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激烈刺激的动作场面让人肾上腺素急速上升,这也正是影片吸睛所在。但让我们先将特效带来的快感放在一边。这些作品其实并非流于肤浅。“哥斯拉”诞生的初衷也并非只是快餐式的视觉消费,这些庞然大物的诞生反映着社会的变化,也折射着人类的情感。今天我们将来深入的谈一谈“哥斯拉”以及它背后的怪兽电影文化。日本美国“混血恐龙”赚取中国眼球纵观所有的怪兽电影,“哥斯拉”绝对是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位。

不仅是在拍摄数量上,而且在拍摄的时间跨度上,哥斯拉系列电影都是空前。但象征着破坏与毁灭的哥斯拉,最初的缘起,实际上是为了呼吁和平。1954年,美国在日本的马绍尔群岛环礁进行核试验,在附近海域捕鱼作业的日本渔船“第五福龙丸”因此不幸受到强烈的核辐射影响。船上的23名船员全部受到严重核辐射感染,并造成1名船员死亡。

同年《金刚》在日本上映,这个庞然大物让日本电影界极为震撼。作为世界上唯一受到过核弹打击的国家,日本民众遭受了极大的痛苦。他们对于对“核”有着天生恐惧感。在“第五福龙丸事件”的刺激下哥斯拉就这样诞生了,日本东宝电影公司结合金刚、恐龙、鲸鱼和鳄鱼的形象特点将它设计了出来。设定中的初代哥斯拉是一种生活在亿万前的生物残存个体,因核试验而被唤醒。

这种巨型猛兽唤醒之后就在人类世界大开杀戮,袭击轮船。诞生于这种时代背景之下的《哥斯拉》,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人们对于科学的反思,并且带有“反核”“反战”的呼吁。影片结尾山根博士沉痛的说:“哥斯拉肯定不会只有一只,只要核试验继续进行,就会有新的哥斯拉在世界某处出现。”《哥斯拉》充满了人们对科技另一面的惧怕。

因而,尽管早前《哥斯拉》系列电影有着三大世界观,但它们都有着一个类似的主题——核污染。但可惜的是,在换了个“美国血”后,哥斯拉失去了原有的内涵与核心精神。由于《哥斯拉》在日本的火热,1988年,这只怪兽之王远渡重洋来到了纽约。在美国导演罗兰·艾默里手下,哥斯拉在设定上脱离了“远古生物”,变成了一只受到核辐射的蜥蜴。

而后续2004年加里斯·爱德华版中的哥斯拉则变成了一只拯救美国城市的“超级英雄”怪。这些奇奇怪怪的认定让日本影迷们大为不能接受。△1998年美国版《哥斯拉》日系电影中的哥斯拉是掌握着超乎人类能力的“神”,它无所不能,更像是代表着无所不能的“自然”。由于资源匮乏,日本不得不用核电支撑起全国三分之一的电力供应。

这个国家对核能既充满了恐惧,又充满了渴望。哥斯拉就是这种矛盾情绪的外化。失去了这种内涵的“美国蜥蜴”和“超级英雄”消解了哥斯拉身上的原本内涵,沦为了彻底的视觉怪物。自然不受日本影迷的待见。但是这部片子却在中国火爆,首周末三天票房超4.8亿元,比该片在美国的票房更火爆。该片中国票房比美国票房高出40%。

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看怪兽电影呢?人们为何喜欢看怪兽打架?是啊,怪兽电影就是,吃着爆米花,看不同怪兽之间打的天崩地裂。到底为什么人们愿意花钱花时间看并不存在的怪兽打架呢?当然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怪兽打架都简单粗暴不烧脑,就能够获得强烈的感官刺激。不只是哥斯拉,从《金刚》开始,人类沉迷于各种各样的怪兽电影,享受着它们带来的视觉刺激。

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电影的商业性、工业性才是其最根本的特征。怪兽电影最本初的内涵早已经在商业性之中被消解,感官最原初的刺激才是人们追寻的根本。《金刚》产生于西方经济大萧条后一年。当时的人们还未从经济危机的迷茫与伤痛之中缓过神来,而紧随其后的二战让欧洲人更是无暇顾及其生活中的迷茫。“大萧条时期”的人们期望通过另一种方式刺激神经,以逃避现实。

人们坐在电影院中,观看这个荧幕上的视觉怪兽,惊心动魄的情节,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场景,将他们因为经济下滑而产生的焦虑与担忧冲淡。其效果不亚于当年人们第一次观看电影《火车进站》时的震撼。这是影片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商业化的影响甚至能够任意左右电影的设定与情节发展。曾经诞生于“核恐惧”之下的哥斯拉,也并不是只有破坏王的一面。

当然,感官之外,还有一种猎奇欲和战胜欲在作祟。1964年的《三大怪兽:地球最大的决战》中甚至出现了“为保护人类而挺身对抗反派怪兽”的设定。哥斯拉的形象彻底被翻转,成为了正义的使者,与人类一起对抗其他邪恶的反派。而在1967年的《怪兽岛决战:哥斯拉之子》中出现的迷你拉,又展现了哥斯拉温情脉脉的一面。《哥斯拉2:怪兽之王》中,曾经肆意攻击人类的哥斯拉开始与人类并肩战斗,共同对付它的死对头基多拉。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怪物  本体  之王  马克  失败  
下一篇