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刘渊最无人道的是,在永嘉之乱中,还杀害了刘禅的很多子孙,这完全就是说一套,做一套。真正把刘备代入正统争议的是《三国演义》,一部名著的魅力,改变了民间对三国历史的看法。三国的主线完全可以定义为刘备和诸葛亮的奋斗史,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加上主角光环,刘备在民间的正统地位被确立,尤其刘皇叔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其实刘备比汉献帝刘协辈分要小,不可能成为皇叔。足见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改变了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回到文中的主题,到底刘备算不算汉朝皇帝,需要刘备之后的人评论。大部分情况下,刘备都不被认可为汉朝皇帝,因为东汉自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灭亡后,后面就没有政权具备继承汉朝的地位。曾经影响世界的汉朝已经成为历史了,即使刘备作为汉朝宗室,也只是偏居一隅,不具备正统汉朝地位。

刘备死后,蜀国真正的掌权者是不是诸葛亮?

为什么刘备不是三姓家奴

是。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让他辅佐刘禅,诸葛亮品性高洁,谨慎谦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前掌控朝政,竭诚辅佐幼主,同时培养大量人才,在自己死后,这些人都基本按照他的的政策方针辅佐刘禅,让蜀汉继续存续了将近三十年。一、诸葛亮临危受命辅佐刘禅诸葛亮辅佐刘备按照《隆中对》国策一步一步实施自己的抱负,刘备也从身无立锥之地到坐拥荆州和益州,称王、称帝,三分天下建立蜀国,事业实力达到最鼎盛时期。

隆中定策正当可以积聚实力,实现《隆中对》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时候,关羽在荆州盲动北伐,遭到魏吴的联合攻击,关羽战败败走麦城被俘身死,荆州失陷,蜀国硬生生被砍掉了一只臂膀,也失去了经济、军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重镇荆州。刘备为给二弟关羽报仇和夺回荆州,不顾大臣的极力劝阻,举兵伐吴,在夷陵被东吴火烧连营,精锐几乎损失殆尽,魏国还要趁火打劫,从汉中方向讨伐蜀国,蜀国陷入面临生死存亡威胁的巨大危机之中。

刘备退守白帝城,病危,托孤诸葛亮,拉着诸葛亮的手刘备说:“如果你看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代吧。”诸葛亮哭着说:“我一定尽我所能去中兴大汉,为了大汉竭智尽忠,直到死那一刻。”君臣肝胆相照,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感人肺腑!刘备托孤《三国志》“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二、诸葛亮精心辅佐幼主突然面临的巨变,一下子打乱了诸葛亮的分兵两路进攻中原的隆中战略思想。诸葛亮只好辅佐刘禅继位,诸葛亮以丞相兼益州牧,全面负责治理蜀国。《三国志·诸葛亮传》“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蜀国刘禅年幼,刘备临危托孤的两位大臣,诸葛亮为主,李严为副,诸葛亮实际上是蜀汉的最高执政者。

《三国志·蜀·先主传》: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刘禅对诸葛亮百倍信任和依赖,按照父亲刘备临终遗命行事,凡事都与诸葛亮商议和决定。诸葛亮也尽展才华和抱负,治理发展蜀国。《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刘禅继位后曾明确表示:“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诸葛亮面对内忧外患,千疮百孔的局面,对内稳定蜀汉政权,乱世用重典,坚持奖善惩恶,大力整顿史治,理顺内部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解决少数民族关系问题,平定南中,大力发展生产。

对外按照国策,坚持既定外交战略,迅速派人出使东吴修复孙刘联盟。《三国志·邓芝传》记载:“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乃遣芝修好于权。”诸葛亮兢兢业业,事必躬亲,一心一意治理蜀国,大力发展农业,振兴经济,发展军事,练兵修武,注重教育,赏罚分明,蜀汉也从危机中慢慢爬起,国力日益壮大。

筹备北伐三、诸葛亮倾心继志北伐为了实现自己《隆中对》战略决策确定的梦想,为了完成先主刘备的遗愿,在公元228年到234年间,诸葛亮率领数万蜀军五次北伐曹魏。但屡败屡战,最后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留下“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的哀叹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济世安民、定国安邦,辅佐刘备十七年,辅佐刘禅十年,前后共27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培养的大量人才,切实维护、支撑刘禅蜀国继续存续了三十多年。

刘备为什么可以在新手村招募到两个顶级武将?

这就是时机,天时地利人和的一应俱全,也是刘备可以称霸的最优条件。刘备最大的优点就是笼络人心三国乱世是很多名将辈出的年代,从开头开始赵云在袁绍和公孙瓒都任职但是并没有建立相互的信任,很多人戏称刘备得“眼泪”是三国最强的武器,可以看出刘备取得名将信任还是很有一手的。第一猛将吕布也曾在丁原、董卓等手下,太史慈也在孔融等人手下,想要得天下人才是关键,怎么不断的笼络人才以及留住这些人才是关键。

相比较而言魏、蜀、吴三家气势有非常大的不同,曹操起兵时管事本族曹、夏侯两姓的人都足以组建一个加强排了,再加上自己官二代的身份所以曹操从来就不缺人;而东吴,靠着孙坚、孙策的猛,用生命的待见打下了地盘刘备孙权和四都督去经营;而反观刘备孤家寡人一个,既没有地盘也没有亲戚,那唯一的出路就是一路上收人,这也是为什么三国刘备能成为主角的原因。

刘备更像是伯乐关羽、张飞的背景都不怎么好,一个逃犯一个杀猪的,试问这样的背景会有几个人在意,而要发现这样的人是需要非常人的眼光的,而刘备就是这样的人,从外在表现看一个人的能力,以及在喝酒是推介自己都表现出了一个伯乐应该有的水平。从后面的表现,刘备对于赵云的相知相会都表现出了惜才,对诸葛亮信任以及托孤是的话语只会让诸葛亮更加的忠诚。

关羽张飞被害后,为什么刘备没有杀了诸葛亮?

刘备视诸葛亮为心腹,关羽张飞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如果一个人折了左膀右臂后,除掉心腹,那他可能会造成离心离德,众叛亲离。再说了,刘备有什么理由杀诸葛亮呢,他的后继事业还要有人辅佐。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指明了未来经过三分天下后,再开创统一大业。刘备的“匡扶汉室”之志,深得诸葛亮钦佩。诸葛亮感刘备的知遇之恩,也是拼尽智力,忠心耿耿。

刘备事业的开创离不开关羽张飞,但是事业腾飞离不开诸葛亮。在智力上,诸葛亮远胜关羽张飞。诸葛亮和刘备在很多问题上看法一致,可以说他们是古今中外难得的君臣搭档。没有一个人蠢到,事业蒸蒸日上时,杀掉自己的心腹。总之,刘备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诸葛亮,他视其为心腹,他们也是难得的君臣搭档,君臣之间坦诚相待,刘备也不会蠢到杀掉自己的心腹。

为什么皇室都能查到族谱,刘备还能沦落到织席贩履?

首先要说一下,皇室族谱都能查到刘备这个只是《三国演义》里的桥段,正史上并没有这个说法。而刘备沦落到织席贩履主要是因为他父亲死的早,之前刘备这一支日子过的不错。在《三国演义》里,刘备被曹操带到许昌以后,向汉献帝说了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献帝命宗正卿取宗族世谱查看,结果根据世谱排出来发现刘备是自己叔父辈。

于是请刘备进偏殿叙叔侄之礼。此后刘备才得了刘皇叔的称呼。不过《三国演义》这个说法只是小说家言,当不得真。根据《三国志》记载,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贞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后来因为没有按时缴纳酎金而被削去爵位成为平民。这和《三国演义》里刘备的祖父刘雄才没有爵位不同。另外自刘邦建立汉朝以后,传到献帝时已经历经约400年,他的子孙经过繁衍数量极其庞大。

而且在两汉之间还有王莽篡位,天下大乱,像刘备这种已经非常边缘的旁系,也不大可能出现在皇室族谱之上。而且按照《三国演义》记载,刘备的辈分实际上比献帝要低的多,根本不可能是皇叔。演义的说法显然完全站不住脚。不过刘备这一支虽然已经完全边缘化,但是在他的祖辈上日子应该过的不错。按照《三国志》记载,刘备祖上时代为官,“世仕州郡”。

他爷爷刘雄这一辈也是通过举孝廉,在东郡范县当过县令。所以至少到刘备的祖父辈,他们家中过的还是不错的。后来还是因为刘备父亲死的早,刘备“少孤”,家中失去生活来源,他才会和母亲一起贩履织席维持生活。不过因为他出身官宦之家,出身不低,所以还是可以拜卢植这样的名士为师,还结识了公孙瓒等人,为之后的发家创造了机遇。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boss  刘备  人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