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无论是唐诗是宋词,主流文化欣赏的山基本上都是中国东部的中低山一一泰山、庐山、黄山,三山五岳,佛道名山,包括邵阳的雪峰山,都是因人而名,因诗文而显。宝庆,今邵阳,地势险峻,民风彪悍。也许是中国的中东部缺乏可以称得上雪山的大山,邵阳境内的“雪峰山”名称满足了这个愿望,虽然它仅海拨1500米左右。

关于邵阳,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邵阳境内有一座山,它名扬中外,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一一雪峰山。第一个将“雪峰”的山脊命命为“刃脊”的科学家,不能不佩服他丰富的武侠小说的联想能力,柳残阳小说中“青龙堂”大哥的“九环大刀”锋刃如寒冰般冷静,宽厚的刀背如山峰的顶端。也许是中国的中东部缺乏可以称得上雪山的大山,邵阳境内的“雪峰山”名称满足了这个愿望,虽然它仅海拨1500米左右。

不过最后一次中日大会战却是在雪峰山的范围内进行的,抗战名将王耀武指挥了这场战役,由此,雪峰山名声大振......‬地灵人杰说邵阳中国人欣赏山的文化真的是源远流长,赞叹山的诗歌浩如群星。不过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主流文化欣赏的山基本上都是中国东部的中低山一一泰山、庐山、黄山,三山五岳,佛道名山,包括邵阳的雪峰山,都是因人而名,因诗文而显。

人们看山,很大的程度是被庙观夺去视线焦点。人们看山,很大程度是被名家诗词的意境“先声夺人”。而雪峰山,因抗日的最后一战而出名,虽然它一年只有十几天有雪.....但是,我们记住了“雪峰”的别名“刃‬脊‬”!‬(雪峰山)‬邵阳的战将上面的图片源自网络,可以看出雪峰山宛如仙境,苍翠欲滴,云雾缭绕,如果在草飞莺长的时候,山顶同时出现积雪,毫无疑问,它是一座高海拔的大山,我称之为“雪山”,虽然邵阳境内的雪峰山的海拨甚至无法与我所在的绵阳市岷山雪宝顶比肩,但是,邵阳市境内却是名将如云。

袁也烈(袁也烈与毛泽东的合影)他的原名炎烈,谱名仁荣,字树成,号映吾,曾用名振武、王国栋。1899年10月19日生于湖南省洞口县(今武冈市)时年二十二岁的袁也烈是一个老资格的马克思主义者,1921年就与武冈籍同学一起创办《武冈同乡会刊》,宣传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1925年经聂荣臻元帅介绍,袁也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袁也烈随即进入黃埔军校第四期担任入伍生第二团二营七连指导员。1927年“七.一五”汪精卫叛变革命,七月底,袁也烈回到故乡,恢复了武冈特支,袁也烈任兵运委员。在以后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中,袁也烈都参加了,1949年12月袁也烈任华东军区海军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爱萍将军是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0年3月,袁也烈兼任国务院水产部副部长,1962年兼任国家科委海洋组组长。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从1960年一1976年,一直担任水产部副部长。1976年8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萧赞育他的字是化之,别号铭圭,1905年生于湖南省邵阳市。

清末民初时期,一股崇武救国思潮兴起,各地都在办讲武堂,萧赞育成为程潜为校长的湖南讲武堂学生。1924年,一批家乡子弟秘密报考了位于广州的黄埔军校,基本上都予以录取,所以湖南籍的黄埔军校学员比较多,就是这个原因。可能萧赞育的成绩较好,分别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和日本明治大学。从这段个人覆历可以看出,萧赞育是深受蒋介石欣赏的人。

从1927年到1933年,萧赞育一直从事反共活动,这时候,国民党改组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处,扩大为“设计委员会”,萧赞育是委员之一,参与统一和重建国民党政工体系工作。1938年7月,萧赞育任三青团中央监察委员,中央干事。1947年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上海解放前夕,萧赞育随国民党军政大员溃逃广州,但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国民党的残兵败将犹如雪山崩塌,根本阻止不了人民解放大军的凌厉攻势,最后只能逃到台湾,一九九九年在台湾去世。

李文字质洁,号作彬。1905年生于湖南省新化县。严格说来,新化县现在不属于邵阳市管辖,但是新化县的一部分曾经归现在邵阳市的隆回县管理,所以把李文归于邵阳人,也说得起走。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基本上第一期的优秀生都留下担任以后学校新兵连的见习排长。李文从排长干到了连长、总司令部补充团少校营长。在军队中,他一直在胡宗南的部队从营长一直到第五兵团司令官。

这是颇有点传奇的人物,因为是校长的门生,又大多时候在胡宗南的部队任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兼九十军军长。在和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的作战中,屡吃败仗,在平津战役中,担任北平的警备司令,在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居然带着少数顽固军官从西苑机场乘机逃跑了。之后,他带领蒋介石的王牌第五兵团逃到了四川,于1949年12月底在四川邛崃县的郊区,负隅顽抗人民解放军,战火纷飞的火光映红了川西坝子的水田,激烈的炮火打了一整夜,在气势如虹的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下,第五兵团彻底崩溃,李文在田间被活捉,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多一个王牌军消灭!李文被送到西南军政大学高研班学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从重庆歌乐山脱逃,甚至于1951年逃到了台湾,挂了一个什么“国防部中将高参”的头衔。

石达开攻打不下一个小小的宝庆府(今湖南邵阳),这是为什么

让我们回顾一下宝庆之战的前前后后,个中原因,就十分清晰了。石达开入湖南,声势惊人在南安会议确立了入四川的方略后,石达开开始进入湖南,准备由湖南进湖北再入四川。石达开大军,约20余万,号称30万。实际上由于石达开没有后方根据地,军中很多是随军家属,能战之军约10来万。不过就这10来万,已经算是很大的军团了,因为,当时湖南的军力基本都在外省作战,留在湖南的兵力非常少。

因此,石达开军初入湖南时,进展十分顺利,湘东南许多地区都迅速攻克,声势惊人。石达开入湖南,声势很大,而湖南防务空虚。紧急动员的湖南当时的在湖南协助骆秉章的左宗棠,迅速采取了紧急动员。在紧急动员下,湖南地区的民众踊跃响应。很短的时间内,湖南就组织起了4万人。尤其要注意的是,尽管此时湖南境内湘军兵力依然远远少于石达开部,但却拥有一支不错的水军,虽然船只数量不多,但对于湘军获取在湖南战场的主动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此时清军已经截获了情报,了解到了石达开借道入川的战略企图,因此,清军对于石达开所部的动向相对容易判断,这无疑大大降低了石达开所部实施机动的突然性。左宗棠、石达开,演义中被强行拉到一起的好基友,迎来了宿命的对决。因此,左宗棠将主要防御放在了衡阳方向,石达开见衡阳方向防守严密,决意取宝庆。

前哨战,大义凛然的小脚女人石达开采取分进合击的方法攻略宝庆,分兵进击。此时,一支数万人的太平军(傅忠信所部)首先抵达了宝庆外围的新宁,拉开了宝庆战役的前哨战。江忠源曾给过太平军惨痛的打击。由于此时清军主要部署都在衡阳方向,因此,原本新宁这个地方是很容易过去的。可是,太平军漏算一个小脚女人。这个小脚女人,正是湘军名宿江忠源(就是在蓑衣渡大败太平军,引发冯云山死亡的人物,此时已在江西庐州被太平军击败而自杀)的母亲。

江母散尽家财,募集乡民数千人,据险而守。太平军居然一时攻不下来。待到江忠义部率军赶来救援后,太平军被击败。这些太平军恼羞成怒,对附近的村落进行了屠杀。石达开军内讧,左宗棠获取调动时间此时,太平军内部又发生了严重的分化。石达开手下两位大将不合,最终引发了何名标带2万多兵马出走,另外一位大将赖裕新居然不顾大局,一路追击何名标到了广西才折返。

由此可见,石达开军事才能虽然杰出,但他凝聚部众的能力确实远不如杨秀清,使得部队的凝聚力有很大问题。这场内讧对石达开军的实力影响倒还不算大,赖裕新追击到广西后居然又会和到了附近的天地会成员(广西天地会成员的战斗力很不错),一时反而实力得到强化。但是,这场内讧却给了左宗棠充分的调动时间。使得左宗棠可以调整部署,加强对宝庆方向的防御部署。

外围战太平军连续受挫新宁附近的战斗只是一个缩影。太平军在宝庆周边的作战都极不顺利。石达开将兵分两路,一路取武冈,一路取祁阳,试图获取攻打宝庆的主动权。可是,由于此时左宗棠已经算准了石达开的部署,并获得了调整时间。尽管太平军兵力占据优势,但由于战场环境水网纵横,湘军利用水陆一体的防御,双方僵持不下。湘军此时装备、训练水平已远远好于石达开军,因此打硬仗时优势明显。

这段时间的战斗中,石达开亲自指挥的战斗多取得胜利,但左宗棠就是吃准了太平军指挥不灵、协调不力的弱点,主动分兵作战,使得石达开军无法有效协同,兵力优势发挥不出来。因此,当石达开开始围攻宝庆时,表面上是石达开军在围攻宝庆,实际上,由于石达开军没有占据外围城市和补给基地,实际上石达开军是陷入了湖南清军的战略围困中。

左宗棠对宝庆的防御部署早在长沙之战时就表现卓越的左宗棠,对于守城,早已成竹在胸。在总体战略上,对于宝庆会战,左宗棠早和曾国藩的交流中达成共识:“拖”。石达开大军兵马众多,外围却没有稳定的补给,只要能拖延时间,石达开军必然陷入被动。因此,左宗棠并没有把大军急吼吼调入宝庆,而将刘长佑等善战之军放置在包围圈外面,或切断太平军后方补给,或从侧后骚扰、打击分散的太平军。

而守宝庆的,主要是以新兵为主。这3万多紧急招募的新兵。大部分军队放在宝庆城中,并留8000余兵马在外围凭险而守。宝庆,今邵阳,地势险峻,民风彪悍。城内,城东由总兵周世宽、道员赵焕联联防,城南由副将田兴恕防守,城西由资江水师巡防。同时,将宝庆城外的居民全部迁入湖南城内,将城外的民房全部拆除,物资能搬走的全部搬走,搬不走的全部烧掉,坚壁清野。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大清反动派扰民,但是,想到新宁附近被屠杀的乡民,我觉得应该老百姓应该还是会配合这些举措的。同时,老左也不想高估自己的个人魅力,毕竟,都是新兵蛋子和团练,哪里见过这几十万人的打仗,胆怯是难免的。所以,设立了督战队,后腿者斩。另外,就是发挥团练们的长处。加强城墙巡逻,严防细作,严防城内会当趁机造反。

部署完毕了,石达开,你来吧!有些安静的两个月围城战不过,宝庆军民可能会有些失望。因为石达开围城战打得很文明,噪音、废弃都没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石达开军基本没有发动围城战,最多也就是隔三差五去攻击驻扎在外围阵地的清军。石达开军在干啥呢?扎营寨,挖地道。这个招数,在当时是很时髦的。湘军围攻安庆、天京,都玩的这手。

可是,湘军这么做,是有前提的,人家补给通畅,而且常能切断守军的补给,这么耗着自然有利了!结硬寨、打呆仗是有前提的,勿盲目推崇。石达开完全没有后勤补给基地,这么耗,就有点冒险了。而且,石达开军对于围攻也比较慢条斯理。5月10号开始抵达宝庆,开始在东、南、西三面围困宝庆,直到6月中旬才切断北路通道,完成合围。

——这个漏洞,使得石达开被对手逆转。清军援军抵达,形势逆转在石达开初入湖南时,对于湖南境内的战事,清朝高层曾有过争论。胡林翼、骆秉章等人,都认为应该尽力援助湖南,废话,自己家老巢呀。而官文等非湖南籍高官,都认定安徽、江西才是主战场,湖南自己能搞定石达开。可是,由于石达开在湖南早期进展顺利,且围攻宝庆,声势很旺,清军达成一致。

从湖北等地抽调兵力开始援助湖南战场。6月下旬开始,清军援军陆续抵达宝庆外围。6月25日,知府刘岳昭抵达洪桥;7月4日,刘长佑、江忠义、刘坤一抵达严塘。随后,湖北赶来的李续宜也抵达。刘长佑、刘坤一,又一拨牛人正在登场。此时,双方的形势出现了逆转。湘军兵力打到7、8万人,接近了太平军能战之军的兵力,且湘军新锐保家之师,比久攻顿挫的石达开军气势旺盛。

湘军的反击,石达开最终败走李续宜与刘长佑商讨后,认为“石达开军在东路壁垒紧密,防御森严,北路的包围圈刚刚形成,应该从那里突入”。定计攻北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石达开得知清军抵达,令各部包抄高家冲大营,双方激战。一时胜负不分。李续宜见状,趁东路鏖战,率军西渡资江,在水师配合下,攻击西路。连续攻陷太平军这一带的营垒和哨卡。

西路的赖裕新大惊,急忙发起反击,被击败。湘军得以成功渡资江袭西线,即是李续宜用兵果断,也反映出太平军师老兵疲。这样,湘军击破太平军西线,进入宝庆城内。内外清军联合到一起,形势逆转!随后,湘军再次发起进攻,石达开见清军兵力已厚,攻宝庆已无机会。因此,部署佯攻、撤退,大军撤离湖南,退入广西境内。看完这个过程,我们大约就能清楚看到石达开失败的原因了:一、石达开的问题:1、石达开部众凝聚力有很大问题。

部下公开的出走就不说了,其他部队还擅自追击,离开战场,这样,有理由相信,石达开军各部在战斗中的协同作战能力应该也是极差的了,因此,双方集中在一起作战还好说,一旦分兵,就各自为战,往往失败了。这也不难理解,为何花了将近一个月,才完成合围了。保持部队凝聚力,石达开确实远不如杨秀清。2、石达开确实不擅长打硬仗。

早期太平军,也常常攻坚不克,但从未像宝庆一样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石达开长于巧仗,不擅长硬仗,清军对他的评价看来所言不虚。在这次战役中,不管是围城、攻城、打援,似乎都差点意思,慢条斯理有余,少一股狠劲。二、清军的组织1、动员有力。这次湖南地区的动员来说,效率是非常高的。不管是军队的招募,还是民众的组织,效率都非常高。

2、湘军集团的团结。此次会战中,洪天王与石达开之间毫无配合。即使石达开内部,也出现了内讧。可见内部芥蒂之深。反观清朝,各地的配合、援助都很积极、有序。湖北巡抚胡林翼派兵到湖南,湖北仅余2000多兵,而他当时还面临着陈玉成的压力。可见,湘军高层多以大局为重,配合紧密。3、人才集团的涌现在这次会战中,左宗棠、刘长佑、刘坤一等后来大名鼎鼎的人物集体涌现,而此时,曾国藩、彭玉麟等人都还正值鼎盛。


文章TAG:印机  择偶  邵阳  快递  标准  择偶的标准是怎样的  邵阳湘印机里是什么快递公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