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真正战略意图。但诸葛亮不这么认为。占据荆州,有关羽、张飞这些久经战阵的大将在,还不具备与曹魏集团决战的实力,何况,等来等去,等到这个结果,如何出益州而争天下哪?刘备也有这个考虑,按照丞相的战略,做缩头乌龟,何时能平定天下?自己再不出征,等有一天也挂啦,就更不要想争天下啦。因而,在夷陵之战的战役发动上,诸葛亮与刘备出现了巨大的战略分歧。

人越是上了年龄,越容易急躁冒进,因为留给他的时间不多啦。反而是年轻人更有等待的资本。诸葛亮后来,屡出祁山,也是这个原因。这个是自然规律,是很难协调的。回到题主的问题上,即便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征,也不会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因为蜀汉不具备与曹魏、孙吴决战的实力。如果刘备与诸葛亮能够实现战略的妥协,采取折中的策略,稳扎稳打,刘备必然不会大败,但取胜很难,除非出现奇迹。

刘备夷陵失利之后,退军白帝。孙权闻知刘备驻守白帝,而不是退兵成都,十分惧怕,就遣使求和。刘备也感觉,当初出兵是天真了些,想一口吞掉东吴不现实,也就认账啦。重新回到连接东吴,共同对抗曹魏的战略上来。仅就战略眼光来看,刘备不必说与诸葛亮相比,就是与孙权相比也差的不少。诸葛亮尽管很高明,但毕竟左右不了天下大势。

夷陵之战假如刘备胜利了,蜀汉的命运将会如何?

陆逊字伯言是夷陵之战吴国的前线总指挥,精通兵法,家庭背景江南大士族之后。夷陵之战若刘备胜利这仅是个比方,因历史已清楚的记载刘备败了,当点被俘伤命,而这备一生中作战史上胜少败多,可称常败将军。就按假设说,刘备深入吴国腹地几百里,使吴国最担心的是水陆并进,可刘备放弃了最好的计划,采用陆路进军,正好中了陆逊诱敌深入的计划,终于找到了最佳伏击的机会,几个月来避过蜀兵的锐气,后用大火破了蜀军,既然是比方权当没有火攻,那两军互相交战,东吴在本国之内可以增援,刘备的部队是死一个少一个,双方激击刘备胜利后,所剩部队已没有多少,再向吴国腹地推进,已无能无力,而陆逊所带作战部队仅只是吴国兵力的一部分,就像刘备一样自己国家还得派上将把守一样,主要原因是还有更强大的魏军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看着,还正在集结部队,所以即使蜀国胜了,马上就得撤军回国,否则被曹军关起门来顺势入吴,连刘备,吴国一锅端了,没有了吴国那蜀国只有投降的份,即刘备胜了,吴国还有实力,也不可能投降最弱小的刘备,孙权会联魏国合力灭了刘备,再投降曹操,后来刘禅都知宁投降魏国不降东吴理由是一样的。

如果夷陵之战刘备被东吴俘虏了,东吴会杀刘备吗?

不会。夷陵之战,刘备大败,狼狈地向白帝城逃去。当时,吴将徐盛、潘璋、宋谦皆认为刘备一定可擒,纷纷请求出兵捉拿刘备。然而,孙权却没有同意。那么,樊城之战,孙权下令杀死关羽,为何这次偏偏放过刘备呢?也许,我们可以试着反推孙权的用意,如果刘备被东吴俘虏,孙权大概有四种不同的方式来处置他。一、杀死刘备夷陵之战前,刘备已经在成都登基,刘禅为太子,诸葛亮为宰相,百官各司其职。

也就是说,蜀汉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处于正常运营之中。刘备和关羽不同,刘备是一国之君,他的存亡将决定蜀汉未来的走向。如果孙权下令处死刘备,那么,诸葛亮可能放弃光复大汉的战略目标,而改为灭东吴为先帝复仇。如果孙权敢贸然行事,只会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之地。北面是虎视眈眈的曹丕,西面是杀气腾腾的复仇蜀4军,他如何守得住这漫漫长江防线?曹丕坐看吴蜀内讧,表面上声援东吴,实际上磨刀霍霍。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夷陵之战后,曹丕趁着东吴疲敝,立刻挥师南下,分兵三路大举进攻东吴。东路:曹休、张辽、臧霸从广陵(今扬州)进军,准备在那里渡江攻取东吴重镇京口(今镇江京口),也是孙权迁都后在北固山前峰修筑的铁瓮城。中路:曹仁进攻东吴东线最重要的关口濡须坞。西路:曹真、张郃、徐晃等人围攻南郡江陵。当时,东吴朱桓在中路重创曹仁,东路则因为张辽的病逝而侥幸逃过一场恶战,然而西路的江陵却被曹军围困6个月之久,东吴将领朱然苦苦支撑,当时形势有多危急,内部甚至出现叛徒姚泰想要开城投降。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攻城掠地  夷陵  攻略  徐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