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应当对隋炀帝开运河的动机作一番全面的分析。固然他开大运河,有为从政治和经济上巩固隋王朝在东南方面统治的打算。但是,隋炀帝开凿运河的重要动机,即为了到江南去优游享乐。他在做皇帝前,曾久任扬州总管,驻扎江都,对江南的富庶,六朝的豪华,早已垂涎三尺,因此在运河的中段通济渠和邗沟,在公元605年一经开成后,立即迫不及待地巡幸江都。

为什么有人说隋炀帝时期开凿大运河,是弊在当代,利在千秋?

都走开,我来答!这个说法在唐代就已经有了,著名诗人皮日休在《汴河铭》中说道:“在隋之民不胜其害,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得失。一方面,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另一方面,大运河的开通又促进了唐朝的繁荣昌盛。隋炀帝不惜民力开通大运河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工程量大,耗费时间短。

从公元584年到公元610年,前后开通了广通渠、山阳渎、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长达2700公里。584年3月到8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隋炀帝就发动了河南一百多万民丁来开通济渠。渠成后,隋炀帝开始了第一次下江南,其声势浩大、前所未有。几年后,又征发一百多万的河北军民开挖永济渠。大运河的开凿,实际上是一部劳苦大众的血泪史。

晚唐的韩偓在《开河记》中记载,隋炀帝为了尽早完成伟业,派了当时的酷吏麻叔谋负责,强制十五岁以上的男丁修运河,一共征发了360多万人。为了保证后勤,又从5户中抽一人,负责民工的伙食。为了防止民工逃跑,派了5万彪悍的壮汉负责监工。由于工程量大,时间短,要求严厉,被打死的民工数不胜数。毫不夸张地说,大运河是用天下子民的血和肉开通的。

如此一来,加剧了国内阶级矛盾,普通百姓不得不走向朝廷的对立面。历史需要一条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不仅仅是隋炀帝贪图享乐的结果,也是历史的必然结果。首先,从东汉末年到隋朝建立这四百多年间,江南已经摆脱了以往贫穷落后的局面,成为当时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对比之下,北方多年的战乱,颓废之势日渐显露,富庶的江南,可以为北方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可是少了一条便捷的路。

其次,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是中原政权的统治隐患,特别是高丽,对东北边境造成极大的威胁。这也是隋炀帝坚持征高丽的原因之一。从政治的角度看,也需要有一条交通线,贯通南北,以方便南方的物资和兵力北上!再次,运河的修建,历史悠久,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人修建了,隋炀帝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其连起来。最后,经过隋文帝二十几年的经营,隋朝政治空前统一,经济实力也跟着强大,为运河的开凿提供了物资基础。

 7/8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大运河  隋炀帝  开凿  功过  评价  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