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怎样实施“对话式”教学呢?“对话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一般有几种方式:1.师生之间的对话。“对话式”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师生交往、对话、共探、共享的教学实践形式及活动。在实施“对话式”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做到:要有爱心、耐心,自己“会”教,学生“会”学;要激发诱导学生学习、对话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中突出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对话学习环境氛围。

第四、学一点逻辑,让对话更有理性。例如,当儿童的回答中只有现象,仅仅在举出例子时,你是否会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将建立在儿童形象化表述基础上的语言信息整合成大家都能接受的理性表达,让对话成为教学资源。再回忆三国故事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吧,哪一次的对话,不是逻辑让诸葛亮以一抵万?再回到我们的课堂,很多时候主张"儿童中心",教师的言语反而被小孩牵着走。

怎样理解和实施“对话式”教学?

怎样理解和实施“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师生交往、对话、共探、共享的教学实践形式及活动。 “对话式”教学提倡的是师生面对面的深层次沟通交流,是“主导”与“主体”的积极态度的彰显。也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师生民主平等和谐关系的有效举措,更是课堂教学进行创新、生成、发展的具体行为。

那么,怎样实施“对话式” 教学呢?“对话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一般有几种方式:1.师生之间的对话。即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选好话题,组织调控对话交流的过程,鼓励学生,评价其表现。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见解,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2.学生之间的对话。即学生在通过自主学习之后,在小组合作中把自己的认识、感悟、探索、发现等学习成果展示给同学,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探究、形成共识。

3.学生与教材文本的对话。即学生在认真深入阅读教材内容,研究把握文本深刻思想、重要原理、新颖观点、产生新的感想,至此再与自己以前的预想、认知等进行对比思考,展开与文本内容、作者、人物等深度“对话”,实现认知情感的升华。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与自己的“对话”的形式。 在实施“对话式”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做到:要有爱心、耐心,自己“会”教,学生“会”学;要激发诱导学生学习、对话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中突出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对话学习环境氛围。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掌控能力?奋发橙子A(写作高手6011)第二期,总第26讲上一期我们介绍了新一轮课改的原则、方向,着重讲了新一轮课改对教师的要求,然后谈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掌控能力?讲了改变教学模式实行以问题为导向,带动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文章TAG: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摭谈  如何有效开展对话教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