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

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

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三、让学生自由展示,彰显个性学生的头脑中总会有许多超乎老师想象的创造性因素,教师要从自己的“圈套”中解脱出来,摘下“有色的眼镜”用新的思维方式去审视孩子们的创造火种,尽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并帮助他们收集火种,点燃成功的火炬。在语文课堂上,我喜欢站在讲台旁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学生在讲台上展示着自己。

因为新课程让我明白了“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学生的创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给他们一个舞台,便会给你许多的惊喜。我不想让我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学生的一切!我在语文课堂中开展了“语文老师下岗了”活动。如上《林海》一文,我打破精心策划的教学预设,让学生学做老师来讲课,从教学准备、到挂图使用、板书设计……一切全由学生自己做主,每人可只准备一方面来讲,我给了学生一天的准备时间。

开始,我认为也只有几个成绩同学敢上台,出乎意料的是可那一节课几乎每个学生都想上台,学生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而我则成了配角,随机应变地根据具体实际的情况作出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调控。课末测试,我发现学生这节课掌握的特别好。这样的课堂给了学生安于常道的教学心理带去冲击波,让学生的思维随之调动,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

我利用讲台展示学生风采,我更利用语文课堂的各个时空让学生展示自我。每一节语文课,我都设法让每个学生真正手动起来、脑动起来。如在《军神》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反应,让学生自读感悟,自我探究,通过读一读、演一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

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在课堂上展现给大家。课堂就成了他们自由地去体验的舞台。​教师个性化的教,正是为了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个性化的学,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学生个性得到了弘扬,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

如何用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点亮学生的未来?

如何用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点亮学生的未来

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差异化教学”的含义:差异化教学是教育体系中,根据兴趣导向以及天赋差别的不同,所组织的人才培养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促进学生特殊才能迅速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通俗的讲,就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一词出自孔子《论语·雍也》:“圣人之道,粗精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

”它是在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教授诸生的实践中创立的,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材施教”虽不是孔子的原话,却是对孔子教学实践中一条基本原则的准确概括。大家知道,由于每个人在学习时的接受能力不同,各自的爱好不同等,造成学生们成绩的差异化。所以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按照以往教育的大班制,将各类学生放在一个教室里来学习,对于他/她们的发展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反而有可能让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

现在的艺体生,就体现了差异化教学的模式。针对对于学习兴趣不太浓厚的学生,让他们从新选择一门自己感兴趣的技能,例如美术、音乐、体育等等,着重这一方面的发展,最后通过考核,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种差异化教学的机制,让全部学生坐在一个教室,让他们做自己不太好兴趣的事,他们能学好吗?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吗?所以说,现在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人性化,对于现在的学生也是一种福音,自己可以选择的路越来越广。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以差异教学点燃课堂革命  如何实施差异教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