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被校园暴力,可能不需要什么理由,暴力他的人可能只是心情不好、看他不顺眼、或者就是想打人!就如,被暴力袭击的受害人一样,被校园暴力的孩子可能真的就是没有理由的被欺负了。2018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发布《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至2017年,57.5%的校园暴力案件为故意伤害案件。

从引发校园暴力案件的原因来看,五成校园暴力案件因琐事而起。在涉及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近七成也是因琐事而起。而这个琐事,可以是任何事情,可能仅是不小心踩到了对方的脚。可能你会问“这些孩子难道不知道这样犯法么?为什么这些孩子下手这么狠?”答案是:他们可能知道,但可能又不知道。知道的是把对方打坏了或者打死了,是不对的,但是后果如何呢?可能还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毕竟,暴力了对方后,自己要承受的结果几乎“很明显”——老师不当回事,对方家长可能也不知道。那么,如果遭到了校园欺凌,被欺凌的孩子到底如何,可以摆脱被暴力的局面?首先,要让孩子自己要有能力做到不让人欺负。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的那样“只要孩子有运动,只要他有爆发力,就不会轻易被欺负”。其次,作为家长要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有无异常,身体有无奇怪或者明显的伤痕。

这一点特别理解表哥——孩子读小学三年级,孩子每天放学回来他都会观察孩子走路姿势及情绪变化。对于孩子的每一句抱怨或者说牢骚,他都会认真的倾听,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不耐烦的表现。而且每次有什么涉及到孩童安全的社会事件时,他还会和孩子讨论。最后,在这里需要说的是,校园暴力不是单纯的看谁不顺眼,而是一种犯罪的开端。

作为家长要学会去发现,无论孩子是被暴力者,还是施暴者,都要及时去关注、拯救。不要等他打残、打死了别人,或者是被别人打伤打残才去警醒。一旦事情发生,无论哪种情况都不是一个家庭能承受得住的生命之重。我们对于自家孩子,真的是要让他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越有力量越不能“以大欺小”,当然也更不能等着被欺负。人在长大过程中必须学会怎么面对各种丑恶、各种霸道,以正抗邪就是抗!如果你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以后怎么保护你的孩子和你的家人?还有你的国家!我是“动妈育儿”:自媒体达人,一名从企业高管职位辞职的宝妈,目前是一名宝宝私人营养师、育儿师和多平台主邀原创作者。

父母要怎样教育孩子,才能尽可能避免校园暴力呢?

父母要怎样教育孩子,才能尽可能避免校园暴力呢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校园  暴力  预防  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为什么要预防校园暴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