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常国柱上奏:贼相牛金星弑君残民,抗拒王师,力尽始降,该杀!他的儿子冒滥为官,任湖广粮储道,贪污巨万!请把他们父子一起杀掉,以正国法!(《清史稿.列传卷三十一》)可是,清廷回复:“流贼伪官投诚的,多能效力。若柱此奏,殊不合理,应议处”,遂罢归。清廷不但极力维护牛金星,甚至把上书处理牛金星的给事官罢免了!其实,清廷当然不是特别“爱”牛金星,之所以维护牛金星,不过是权宜之计。

当时,南方的起义军余部与南明已经联合,一起抗清。留着牛金星,对于招抚抗清力量,是一个“示范”。相比之下,清廷主要需要打击的目标已是“反清复明”。常国柱所谓“弑君”之仇,弑的是大明的君,在大清实在构不成什么罪恶。当然,牛金星也是聪明人,知道自保。他去世前,告诫子孙:不死是幸事。以后“闭门教子,勿再出”。

牛金星及其子,得以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宋献策、牛金星都是聪明人。以他们的谋略,想要活命还是可以的。不过,这种活命,却有一丝讽刺色彩。当初,宋献策与李岩议论明朝科举的弊端,感叹明朝官僚不能为旧朝尽忠,“但愿主公信从其说,痛洗积习之陋,诚天下国家之幸也”。遗憾的是,李自成的治理,不但不可能痛洗积习之陋,反而远不如明。

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团是怎么攻占坚固的城池的?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虽然创造了战争神话,但其征服各国的手段却不怎么光彩,尤其是在蒙古骑兵遇到坚固城池的时候,这位战争奇才总会采用一些不那么常规的手段破城。这也是他在战争经历中一步步总结出来的经验,因为蒙古草原的统一战争中,大部分部落的兵种与作战方式相差不多。但在蒙金战争时,成吉思汗开始遇到坚城堡垒的困扰,可以说蒙金战争为他的战略思想和战术选择带来了转变,这个转变也被用在了西征途中。

蒙金战争中的成长众所周知,蒙古人擅长骑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是靠着骑兵的高机动性和冲击力,这些骑兵在草原上的野战大多停留在“回合制”的战术思想上。但成吉思汗的军事天赋并没有让他选择野蛮的战斗模式,他的迂回战术、两翼包抄战术都为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要说唯一一个另类的部落当属乃蛮部,这个部落并非是草原式的栅栏、大帐做营地,而是拥有一些砖石磊起的“城墙”,这就是成吉思汗第一次遇到“攻城”战,按照《史集》的记载,蒙古人攻打乃蛮部时,并没有攻城器械,而是损失了大量士兵,强行爬上了墙头,这可以算是成吉思汗第一次面对“城池”时的战争案例,显然很不划算。

很多人认为是成吉思汗时期就完成了对金人的征服,其实蒙金战争是成吉思汗发动的,木华黎主导的,窝阔台完成的长期战争。蒙古人用了四个阶段才完成了对金人的征服,且是利用了南宋的帮助,由此可见蒙古人起初对于城邦式国家的战争难度有多大。所以说无论是乃蛮部,还是金国,蒙古人的攻城都不是很顺利。比如蒙古人与金人作战的第一阶段,这是从成吉思汗统一草原的第六个年头开始的,1211年春,蒙古军在野狐岭以少胜多,10万骑兵击溃了金人的45万主力军。

这场战争蒙古人胜利在野战,而遇到坚固城池时真就没什么办法,像是乌沙堡、乌月营这类旷野防御,蒙古人可以凭借铁骑冲击力压制,但到了金中都,蒙古人围城二十余日也未能攻下,值得撤围。这说明蒙古人还没有学会如何攻打坚城,但成吉思汗硬件设施不足,并不等于软件不够。他的手下哲别,在围攻东京(今辽阳)不克后,假装退后500里,致守军松懈,然后哲别利用蒙古骑兵的高机动性杀了个回马枪,趁夜幕爬上了城墙,才攻下东京。

再比如成吉思汗攻打西京(今大同)时,围而不攻,只打来援的金军,旨在消耗金军有生力量。这些都是以战术来弥补攻城硬件不足的方法,但这掩盖不了蒙古人攻城的困难,后来成吉思汗在强攻西京时中箭受伤,选择了退兵,一军统帅能在攻城时被射中,说明蒙古人真没有攻城的有效手段,只能是统帅于阵前鼓舞士气。第二阶段的战争中,成吉思汗也是被居庸关挡住去路,是哲别走小路迂回南关,才夺下了居庸关,后来若非胡沙虎发动政变,成吉思汗想进入中都就么那么容易了。

而成吉思汗在金中都最大的收获就是耶律楚材成了他的部下,这也是蒙金战争中蒙古成长的缩影,大批的金人和汉人工匠被成吉思汗收编,成了蒙古军事实力提升的关键。在第二阶段战争结束后,蒙古人就已经开始生产制造云梯、投石机、火箭、床弩等攻城工具。所以到了第三阶段,成吉思汗敢于留木华黎对付金人,自己率军西征,这都是军事实力提升后的自信。

 6/9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攻城  点券  150  大厂  掠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