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梯子一般都是比较轻的,临时用细的树干以及绳子捆绑而成,制作粗糙,这种时候,守城士兵就可以两三个人合力一起用棍子或者其他工具把它推下去。就是类似于下面这种梯子。1.2、自己守方人员充足,有盾牌兵和弓箭手去压制城下弓箭手的火力。 一般看古代城墙大家也知道,有高高的防护垛,守城士兵一般是躲在后面攻击下面的攻城的士兵。

或用滚石,或用热油,此时你要是想去推梯子。那么你就得向前,因为梯子假设在城墙上,必须靠近它用力去推,这个时候城墙下攻城一方的弓箭手和标枪投掷手就会向你射击,所以很危险。此时,守城一方如果有专门的盾牌兵和弓箭手为你作掩护,那么几个守城士兵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推梯子,合力去推。而且,因为梯子有重量,一般推梯子会持续几分钟,这几分钟内必须全心全意用力去推,就相当于把自己的性命完全交给了保护自己的战友。

1.3、自己这边能用的弓箭、石头、滚木、热油都用完了,没其他防守方式守城士兵一般都不愿意和攻击一方短兵相接,所以,最喜欢的还是用弓箭、石头、滚木、热油等进行防守。只有当战争进行到白热化的程度时,这些东西用消耗完毕,眼看着敌人就要爬上来了。这个时候,守城士兵也会豁出去,三五个人合力,一起去推能推得动的梯子,或者是梯子上眼看着就有人要爬上来的那种梯子。

这个情形,属于最后的没办法的办法,一般不会去推梯子。第二、守城士兵不会去推梯子的集中情形2.1对方梯子为重型登城梯,完全推不动 其实,大多数的古代战争用的都是重型攻城梯,而不是影视剧中所展现的那种简易家用梯子。因为,古代攻城战很多,在千百次战争经验中,各个国家都钻研出了最有效的登城梯,做到了在消耗自己一方最少兵力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保障梯子不被损毁,让源源不断的士兵,通过梯子登上城楼。

大多数重型攻城梯,都是带着底部支座的,大型的有轮子,可以让士兵直接从自己的军营推着向城墙走去,快接近城墙时,将上面的攀登梯一下子就可以直接搭到城墙上面。并且下面的士兵由遮挡物保护,防护守城方射出来的弓箭。大致就是下面描述的这种。这种工程梯说白了就是一座移动的堡垒,靠守城的士兵是根本无法推得动的。所以看到这种攻城梯,守城一方的士兵是没有丝毫去推的想法,不是不想推啊,而是实力根本不允许啊。

2.2、对方每个攻城梯配备大量弓箭手和标枪投掷手 你来我往的攻城战 ,很重要的一面就是,在攻击对方的同时,最大程度去保护自己一方士兵的性命。所以,如果守城的士兵,看到了对方军队庞大,为每一个攻城梯配备了大量的弓箭手和标枪投掷手,那么基本上也不会去推梯子。原因很简单,你一露头,下面立马有几十支弓箭射向你,很快就会把你射成刺猬。

所以,这种情况下,守城士兵一般不会去推梯子。第三、总结:总体来说,古代战争时使用的梯子是重型梯子,靠人力是根本推不动的,大多数人都是被现在影视剧里的镜头所造成了错误的映象。其实也可以理解。拍影视剧,投资就那么点,总不能让导演去做几台真正的重型攻城梯吧,为了节省成本,临时做几个木质的简易梯子表现一下攻城场面就差不多了,也是可以理解的。

古代的攻防战中,攻城部队得是守城部队的多少倍才能攻下?

你好,我是凉夜寒塘,历史爱好者,很荣幸能回答你的问题。在古代,攻城战通常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要进行,因为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意思就是,“用兵的基本法则在于,如果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如果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敌人,如果兵力是敌人的两倍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如果兵力与敌人相等就要设法击败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撤退,如若实力不如敌人就一定要避免战斗”。

这段话里的十倍、五倍都是一个约数,不是精确数。因为实际战争中不单单要考虑兵力这一因素,天时地利人和都会影响一场战争的走向。但如果就兵力这一点来讨论,在双方战斗力相当的情况下,攻城部队起码是守城部队的五倍才能顺利攻下城池,但牺牲兵力估计也是巨大的。拥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意味着掌握了一场战争的主动权,敌人自不会主动迎战,而是会选择守城防御。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攻城战  城池  防护  防御  攻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