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称霸的是齐桓公。这就是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的过程。这样一来,周王天下共主之位就必须全力维护。自古欲取天下,山川形胜之地莫过于关中。宋襄公不能知己知彼,反之请求齐、楚支持自己称霸。是他奠定了此后诸侯称霸的原则。因为只要有他在,天下就无法一统。

宋襄公为何能名列春秋五霸?

所谓春秋五霸,应分析史实看其是否处于令诸侯称霸中原的盟主地位。通过有关史实分析,“春秋五霸”应以春秋时代的战国人的说法为准,即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墨子说:“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墨子•非攻篇》。范文澜《中国通史》:“可见东周末年越仍是强国”。“…吞并小国最多的晋、楚、齐、秦以及后起的吴越是一等国。

”从以上范老先生的观点也未将宋襄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赵文博《中国通史》:"楚争霸的强大对手是晋国,而宋、郑诸国夹在中间,是晋楚争霸的焦点。"赵文博先生在宋襄公是否五霸之一,也是同样观点。而八十年代中学课本上的“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以下我们从春秋时期宋襄公如何争霸的种种愚蠢无能的表现,就回答了宋襄公根本不可能名列春秋五霸!一、生平简介宋襄公即子兹甫。

(?~前637年)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前650年~前637年在位。曾追随齐桓公,参与葵丘(今河南兰考东)之盟。齐桓公死,齐国内乱。他出兵干涉,企图代齐国称霸,在会盟中为楚成王所执。释放回国后,又举兵伐郑国。前638年,楚国伐宋国救郑国,兵临泓水(今河南柘城东北)。他临阵指挥不利 ,扬言先礼后兵,屡失战机,在溃败中受重伤,困辱而死。

二、荣辱一生(1)、宋国是个小国 ,领土不广,国力不强,军事也不占优势。由于历史上原因,宋国十分尊崇礼法,常以仁义自诩。宋襄公却是一个胸怀大志之人。他把他的庶兄、素有贤名公子目夷封为司马(相国)。二人兄弟同心,励精图治,推行了不少利国利民,富国强兵的举措,史称“东宫图治”。(2)、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为争君位,发生内乱而自顾不暇,无力维持霸主地位。

此时宋襄公认为宋国实力显著增强,在各国之间很有影响力。认为自己是继承齐桓公霸主地位的不二人选。正好齐国公子昭逃到宋国寻求庇护。宋襄公认为这是个绝好机会,如果能够抚助公子昭回国即位 ,自然能够控制住齐国,进而利用齐国曾经的霸主威望,宋国自然可以名正言顺的当上霸主。于是宋襄公决定护送公子昭回国即位,同时像齐桓公那样也向各诸侯国发出命令,要各国派出军队一起护送公子昭回国。

可叹的是各国无动于衷,只有曹、卫、邾三个小国带兵前来。本来齐国多年南征北战,兵强马壮,宋国等根本不是对手,但是因内乱不断,另外公子昭是齐桓公指定的继承人。所以齐国的大臣们不愿意出战,由于齐军无心恋战,很快战败。宋襄公乘胜将公子昭送回齐国,继位为君,史称齐孝公。宋国联军竟然打败了强大的齐国,而且齐孝公也不得不依靠宋国。

这让宋襄公野心极度膨胀起来,认为宋国称霸中原的时机已经到来了。于是在鲁僖公十九年(前641年)在曹国南部举行会盟,大发淫威,竟因为鄫国国君迟到,杀死其祭神。参会的曹共公见宋襄公还未当上霸主,就如此歹毒霸道 ,一怒之下便拂袖而去。公子目夷劝宋襄公先反省自己的德行,而后再谈称霸。但是宋襄公已经被称霸的野心冲昏了头脑,不顾自己国小力微,这成为他日后惨败的基础。

(3)、齐国的霸业终结之后,之前与齐国分庭抗礼的楚国隐隐有取而代之之意。楚庄王即位后,申张王权,改革内政 ,加强战备,要扫除争霸的一切障碍。宋襄公不能知己知彼,反之请求齐、楚支持自己称霸。出人意料的是楚国答应了宋国的请求。公子目夷看出了其中的危机,喟叹道:“宋国是小国却要争夺盟主之位,这是惹祸的端苗,宋国要亡国啊!”到了会盟的时间 ,宋襄公不带军队,毫无防备,满怀欣喜的赶到孟地时,除了齐孝公未到,楚、郑、陈、蔡、曹、许等诸侯国国君都已经到了。

宋襄公还想像齐桓公当年那样以霸主的姿态号令诸侯,谁知楚成王一声令下,楚国的武士们就一拥而上,将宋襄公抓了起来,与虎谋皮的宋襄公当了俘虏。不久楚国挟持宋襄公前来攻打宋国。这时宋国已经推举公子目夷为国君,楚国人威胁宋国,你们不投降就杀死你们的国君!宋国人毫不客气地说,我们已有了新君,绝不会投降的!楚国人见宋国守卫森严,宋襄公已经毫无用处,于是便放了宋襄公,撤军回去了。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称霸  天下  看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