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分封方式可以看出,爵位是如何获取的,就关系到承袭方式。如亲王,若是功封,那就是世袭罔替,继承者永远是亲王爵,这就叫铁帽子王;若是恩封,那就是世袭递降,继承时按照规定降一个等级,亲王之后则袭为郡王,直到辅国将军爵,这样的亲王也被叫降王。若不论获取方式,一般和硕亲王爵只有宗室里的皇子、皇兄才可获得。值得注意的是,铁帽子王里有两个郡王,即顺承郡王、克勤郡王,这两个世袭罔替的郡王,在级别上与世袭递降的亲王一样。

多罗郡王一般是授予皇子、皇侄;和硕贝勒也主要针对皇子、皇侄、皇兄弟、以及特殊功勋的宗室成员。贝勒的形象比较深入人心,因为影视剧的刻画较多,他们按照规制,可穿四爪蟒袍,戴二层金龙朝冠,挂配有七颗东珠的朝珠。如果皇子在15岁前夭折,往往也是按照贝勒爵追封,陪葬物品就有上述这些。贝子也是一样,皇子也有夭折后追封贝子的。

明朝一个国公有多少俸禄和田产?会像红楼梦宁荣二国公那样吗?

多多少少是有出入的,毕竟曹雪芹是以一个清代没落贵族的眼光,代入的一个“类明代国公”家族的情景,两者之间,本身就有数百年的时间差,当然不可能完全一样。总体来说,红楼梦中,对贾家的描写,基本上符合封建后期大贵族家庭的情况。但之所以说是“类明代”是因为,红楼里面的朝代基本上是架空的…虽然可能参考了明朝,特别是明朝一门两国公的徐家…但实际上,二者的地位和经济实力差距都不是一般的大…先说地位,明朝的国公爵位可是很值钱的!哪怕是在文官当政的明末,一个国公家族的权力也远远超过红楼里面的贾家。

按照明代标准,国公是“超品”,也就是比正一品更高,虽然中后期武将、武勋地位下降,但高级武勋的地位依然不低…比如留守南京的魏国公家族,基本出任的官职也是南京守备!职权在南京兵部尚书(兼参赞机务,可简单理解为副职)之上…或者至少出任南京五军都督府之一的都督,官阶为正一品。而同宗(徐达后代)的定国公家族,则基本一直出掌北京五军都督府之一,后来虽然权力也被架空,但朝会排班站位依然在兵部之上(兵部尚书为正二品,五军都督府都督为正一品),而且大多能加封三师三少,还有参加廷议(相当于内阁会议)的资格,地位依然是举足轻重。

(就算张居正做了内阁首辅之后,见到定国公徐文壁也要先行礼,另外,张居正还亲自给成国公朱希忠写了神道碑…)从这一点上来说,明朝的国公天生就是超品,不可能自降身份去担任什么见鬼的员外郎!另外再说财产。明朝国公正规工资为“食禄”,根据功劳和地位不一样,大约为二千二百石到五千石之间(实封公爵,也就是亲自去拿了俸禄的,当中,徐达最高:五千石;朱能最低二千二百石)。

折算成白银,大约就是一千多到四千两(后期白银有贬值,折算下来会多一些),再加上国公夫人、以及其他人担任一些虚职(比如领锦衣卫千户、某某位指挥)的俸禄收入。仅是这一块的“铁饭碗”,估计一个国公家族,大概在明初就能拿到三千石至七千石(明初的两千至五千两白银)。另外,国公家族占据大量田产,根据隆庆年间的一个数据,定国公(徐文壁)名下即拥有良田五百余倾(古代一倾为50亩,总量高达二万五千亩以上),成国公(靖难大将朱能后代)朱希忠,更是高达一千三百余倾!(定国公家族和魏国公家族曾经分过家,两家相加应该比成国公家族更多)根据平均亩产和收租比例简单算一下,一万亩良田,最少可以收租三千石,于是定国公府田租一项,又至少有八千石。

此外,明朝的国公家族还有一些垄断、半垄断,或者正常的经营产业…这样粗略估算下来明代一个国公家族,最保守至少年收入也在白银一万两左右(明初白银价值很高,到清朝至少有三倍通胀),而且几乎不会出现贾府这种越来越少的情况…后期捞钱更恐怖…另外,明朝的时候,这种国公家族,根本不用去买丫鬟下人…官奴基本上就已经够了…(教坊司收押的人,不是全部都去做特种行业的,也要负责分配给高官、勋贵家族)…而官奴,实质上就是奴隶,月钱之类的完全看主人家的心情…只有很少一部分才是正常领工资的“员工”。

 9/10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万瓶  倒掉  爵位  俸禄  深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