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山完造那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在机场,他见到了许广平,兴奋地又蹦又跳,还对旁边的老婆说,自己死了以后一定要埋在上海。这句话真的是一语成谶,说完这句话,第二天,内山完造突发脑溢血去世。时间也是在10月份,10月26日,根据内山的遗嘱,他的遗骨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鲁迅对日本的情结很深。这一方面受益于他在日本的留学,一方面,鲁迅的左派意识很多是通过日本的书籍学习到的。

这一张鲁迅的照片,有点超出人们的想象,十分年轻也精神,刮掉那两撇标志性的胡子,简直就是当年版的小鲜肉。这张照片拍摄于1909年,也是鲁迅唯一一张穿和服的照片。回国后,弃医从文的鲁迅十年时间成为中国的大文豪。1927年1月,鲁迅还有林语堂及一些社团青年合影。这张照片的构图很精彩,大有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的风采。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只可惜,后来林语堂和鲁迅关系十分不好,这张照片上,鲁迅是在一块刻有许字的墓碑前拍的。林语堂看着也凑了热闹,等鲁迅拍完后,也凑上去拍了一张。成为大文豪后,鲁迅的被拍也成了常事。摄影者也都是当年上层社会的人物。比如在1928年,当时《良友》画报的主编梁得所跑到鲁迅寓所,拍摄了这一组鲁迅的肖像。

梁主编的构图在现在看来,还是很新潮的,颇有点私摄影的味道。1930年,史沫莱特开始进入鲁迅的生活,在鲁迅五十寿辰上,就由史沫莱特为他照相。这是在一个荷兰的西餐厅。之后,史沫莱特又陆陆续续为鲁迅拍摄了不少摄影。他本人留下来的就有三幅。1933年春,鲁迅和友人合影,左四是史沫莱特,左一林语堂,左三宋庆龄感谢摄影,因为有了这些照片,那一个百年的历史才这么真切的浮现在我们眼前。

相信看了这张鲁迅的全家福,那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刀笔吏多少有了一些人情味。这是1933年,鲁迅53岁在上海王冠照相馆拍摄的全家福。有他,许广平,还有他们最爱的孩子海婴。这张照片里,海婴已经四岁了。那天他们全家跑到最有名的一家外国照相馆照相。当时黑云压城,乌云密布。在许广平的记忆里,刚刚到照相馆,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像决堤一样。

如何评价鲁迅的作品?

如何评价鲁迅的作品

在中国文学这块废墟遍野的——文坛之上,一说起鲁迅,倍受争议。不管喷子怎么样定论,鲁迅还是当年的鲁迅,鲁迅作品还是当年鲁迅的那作品。以至有人士呼吁:鲁迅的作品怎么从学生教科书里挖走了!这里,有教育编选者的教育“三观”,——留下来或者删除了都无所谓:兴许是更新教材的需要,——方舟子当年读中学也背诵了鲁迅文章了吧,崔永元也背诵过滴,有食古不化,有囫囵吞枣,——应试教育也作怪,由此,养育下了他们:一娘养九种,九种不像娘。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评价  鲁迅  小说  鲁迅怎么评价小说  给了什么样的评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