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进击林邑(今越南北部) 隋炀帝对林邑的用兵,是隋朝开疆拓土、巩固边防的战略策略的具体体现,其直接的结果是使隋朝的势力范围在南部沿海疆域向前延伸了许多,甚至已经超出了传统的以日南郡南端构成的疆域界限。 三, 开拓流求(台湾)隋代对流求的开拓,是继孙吴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拓边巩固国防的行为,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于进一步加强了流求与大陆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

直到今天,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历史可以作证。  四,征服吐谷浑隋炀帝征服吐谷浑,并设置“新四郡”(区别于汉武帝设置的“河西四郡“),使青海和新疆部分统一于中国,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五,三征高丽,经略东北 隋炀帝三征高丽是隋炀帝最悲剧的事情,也是最招惹人骂的事情。为了征服高丽,隋炀帝每次都动用上百万的军队和民夫,却无果而终,反而换来百姓的大规模起义,最终失去江山。

老百姓吃了苦,隋炀帝挨了骂,隋炀帝的憾事,中国历史的憾事。 六, 营建东都洛阳 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并不是他穷奢淫欲自己享受,那是为了控扼山东,是强化中央政府控制能力的必要措置。要知道,隋炀帝在位时大多数时间都在外巡行(也就是实地考察制定治国方针),根本没有时间享受。 七,完善科举制  科举制在隋文帝时就已创立,但不完善。

隋炀帝杨广开凿运河的初衷是什么?

在回答问题之前,先说一下题外话。隋朝只存在了38年,而人们把这个短命王朝覆灭的罪魁祸首指向了隋朝的第二代皇帝杨广。人常说:墙倒众人推。其实,杨广真正庙号谥号是大隋世祖明皇帝,也可称“隋世祖”或"隋明帝"。但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把杨广称为隋炀帝。“炀”表示“好内怠政” “外内从乱”,彻彻底底否定了杨广的一生,并把他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一个人都有两面性,要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位历史人物,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杨广固然有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性格缺陷,也有不惜民力、急于求成的做事风格,但不能抹杀杨广做出的丰功伟绩,站在历史发展的全局角度上来说,杨广的文治武功绝不输于一些彪炳史册的千古一君。下面,我们围绕主题,加以佐证。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当时开凿运河的目的非常单一,基本都是诸侯国为了征服其他诸侯国的而进行的。

在公元七世纪初,隋炀帝统治后,迁都洛阳。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隋炀帝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今淮安市)约1000公里长的“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5/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大运河  隋炀帝  开凿  功过  评价  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