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教育以后会成为一门通识教育吗?

会。而且这个趋势已经开始了。 拿美国举例,一些大学在设置本科必修通识课时,本来只是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体育以及语言,现在陆陆续续要求毕业前至少要掌握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而且,编程也有低龄化的趋势。有一个非盈利组织Code.org 正尝试把编程带到美国所有学校里,从幼儿园开始,并尝试游说州议会将编程作为所有高中生的毕业要求。

这个组织已经在全美90多个学区建立了分点,反响最快的就是芝加哥地区的公办学校。截止2016年1月,芝加哥地区已经有100多个学校开始了编程的项目,并会长期跟踪其效果。 为什么美国教育系统要重视编程?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的科技/创业公司急需编程人才,而目前人口中满足条件的劳动力非常有限。有数十万的岗位急需被填补。

于是编程就开始从娃娃抓起。 其次,即使不是直接在科技公司里做码农,很多其他的学科和领域都非常需要编程语言这个工具。拿政治学举例,作为一个研究选举的学者,不仅要懂政治,还要懂统计学,更要懂些编程,比如R,来做数据分析。 最后,掌握编程符合时代的大背景。当科幻电影和学界专家都在讨论未来人工智能以及机器学习如何改变人类生活时,当美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升级转型,淘汰劳动为主的产业,发展高新技术行业。

计算机专业哪些课程比较重要,需要格外认真对待?

这是一个很多同学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我来说说我的看法。首先,学习计划一定要与发展规划相统一,不同的发展规划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包括在对待课程的时候,也要有所侧重。对于有保研计划的同学来说,理论课程都比较重要,因为要尽量拿到更高的绩点和专业排名,这样才能在保研中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选择空间。对于有考研计划的同学来说,必然要更侧重考研初试所考察的课程,比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等,这些课程不仅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还需要完成大量的实践,所以要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考研的同学可以侧重初试的课程,但是也不能放弃其他专业课,因为还有考研复试,复试还会考察一些相关的专业课程,有的学校还会在考研复试环节随机考一门专业课。对于有就业计划的同学来说,要重视编程语言的学习,同时要尽快确定一个自己的主攻方向,然后围绕主攻方向做知识积累,而且还要围绕实习的要求来做好知识储备,这对就业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其次,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说,不论未来是选择继续读研,还是选择就业,本科期间都要积极参加专业竞赛、科研实践活动和项目实践活动,这不仅能够促进自己的学习,同时也会开阔自己的专业视野,提升专业认知能力。一些含金量比较高的专业竞赛对于实习、就业、考研、保研和申研,都有比较积极的影响,有的同学甚至仅仅凭借一个专业竞赛的奖项就拿到了大厂的高附加值岗位offer,而且这并不是个例,所以一定要重视专业竞赛。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似是而非新通识课程在复旦火了  如何看待通识课程论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