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现场体验,促生欲望孩子要读书,家长要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逐渐成熟,可以放手让孩子自选图书。家长时常带着孩子逛逛书店,孩子在众人读书选书的氛围中会沉下心来,产生看一看读一读的欲望。当然,孩子所选总是自己感兴趣的,但只要适合都是可以的。我清楚记得,孩子选过《西游记》《男孩的勇敢秘密》,都是他看动画片《西游记》和《复仇者联盟》的意志迁移。

另外,还可以带孩子参加作家讲座活动,这样更能激发孩子了解作家生活、读作家书籍的心理欲望。今年4月,蒙古族作家“自然之子”黒鹤来校讲座,孩子看到那么多黒鹤与草原动物的图片,感觉非常新奇有趣,后来一口气读完了《藏獒格桑》《野牦牛》等5本黒鹤原生态系列低年级版图书。五、写作表达,收获成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释放。

读了那么多书,到底有没有用呢?孩子的心里是质疑的。作为家长要善于帮助孩子寻求个中答案。毋庸置疑,孩子读的书多了,语言会得以丰富,文字表达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这时家长要做一个孩子的忠实读者,积极发现孩子的进步。如果你有能力,可以在孩子习作训练中帮助孩子,让孩子收获成功的喜悦。或许自己是语文老师的缘故,孩子能够在这方面更早地品尝到阅读带来的甜蜜。

记得有一次,老师要求用“青蛙、蜻蜓、小鱼、荷叶”四个词汇编一个童话故事,孩子因为读过《争吵的水果》这篇文章,就仿照着也写了一篇叫《争吵》的文章,但由于对青蛙、蜻蜓、小鱼的作用不够了解,文章中人物争吵的内容显得空洞。我读过之后,提出建议,和孩子一起上网查找它们的资料,然后指导孩子做了一些修改。后来这篇文章在“少年作家”公众号发表了!孩子也极大地相信了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成功。

到目前为止,孩子在《池州日报》和“少年作家”等媒体共发表了小文章12篇。现在孩子上三年级了,已经初步养成了自主阅读的习惯,每天中午是他读书的好时光。而且,读书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历史人文、动物科普都有涉及。每当他读完一本书,总是惯性使然地到书房里挑选下一本,仿佛不再需要我这个陪读者。但是,我还是默默关注,随时准备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

家长怎么做能帮助孩子养成在阅读过程中深度思考的好习惯?

在认知里面,除了我刚刚提到的观察力和观点取替能力,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叫做创造力。创造力其实是很难教的,因为它牵涉到更复杂的向度,比如说“流畅、变换、独特跟精进”。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我现在手上拿一个纸杯给你看,然后我问你说:“纸杯可以拿来做什么?”你可能会回答:“嗯,纸杯常见的用途就是拿来装水嘛。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怎样引导小学生深度阅读  如何引导小学生深度阅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