁专用铁轨,也可以是经过改装后的普通铁轨,更具有兼容性;而高铁使用的铁轨则是专用铁轨,这也是它称之为高铁的原因。动车和高铁对行驶的要求不同。动车全线设置的站台比较多,主要跑的是城际线;而高铁可以称作是专线,所以全线设置的站台相比动车少了很多。最后,动车和高铁的动拖比不同。动车属于弱动力分散系统,动拖比通常在1:5、1:6;而高铁属于强动力分散系统,动拖比(动车+拖车)小于1:1,大于1:3。中国大陆作为近代化较晚的地区,这些科技类名词经常出现定义混乱,口语和书面语和术语含义严重剥离,同词异意的问题,在这个轨道交通领域尤为突出!国内的标准有些时候根本就是错的,因为定义方法错误产生了严重二义性,因此有必要的话,我会把定义分开地区解释。高铁:高速铁道的简称,营业线路最初诞生于日本,但由于日本的高速铁道一定是新建线路(新干线一词的根本由来),所以日本定义只定义了新建线路:线路大部分区间都满足最高行车速度200以上的线路。注意是以上,不含不超过200的情形。而欧(欧盟)美(UIC),则区分既有线改造和新建专线。改造的200以上,新建的250以上,至于区间的大部分等限制条件和日本都是基本一样的。我国高铁是最后起来的,所以标准较高,只定义新线250以上这一组,同样要求正线大部分都必须达速。所以根据定义,温勇事故当时线路确实不属于高铁(最高250以内),并且网上一些人胡扯的新干线按中国定义不属于高铁也属于造谣(因为整备新干线法案管辖线路最高速度限制为260,大于250,不属于该法案管辖的限速在285-320,更高,只有上越一条现在确实不满足)。总的来说,概括地说,大部分区间满足最高250以上持续运营的新线肯定是高铁。地铁:这个词在汉语就存在二义性,其实在国铁大铁路角度,地铁指的是地方铁道比如集通线等,而大家熟悉的一般是地下铁道的简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部分……国际比较通行的定义,无论欧美日,包括我国港澳台都通行的定义是:服务于城市内部或中短距离都市圈内通勤运输的,路权专有不具备和道路交通混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核心要素是必须专有路权不具备混行能力。而轻轨则是具备混行能力不要求一定路权专有。我国(不含港澳台),这里定义很奇葩,是用断面单向单位时间运力定义,一万到三万是轻轨,三万以上是地铁。但这个定义是错误的,因为地铁毕竟是列车根据编组不同运力就不同,这个定义会让同一个系统一会儿是地铁一会儿是轻轨!最典型的笑话就是北京八通和13号线!开通初期c车三辆编组,断面运力两万五,属于轻轨,过几年客流大了,改6辆准b车,断面运力达到四万六,又成地铁了但是系统啥都没变啊……所以国标定义根本就是错的、建议大家都按国际通行概念来记忆和区分地铁(轻轨)。当然服务于距地,限制于都市圈内这个大家都一样,如果变成广域运输的话,就相当于汉语里的火车了。动车:这是一个典型的口语严重背离学术定义的例子,口语里指的是国铁开行的d字头列车,但实际上动车组列车指的是单元化设计的列车。动车组按照动力单元位置和分配可以分为动力集中动车组和动力分散动车组,按照速递等级可分为常速(120以内),准高速(120-250)和高速动车组(250以上)这是车辆类别定义,和运输组织和用途根本无关。当然国外还有货运动车组,路用检修类的动车组等等。目前来说,高铁一定要用动车组,所以看到机车车辆那就肯定不是高铁范畴,但机车车辆可以达到准高速范畴!现代的地铁一定是动力分散动车组,因为地铁需要高加速,不是动力集中配置可以达到的。此外,根据燃料不同还有内燃电力的区别,早年确实有过蒸汽动车组。内燃动力分散动车组加减速性能(和爬坡性能)也不一定比电力的差,比如日本很多新性能内燃动车组加减速性能大大好于地铁。如果线路有坡度大于千分之40的连续陡坡,并且线路不设置揽胜和齿轨以及直线电机等非粘着驱动的话,就是传统靠钢轮钢轨爬坡的话,一定是动力分散动车组。因为大量的动轴可以极大削弱粘着需求,例如日本的箱根登山铁道,千分之80坡度,采用动力分散动车组上下山无需揽胜齿车或直线电机,就这么运营了快一百年……火车:最早是从蒸汽时代而来,外燃机时代能见着火,于是叫火车。现在基本上汉语中是长距离广域运输的代名词。也就是国铁线路,服务于广域运输的车次都属于口语里的火车,伴随高铁的诞生,有时候会刻意分开来说。你怎么来的?我坐火车(高铁)来的。当然这都是口语用于,并不属于术语范畴。说起高铁和动车,不少人觉得两者在潜意识里差不多,好像都是一回事似的,实则不然。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可以说来自于好几个方面,下边逐条分析。车次不同基本上外出的交通工具,都有其特有的“编号”,常见的公交车,火车,飞机等等。就拿飞机来说,国内所有航班的班次都是两个英文字母开头,这两个英文字母代表的就是某个航空公司。具体到普通火车,动车和高铁也是如此,从其车次名称可以很轻易地分辨出这列车属于哪种。高铁是以G开头的车次,G是汉字“高”的拼音字头;而动车是以D开头的车次,D是汉字动的拼音字头。所以在预定车票的时候,看清楚车次开头的字母就知道是高铁还是动车,简单明了。速度不同高铁和动车还有一个我们肉眼不可见的最大区别,那就是两者之间运行速度的区别。高铁的时速在300公里以上;而动车的时速在200公里以上。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基建的一张名片,在全世界都打出了名声,这跟其自身的运行速度以及平稳性,安全性有绝对性联系。众所周知,速度越快,对于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就越高,而中国高铁就兼具了这些属性。铁轨不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是高铁还是动车,对于铁轨的要求都比普通火车要高很多。高铁为了保证其运行速度和平稳性,对于铁轨的要求自然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高铁使用的铁轨是专用铁轨,这也是称之为高铁的原因。而动车使用的铁轨既可以是高铁专用铁轨,也可以是经过改装的普通铁轨。高铁只能在其专用铁轨上运行,而动车的选择则要宽泛一些,但是要求依然高于普通列车。行驶的要求不同高铁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快,3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基本上实现了国内一日抵达的梦想。有句老话说得好,不怕慢就怕站,火车的运行一旦站点多,自然整体的运行时间就多了。高铁可以称作是专线,所以全线设置的站台很少;而动车全线设置的站台就比较多,主要跑的是城际线。相信很多人都做过以前的绿皮火车,那叫一个酸爽,遇到站点不论大小都停靠,遇到别的火车一律让行,所以坐一次长途绝对印象深刻。高铁只在一些比较大的站点才会停靠,并且停靠的时间普遍比较短,这就大大缩短了整体的运行时间,直接缩短了运行时间。动车更像一个公交式的火车,整体运行距离相对较短,主要在省内各个城市之间运行。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设计标准等级高、可供列车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系统。其概念并不局限于轨道,更不是指列车。所以高铁二字更深层次的是一个概念,并非我们通俗理解当中的那种设计酷酷的白色火车。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出行需求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在这些现实因素下,出现的问题就是消费者的出行需求非常多样化。加上我国人员流动频率以及人员流动总量都堪称世界之最,这都要求国家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出行工具,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从步行,到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再到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客运汽车,火车,以及动车,高铁,飞机轮船等等,现在可选择的出行方式非常丰富。如果方式单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来说,肯定难以解决现实问题。高铁目前可以说是铁轨上运行的塔尖,而动车则是介于普通列车和高铁之间的一种存在,为的就是丰富我们的出行方式。这个问题代表了很多人存在的一个误区:认为动车和高铁都是车,只是速度不同的区别。其实这是错误的,动车和高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动车是车,高铁是线路。这个误区的形成与我国对不同速度等级动车组车次号使用D、G区分有关,如G1次、D1次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了高铁、动车的叫法。2007年第六次铁路提速时,为了区别于传统K、T、Z字头列车,诞生了D字头列车。随着我国高铁事业进一步发展,为了区别于低速动车组列车,又演化出G字头列车。G的本意是高速动车组,D的本意是动车组,两者实质上都是动车组列车,主要区别在于速度不同。运行速度在300公里或以上的车次,车次号一般用G;运行速度在250公里及以下的车次,车次号一般用D。此外,在定价体系中G字头列车的票价一般会比D字头列车贵。这里不纠结高铁、动车叫法有没有错,大家怎么习惯怎么来就好。我们只单纯探讨下动车组列车和高铁在我国的发展情况。CRH2型动车组:动车组列车:是指将动力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车厢既可以载客又具有牵引动力的列车形式。相比于传统火车头式动力集中性牵引方式,动车组列车由于多节车厢具备动力,具有牵引力强、启动速度快、加速度快、不用调换车头等优势,适合运用在发车密集的线路上,特别是高速铁路上。我国动车组已经形成适用于不同速度等级的族系,比如适用于时速200km——250km的CRH1型、CRH2型CRH5型、CRH6型动车组列车;适用于时速300km――350km的CRH3型、CRH380A型、CRH380B型、CR400AF型、CR400BF型等高速动车组列车。CR400AF复兴号高速动车组列车: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高速铁路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包括了线路、轨道、供电、信号、高速动车等各个子系统。在技术层面,国家铁路局发布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将设计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定义为高铁。在规划层面,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将部分时速200公里的的线路也纳入到高速铁路网的范畴。很多人认为采用无砟轨道的线路才是高铁,这个说法也是前面的、错误的: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是高铁的依据,例如京张高铁就是采用有砟轨道,其设计时速达到350公里;反而西成高铁、杭黄高铁等采用无砟轨道,设计时速只有250公里。高速铁路:理清了上述关系,可以有一个概念:高速铁路主要跑动车组列车;而动车组列车只要线路条件允许,既可以在高速铁路上运行,也可以在客货混跑的普速线路上运行。根据动车组车次编号一般规则,只要部分区段时速达到300公里车次都会是G字头。比如深圳北到重庆北的G1312次列车,在武广线上以300公里时速运行,转到汉宜线上则只能以200公里时速运行,而在宜万线凉雾到万州区间则只能以160公里时速运行。我国动车组运用、高速铁路建设历程2007年4月18日,全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开始实施,全国首次大规模开行时速2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首列D460次列车由上海站始发,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进入大规模高速动车时代。在运营初期,由于武广高铁、京津城际铁路等第一批高铁线路还在建设中,动车组列车主要在京沪铁路、京广铁路、广深铁路等既有线路上运行。说到动车组列车,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动车并不是和谐号,而是2000年12月28起在广深铁路上开始载客试运营的“蓝箭号”。经过试运营,“蓝箭号”于2001年1月8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最高时速200公里每小时。由于“蓝箭号”动车组的设计、制造、试验时间较短,加上系统整合经验不足,列车投入运行后逐渐暴露了一些质量问题,最终在2007年第六次铁路大提速时被CRH1A型和谐号动车组替换。“蓝箭号”主要在广深铁路上运营,使用时间不长,并且列车编号还是采用传统的T字头,故影响力远远不如后来的D字头动车组。“蓝箭号”动车组列车我国高速铁路投入使用时间则比动车组大规模应用时间要晚很多,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是2003年10月11日竣工通车的秦沈客运专线,线路全长404千米。秦沈客运专线带有浓厚的试验性质,主要为高铁线路建设、高速动车组试验积累数据和经验。2001年12月秦沈客专第一次综合试验,“神州号”双层内燃动车组最高时速达到210公里;2002年9月全线第二次综合试验,“先锋号”动车组最高时速达到292公里;同年11月全线第三次综合试验,“中华之星号”动车组创下最高时速321.5公里的新记录,这一纪录直到2008年4月才被CRH2C和谐号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上打破。2008年4月18日,合宁客运专线开通,这是我国第一条按时速250公里设计建造,并开行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的线路。随后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C字头列车首次出现;2009年12月26日,全长1068千米的武广高铁开通,我国第一次出现G字头列车。“中华之星号”动车组列车高铁速度快,乘坐舒适,但是对轨道的要求高。而动车可以在改造过的有砟轨道上跑,适应面更广,当然代价就是速度降低。不过度降低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票价比高铁低。这样动车就介于高铁和普通火车之间,乘坐舒适性与高铁接近,而价格便宜,对于不很追求时间的乘客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加之可以停靠原来位于城区的普通火车站,乘降方便,也是一种不容小觑的优势。 综合这些因素,高铁和动车各有利弊,各有自己的市场需求。 当然,动车是不是还负载着一种未来的使命也未可知:那就是将来在普通火车线上升级换代用,逐渐替代绿皮车。现在出现的绿巨人动集列车,就已经是动车规格与票价了,不过速度是160。高铁、火车、动车的区别:钢轨的区别、工作原理不同、速度不同一、钢轨的区别1、动车的钢轨:几十米就有个接口,火车行驶总是离不开“哐当哐当”的声音。车轮滚过钢轨连接处时,车轮震动、车厢震动、地面也震动,列车行驶一点儿都不平稳,简直就像在大风大浪的海面上行船一样。2、高铁的钢轨:高铁修路时按照季节,在钢轨热胀冷缩,伸得最长的时候,把一根根的钢轨焊接起来,这样钢轨就不会伸得更长,到了冬天冷缩的时候,就凭着钢材本身的抗拉强度,保持不变形。3、火车的钢轨:不能平稳前进,速度就不能提高,否则震动加剧就会形成翻车的事故。二、工作原理不同1、动车的开动:要火车头的车轮转起来,火车头自己先开动起来,然后拖动列车。火车头独自的重量,毕竟比不上整列火车,是不能一口气直接带动整列火车的。2、高铁的开动:总之,高铁原理,至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消除了钢轨连接口,列车才能够全速行驶;另一方面就是使用动车组,所有车轮一同运转,不仅团结力量大,而且动作一致,列车开动和变速都变灵活了。这样一来,高铁的速度就大大加快了。3、火车的开动:整列火车开动起来,其实是一节一节动起来的,有个相当长的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变速也一样,普通火车要跑这么快,就相当不容易了。三、速度不同1、高铁时速一般在每小时至少250公里,2、动车时速一般在200公里左右,特快旅客列车:使用时速达140-160公里的车底,运行在时速14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3、火车:使用时速达120公里以上的车底,停靠较大车站。高铁和动车,很多人都搞错了,也闹了不少的笑话。大家常常说,“坐高铁”“高铁比动车快”等,潜意识都认为高铁和动车是两种不同速度的车。其实,高铁不是车,动车才是车。图中的停靠站台的都是动车,它是高铁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正确的说法是,高铁的全称是高速铁路,它是指一个整体的铁道系统,包括轨道基础、信号控制、牵引供电、高速列车(也就是动车)、集成系统等,一般是指一次性设计时速在250公里以上的铁路,或者旧铁路改造就时速达到200公里的铁路。(下图中,小图为动车,大图为高速铁路包含的各种系统)而动车是指运行在铁路上的车辆,就国内来说,时速从160公里的绿巨人,再到复兴号CR400,都是动车。不是说,编号前面冠以G就是高铁,冠以D就是动车。举个例子,时速250公里的成贵高铁上,既有G字头的动车,也有D字头的动车,或者C字头的动车。再打个形象的比喻,高铁就是高速公路,动车就是在高速公路上奔跑的汽车。只是高铁比高速公路要复杂得多。大家之所以喜欢说“坐高铁”,一方面在于对高速铁路和动车的区别不清楚,另外一方面则因为高铁是新事物,想想风驰电掣的场景,说出来都比较带劲。看了这个,希望大家不要搞错了,说是可以,但一定别傻傻分不清楚。

5,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高铁上霸座现象越来越严重

以前在高铁上遇到过,去短途出差。一上车找到座位发现有人坐在上面,惯性思维认为是自己看错了。再三核对后告诉那人座位是我的。占座的是个60岁左右的老头,眼神猥琐。我说半天他一句话不回,甚至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当时很累,我也急了。一把抓住老头胳膊,强行拉开自己坐了上去。结果一路被全车人指责,老头好像真是个受害者一样被车长安排到了另一车厢坐下(老头是站票)。我想这就是坐霸横行的原因吧。当有人霸占座位时看客都是安静的等待好戏登场,当你为了自己的权益有所行动时看客的正义感就爆棚了。以至于最终我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对是错。
8月21日,一段“女乘客在g334次列车上遇座霸”视频热传。据媒体报道,男子在女乘客上车前,先坐在了属于女乘客的座位上,乘务人员与男子沟通,但男子拒绝起身,并称“站不起来,到站帮我找个轮椅”。22日,当事男子孙先生回应称,当时态度不太好,现在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并向女乘客表示道歉。 在21日早上开往北京南站的g334次列车上,一男子不肯“对号入座”,而是霸占了一名女乘客靠窗的座位,还各种耍无赖,对该女乘客说“谁规定一定要按号入座?要么你自己站着,要么去坐我那个座位,要么自己去餐车坐”。 根据网友提供的现场视频显示,乘务员正在核对一名男子的身份证和车票。对于男子的行为,乘务员来了都直说:“这种情况我也是第一次见”。 频中,乘务员询问该男子是否喝酒了,男子慢慢悠悠地说“没喝酒”,乘务员追问“那为什么站不起来”,男子拒绝给出原因,并表示到北京南站也站不起来,需要乘务员帮助,“你弄个轮椅呗”。 该男子说知道自己这个座位是别人的,但是坚称“我座位在那里她可以去坐啊,谁规定要按号入座?” 乘务员说即使要换座,也要经过被换座乘客的同意,男子却耍无赖,佯称“商量过了”。 这样的乘客就应该让铁路部门拉黑!
1:座位少,也就是高铁运力不够,就如同人人不缺钱不愁吃喝就不会有人去犯罪了2:惩罚措施太轻,违法成本低3:个别人素质低下

6,什么食物是高蛋白高铁高纤维的

高蛋白质的食物,一类是奶、畜肉、禽肉、蛋类、鱼、虾等动物蛋白;另一类是大豆,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豆类,芝麻、瓜子、核桃、 杏仁、松子等干果类的植物蛋白。由于动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较符合人体需要,所以动物性蛋白质比植物性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传统富含纤维的食物有乌米、麦麸、玉米、糙米、大豆、燕麦、荞麦、茭白、芹菜、苦瓜、水果等。富含食物纤维的食品虽然有上述种种好处,但也不可偏食。正确的饮食原则是:减少脂肪的摄入量,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比例,保持营养的均衡。含铁高的食物,荤类食物有鸡蛋黄、动物肝脏,各种瘦肉,动物血液等,素菜类有木耳、海带、芝麻、芹菜等,水果有樱桃、桃子、枣等
含铁食物:蛋黄、海带、紫菜、木耳、猪肝、桂圆、猪血等。 炒菜要用铁锅。在主食中,面食含铁一般比大米多,吸收率也高于大米。  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包括:牲畜的奶,牛奶、羊奶、马奶等;畜肉,牛、羊、猪、狗肉等;禽肉,鸡、鸭、鹅、鹌鹑、驼鸟等;蛋类,鸡蛋、鸭蛋、鹌鹑 蛋等及鱼、虾、蟹等;还有大豆类,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其中黄豆的营养价值最高,它是婴幼儿食品中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此外芝麻、瓜子、核桃、 杏仁、松子等干果类蛋白质的含量均较高。由于各种食物中氨基酸的含量、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各异,且其他营养素含量也不相同。  维生素c: 柑橘、西红柿、青椒、草莓、卷心菜、土豆等。     维生素a: 胡萝卜、西红柿、鸡蛋、牛肝和猪肝、鱼肝油、牛奶、奶酪、黄油、菠菜、莴苣、大豆、青豌豆、橙子、杏等。    维生素b:酵母、黑麦面包、燕麦糁子、土豆、青豌豆、四季豆、黑李干、核桃、榛子、牛奶、菜花、西红柿、糠、鱼肝油、猪肉、火腿等。     维生素d:牛奶、奶渣、酸牛奶、蛋黄、蘑菇、酵母、鱼、鱼肝油等。     维生素e:橄榄油、亚麻油、蛋黄、生菜、辣椒、牛奶、小麦面包、白菜和花生都含有维生素e。  如果是极度消瘦,会不会是甲亢呀。。。甲亢典型表现有:  一、高代谢症群 病人常有①疲乏无力、易饿、多食而消瘦。②怕热多汗、皮肤温暖潮湿,可伴有低热。危象时可有高热。  二、精神、神经系统 神经 过敏 、多言多动、紧张多虑、焦躁易怒、不安失眠、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有时有幻觉,甚至表现为亚躁狂症或 精神分裂 症。偶表现为寡言 抑郁 、神情淡漠。也可有伸手、眼睑、伸舌细微震颤等。  三、心血管系统 可有心悸、胸闷、气短。心率增快,重者有心房纤颤、心脏扩大和心力 衰竭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四、消化系统 常有食欲亢进、多食消瘦。老年甲亢病人可有食欲减退、厌食。常有 腹泻 。  五、肌肉骨骼系统 多数患者有肌无力及肌肉萎缩 。慢性肌病主要是近端肌群无力和萎缩,男 性病 人可伴周期性麻痹。  六、生殖系统 女性常有 月经 减少或 闭经 ,男性有 阳痿 ,偶有男子乳房发育等。  七、甲状腺肿大 多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肿大程度与甲亢轻重无明显关系,可随着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扪有震颤,听有血管杂音。  八、眼部表现 上视不皱额,下视睑迟落;突眼、少瞬目,裂宽内聚难。良性突眼无感觉,恶性突眼症状多。(恶性突眼又称浸润性突眼,内分泌突眼等,突眼度在18毫米以上,可有眼外肌麻痹,眶周水肿等,病人常诉畏光、流泪、眼痛刺痛。)  九、其它 病人可有轻度 贫血 。老人和小儿表现常不典型。  因此,甲亢典型表现概括如下:突眼、颈粗、兴奋貌,怕热、多汗、手震颤;腹泻、易饿、肌无力,心悸、消瘦、月经乱;良性突眼无感觉。恶性突眼症状多。希望可以帮到你!
1、青鱼青鱼个体较大,肉厚,多脂,味道鲜美,肌间刺少,食用方便,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每100g青鱼肉含蛋白质19.5g、脂0.2g,并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是四大家鱼中肉质最好、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2、菠菜菠菜有“营养模范生”之称,它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矿物质(钙质、铁质等)、辅酶Q10等多种营养素。 菠菜的蛋白质量高于其他蔬菜,且含有相当多的叶绿素,尤其含维生素K在叶菜类中最高(多含于根部)。3、荞麦荞麦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被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通便,对于预防便秘有很好的作用,还可以降低血糖血脂,对人类的健康意义重大。荞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成分,对于人的生长发育及代谢具有重要作用。4、草鱼动物蛋白质的口感鲜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呈味氨基酸的含量。草鱼肌体含肉率高,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比较高,其呈味氨基酸的含量接近于必需氨基酸含量,且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最为丰富。它们也是脑组织生化代谢中的重要氨基酸,参与多种生理功能性物质的合成,因此是一种含优质动物蛋白、味美、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鱼类。5、燕麦燕麦纤维能吸收相当自身重量几倍的水,在肠胃中吸水膨胀并形成高粘度的溶胶或凝胶,延缓胃肠的排空时间,易于产生饱腹感。同时,燕麦能提供持续长久的能量,使胃饱的感觉持续较长时间,从而减少用餐的次数及数量,使人不易发胖。通过食用燕麦来控制体重及保持身材。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青鱼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菠菜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荞麦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草鱼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燕麦

文章TAG:什么是高铁什么  高铁  动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