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钱海湾金融和投哪网都是最好的投资渠道么?你认为选择哪,更靠谱些...

尝试投资的话,我的建议是,直接选择钱海湾金融,才会觉得更好些了。它对合作机构严格甄选,是个备受认可的,值得信赖。

没看懂什么意思?

钱海创投,钱海湾金融和投哪网都是最好的投资渠道么你认为选择哪,更靠谱些...

2,钱海湾各位知道吗?有红岭收益高吗?求告知

现在的红岭,感觉不是可持续的,因为针对大企业融资的标的太高,如果有安全风险,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钱海湾主要做的都是中小项目,这样即使出现风险了,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网上做投资理财就要找个靠谱的地方,金钥匙钱道网,是个比较合适的,而且年化收益率8%—18%呢,是理财平台中收益是最高的啦。希望能帮到你。

钱海创投,钱海湾金融和投哪网都是最好的投资渠道么你认为选择哪,更靠谱些...

3,投资公司怎么骗人?

“绝大多数所谓投资公司,都是骗子公司!”此话并非耸人听闻。 有知情人透露说,骗子投资公司在和引资方签订《投资意向书》后,会要求引资方到指定的律师事务所出具一份《法律意见书》,律所会向引资方收取高额的委托费用,当一本精美的《法律意见书》出炉后,投资方总会根据此意见书找到拒绝投资的借口。事后,投资方会和律师事务所瓜分委托费,现在圈内这个分成的比例是投资方七成,律所三成。 这种新的趋势让引资人防不胜防,一位向记者倾诉自己遭遇的受害人向某律所交付10万元委托费后,得到了一本装订印刷精美的《法律意见书》和投资方冷冰冰的拒绝投资答复。发觉上当的受害人远赴外地跑到该律所索要委托费,钱没’要到,却要到了这样的答复:“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调查、出具法律意见的工作,投资方投不投钱与我们无关。”受害人气愤地说:“你们和投资商是一伙的!”该律所主任回答:“这么说毫无根据,你要是不满可以去告我们,退费不可能!” 连代表正义和法律的律师都是骗子一伙的,谁还能防得住?多数被骗走的钱已经很难要回。 一位工商人员表示:“投融资是有风险的,花钱进行评估后,投资方不再投资,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某一个‘受害者’举报了类似美国某投资集团北京代表处,工商部门据此调查,可能对其进行两方面处罚——一是按照我国法律法规,代表处不能从事经营活动,不能直接签订合同;二是变更经营场所要及时办理变更登记。”

这就是传销,金字塔型层层盘剥,最后加入的永远赚不到一分钱。违法的,赶快退出来吧,不然给你洗脑了之后你也会成为神经病的,整天想着发财,最后连亲戚、朋友都被你拉下水。

这样的公司很不正规,可以说是有很大的欺骗成分 1,大多这样的公司用的交易平台是假的,很可能是国内人在国外开设的对赌投资者的资金 2,就算你投资操盘,你的很多的交易费都被公司赚去,和给你的薪金只是你被赚去费用的九牛一毛,无论怎么忙活都是把钱转给那骗子投资公司

不要充当了骗子的工具

钱海创投,钱海湾金融和投哪网都是最好的投资渠道么你认为选择哪,更靠谱些...

4,区块链公司存活周期越来越短,第一批游戏公司已阵亡!_

编者按:本文来自巴比特资讯(bitcoin8btc ),作者:胖小喵。36氪经授权转载。

区块链公司的数字墓地

ICO项目跟踪网站Tokendata列出了去年推出的902个项目,46%已经失败然而他们募集的资金超过了1.04亿美元。其中142个在募资阶段宣告失败,有276个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也不了了之,要么是跑路要么就是没了消息。实际上,正常运行的比例可能更低,至少有113个项目被定义为“半失败”状态(项目团队不再与社区公开交流或者其社区规模实在太小)。这就意味着在去年,59%的项目已经确认失败或者正在走向失败。

虽然说Github代码更新频次不能证明更新的质量,但能或多或少让我们了解项目代码是否仍在维护中。据统计,在GitHub上所有与区块链相关的项目中,只有8%目前处于活跃状态(在过去六个月至少更新过一次),绝大多数项目均处于非活跃状态(多达90%),平均而言,项目的寿命只有短短一年,大多数项目在六个月内就销声匿迹了。

区块链游戏的“朝生暮死”

前段时间的以太猫爆红,价格一度涨到77万元人民币一只!爆红的后续是一系列的control C+control V, 初代猫,以太鱼,以太狗,玩客猴,链客熊猫……一时间,动物园都不够凑的。然而,他们的出现就如昙花一现,跑路,破产等戏码纷纷上演。

2018年2月7日,区块链游戏公司青蛙dog官微表示公司开发人员卷款跑路,将股东钱全部卷走。

2018年2月11日,乐狗云宣布“因团队运营不利导致乐狗陷入巨额亏损,经团队研究决定暂停乐狗运营。” 从游戏上线(2月3号)道到宣布停止项目,才过了9天。

“死亡潮”的四大原因

1. 心血来潮的即兴之作

在2010年,只有不到1%的项目是由公司,组织机构拥有的。2017年,这一比例增加到了11%,但个人用户仍然占据了大部分。而个人项目往往是心血来潮,在开创之初也许带着改变世界的壮志,但却后续持久力不足,导致项目停滞不前。

2. 复制的成本极低

区块链项目去中心化的一大特点即为代码开源,这意味着你完全可以复制代码,自己创建一个项目。就例如上述的以太猫,网上还有《如何在Ethereum上编写自己的CryptoKitties风格的游戏》的攻略,除此之外,众多外包公司也表示可以提供相应解决方案,甚至官网,白皮书等等基础也有团队外包,而成本只需要区区几千块。另外就算你是原创,一旦爆红,模仿者纷至沓来,其中也可能包括“巨头”,有资金有资源,用户层面来说也容易被分流。

3. “考验人性”的模式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于2018年2月20日在朋友圈发表对ICO的看法称:“ICO明星项目不过如此!没人关心ICO以后项目的实际落地情况!风险投资ABC轮根据公司的发展情况逐步放大投资金额是有有其深刻道理的,没有人在一下子拿一大笔钱后还会努力工作,考验人性的模式从来就没有成功过!“

区块链项目的ICO模式与普通VC模式最大的区别是你可能在普通“种子轮“的时候就拿到了几亿的融资,而之前美链BEC的短短几天市值就超过了美图几年市值的4倍反差之大也同样讽刺性的说明了一些问题。在还没有任何项目落地的时候,就可以拿到一大笔钱,一方面给了团队极大的发挥和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却喂饱了人性的贪婪。如果日后项目的推进与否和成功与否,消耗的只是团队的信用,那么有否真的还有那么多人甘愿去卖力工作?有些人,仅仅是活着,就已经耗尽了所有力气,很大部分公司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为了活着,才拼了命的奋斗。

周鸿祎说道,“太早挣钱的模式都不容易成功”。早期挣到钱之后,小富而安的团队是否又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别人革去了命?

4. 技术瓶颈,沦为“空气”项目

前段时间每天占据头条的三点无眠区块链微信群,大佬们侃天侃地,侃红了区块链。在春节前,热度本来已经回落的区块链,瞬间攀向小高峰。

但从大佬们的言论中不难发现,世界观居多,方法论偏少。知名天使投资人薛蛮子表示:“平心而论,从比特币到以太坊,都有明显的交易费用,交易确认时间,可扩展性等问题。虽然量子,EOS等公链有尝试,但这更是一个长跑。在充分解决这些公链问题之前,所有应用都有相当大的落地难度。” 薛老师的这番言论可谓是非常真实和中肯了,之前有研究表明,目前90%以上的项目均为“空气项目”,这意味着大部分项目仍未落地。不仅是项目方由于技术瓶颈,难以落地,目前的市场环境也还是处于早期阶段,不适合落地。招商证券分析指出:对于当前各大互联网公司试水的区块链应用,应用依旧以发行“代币”或实现“积分管理”的类型为主,功能相对单一,依旧处于初级阶段。而区块链真正的潜在应用空间还很巨大,尚需慢慢挖掘,短期内看尚不具备大规模落地条件。

格瓦拉曾表示:“你们应当永远对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非正义的事情,都能产生最强烈的反感,这是一个革命者的最宝贵的品质。“区块链的出现是因“中心化“而不平,但若有心之人假借革命之名,做着”非正义“之事,那总归沦为被时间碾压的炮灰,而从时间线上来看,存活周期,是越来越短。

5,想“聊”到投资人,“表面功夫”怎么做?_

编者按:本文来自“联想创投”(微信公号ID:lenovocss),36氪经授权发布。

与投资人进行面聊是融资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这就如同相亲,通过了BP环节仅仅是对方对你表示有兴趣,最关键的仍然需要面对面详细了解。因此,在这个阶段最关键的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最清楚的语言,强化投资人对你的好印象,并最终决定对你投资。

一言以蔽之,对于科技创业者来说,本阶段“聊天”的关键目标就是两句话:

1、证明你“是”,即你确是TA心中所想之人;

2、证明你“行”,仅仅“是”还不够,你还要让TA相信你能做到。

一、证明你“是”

1、一言顶万句

“简单比复杂更难,必须努力让你的想法变得清晰明了,一旦做到简单,你就能搬动大山。”乔布斯这样说过,这一点在创业者与投资人接触时尤其适用。能够“一句话说清楚一切”,往往能够显示你思路清晰、判断明确,给投资人留下不错的第一印象。而要让这“一句话”变得丰满,三个关键点必不可少: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以及为什么能把这件事做成(Why)。

说清“What”,就是把你在做的事说清楚。当前阶段要做什么事情,定位在哪个细分方向上,未来三五年在整个行业格局里预期的位置,都要明确。

说清“How”,说清楚要做的事情怎么实现,怎样针对背后的市场痛点,该痛点是否真实存在,具体能带来多少市场容量,以此证明你做的事情真正被需要。

说清“Why”,就是为什么你能做到,相对于传统方案,你的解决方案是否更优质且成本更低,技术实现的方式和壁垒是否合适。

2、有果实——树叶无须再说话

说清概念和愿景,只是万里长城的第一步。每年创业者成千上万,真正脱颖而出的团队屈指可数,区别就在于能否产出足够的事实或数据来证明你能够做成这件事。在这种情况下,创业者往往面临以下三种情况。

最简单的一种,是已经有了具体的有形产品。想法人人都可以有,落地成真却并不容易。因此对于技术创业团队来说,能够把虚拟的构想转化为实体产品,对于投资人来说是一项相当具有说服力的加分项。在和投资人沟通时,这样的团队就可以把自己的产品摆出来,现场展示人机交互的场景,凸显优势。

另外一种基于云、大数据等的技术创业者,他们的业务相对“虚拟”,但是相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消费型创业,即便没有实际产品,也可以有很多种方法进行侧面论证。技术本身曾经为哪些机构或行业赋能过,取得了哪些肉眼可见的成果,这些都可以让投资人看到它的技术实力。

此外,一种技术哪怕它没有实体产品,也不是一个纯粹虚拟的概念,对于懂科技懂产业的科技产业投资人而言,硬性数据也能够为论点提供量化支撑,包括:方案整体实现的效果比传统方案实现百分之多少性能的提升,实际跑过哪些数据、跑出哪些效果,有没有实验可以验证和对比……所有这些关键证据,一定不能成为漏网之鱼。

通过以上可见,高校创业者们要想收获投资人的芳心,还是要根据项目特点进行有的放矢,设计自己的沟通逻辑,才能顺利抵达资本彼岸。

二、证明你“行”

证明了你是TA期待的人选后,接下来你的目标就要让TA相信:你能够做到——也就是创业团队的能力。

要证明能力,一方面要以快速试错展现行动力和实干轨迹,另一方面则要从细节处管中窥豹。

1、Bug不是虫子,可能还是粮食

“没有钱-无法打入市场-没有数据为自己背书-融不到钱—没有钱”——在融到天使轮之前,这样一个死循环很容易发生在还处于demo阶段的高校创业者身上。一个打破这个循环的途径就是——试错。“大部分时候创业者有一个想法,都需要经过不断的改变,最终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全球畅销书《创业的国度》作者索尔·辛格(Saul Singer)这样形容创业者试错的过程。创业团队快速试错过程中所勾画出来的技术和市场两方面的路径,最能让投资人看到你的行动力和商业可能。

比如你要做一个数据平台,先做一个面向个别客户的定制化产品,随着客户增加,去把一个定制化的产品抽象成一个标准化产品,然后找到具体的场景和客户群体,慢慢去丰富这个标准化产品,在技术路线上做产品版本的迭代升级,从1.0、2.0到3.0。需要注意的是,技术路线要跟市场路线并肩而行,做完1.0版本之后客户规模多大、得到哪些数据让我的平台更加强大等等,这些都要有综合的考量。如果可能,还可以找到对标企业作参考。

然而,创业的过程就像冲刺,试错带来这种边跑边调整的冲刺姿势,有一个根本的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方向,正如索尔·辛格提到的“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自己在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这个产品能为用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并提供核心的解决方案”;如果中途发生了方向性的变更、抛弃了原来的客户群,或者本来to B的业务现在变成to C,这种无由的剧变都会让团队丧失原有的优势和竞争力,也会给投资人留下洞察不深、根基不稳定的印象。

“商业绝对可以再调整,不可能这一轮和下一轮都没有变动,有一些变动可能还比较大,但是这是其次的。关键是你做的这个事情在整个业态中的走法,要有一定的计划和想法,而且是有对标企业可以参考,这个是要深刻去把握的。”

2、骗来的爱情不甜——我是真诚君

衡量一个团队的可靠性,一是看相对硬性的专业要求,二是看相对软性的整体风格。这些不仅能在整个团队的运转方式和长远规划上透露几分,也体现在创业团队与投资人接触的细节中。交谈中投资人将从中“捕风捉影”,把握创业者的深层品质。

在整个团队的运转方式和长远规划上,首先要适当展示团队成员知识结构和经验背景的多元性,让投资人看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张力。团队中既要有技术型人才,也要有精于市场和商务策略的人。对于依托技术优势的高校创业团队来说,可以选择与业界资深从业人士做合伙人,对于在初期判断市场可行性,以及后续下一轮融资的战略布局上,这种选择都会让你获益匪浅。其次,投资人会通过一些财务数据等等,去看团队整体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包括经营活动、财务核算上的规范性等,甚至包括估值也不能是凭空想象,比如新创企业一般是按照未来的净现金流折现,因此创业团队要尤其在这些方面注意专业性。

而在创业团队与投资人接触的过程中,对所创之业的热爱和尊重、必要时亲力亲为的韧劲和拼劲,在投资人眼中,常常是这个团队能够持之以恒保持可靠和持续增长的关键。因此创业者们在面对投资人时,如果你是真的对这件事够“偏执”,那就“自然流露”吧。

当然创投君还是要强调,这种软性的表现最基本的标准是真诚,你说的话就是你本身想说的话;不是一个如同马斯克一样的梦想家,你也有可能是一个实用者,而强行表现自己追梦人的姿态,带来的效果只有负面没有正面。对于自己当前阶段面临和存在问题,也要展现最真实的一面;这些“真实”可能反过来更能促进投资人对你的了解,甚至更愿意用他们的资源、见解等帮助你解决问题。

回到我们去年的出发地“联想高校AI精英挑战赛”,创投君想提醒所有高校AI创业者,哪怕创业者和投资人的接触过程中一切顺利甚至火花四溅,也有可能没达成最后的合作,毕竟投、融资是一件太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

因此,对于初期创业者,撇开融资的需求不谈,创投君也建议你们创造条件多与不同的投资人充分交流、听取不同的建议,找到真正能够与你共振或者资源互补的投资机构。

6,币价崩盘,但有人一天赚了一辆保时捷911_

进入到2018年,一面是政府对于链圈币圈的加紧监管,一方面股市暴跌、币圈洗盘,比特币横盘在6500美元,USDT崩盘,各种非主流数字货币价格暴跌,甚至直接归零,加上经济形势整体变差,之前火热的区块链和币圈,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景,一切的现象都在告诉我们,寒冬真的来了。

有人坚决离场,有人依然在坚守,圈内人怎么看现在的区块链的呢?我们找到了4位圈内从业者,聊聊他们眼中的区块链和未来。

袁玉(化名),女,90后, 区块链媒体主编,入行8个月

“很多项目明明是骗局,但还是很多人上当,感觉韭菜真好骗呀”

我是做媒体出身的,之前是在科技创投媒体,大概是在2016年的时候就听说比特币,那时候很多人都说是庞氏骗局。所以一直没有去真正了解。直到2017年下半年,才开始真正去对这方面进行了解,感觉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很神奇,再加上2017年整年比特币暴涨,感觉区块链应该很有前景,刚好有一个区块链媒体的机会邀请我,就加入了。

我有几个80后朋友,最初和他们说虚拟货币,他们说是骗子,区块链热了后,他们也会谈论,但从不深入学习,到现在还停留在“区块链是炒作”的认知上。但其实阿里、腾讯都在布局这块了。

我们的老板其实不是做媒体出身的,与内容没有关系。他投资发了一笔财。于是开始做区块链的媒体,线下的活动,一是想抢占舆论的风口,一方面是想赚一些项目的钱。但是我们的项目2017年下半年才开始,刚有些起色,赚了点小钱,现在就遇到了熊市,原本是微赚,现在亏得不行,已经裁了30%的人了,据说要裁掉一半以上的人。我周边做区块链媒体的,很多都在紧缩。

但对我来说,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不过在这种大环境里,心理上还是会有点冲击,觉得时代又开始变天了。其实区块链行业,也没有大众想象中的福利好,薪资高,很多都是谣传。在我接触到同行里,大多从业人员都是90/95后,收入相差非常悬殊,有极少数是年入几百万甚至更多的,但是一个月只拿几千的也不少。

我自己也炒币,很幸运17年比特币暴涨那波赶上了,但是没套现,18年熊市又都套回去了。就像某CEO说的:学费都是要交的。对于虚拟货币,目前基本都是投机行为。我身边也有很多炒币的,之前有个90后的同事,炒币赚了几百万,就辞职了,不知道干嘛去了,后面也没了联系,不知道逃过今年的劫难没。

现在大家都说割韭菜,现在算是一种常态了。有一些国外的项目做好后,首先来中国推广,因为他们听说中国人擅长商业包装,圈钱效果好,呵呵。最后吐槽一下,现在币圈的投机行为真的让人颠覆三观,很多项目明明是骗局,但还是很多人上当,感觉韭菜真好骗呀!

Kiana,女,85后,数字货币交易所联合创始人,入行时间1年

“虽然我们是做数字货币交易所的,但我个人是不跟风炒币的”

我是香港人,拿了两个金融专业的硕士学位后,开始进入金融和互联网公司。之前在百度海外任职,还在世界五百强金融企业、投行工作过。我觉得传统的金融世界没有发展空间,而互联网金融并无革命性创新。所以当区块链技术出现的时候,我就感觉看到了90年代的互联网,它极有可能会深刻改变我们的世界。

所以我于17年底,受邀成为数字货币交易所DigiFinex的联合创始人,我们是一家运营中心位于新加坡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目前在Coinmarketcap与非小号(注:都是币圈趋势的风向标APP)上都排名前10,日交易额超过两亿美金。

虽然我们是做数字货币交易所的,但我个人是不跟风炒币的,现在的币圈到处都充斥着疯狂、贪婪和社会的浮躁气息。比如某些空气项目的大规模宣传、推广、大V站台以及各投资机构站台之下,一些投机客并不关心项目质量如何、是否有可行性和前景,人人都想一夜暴富参与其中,而往往这部分人最后都只能沦为被人割的韭菜。

身边对区块链感兴趣的朋友越来越多,买卖数字资产的各个阶层各个圈子都有。尤其我本身就辗转于多个国家。每到一个国家,当地朋友都会关心币圈投资收益等等,但是我给予的观点都比较保守,身边好像也没有特别暴富或破产的极端的例子。

对于区块链与发币,我认为目前阶段这两者更像是孪生兄弟关系。区块链其实不一定非得要发币,但是为了社区生态建设大多数项目会选择发币。发币本身是一种激励方式,能够带动投资者参与进场,然后认可项目的价值最终能导致币价的上升。

我觉得为了避免成为韭菜,还是要用远的眼光看区块链,热点只是起点,区块链行业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它具有改进许多行业、许多应用和系统的巨大潜力。虽然现在大行情并不是那么好,与其躁动焦虑、盲目跟风,不如静心分析它真实价值的领域,或许最终会取得更大的收获。要坚持自己进入区块链的初心,不做妄想一夜暴富的投机者,做认可区块链技术的价值投资者。”

张大治(化名),男,80后,区块链项目联合创始人,入行1年+

“寒冬对我们是影响不大的,越跌我们就越赚。”

我们是一个做区块链底层技术开发的项目,做的是通过技术研发上链,来改善行业不太透明,效率低的行业通病。但是同时,我们也在做一些资产管理的事情。我们现在利润率还不错,年化利率最高可以到好几倍。

说实话,现在外面的人对区块链误解很深,要么认为是割韭菜,赚钱很容易,要么是觉得是忽悠。但真正做技术的项目很苦。我们现在是24小时连轴转,换班开发,我们可能是这栋楼里上百家公司唯一一家24小时的,没办法,行业发展太快了。

目前寒冬对我们是影响不大的,不用担心行业的冷暖,熊市我们就做空策略,反而是越跌我们就越赚。

我周边的一些朋友,做媒体做游戏也因为这个寒冬公司规模人员都有所收缩,不过没有倒闭,还剩下几个人吧,还在坚持。投资融资这一块也有很明显的明显收缩,一些传统基金基本就很明显,而区块链行业的基金也有所收缩,不过也还在进行。

我个人也炒币,我是从17年上半年就开始进行数字货币交易,经历了今年熊市,到目前为止依旧盈利有十几个点。不过有趣的是,我在去年暴涨的时候反而是亏钱的,因为自己不是科班出身,又还没理解透区块链,再加上只有在业余的时间看盘,不知不觉中钱就溜走了。今年通过与资深的金融人士团队合作,情况就有了一个反转,由亏转盈。

不专业的人去炒币,基本都是亏的,毕竟这个行业水太深。不过,如果你专研出这其中的奥妙的话,那肯定比投资其他市场赚得要多得多。例如几天前的USDT大跌,我的一个朋友一天就赚了一台911(注:保时捷911,大致价格区间在200-400万人民币区间)。不是它的策略多牛逼,而是他深入了解区块链。

币圈寒冬也是因为现在圈内乱象太多,鱼龙混杂。不过在现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人是很难藏起来的。2017年有个人做项目失败了,然后逃到美国犄角旮旯的地方,最后还是被投资者揪出来。总之,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甚至有可能几个月后就要被揪出来还债了。

张生俊,男,90后,区块链创业公司早期员工,入行1年

“炒币的杠杆把我害惨了,我现在还欠了一百多万。”

我原来在深圳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主管,收入还过得去,一年连股票奖金60-80万。父母90年代就来深圳了,所以家里很早给我买了房,基本上不需要我操心什么,也没啥压力,每天在公司按时上下班就行了。我最早接触这个行业,是我的一个同事,2017年6月份,出去做了一个区块链食品溯源的项目,当时找不到运营的人,拉我入伙,他告诉我,计划是先把项目做出个眉目,然后出白皮书进行ICO募资。开始还有点犹豫,架不住他忽悠,这个太诱惑人了,随便募资就有上亿的钱,我就加入了。我们也没融资,自己掏了点钱,就直奔ICO去的。

其实我现在想想,动机就不太对,当时根本没想到搭建团队,好好做一个产品,就是想着赶紧画饼募资。所以我们技术上根本不重视,就是想着有个基本雏形就可以了。由于感觉资金触手可及,我们也没那么着急。但是很快,9.4来了。那天我正在父母家吃饭,我的合伙人给我连发多条微信信息,让我赶紧看看新闻。我一看,完了,我们这事要黄了。

由于手上没钱,也没啥人,虽然以前收入还不错,但是你架不住坐吃山空。很快我们就决定散伙了。

这事我也不想上班了,老东家可以回去,但也没啥意思了。我做项目时,遇到了一个校友,也在深圳,他说炒币已经赚了两套房了。之前我也有炒一点,收益不大。于是我跟着他开始玩,那段时间刚好价格回调,我用自己的存款买了一些比特币,还有几个其他小币。不到三天就有60%的收益,他告诉我,想赚大钱,必须要玩杠杆,梭哈,一把就翻身。到时可能是6000%的收益。

在巨大的诱惑面前,于是我把我父母给我存得一笔结婚用的钱,取出来,加上自己的不多的存款。全部买了一个据说是未来的百倍的币。但很快庄家在拉盘之后开始抛售,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我就亏了40%,然后一路下跌。我没办法,只好割肉。但我不甘心,我得要赚回来,于是开始加了杠杆,结果你也知道了,爆仓了。我在家里躺了一个多星期才出门,现在还欠着别人一百万多。我不敢给父母说,他们听了估计会气死。

我还会在这个行业呆着,大浪淘沙,应该慢慢的有些好的项目会出来,我再看看机会。不行就回去上班了。

7,年轻人别老想着跳进创业这个巨坑_

过去十年里,我身边的同龄人所谓的“创业”,至今没有看到成功的。

无论是嫌钱少从体制内出去创业的;还是从什么MS、JPM之类高大上平台出来创业的;或者干脆是因为读不好书创业的;

甚至是家里给了大把资金创业的,几乎都无一成功,能惨淡维持已经是很好结局,更可能的是坚持不了太久就不做了。

最长不超过数年,最短的几个月就结束。

这些人做的项目从餐饮、互联网、新媒体到珠宝,什么都有。我觉得我接触的社交圈子已经够可以了,但从没有哪个项目能让我眼前一亮,为他激动万分的。

无论这些人原来的背景如何牛,等想法真正落地了都让人意兴阑珊,听三句话简介就知道已没希望。

这让我逐渐明白了一件事情——“创业”这个东西,或者说“做生意”这件事,其实就和画画跳舞一样,是一个99%的人都不具备的天赋。

但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对自己这方面的“天赋”有着蜜汁自信(就和大部分家长对子女的艺术潜力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一样)。

非要硬赶着上,当然不会成什么大气候。

另外,从大环境看,在2018年的今天,大的营商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你所有能想得到的领域早已布满了资本和大佬,想着从无到有打出一片天,纯属做梦。

除非是原来空白的领域,否则最终都是给人做嫁衣裳。

一、大环境变了,过去的成功已无法复制

上一代富人在创业的年纪产生出很多创富故事,至今养活了不少机场书店。但大部分这类经验对今天的年轻人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因为条件改变了。

改革开放尤其是改开初期,整个社会打碎重构,快速转型,各个阶层的变迁动荡很大,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机遇真的是遍地都是,随便抓住一个就可以一夜暴富。

可能需要你有一些胆量和行动力,但并不需要什么过人的才智。

但到了今天,中国经济那种开荒的气息早就没有了。以实体为例,实体之所以不景气,最深层的原因就是我们不缺东西了,生产能力远远超过需要。

我每次去小商品市场,都会感觉如果哪怕全中国的工厂(不包括吃喝的这种)停工一年,厂里的和市面上的东西都用不完。

我知道一个做了20年的老板之所以下决心关厂,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他看到一个生产成本7块钱的半产品,加工后的成品在淘宝上卖9.9包邮。

这样惨烈的竞争格局基本就是大家抢破头做慈善,是我我也不想做了。

现在一线地段的甲级商场,除了连锁品牌,能进来开店的非富即贵,但据统计下来商铺半年存活率只有30%,一年存活率15%不到。

原因也是一样的——因为不缺东西了,自然不需要去买了。实体零售死的早是因为成本高,但你以为网上零售就不会有这一天吗?

都这时候了你居然还想着要去创什么业,去投资,去开生产线,去做一些“增加商品供给”的事情,能不失败吗?

不做实业,去做互联网呢?

不好意思,我觉得app也太多了,现在各种app把每个人的时间瓜分的一干二净,每个都是Killer,功能都齐全的很,买菜的平台能约炮,约炮的平台能买菜,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需要再增加一个app了,多了也用不过来。

还是两个字,够了。够了就别瞎几把折腾了。

如果十几年前是互联网创业的最佳时期的话,那现在大概就是创业的最差时期,为什么,因为现在的BAT能够把任何一家创业公司的好想法扼杀在摇篮之中,并且不费吹灰之力的拿过来自己用。

请问谁还会有创业的想法?有果必有因,那个因就是十几年前的互联网创业浪潮太成功,反而堵死了后来者的路。

二、首先,我们先搞明白什么叫创业

创业其实就是资源变现。注意,是先有资源,再有创业,而不是相反。

不管是什么资源,是多年的经验资历也好,人脉也好,技术积累也好,变现换成钱,这个叫创业。你要没资源,能整合资源也行,某种意义上这更牛。

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吃饱了撑的创业,那个叫做慈善扶贫,本质是拿自己、父母的积蓄乃至投资人的钱,去给别人发工资。

大学刚毕业就创业,甚至在校生也被忽悠去创业,那纯属找死。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很多时候大学生创业只是为自己没学好专业课而找的台阶,好让自己沉浸于其实我很牛逼,只是不屑于去学的自我陶醉。

有的人搞个app卖零食,夜宵晚上送到寝室就算是创业了,感觉创业这个词都要被玩坏了。

须知,在没有任何行业经验的情况下,大学生的视野是非常狭窄的,你把10个大学生关在屋子里想一个礼拜,最后能写下来的点子也无非就是那些什么奶茶礼品送外卖、漫吧桌游代金券、花店书店咖啡馆一类的东西。

因为还没接触社会,所以能想到的都是校园和校园衍生的那些玩意儿。

一上来起点就不高,再加上学生的执行力和资金有限,很容易把格局越做越小:

什么服务大学寝室的送餐啦,用来给大学生把妹的课程表啦,帮社团搞印刷品纪念品啦,跑到大学后门一条街去发传单啦,联系校园附近的商家打广告啦。

目标群体数量这么小,再加上大学生消费能力极低(还不如沿海厂哥厂妹),所谓的学生创业能有戏就见鬼了。

普通人创业,往往只对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领域有兴趣,而这些东西往往只是漫长产业链里的最后一环——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末端。

产业链的中游和上游的大量商业机会却知道的人很少。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部分没有经验却一腔热血,为创业而创业的人扎着堆去搞餐饮之类的东西。这种东西门槛那么低,做的人只要一多还能有个屁的赚头。

尤其是餐饮创业,巨坑无比,别的不说,每天四点起床,年中无休,今天的年轻人几个能受得了?很多人居然以为会炒几个热菜,下个面条就算是创业了。

对于这种人,如果运气好,市口找的好的,那叫花钱买个工作给自己做,运气不好的,那自然是慈善做好,现金发光,关门大吉。

三、强监管周期,合规成本吃光所有利润

在今天要劝退创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此刻处在一个强监管周期,这个周期还恰好和政策红利消退期,人口红利消退期重合了,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局面。

在弱监管周期,一切都好说,各个地方张开怀抱欢迎你,很多人在境外随便搞个皮包公司,回大陆投资,所得税3免2减捞上一笔,5年后注销,然后再卷土重来,一点事儿没有。

在强监管周期内,小企业的竞争力更加被大大削弱,因为无法靠规模优势来摊销合规费用,各种条条框框,小企业要想都符合,成本根本无法承受,根本无法和大公司竞争。

比如很多企业因为环保问题,必须迁址,但迁出去后运输各方面衔接成本大大增加。

很多企业这两年被搞崩溃了,完全都严格按照要求,那就是三天两头的检查根本没法生产。

如果是大企业,手里有更多筹码还能和相关部门协商一下,小企业只能自己全部吃进。

更核心的问题是——国家根本没有给想守法经营的企业家提供合理的空间。

比如做实体生意,如果要自己开生产线的话,养100来号人是很正常的。这样的规模在长三角珠三角都是最普遍的,年景好的时候一年纯利可以有大概两三百万。

我就知道这样一家,去年年底因为环保被停工了,剩下60多个工龄5年以上老员工。今年开不了工,员工立刻就去劳动局闹了。

现在按要求,一个人少的要补偿5万多,最多的要补偿10万多,算下来要600-700多万,加上前几年解聘的光工人就赔了将近1000万。

老板最后车子卖光,又卖了套房子,才凑齐工人的补偿款,算下来这十年生意白做还倒贴了几百万。

所以我一直都非常敬佩那些给房东,给社保打工的小老板们。各种借款垫资,养着一大堆人,每月开支感人。

这些小老板每天两眼睁开,就是要付出去各种工资、供应商费用、办公室费用、公司费用,整天陪着笑脸;遇上接不到活,资金链断裂,跳楼的心都有。

再来说说税费这个问题,很多人决定创业之前就没认真仔细考虑过。当然这个话题不能细讲,不能妄议税收政策,我就简单罗列一下光是员工的税费成本:

你作为老板,要交20%的养老金,9.5%医疗金,0.5%的失业金,0.2~1.9%的工伤保险,7%的公积金,将近一半的钱送给国家。

此外,合同到期之后如果不愿续签还要赔偿员工补偿金,一年一个月,满五年的要半年薪水,如果员工生病,除了支付社保之外,还要帮他们病假工资。

下面工人几十张嘴等着你,不喂饱他们就吃你。

我就问你,何苦?你是菩萨吗?就那点薄如纸的利润,税金租金工资社保都大幅上涨的今天,当老板其实就是当社工,还自己大把贴钱的那种。

在现在这个时代,开重资产的公司创业简直是心智失常。

换了我真的是宁愿天天在家里睡觉也不去折腾什么创业,等着那些管理部门什么都不用做,披着一身皮跑过来轻轻松松张口5位数6位数,何必呢。

四、一点结语

从去年开始,各种币,这个币那个币,割韭菜非法集资,高利贷,套路贷泛滥。新的好公司没见到,倒是冒出了无数家P2P。有没有人思考过,这是为什么?

我个人认为,本质这是技术停滞造成的。因为没有增量市场了,所以大家只能互相抢流量,商业的零和化越来越明显,最后就演化出了各种韭菜收割产品。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我们处在一个民用科技发展到了瓶颈的时代——所有你能想到的发明都已经量产了,你想不到的也就怎么也想不到了。

二战后军事科技扩展到民用的70年大红利期结束了。

没发现现在民用科技产品到顶了么?3年前的手机今天也能用,6年前的电脑今天也能用,2018年的生活和2008年已经产生不了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再加上西方的技术转让和技术扩散也即将停止,这种技术的大停滞很可能会延续很久的时间。

那些因为技术扩展带来的贸易通路也都基本做死了。

20年前从录像带到vcd到dvd到mp3到现在上网,一整套从设备到软件都要去淘,现在往电脑上一坐就是一天,哪还需要那么多通路产品了。

民用科技发展瓶颈,大家物质生活需求饱和了,自然经济转差了。

如果你手里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黑科技,在今天想要创业,不是说不可以,而是你会很痛苦。

因为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饿狼抢兔肉的年代,就算找到肉你也吃不上热的,吃上了也吃不长久,门槛低的创业,你能做,别人也能做,可能还更好更便宜,恶性竞争。

社会进步靠的是黑天鹅,不是这种“创业”。

任何国家的成功创业案例都是一份少数派报告。我确信同龄人中注定有被命运选中的人,但很大概率不会是你。现阶段创业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大部分都是炮灰。

站在国家立场当然要鼓励创业,创业多好,解决了就业、商业房产及让老百姓把储蓄拿出来的问题。但至于赚还是亏,和国家有关系么?你敢少交一分钱税款看看?

自己创业真正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自己一年到头没有休息天累死累活,可能没看到几个钱。别人打工,有休息天,可能一年到头钱赚的还比你多。

打工没什么不好 一年20w旱涝保收,每天划划水,无压力,无家庭矛盾,没有大富大贵,却容易健康安稳过一生,真的很差吗。

不是年轻输得起,而恰恰是因为年轻,所以你才输不起。

本文作者肥肥猫,LinkedIn专栏作者,资本市场律师,于知乎斩获130万赞同,被誉为知乎最值得关注的答主之一。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肥肥猫的小酒馆”(id:zhihufeifeimao)。

本文为LinkedIn经授权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LinkedIn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图片来源于pixabay。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进行删除,并就版权问题联系相关内容来源。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获取更多信息。

2018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8,陈悦天:文化内容投资手札复盘——我在过去两年讲对了什么,讲错了...

本文作者 陈悦天,辰海资本合伙人

从2015年底写作这个系列文章开始,已经过去两年半了,我在日常的投资工作和投后管理中实践我当时的很多观点,有些如我所料,有些不尽如人意。

作为一个投资人,阶段性复盘自己的思考是必须的,不然我们永远无法获得真知。

我也愿意把我所有的思考过程和例子都分享出来,供大家讨论。

有朋友开玩笑说我是在写经书,确实,我的野心可能大了些:我确实是想写一部传媒业创业和投资的“九阴真经”出来,其中最好涵盖世界观、方法论、练气打坐法门、既有内功心法也有外家招式。

而且我觉得,更有意义的,是从传媒行业的创业投资实务中,抽象出更高层面的商业原理,能够适用于其他的商业领域。

只是秘籍写出来可能内容有点晦涩,不是大家都能看得懂,以前的系列是入门内容,现在进阶了,需要有点经历的人才能明白。

初看的朋友建议先把我2年多前写的系列文章读一遍,不然先看这篇可能会乱,没完全理解的话可能会“走火入魔”。

行业里的很多问题和讨论,我2年多前的文章大部分已经覆盖了,只是没人看或者没人看明白了,该说的早就说过了。比如好内容的标准,体系和生态的搭建,怎么样Trans-media。大概只是没有人在2年多的过程中把公司做到这个高度,这些问题都还没碰到吧,哈哈。

没关系,这些东西,有缘人自然能看到,有缘人自然也能看懂。

写给中国文娱产业大潮中的有缘人。

2015年和2016年我说对了什么,说错了什么?

这两年过去,果然,中国的文化产业迎来了规模化的大爆发,而且还在持续爆发的过程中。

我当时对行业现状做了3个评判:

玩家还不够多

竞争还不够充分

工业化、标准化水平太低,不够规范

这两年过去,行业现状鲜有改变,除了玩家增加了不少,但是产业水平的提升仍然任重道远。这一系列的写作会持续下去,但是摆脱掉启蒙的意义,希望真正能够为行业中的从业者、产业经营者、投资人等带来帮助,更好地帮助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壮大。

就像前面的所有文章里写的一样,虽然内容很多,但仍然有所保留,真知灼见,还望面谈。

我们主业是投资,副业是战略咨询,需要的朋友,请随时约我聊。

渠道要避免的问题与视频网站的战局迷思

我所期待的在内容生产端的更大的垄断形态并没有发生,但是有很多公司正在尝试着努力。

VC投资于垄断的的想法并没有错,但是我对于垄断是否是唯一可能成功的商业模型开始变得有疑问。

现在看到所谓的内容端需要达成垄断形态才能向渠道端拓展的想法是错误的:只要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块根据地,壁垒够高、现金流够好,就可以马上去建立公司的另外一种核心能力。

“得到”就是很好的例子。而腾讯就是另一个更大的例子,还是从一个内容门类开始向其他内容门类迁移的例子。

在内容产业链中,渠道和平台比较容易形成垄断,成为了投资方和创业者们首选的创业环节。

不过虽然渠道和平台更容易形成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这两种形态的产品也非常容易管道化,消费者很容易不关心渠道品牌,而被渠道上传递的内容吸引到不同的地方去。渠道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是衰减的。

所以渠道的经营要持续强调差异化策略,或者持续强调效率。而差异化和效率,都取决于公司和产品本身的定位。“差异化”和“效率”是比较出来的产物,如果目标市场、受众、竞争者自己都定义不出来,差异化和效率自然无从谈起。

能够承载多样化的产品、服务、内容的渠道会更有价值,比如:

传统的水电网络的价值肯定没有电话网络的价值大:因为电话网络上能够承载不止一样东西,而水电网络要么承载水、要么承载电

电话网络没有互联网的价值大:电话网络上面可能是一些简单的电话信号,编码解码出音频;但是互联网的网络上面能够承载各类的信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皆可

只能运送一种商品的物流体系肯定没有能运送多种商品的物流体系价值大。

而且渠道上传递的东西越单一,渠道越管道化,那么渠道上传递的具体东西就越有价值,越会逼着渠道方进行产业链向上整合。

不进行产业链向上整合的话,渠道就只有扩规模一条路(你不扩规模别人在扩规模,你不扩规模会被挤死掉)。但是单单扩规模又对于提高效率和毛利水平没有帮助。渠道方在这个时候是被倒逼着向上走。

网络视频产业链的竞争,经过了两年,已经真正进入白热化的阶段。随着乐视的脱节(完全是自己作死,公司不可惜,但是网站甚是可惜),上游视频网站剩下了3家:爱奇艺、腾讯视频、优土。所以也印证了我两年前关于下游渠道博弈格局会持续下去的判断。

这两年的态势,就是谁能抢到头部而且持续的抢到头部就跑赢其他两家。目前我感觉爱奇艺暂时领先。

不过有趣的是,腾讯视频和优土都各靠一家重要的战略集团,爱奇艺反而是相对独立于外部,需要外部融资。

所以腾讯和优土都还在不断尝试烧钱的策略,希望在长内容头部内容领域能够挤压爱奇艺的空间。

最终这种策略是否能成功不清楚,因为其实这是一个博弈过程,最后爱奇艺有没有外部资方支持,可能是个非常微妙的过程。

从现在情况看起来,爱奇艺应该没问题,一方面登陆了美股市场。另一方面开年之后所对标的视频网站Netflix市值突破1300亿美元。爱奇艺资本市场的估值还是远远低估,空间很大。

但是回过头来看视频网站这种渠道形态,整个行业陷入了只要愿意持续投入,谁也干不死谁的状态。是个死局。

我认为现在常年的版权成本高企、死不赚钱的状态,本质上还是全行业经营策略的方向性错误,三家硬生生带着行业走入了一个死胡同。

这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渠道需要避免的最大问题——管道化。渠道越管道化、越是只提供“传递”功能,那在这个渠道上传递的“内容”就会越有价值。

所以我仍然长期看好中国的视频内容生产商——头部的剧集和综艺制作公司。

也许视频网站的朋友会说我站着不腰疼:我们不买头部版权,难道还有别的办法竞争吗?有的。现在三大视频网站除了有钱采买头部版权之外,并没有其他除资本之外的壁垒。但大家其实明明可以通过有明显垂直人群属性的内容来建立用户壁垒的,也可以通过有明显场景属性的内容来建立商业模式的。用户壁垒+商业模式。

在我看来,B站通过动画和UGC内容建立的用户壁垒,比三大视频网站高多了。B站韬光养晦,现在又建立了游戏这块现金流业务,已经可以慢慢养活自己,而且效率奇高。我们来看看B站通过垂直内容建立的高转化率:

视频网站我们知道都是靠内容来拉新和留存用户的。所以我们就用他们的内容采买成本除以日活来评价效率。

B站2017年日活2800万左右,内容采买成本2.6亿,大概10元/DAU维持成本。但是收入呢?24.68亿,每个DAU贡献90人民币。

爱奇艺2017年日活1.26亿,内容采买成本126亿元,大概100元/DAU维持成本。2017年收入173亿,每个DAU贡献150元。

意思是,爱奇艺每个日活用户贡献是B站1.5倍,但是通过内容单个DAU的获取成本却是10倍!2017年,三大视频网站最应该做的,其实是把B站给买了。但是现在人家上市了,估计也没兴趣卖了。

曾经,几大卫视相互竞争,定过明确的频道定位,江苏卫视说亲情家庭,湖南卫视说年轻娱乐,浙江卫视也好歹说了个“中国蓝”,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向。

不说哪个是最正确的(虽然大家都看出来了什么内容最有价值),但是没有明确定位、用户和内容属性的卫视都差不多挂了。

内容产业的本质,不是内容本身的价值,果然是内容背后的人群价值。

CP方的竞争策略——把内容越做越“难”

在短内容快迭代领域,由于内容生产的壁垒较低,容易产生同质化内容,所以渠道环节会在产业链竞争中占优势。

在长内容慢迭代领域,由于内容生产的壁垒高,头部内容概率低,所以产业链中,稀缺的生产资料和高效的生产流程会占优势。

意思是,快手、抖音、西瓜视频、人人视频、Bilibili这些短视频网站长期看来会过得好;优土、腾讯视频、爱奇艺所在的长视频领域,头部内容生产公司和渠道方的博弈也会持续下去。

内容生产公司(CP)在内容比较“难做”的领域会有优势。

今天中国直播行业面临的问题也是和内容生产相关的壁垒问题。内容层面创新太少,内容做起来太“简单”。人人都会做,人人都能做,导致了内容同质化。实际上直播内容明明可以做复杂,如果直播内容不断创新形式(比如1人到2人到多人),不断创新场景(比如不在室内,吃饭、户外、论坛),这样内容端的优势就可以不断确立起来。

就算直播行业里CP不这么做,平台也可以自己做复杂内容来确立竞争壁垒,偏就一个都没往这个方向去。

直播行业的竞争还停留在当年门户网站博客时代抓头部创作者的阶段,生态完全没建立起来。

总体来说,要持续地做更多越来越难的事,还要同时越来越巧地去做这些事。度和效率这两点看似是冲突的。但就是因为这种冲突,如果能够在一家公司里调和的话,就是很厉害的公司。两者都具备,就是公司体系的壁垒。

所有形态的媒介终将集合

多种媒介形态的协同传播是扩大渠道增加在某个具体内容上用户总消费时长常见方法。

就消费难易度来说,视频最容易被消费、门槛最低,也是现存的覆盖面最广泛的媒介。

1、视频所展示的世界和我们睁眼第一天看世界的就是相同的。而直播是现实生活最生动的克隆。

2、图片是对视频生活的抽象化反映,理解起来会有一点难度。比如有一些人是看不懂漫画的。

3、而文字其实是最早存在,但是消费门槛最高的媒介。

想象文字的阅读过程:首先我们得识字,知道一系列图形符号和他们的组合所代表的意义;然后通过句子,我们要在大脑中映射出感觉和意向,有一些要图像化处理后才能理解。

再思考文字的写作过程:我们要知道这些感觉和意义如何通过一系列的符号落到纸面。

4、所以文字的消费过程是个压缩和解压的过程。这个行为相比于其他的内容消费形式,门槛是比较高的。这也是文盲那么多的原因...

5、声音比文字更容易消费,因为毕竟没有这么多复杂的千奇百怪的图形,只有有限个声音。汉字将近有10万个(当然常用的大概3500个左右吧)

在媒介平台的经营策略上,有人谈媒介升级,我更愿意谈媒介联合。

每种媒介并没有优劣高低等级之分,顶多就是信息的总量和密度不同。视频媒介的信息总量和密度最高,图片次之,然后是文字。

而每种媒介所适应的场景和带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有些需要高注意力、长时间;有些需要伴随;有些需要碎片时间浏览,都不太一样;图片和影像是关乎视觉的,是冲动的,情绪化的,注重感觉的;文字是逻辑的,有前后钩稽关系的。

短视频网站2017年迅速冒出了几家:快手、抖音、西瓜视频、Bilibili。

在这里有两个预判:

短视频网站一定会涉足长视频业务,个人觉得是早晚的事。

直播网站一定会切入短视频业务,进而发展出长视频业务。斗鱼实际上已经把直播中的精彩内容沉淀到网页链接上面了。

所有的媒体最终都将融合为一体,不光视频本身的长和短、实时还是异步,在视频、文字、音频门类之间都会在某个产品上共存。

这两年快看的崛起速度让我瞠目结舌,其实喜马拉雅得到也是。他们的发展方向,同样可以是多种媒介的结合体,当然要在他们自己的门类做到绝对领先之后。

电影和游戏市场的倒三角结构是不可类比的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不断说中国电影市场和移动游戏市场一样都是倒三角结构,即渠道是瓶颈,最垄断的环节;发行次之;CP最分散。所以这两个产业的渠道,即院线和应用商店最有价值。

但我后来发现其实这么说是不对的,这两种倒三角结构是不一样的。

电影产业的倒三角结构是因为影院是固定的。电影是一种场地型的消费,你必须要去影院看电影。一个影院占据一个固定的真实地方,覆盖周边地理位置上的一个人群,这群人只能到这个影院看电影最方便。

但是游戏玩家却可以在任何地方下载游戏和消费游戏。

所以在游戏产业,应用商店的壁垒是比院线在电影产业的壁垒低的,虽然应用商店和院线都是各自产业链里的渠道。

用这个理论来看今天的视频网站,今天大家只能在视频网站看到内容,这点肯定也会改变。

可以说,所有电子内容的消费都有可能摆脱渠道,今天视频网站有效率,明天可能就没效率。全网全渠道发行能够改变这一点,可以让所有CP摆脱视频网站的限制。所以以前三大视频网站最怕的是快播。

每种渠道从长远时间看起来都会基础设施化,而这个基础设施是不是有价值、是不是能持续收到钱,可能从它们诞生第一天开始就决定了。

新·好内容的评价标准

这一段,细化一些那篇《好内容的评价标准》中曾经提到的理念和评价标准:

做内容的过程就是持续用的新的元素/感觉关联去进攻旧的元素/感觉关联的过程。

对于内容的理解可以上升为对于所有其他客观事物作用于主观感觉上的理解,都是抽象的元素关联至感觉,然后反射弧被持续加强和缩短的过程。

所以第一点要做的是 感觉 抽象/映射至 元素/符号,第二点的是持续建立/加强 关联。内容对人产生作用的过程和巴普洛夫训狗是一样的。

而评判好内容的方法,就是:

有没有提供新感觉

感觉 和 元素 的关联强不强

元素本身的符号化程度

比如17年国庆的时候我终于看了异形,异形就是有明显的符号化元素的片子:太空封闭场景恐惧,异形本身的形象和各种湿嗒嗒的粘液感,女性为主角的故事,以及故事本身前低后高、前缓后急的结构。

Macross也是同理,太空、战斗机、未知的生物体种族、歌曲是沟通的桥梁、两女一男的三角关系(你喜欢我我喜欢她)。这些都是持续出现在系列故事中出现的元素。

这两个都是好内容的代表。

内容上“形”和“意”的结合评价标准也没有问题,但是可以多加两个维度:起伏和疏密。

起伏和疏密是内容感觉层面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标尺,可以想象成一个示波器的波形图。

感受和价值的起伏要和故事本身的速度结合起来才会有对比出来的感觉。

故事、角色和世界观是好内容的三个层级。但这三者都离不开内容内涵的价值观(是内容DNA),创作者必定是有某一种想法和感觉需要传递:我不能空谈感觉,我只能以故事、角色和世界观让受众来感受到。所以凡是内容,皆强调代入感,或曰沉浸感。

连续的故事塑造角色

多个角色、设定之上搭建世界

最好的内容有足够深的讨论空间,伴随着角度(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不同,从而在受众中产生探讨和争论,这样才能形成交流氛围,更进一步形成社群。

回顾历史上最好的故事,皆有这些特性。

我所说的内涵、精神内核、价值观都是同一个东西。(你看,汉语汉字发展了这么久,我要表达我对同一个概念感觉,得用多个词、逻辑和例子才能有效地传递出去。)

宗教是最强大的文化产品,我刚才提到的所有特性,大家想想是不是宗教体系里面都有?

宗教是产品化后的传统文化:符号化,体系化(逻辑链条),反馈系统,参与感和实践感,仪式。

付出与行动能和结果产生某种行为和关联,不管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人们自己幻想后归因的。

文化产品最强大的力量,是改变人的想法,我以前的比喻就是盗梦空间Inception里的idea作为种子在人脑中生根发芽成长。所有人的哲学逻辑追根溯源都会有一个最底层的想法。比如孙正义如果不是看了坂本龙马的话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孙正义了。

不过要强调的是,评判好内容对于判断内容生产公司的好坏是不够的,好的内容生产公司除了能够完成一次性的高质量要求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稳定和持续。就像王者荣耀里的射手,光高攻击高暴击是没用的,持续生存+输出才是王道。


文章TAG:钱海创投  钱海湾金融和投哪网都是最好的投资渠道么?你认为选择哪  更靠谱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